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遼博:中國古代碑志展之北魏墓志

        中國書法,上迄先秦兩漢,傳至今,可謂源遠流長,形成了龐大的藝術寶藏,墓志書法就是閃耀其中的明珠。而魏碑里的墓志書法,特別是北魏皇家元氏墓志書法,更是其中的瑰寶。

       魏碑,也稱北碑、魏體等,主要是指南北朝時期北魏所遺存的碑刻書法。北朝碑刻統(tǒng)稱北碑,因為北魏成就最高,有代表性,所以被稱作魏碑。魏碑分為摩崖刻石、造像題記、石經(jīng)石闕、廟堂碑碣、磚刻塔銘、墓志等門類,其中元氏墓志題材充盈,書刻精美,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書法藝術的高峰。

北魏神龜二年(519)元祐墓志

        元氏墓志作為帝胄權貴專利,數(shù)量龐大,刊刻考究,超越前代。墓志形制完備,下為志底,上為盝蓋,蓋鐫名號,底刻志文,摞在一起稱作“一合”。志文分成“志”與“銘”兩部分,合稱墓志銘?!拔摹痹谇?,用散文記述墓主名諱、籍貫、職級、世系爵里、德行學藝、功業(yè)政績,以及卒時葬地等等,濃縮成個人歷史小檔案。“銘”在后,韻文概括志意,褒其品行,揚其功德,傷其無奈,悼其垂永云云?!巴ㄘ┭詡A辭損實”,極盡諛墓之詞。元氏墓志蔚為壯觀,妙品聯(lián)篇,刀筆精準,構思機巧,技藝高超,完全處于創(chuàng)作最佳狀態(tài),處處飚顯皇家氣派,足以令人望志興嘆。                          

北魏建義元年(528)元略墓志

        我國歷史上盛行土葬,“以厚葬為德”,形成了牢固的道德觀念。墓志則是生者給予亡靈最后的悼念、撫慰、論定和旌表。墓志形制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社會地位,以及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而元氏墓志處于皇家最高形制,極盡奢華,書法水平高超,成了魏碑墓志的極品。

   

北魏永安元年(528)司空元欽墓志

        公元386年,鮮卑貴族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權,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494年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隨即大規(guī)模推行激進徹底的鮮卑漢化政策。孝文帝率先改“拓跋氏”為“元氏”,作為皇家姓氏。公元499年即太和廿三年四月,孝文帝最后一次南征歸途中駕崩,葬于洛陽邙山長陵,從此以長陵為基準,輻射四圍,皇門望族、顯貴勛親紛紛效法,聚族窆穴,拱圍附葬,最終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的元魏皇陵聚葬區(qū)。由于禁碑,代之以墓志,于是,墓志隨葬之風就沿襲漢代埋幽之習,“埋銘”地下,一埋逾千載,致使大量書法珍品保全至今。

北魏普泰元年(531)元誨墓志

        元氏墓志至“洛陽時期”觀念轉換。首先,規(guī)定墓志必須加蓋,固定為正方形,有了新的款式。包裝精美,優(yōu)質(zhì)高檔,審美取向落實在典雅方正上。其次,已經(jīng)成熟的魏楷得到官方認可和推廣,被確定為標準字,好比頒發(fā)專利證書,幾乎成了墓志專用書體,稱作“洛陽體”,風格從早期古拙嚴峻轉化為圓融流美。再者,按界格書寫,規(guī)矩多了,不再一味欹側隨意“出格”,莊重嚴謹,書刻精致,對于逝者之崇祀和孝親之表達,越發(fā)虔誠和隆重。

