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最大的湖是鄱陽湖,位于鄱陽、余干縣西部,它也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有兼收航運、灌溉和蓄洪、滯洪之利。鄱陽湖在市境內面積為160.16萬畝,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面積遼闊,水草豐盛,湖水溫暖,有利于魚類和候鳥生長繁殖,是中國天然的水產資源寶庫。湖中魚類約有118種;每年寒冬,有10余萬只候鳥飛抵越冬。
3. 最長的河是信江,全長364公里,流域面積16276平方公里。信江發(fā)源于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的信源山南側,源河為金沙溪,流經玉山、廣豐、信州、上饒、鉛山、橫峰、弋陽、貴溪、東鄉(xiāng)、資溪、金溪、余江、余干、鄱陽、鷹潭等共15個縣(區(qū)、市),于余干縣瑞洪鎮(zhèn)附近張家灣入鄱陽湖。主要支流有豐溪河、鉛山河、白塔河。其次為饒河,全長302公里,流域面積15429平方公里。饒河由發(fā)源于安徽祁門的昌江和發(fā)源于贛皖交界的樂安河匯集而成,流經祁門、景德鎮(zhèn)、婺源、德興、樂平、萬年、鄱陽等地,于鄱陽縣蓮湖鄉(xiāng)龍口入鄱陽湖。
4. 最大的銅礦是德興銅礦,又為亞洲第一大銅礦。據現已查明數,全市銅儲藏量達1000萬噸以上。其中德興銅礦儲量居全國之首。另外,上饒和廣豐的磷礦被稱為“江南八大磷礦”之一。
5. 最早建置的縣是番陽、余汗縣(即今之鄱陽、余干兩縣),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距今已有2229年,今上饒市境域大部分屬其轄區(qū)。
6. 最晚建置的縣是橫峰,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析弋陽、上饒、貴溪地置之。距今僅448年。
7. 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畬族,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58.4%,主要聚居在鉛山、弋陽等8個縣(市)的兩個民族鄉(xiāng)、7個民族村和19個民族村民小組。
8. 最早的法院是江西高等法院第四分院,于1935年在鉛山縣河口鎮(zhèn)成立。1948年1月改名為江西高等法院河口分院。1949年5月4日鉛山縣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9. 本市最早的官辦金融機構,是江西官銀錢號總號河口分號,于1903年在鉛山縣河口鎮(zhèn)設立。
10. 最早的官辦農業(yè)科研機構,建于民國25年(1936)9月,是江西省農業(yè)院在上饒設立的“第六行政區(qū)農業(yè)推廣處”,辦理贛東的農業(yè)推廣事業(yè)。次年1月,由農業(yè)院加派園藝作物及畜牧技術人員,來饒主持推廣與試驗工作。
11. 本市最早的工商稅,開征于周代的商稅,即“關市之賦”。
12. 本市最早的茶稅,始征于唐建中三年(782),其時婺源、德興、上饒、鉛山、玉山等縣盛產茶葉,朝廷便開征茶稅。
13 .全市第一家錢莊是“蘇州錢莊”,于清同治二年(1863)在玉山縣城開業(yè),為獨資經營。
14. 第一個編寫識字課本的人,是春秋時吳王夫差的長子鴻。越王勾踐滅吳國后,鴻與其弟被流放到婺源江灣湖山,見當地山民不識字,就在湖山設立了上饒歷史上有確切史載最早的一所學校,讓近處山民就讀。還編寫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家實用識字課本《山中物語》。今江灣鄉(xiāng)湖山仍存有其墓。
15. 本市最早見于史載的官學,是創(chuàng)設于秦代的番君學堂和晉代的鄱陽郡學。秦始皇焚書坑儒后,“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番君學堂遂成為番陽令“教民習律”之所(位于今鄱陽縣城東北90余里的郭璞峰下)。西晉永嘉六年(312)鄱陽郡內史在郡城北門創(chuàng)辦鄱陽郡學。繼任內史虞溥大加興修,廣招學生,郡屬各縣來郡學就讀的達800多人。
16. 全市最早的書院,是鄱陽麗正書院,建于唐玄宗時。
17. 本市古代著書最多的人是朱熹,著書40部。其次是張敦頤,著書39部。
