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澤寺
皇澤寺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原名"烏奴寺"或"川主廟",相傳是紀念李冰和李二郎父子的。唐貞觀年間,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時,武后生于此。建立武周政權后,施脂粉錢修建當時已具規(guī)模的川主廟,以"皇恩浩蕩,澤及故里"之意改名"皇澤寺"。
也有傳說,武則天死而為神,民間遂給她建廟命名"皇澤",并供奉她的真容像,祈望能澤被鄉(xiāng)梓。
↓皇澤寺
皇澤寺內現保留有山門、則天殿、二圣殿、大佛樓、小南海、呂祖閣、五佛亭、武氏家廟、鐘鼓樓等建筑。
↓二圣殿
柱聯“地接三秦關河在望,天陛二圣日月當空。”“史分正稗,褒耶?貶耶?非定論,如不平心論,豈止六宮粉黛無顏色;理有長短,抑也?揚也?是難度,何妨放眼望,曾經萬國衣冠拜冕旒。”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前,還是太子時的李治就與父親(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武則天有染。即位后,就急切地要立武則天為皇后,但遭到一幫大臣的極力反對。李績(徐茂功)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要問外人?!甭勓?,李治便在655年廢掉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后。顯慶末年(656——661年),高宗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于操持政務,武則天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朝廷內外稱他們?yōu)?二圣"。從此,武則天成為掌握實權的統(tǒng)治者,高宗則處于大權旁落的地位。史載:"麟德元年(664年)后,每次上朝議事,帝坐于東間,后坐于西間,政無大小,皆于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黜陟、殺生,決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圣"。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現象,充分顯示了武則天卓越的政治才能。
↓武氏家廟
武士彠,字信明,山西并州文水人。隋末,隨高祖李淵起兵,成為唐朝開國功臣。其原配夫人是相里氏,死于武德六年。武德七年四月,高祖李淵親自做媒,娶隋朝王室宰相楊達之女楊氏為妻,后封為榮國夫人。武士彟娶相里氏為妻,生子武元慶、武元爽。再娶楊氏,生韓國夫人武順、武則天和郭孝慎夫人武氏等三個女兒。武則天稱帝后,追封其父為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唐玄宗先天年間,武士彟帝號被撤銷,爵位降為"太原王"。
柱聯“朝廷雖已稱周,史猶書三百年唐家世系;帝業(yè)漫云易主,今尚留一小塊武氏河山。”
↓宋墓石刻(南宋)
↓大佛樓
一層是則天殿,始建于唐,歷史上曾稱“武后真容殿”、“則天圣后殿”。皇澤寺是由女皇敕建的皇家寺廟,沒有“大雄寶殿”,而則天殿即為皇澤寺的主殿。殿堂正中的臺龕上供著武則天石刻像,這是一尊國內唯一的“武后真容”石刻像。該像高1.8米,由整塊砂巖雕成。菩薩裝飾,表現武后老年時期的形象。1993年,泰藉華人茍壽生捐贈金箔800克,真容像換上了金衣。
殿內一方宣傳題板上《曠世女皇萬古流芳——武則天與皇澤寺》一文,極盡溢美之詞:中國封建時代,是男權統(tǒng)治的時代。唯有大周皇帝武則天,可謂古今一人,獨步千年。武則天的一生,叱咤風云,指點江山。從14歲入宮,到34歲參政再到65歲稱帝,直至81歲辭世,執(zhí)政稱帝近50年。武則天施展其雄才大略,“挾刑賞之柄以駕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武則天文韜武略,足智多謀,有“知人之明”,“愛才之心”,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文治武功,政績斐然,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一代鐵腕明君。使唐代社會河清海晏,國泰民安,經濟繁榮,文化發(fā)展,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武則天當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堪稱“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則天殿內還陳列著民國雕刻的武則天的石刻畫像碑、廣政碑、升仙太子碑、武氏家系圖等文物和資料。通過考證,郭沫若曾斷言武則天生于廣元。
↓皇澤寺摩崖造像
中心柱窟又名塔廟窟、支提窟,位于則天殿之上、大佛樓左側,為皇澤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處。其為一根完整的石柱,又是一座造型精美的經塔。
↓大佛窟(初唐)
↓石窟
↓《蠶桑十二事圖》
↓鐘樓
↓寫《心經》洞造像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嘉陵江。
↓去往廣元,途經西漢高速公路七畝坪秦嶺服務區(qū)。春節(jié)的秦嶺等服務區(qū),車來人往,分外繁忙。進出服務區(qū)及加油排隊成了常態(tài)。
臨行前的夜里,山外下了雨,而山里寒冷,下起了雪。進入秦嶺,陰面的雪還覆蓋著山麓。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