北魏建義元年(528)廣平王元悌墓志并蓋

        中后期墓志“洛陽體”蔚然成風,南北朝之間漸次接軌,舒緩平正一路成了主流。書風從險峻凌厲向雍容典雅過渡,不乏細勁圓渾、疏朗平靜、醇厚含蓄姿致呈現(xiàn),奇?zhèn)ヅc遒勁深藏于內(nèi)而不浮顯于外。表現(xiàn)手法靈活多變。開始注重筆畫的就讓、結體的均衡、謀篇布局的諧和。方圓并用筆法體現(xiàn)質(zhì)文觀念轉換,從“以質(zhì)為主”,由質(zhì)趨文,到“文質(zhì)并重”,雖然中規(guī)中矩,卻不致局促呆滯。暢達空靈的章法,賦予了顧盼提攜之相,沖淡了松懈阻塞之局。真情實露,既反映生活之本真,更有自覺意識之傳遞。攝入隸章筆意,蘊涵古雅厚重,預留了想象和抒發(fā)的自在空間。

 北魏太昌元年(532)元徵墓志

       康有為說:“凡魏碑隨取一家,皆是成體,盡合諸家,則為具美,雖南碑之綿麗,齊碑之逋峭,隋碑之洞達,皆涵蓋渟蓄,蘊于其中。故言魏碑,雖無南碑及齊、周、隋碑,亦無不可”。一言概括魏碑字體風格多變,究其源于成長環(huán)境寬松,西北民族風剽悍強勁,融入中原文化,沒有過多清規(guī)戒律,故始終處于變換鼎新之中。

北魏太昌元年(532)元文墓志

          元氏墓志依據(jù)風格變化、作品精致程度,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時期。從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年即公元496年開始,到宣武帝元恪正始五年(508)為界,屬于早期。主流風格是“斜劃緊結”,“方峻雄強”,刀鑿痕明顯,煙火氣濃厚。意態(tài)凌厲,率直生動,粗放而不荒蠻,拙樸而少板滯,傳遞生機和天趣。

       中期從宣武帝元恪永平元年(508)到孝明帝元詡神龜三年(520)。開始化奇崛為妍美,變雄強為灑脫。方整勁健,俊朗雅致,主題格調(diào)產(chǎn)生了明顯變化,出土數(shù)量也在增多。

        從孝明帝元詡正光元年(520)開始,到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534)終止,是為晚期。朔北風骨兼融江南氣息,平正寬厚,端肅醇美,清勁而華茂,秀整而俏逸,有典雅古風,精良程度到了極致,人情味足矣。 

北魏永安元年(528)藺夫人墓志

        早期邙山書風,當與造像題記意態(tài)相仿,仍然單一。元魏人氣盛,書法自然神采飛揚,銳不可擋固然情理之中。大部分墓志保留了幾分“平城時期”的遺脈,仍然呈現(xiàn)高亢激越之舊象。方折露鋒居多,銳筆斜勢屢見。點作三角互列,橫呈右斜上揚,長撇下擫,捺出波磔,豎筆縱懸,少見遲澀。轉折處外方內(nèi)圓,勾提時長鉤大挑。體態(tài)散漫,長槍大戟,氣格爽健,鮮活地表達了北方人的粗獷天性,典型作品首推太和廿年的《元楨墓志》。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元楨墓志(網(wǎng)上借來的)《元楨墓志》是元魏宗子志石時間最古的,是屬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17行,行18字,共306字。志高71厘米,寬71厘米。1926年夏出土于洛陽城北高溝村東南,后經(jīng)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筆畫茂實剛勁,結體緊峻,意態(tài)恣肆,氣勢雄奇。

 

      《元楨》字形橫展,挺拔開張,體勢欹側,峭勁大方。率性間直抒胸臆,無所顧忌,引領早期魏碑式樣。這種書體風靡當時主流社會,并且現(xiàn)今依然時興,受到流行書風的眷愛與模仿。此外,太和廿二年的《元偃》、太和廿三年的《元簡》、景明元年的《元定》、景明二年的《元羽》、正始二年的《元始和》、正始三年的《元思》、正始四年的《元緒》等等,都是早期元氏墓志代表作品。

北魏永平元年(508)彭城王元勰墓志

北魏正光五年(524)彭城王元勰妃李媛華墓志
  自從孝文漢化全面“改制”以后,自上而下開始推行崇尚南朝書風運動,秀妍朗健的魏晉二王書韻悄然間浸淫胡風,峻拔爽勁的北朝書體轉向于華美雅正。棄古趨新,舍質(zhì)求文,營造時尚熏染。舊體古法被新潮主流取代,風格趨于多樣化,演變蔚為大觀。魏碑書法“洛陽時期”便應運而生,元氏墓志中后期也隨機來臨。

