“米氏山水”
米芾(1051—1108),初名黻,字元章,至元佑六年(1091)開始用芾名,自號海岳外史、襄陽漫士、鹿門居士、淮陰外史、凈名庵主、溪堂、無礙居士等。世居太原,遷居襄陽,后定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而卒,故《宋史》本傳稱吳人,徽宗時為書畫博士,后任禮部員外郎,世稱“米南宮”。
米芾繪畫上的成就主要還是在山水畫上。他不喜歡作危峰峻嶺的北方山水,卻情有獨鐘地作江南的山山水水。雖然他的畫作已經(jīng)看不到,但我們可以從其子米友仁的傳世作品中領(lǐng)略到米氏云山獨特的神韻。米氏云山的畫法是用大小錯落的橫點點飾出山的形狀,上密下疏,上濃下淡,點與點之間自然隨意地留出空隙,筆筆可見,云氣以淡墨空勾并渲染,樹枝多用濃墨簡潔勾出,以大渾點作葉,山腳坡岸以淡墨臥筆橫掃,此畫法乃米老前無古人的獨創(chuàng)。
連《宋史》也稱“米芾在藝術(shù)上獨具慧眼,有著超凡的感悟力?!?/b>米芾在山水畫上之所以能自出機樞,一方面得力于其豐富的收藏,因而眼界甚高,下筆不凡;另一方面,其酷愛自然,深入生活,仔細觀察,寄情山水?!抖刺烨邃洝酚浽疲骸?/b>米南宮多游江浙間,每卜居必擇山明水秀處。其初本不能作畫,后以目所見,日漸模仿之,遂得天趣?!?/b>米芾山水畫之中“山水”,影響最大的是鎮(zhèn)江的山山水水。其中年定居鎮(zhèn)江,海岳庵就在北固山甘露寺下,北固山陡入江中,三面臨水,金山、焦山遙相互映,向南遠眺,則“云氣漲漫,岡嶺出沒,林樹隱現(xiàn)”,儼然一幅天然圖畫,故而產(chǎn)生了米老畫筆下的《海岳庵圖》和《金山圖》,描繪出了動人的圖畫,也體現(xiàn)了米老的繪畫功力和對鎮(zhèn)江山水的熱愛之情。
米芾的山水畫另辟蹊徑,不是正宗傳脈,孤清人王世貞謂之“不過一端之學,半日之功耳”,但“米氏云山”確是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語言方式,在山水畫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明董其昌《容臺別集》云:“唐人繪畫,至宋乃暢,至米又一變耳”,“詩至少陵,書至魯公,畫至二米,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b>董其昌對米芾這樣推崇有佳,其著名的“南北宗論”也是以米芾為中心建立起來的。而事實上,米芾提出的“寄興游心”和“墨戲”的繪畫美學思想,崇尚天真平淡的畫風,對宋代以后文人畫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