18. 第一個發(fā)明水車、造福農民的人,是婺源沖田人齊彥槐,本市第一個天文、水利學家,官至蘇州知府。所制天文儀,世所未有,精微之極。殘件仍存婺源。
19. 上饒第一個中科院院士是楊惟義,世界著名昆蟲學家,1897年出生于上饒縣茶亭鎮(zhèn)南巖村。他畢生致力于農業(yè)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yè),學術造詣精深,科研成果卓著,是中國半翅目昆蟲分類和昆蟲區(qū)系分布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也是江西籍中科院院士第一人。
20. 上饒最先問世的《婚姻法》,是信江蘇維埃政府頒發(fā)的《婚姻法》條例,頒布于1929年10月,比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頒發(fā)的《婚姻法》條例還早兩年多。
21. 上饒最早的集體婚禮,舉辦于1941年12月25日(國民政府的民族復興節(jié)),由上饒民教館主辦,在民教館大禮堂舉行。兩年后,上饒民教館又于同日舉辦了第二屆集體婚禮,并規(guī)定“參加結婚者不得另行輔張”。當時上饒民教館倡辦集體婚禮的目的,主要是“為改良繁縟禮俗,提倡節(jié)約”,配合當時的民俗改革運動。但收效甚微。
22. 本市第一個開展剖腹產手術的是黃蘭英。民國33年(1944),黃蘭英任江西省上饒醫(yī)院婦產科主任時,在本區(qū)首次作剖腹產手術。
23. 現存年代最久遠、最大的古橋,是鉛山縣永平鎮(zhèn)北端的大義橋,橫跨鉛山河。唐貞元年間(785~805),由峰頂寺著名高僧大義禪師募化集資建成,故名“大義橋”。原系木橋,多次被沖毀、修復,清乾隆時改建成石橋,8墩9孔,長150米,寬4.8米。五十年前還通行汽車。是境內最長、最寬的古橋,現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其次是婺源清華鎮(zhèn)的彩虹橋,建于宋代,長140多米,寬3米。
24. 境內擁有古橋最多的鄉(xiāng)村,是婺源縣桃溪坑頭村,百余戶的小小山村竟有36座橋,另還有半座橋,人稱“三十六橋半”村。古時村族規(guī)定:家有官至七品以上者方可建橋。而村中僅在明代就出了進士25人,官至七品以上者24人,官至尚書者6人。潘璜一人就任過四部尚書。所以桃溪也是出官最多的村子,“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的名聯,就出在此村。
25. 全市最大的野生杜鵑花海,分布在三清山的香云巖、玉京峰、神女峰一帶。其品種之多,面積之大,花色之美,堪稱世上一絕。其中數量較多的品種,僅知名者就有18種,并有許多珍品。如:云錦杜鵑、猴頭杜鵑、紫丁香杜鵑、鹿角杜鵑、馬氏杜鵑、黃山杜鵑、安徽杜鵑、變色杜鵑等等。不僅花色艷麗,且株形高大(七、八米高者常見),每年小滿時,漫山遍野的杜鵑艷若云霞,鋪山映日,形成極為絢麗壯觀的花的海洋。
26. 最大的野生紅花油茶林,只在境域大茅山和三清山有少量分布。油茶一般都開白花,紅花油茶是一種稀有油茶,它比普通白花油茶矮小,花朵大而艷麗,果實出油率比普通油茶高40%多,具有較高的觀賞和經濟價值。
27. 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是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上饒市鉛山縣南部,武夷山脈西北坡,地跨武夷山鎮(zhèn)和篁碧畬族鄉(xiāng),總面積160平方公里。是江西省成立最早的保護區(qū),也是目前上饒市唯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全省共6個)。保護區(qū)內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500余種,其中木本植物102科、272屬、629種、33變種。還有豐富的草木植物、花卉植物、果木植物,僅獼猴桃一項便發(fā)現了17種。野生動物僅鳥獸就有200余種,兩棲爬行類100余種。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有黃腹角雉、華南虎、豹、獼猴、短尾猴等20多種。許多國內外專家稱這里是“珍稀植物王國,奇禽異獸樂園”。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