北魏孝昌元年(525)元篆墓志

  優(yōu)秀的中期元氏墓志有:永平元年的《元勰》、《元詳》、永平五年的《元詮》、延昌二年的《元顯儁》、延昌三年的《元珍》、熙平二年的《元懷》、神龜二年的《元暉》、《文昭皇太后》等等。其中《元詮》靈氣古雅,超脫灑然,動態(tài)中留得靜穆,筆簡意賅。《元懷墓志》端莊疏朗,勻稱瘦勁,寬博流美,秀潤挺峭,漸脫北體獷悍,添加魏晉典雅,近似唐楷豐標,貼近南朝書風。

北魏孝昌二年(526)冀州刺史元壽安墓志并蓋

  晚期精品包括:正光元年的《元賄》、正光四年的《元倪》、《高猛》、《元引》、孝昌元年的《元懌》、《元瑛》、建義元年的《元略》、太昌元年的《元頊》、永安二年的《元恩》等等。《元倪墓志》點畫流暢,行筆灑脫,嫵媚婉約,古雅秀逸,由原始北碑過渡而來,是“邙山體”成熟的標志。

北魏孝昌二年(526)高廣墓志

元氏墓志處于魏晉與隋唐間隙,其俊逸雅正一路確實吸收和傳承了鐘王意韻。“體之以本,彪之以文”、“麗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質(zhì)彬彬,有君子之致”,此間借用蕭統(tǒng)《文選》名句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是南北朝書風融合之產(chǎn)物,展現(xiàn)了嶄新的、別具一格的楷書風貌,對銜接演化鐘王與唐楷,起到了承上啟下之作用,從歐褚顏柳楷法之中,當可窺見魏碑之某種淵源。

北魏永平三年(510)周午墓志
 皇家元氏墓志畢竟不同于摩崖刻石和造像題記,墓志承載悼亡與追表雙重功用,并非完全自我心志之抒發(fā)與情感之傾瀉。平置斗室伏案書丹,還原墨稿精心刻制,還要使皇家風范洋溢其間,此等創(chuàng)作意圖與書刻環(huán)境,官家氣質(zhì)典雅秀逸翕張自如。元氏墓志也有缺憾,有的拘謹,有的尖薄,有的安排,有的匠氣,妍媸互見。作為碑刻,肯定與墨跡存在一定差距,這是所有此類書作難以克服之弊端。臨習墓志時,應認真選擇碑帖種類,一般從《元懷》、《元倪》等入手為佳,因為比較“中庸”,適合于初學。況且字口清晰如新,有助于“透過刀鋒看筆鋒”。還有,魏碑由隸書演化而來,欲事半功倍,須要借助隸意,而非唐楷習慣,最好有漢隸基礎。

 

北魏熹平二年(517)王誦妻元氏墓志
 王誦妻元氏墓志:志高63CM,廣63.5CM,十六行,行十九字,正書。一九一九年洛陽城北北陳莊村東出土。曾歸武進陶蘭泉,上虞羅振玉。初拓本,首行(里通)二字右旁無字處無石泐痕。有重刻本,首行臨沂之沂字中豎右邊原石微向左曲,重刻本則直而不曲。
北魏正光二年(521)世宗嬪司馬顯姿墓志
  北魏正書《司馬顯姿墓志》,全稱《魏故世宗宣武皇帝第一貴嬪夫人司馬氏墓志銘》。志高67.2,廣67.2CM,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一九一七年洛陽城西北水泉村出土,曾歸上虞羅振玉,武進陶蘭泉。此志的保存狀態(tài)非常良好。具有張力感的字體,給人以清晰的印象,可謂充分表現(xiàn)出北魏的書風,頗具厚重風格的作品。字形向左傾斜為其特征。筆劃較少的文字寫得偏小,與筆劃較多的文字保持一種協(xié)調(diào)均衡,使整體具有一種統(tǒng)一感。撇劃很有特點,在文字中最為犀利,成為字體的核心筆劃。因此,字體左側形成的緊湊空間,其行氣與字距相互呼應,構成了巧妙的配合。將同一時代的《張猛龍碑》與此志相比較來鑒賞,可資理解這一時代的書法風格。此志書刻皆精,為其時墓志銘中的上品,梁啟超評為“于俊拔之中,別饒韶秀”,也是初學楷書的佳品。
北魏景明四年(503)獻文皇帝第一品嬪侯夫人墓志
 
      《侯夫人墓志》,亦稱《顯祖嬪侯骨氏墓志》。全稱《顯祖獻文皇帝第一品嬪侯夫人墓志銘》。志高41厘米,寬40.5厘米。此志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在洛陽城北安駕溝出土。墓主侯夫人本姓侯骨,其遠祖在幽都常從,南郡云伊莫汗之女,教文皇帝賜為侯氏。景明四年三月廿一日卒,終年五十三歲。志文多用四言句,簡潔通順。其書法筆致勁健,結字于謹嚴中又可見顧盼多姿的風貌,評者多以為當時高手所書。存志石,失志蓋。正書,十六行,行十六字,有淺界格,刻于北魏景明四年(503)三月,不署撰寫書丹及鐫刻人姓名。民國元年(1911)出土于河南洛陽安駕溝(馬子云、施安昌先生所著《碑帖鑒定》認為“1926年間河南洛陽出土”)。此志曾經(jīng)陶蘭泉、羅振玉先生收藏。因羅振玉追隨廢帝溥儀,就職于偽滿洲國,將其移到東北?,F(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
      《侯夫人墓志》是遼寧省博物館所藏的形體精致,寫刻俱佳的北魏時期的精品墓志之一。該志文辭簡約華美,對研究北魏時期的民族史、官制史等具有重要史料價值。這方墓志粗看簡陋荒率,細品則蘊藉樸厚,無論是用筆和字法都隨字賦形、時出新意、耐人尋味。它用筆雄強峻拔、生辣遲澀,觀其發(fā)筆多側鋒切入,“點”多呈三角形,“捺”又多重頓疾出,通篇點畫棱角分明,粗細對比強烈,刀刻意味濃重,多于筆意,字雖小而氣象博大,與《龍門廿品》等北魏造像題記在風格氣息上尤為接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第十一行的“而”、十二行的“吊”等字,居然蘊含著行書的筆意。與此相比,其在結字和章法上更具特色,全篇字形方扁,多左右取勢,結字放逸恣肆,茂密險絕。章法上,志文大小錯落、欹正隨勢,完全突破了界格的羈絆,充滿自然之態(tài),同時又不乏墓志所特有的顧盼之姿,別具韻致。獻文帝嬪侯夫人墓志是北朝墓志書法臨習和取法的重要參考范本之一。

北魏永安元年(528)齊州刺史元钅贊遠墓志
 
 北魏正平二年至和平六年(452-465)劉賢墓志拓片
 
     劉賢墓志,隸書,高101.5厘米,寬30.3厘米,厚12厘米。碑額篆書為“劉戌主之墓志”。立碑年代約在魏孝文帝遷都(493)以前。墓志規(guī)模不大,反映了一個下級軍官的墓葬情況。字體基本為隸,但已向楷書過渡,字形不甚嚴整,書寫較為隨便,且雜有篆法、草法。簡體、俗體字較多。從氣質(zhì)上看,也已無典型漢隸的雍容典雅。這可能同劉賢地位不高,書者也并非書法高手有關。但也正因如此,反而較多地透露出書者渾樸、厚重和自然的素質(zhì)。
      1965年9月,朝陽城北西上臺大隊院內(nèi)發(fā)現(xiàn)一磚室墓,10月15日至19日,遼寧省博物館派人進行了清理。該墓墓室平面前豐后弇,略呈舟形。內(nèi)置木棺一具,已朽。墓早期被盜,完整遺物僅存一帶有鰲坐的石制碑形墓志。墓志碑原植立棺前,鰲坐尚存原地,但上立的碑身已翻倒在地。碑首刻四螃,外輪廓為圓雕,陰陽兩面的圖案花紋則剔地隱起。陽面天官題“劉戍主之墓志”三行六字,字體近篆,兼具隸意。陰面天宮隱起雙鴦。碑文隸書,四面連文環(huán)刻,界以棋子格,每行十一格,陽面、陰面各六行,兩側各三行。除右側三行題名外,皆滿行,正文共165字,加上題名總計194字。

 北魏正平二年至和平六年(452-465)劉賢墓志拓片
 
北魏皇興二年(468)張略墓志拓片
 墓志名為《魏故鎮(zhèn)遠將軍光州即默縣護長廣太守清河張君墓志》,簡稱《張略墓志》。40厘米見方的一塊石頭,刻滿了長和寬皆近于2厘米的方格子,方格子里滿當當寫著楷書,樸實,靜氣,素雅,一方標準的北朝墓志。此墓志刻于東魏興和三年(公元541年),近年出土,字口清晰完整,計23行,滿行23字,共421字。僅兩三字略有損傷,無妨識讀與臨寫。
《張略墓志》結體寬博平正,氣韻含蓄和雅,比常見的北朝墓志要溫厚一些。它在整體上展現(xiàn)一種消除掉北魏前期楷書的欹側傾斜而近于平正典雅的特點,這是東魏、北齊時代多數(shù)墓志書法的共有特征,預示著楷書向隋唐盛世邁出重要的一步。但是這種平正典雅是與北朝書法整體的樸拙厚重并存的,或者說后者表現(xiàn)得更明顯。這種樸拙大方橫畫豎畫的寫法接近藏頭護尾的唐楷,結體的寬博以較為平正的姿態(tài)呈現(xiàn)出來。魏碑書法隸、楷兼存,這是時代大風氣,《張略墓志》難以例外。除了整體扁闊的體式隸意較強外,一些字或偏旁呈現(xiàn)明顯的隸書特征,“心”“不”“之”等字,“志”“恩”“悲”等字的心字底,“遠”“道”“運”等字的走之底,“武”“城”“威”等字的戈鉤。當然諸如此類的部首也都有對應的比較標準的楷書寫法,顯然書寫者有意求變化。
       墓志內(nèi)容依慣例而行,約為五部分:一是墓主人官職封號(將軍、太守之類);二是出身(祖上曾任何職);三是墓主人生平概括(散體文,多為稱頌之詞);四為墓志銘(駢體文,古今大同小異);五是后代(提一下兒孫功業(yè))。寫史亦有此一套路,近年常翻看的《宋史·列傳》即是類似寫法,只是第四項墓志銘換為評定,第三項生平概括有詳有略,略者如墓志般三二百字,詳者洋洋千萬言。所謂蓋棺定論如此而已。張略史書無載(或余無知),墓志所傳達的僅是他的生平簡歷,無可論說,還是欣賞此志的書法吧。 
  興和三年(公元541年),東魏割據(jù)自立僅七年,其文化還是繼承過來的北魏系統(tǒng)。北魏書法是漢隸與唐楷之間的過渡性書法體系,是北朝文字的核心部分。北朝刻石文字統(tǒng)稱魏碑,狹義的魏碑是指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1年)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的碑刻、墓志、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廣義的魏碑除上述外也包括十六國和東晉的刻石文字。其中墓志書法與其他三類不同,能更多地帶著魏晉楷書的遺貌,用筆與結體相對規(guī)范,字里行間似乎滲透著書刻者恭敬與嚴肅的神情。。 
  晉室南渡,風流蘊藉的士大夫風尚不再,但中原尚在,北朝的書法有其自身的傳承軌跡,留下浩渺無際的石刻文字世界,給今天的書法創(chuàng)作帶來種種影響或啟迪。筆法與結體的變化多姿是北朝刻石之長,易流入散漫是其短,這需要功力與見識來存精去粗。墓志書法多表現(xiàn)在打磨光滑的石板上,一般有界格,多數(shù)字體的尺寸已算是稍大點兒的小楷,且書寫對象大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故書者也會以謹嚴的態(tài)度進行書寫,相對于碑刻、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墓志風貌也就清雅得多。《張略墓志》的書寫者應當是東魏朝的高級知識分子,但是這一時期戰(zhàn)亂頻仍,文化傳承大受影響,此志的書法整體氣息略有點弱大概就是時局不穩(wěn)的折射。另外為數(shù)不少的異體字也是北朝石刻的常見現(xiàn)象,學習時要注意鑒別。
 北魏延昌四年(515)姚篆墓志
 
北魏延昌三年(514)高宗文成皇帝嬪耿氏墓志
 
 北魏永平十年(511)太尉參軍元侔墓志
 
后燕建興十年(395)崔通表拓片
 
1979年8月上旬,遼寧省朝陽縣十二臺公社四家子大隊第四生產(chǎn)隊社員在平整場院時,于地表下深約1.5米處,發(fā)現(xiàn)一塊石質(zhì)墓碑。碑高30、寬40、厚10厘米,綠色砂巖刻制,碑石侵蝕較重。碑面陰刻“燕建興十年昌黎太守清河武城崔通”三行十五字。每字方約5厘米左右。石碑出土于村北的一個小山的南坡。掂在場社員介紹,石碑出土時,豎放,稍.微傾斜,字面向南略偏西、小山坡的東、西、南三面是平川地,北面是一小丘陵。碑石應是置于墓前的,因山水沖刷,已掩埋于地下。建興系十六國時期后燕慕容垂年號,建興十年為公元395年。昌黎系后燕所建郡.之二。昌黎之名始見于東漢。西漢遼西郡所轄有交黎縣,東漢改名昌黎,屬遼東。三國魏始設昌黎郡,治所在昌黎(今遼寧義縣)。魏晉以后,昌黎時設時省,幾經(jīng)變化,治所也不在一地,遂有“五昌黎”之說。碑中所稱之昌黎郡,治所設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崔適墓碑出土地點在朝陽西南五公里,這是朝陽為后燕時昌黎郡治的可靠·文字證明。據(jù)碑文,崔通曾為后燕昌黎郡太守。

碑文字體規(guī)整,筆力蒼勁,既兼有漢隸魏碑特點,又具有方正清秀的楷書字體雛形。

民國八年(1919)磁縣新出魏齊墓志本末記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有一方民國八年(1919)鐫刻的記事碑,名曰《磁縣新出魏齊墓志本末記》(以下簡稱《本末記》)。記文重點記述了民國初年磁縣所出八通魏齊墓志的發(fā)現(xiàn)和流傳情況,并結合新出墓志,詳細考證了鄴城故址所在,對我們了解民國時期碑志出土情況和研究北朝墓志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記文后附有民國時期東北地區(qū)多位文化界和政界名流的觀碑跋語,這在其他碑志上十分罕見。

   《本末記》碑橫79.4厘米,縱47.1厘米,厚16.5厘米,現(xiàn)已斷裂為三段。記文以八分隸書體寫成,69行,滿行22字,共1465字。記文首題“磁縣新出魏齊墓志本末記”,尾題“金州李西拜書并刻”。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記述了磁縣出土八通(志八方,蓋六方)墓志的發(fā)現(xiàn)及購歸奉天教育會的情況,并對當時“故物”盜買泛濫成災,而當政者“不問烏呼事之所關”的情形表示憤慨,擔憂“不十年后而中國相傳之故物必至蕩然亡佚”,內(nèi)心“殊可痛也”。按照記文的記述,磁縣出土的八通墓志分別是東魏華山王元鷙墓志、東魏華山王元鷙妃公孫甑生墓志、東魏吳郡王蕭正表墓志、北齊梁伽耶墓志、東魏侯海墓志、東魏張滿墓志、北齊西陽王徐之才墓志、北齊連公妻邢阿光墓志。其中,侯海、張滿、徐之才、梁伽耶、邢阿光墓盜掘于民國元年(1912),墓志在準備運往安陽時被截獲。蕭正表、公孫甑生墓盜掘于民國二年(1913),元鷙墓盜掘于民國三年(1914)。 

     在記文的后半部分,撰文者王樹結合北齊徐之才墓志、東魏元鷙及妃公孫甑生墓志的詳細出土地點,考證了鄴城故址所在,認為“(鄴城)當在(磁)縣治東南二十里,臨漳交界之區(qū)”。從現(xiàn)在的研究和考古發(fā)掘資料來看,其考證是準確的。王樹還依徐之才墓志內(nèi)容,糾正了《北齊書?徐之才傳》中的一些謬誤,并認為《北齊書》多有不足之處。此外,他還對新出魏齊墓志的書法特點給予評價,尤其指出“魏兗州刺史、華山王、吳郡王三志,瘦媚虬健,藏筋于骨,已開褚氏、歐陽氏之先?!薄?nbsp;

      記文后附有多人的觀碑跋語。因原石這部分文字漫漶不清,筆者參考哈佛大學圖書館的早期拓片,逐字識讀,錄文如下: 志八而蓋六,石紋蒼以堅,紐環(huán)蝕斷鐵,銹色征千年,摩挲發(fā)三嘆,望古心悠然。張之漢。 武進謝蔭昌、蒙古世榮、沈陽戴裕忱、遼陽孫其昌同觀。 摩挲竟日,古香襲人,與好大王永為遼沈之奇寶。孝感李啟琛識。 國楫年五十歲獲觀此十四石,時己未三月也。 八志十四石,于世亦何補,抱殘守缺心,耿耿自千古。己未正月十八日玉庵談國桓題。 八志不朽,東園此刻亦不朽。希哲王光烈識。 己未孟春再過沈陽,袁公潔珊得魏齊墓志八種,王晉卿先生為撰本末記既成,屬余刻石,以存久遠。素性迂緩,屢行作輟,時有友人吳興沈可象,沈陽金魁鈞、李尚陽,利津張之謙,遼陽宋玉奎日日來訪,促迫之,始得八十日蕆其事。書拙刻劣,尚希海內(nèi)大雅勿哂,斯有幸焉。東園李西謹志于沈水客次。 己未孟春蒙古三多觀于沈陽。 吉林魁升、宜興史紀常同觀。 鐵嶺馮廣民、開原汪芝云同觀。 惟貞石炳陪京,摩挲者李維楨。 己未三月朱佩蘭敬觀。 壬戌五月商衍瀛觀。 于駟興敬觀。 己未二月?lián)犴樫≌自斢^。 門人安驪珠敬觀。 

       磁縣,古稱磁州,今隸屬于河北省邯鄲市,東南接臨鄴城故址。鄴城是中國古代著名都城,始筑于春秋,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后以此為都。史料記載和考古發(fā)掘表明,鄴城故址西北存在一個龐大的墓群,即“鄴都”的主要陵墓區(qū),這一墓群即位于磁縣東南。隨著清末金石學研究范圍的擴大和碑學的興起,碑志開始受到學者的關注,加之民國時期政局動亂,不法商販極力搜求,磁縣城南開始屢屢盜掘出土北朝墓志。這些被盜掘的墓志部分被當?shù)匮檬鹗绽U歸公。民國六年(1917),“京直”地區(qū)遭遇了數(shù)十年未遇的水患,100多個縣被淹,幾百萬人口受災,災情十分嚴重。當時隸屬于直隸省大名道的磁縣也未能幸免,《磁縣縣志》中記載:“(民國)六年六月上旬,大雨三晝夜,河水陡漲。城外水深數(shù)尺,六七日不落,田禾盡被淹沒,房屋傾圮大半。奇災也?!贝趴h嚴重的水災直接影響到了教育撥款,該縣勸學所為了籌措教育經(jīng)費,商定擬出售庋藏在該所的新出土的八通墓志,以緩教育經(jīng)費不足的壓力。當時正在磁縣辦理公務的遼陽韓品深知這批墓志的重要性,遂將此事以書信形式告知時任奉天督軍署秘書長的袁金鎧。在時任奉天督軍署參謀長楊宇霆的支持下,袁金鎧當年遣人赴磁縣購得了這批魏齊墓志,并存放在奉天教育會,供社會各界觀摩研究。購石一事在袁金鎧的日記中有簡略記載。民國七年(1918),袁金鎧將這批墓志的拓片贈送給了當時的名儒王樹,并請他將購石始末作成文章。民國八年(1919),金州李西將王樹所作的《本末記》和當時知名人士的觀碑跋語鐫刻成碑,以永傳后世。 

     《本末記》鐫刻后,同磁縣出土的八通魏齊墓志一并歸奉天教育會所有,存放在勸學所。勸所學沒有辦公場所,一直借用沈陽文廟西院,志石就被放置在文廟胡同孝子祠內(nèi)。民國時期的文廟已不受重視,管理不佳,修繕經(jīng)費不足,到了民國后期,更是處于荒廢狀態(tài)。民國二十七年(1938),文廟胡同孝子祠建筑面臨坍塌之危,祠內(nèi)幾乎已空無一物,僅存若干墓志。在這樣的情況下,奉天教育會與(偽滿)國立博物館協(xié)商,將放置在孝子祠內(nèi)的八通魏齊墓志及《本末記》碑移交給位于奉天(今沈陽)的(偽滿)國立博物館。當年12月24日,(偽滿)國立博物館改稱(偽滿)國立中央博物館,并于次年在新京(長春)開館,位于奉天的館舍改稱(偽滿)國立中央博物館奉天分館,這批墓志和《本末記》遺藏此館??箲?zhàn)勝利后,國民黨資產(chǎn)統(tǒng)一接收委員會教育組接管了原奉天分館,改稱為國立沈陽博物院籌備委員會古物館。東北解放后,東北人民政府決定將原國立沈陽博物院籌備委員會古物館定名為東北博物館,并于1949年正式開館。1959年,隨著行政區(qū)劃的調(diào)整,東北博物館改稱遼寧省博物館,《本末記》和魏齊墓志便一直收藏在遼寧省博物館。  

東魏天平四年(537)華山王妃公孫氏墓志
         華山王妃公孫氏墓志志石不知所在,河北省博物館藏有拓片,長55公分,寬53.5公分。隸書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首行題"魏侍中大司馬華山王妃故公孫氏墓志銘"。志文載,妃父公孫圇,官大鴻腫少卿、營州大中正、使持節(jié)冠軍將軍、燕州刺史、義平于。妃字甑生,遼東襄平人,年二十七為華山王元孔雀妃,凡生二男一女,天平四年六月薨于鄴縣敷教里,春秋三十七,以其年七月窆于鄴城西武城之北。元孔雀即元鷙,《魏書》附高涼王拓拔孤傳。元鷙為拓技孤六世孫,永安中封華山王,興和三年(公元541)薨,贈假黃鉞、尚書今、司徒公。史載,元鷙先是黨附爾朱榮,孝莊帝殺爾朱榮后,榮之從子爾朱兆又為亂,元鷙又與爾朱兆陰通,阻孝莊帝親討。爾朱兆破京邑,劫殺孝莊帝,鷙皆與其謀。王妃公孫氏及其父公孫,史皆無傳。 

東魏武定二年(544年)侯海墓志
全稱《魏故伏波將軍諸治令侯君墓志銘》。志方54*54CM,21行,行22字,河北磁縣講武城鄉(xiāng)王家店村西出土,歸沈陽博物館。正書。字多異體,用筆細挺,銀鉤蠆尾,字體方正有隸意,寬博雅致,方整瘦挺,給人以豁然全新之感,學書者可得一別脈爾。
東魏武定二年(544年)侯海墓志蓋殘石

東魏武定四年(545)章武王妃盧氏墓志
 
東魏武定六年(548)安豐王妃馮氏墓志
 
 東魏興和三年(541)元鷙墓志
 
 東魏武定八年(550)吳郡王蕭正表墓志并蓋
 
 東魏天平四年(537)張滿墓志并蓋
 
 東魏天平二年(535)元開墓志并蓋
 
東魏興和二年(540)王顯慶墓記
北齊河清四年(565)梁伽耶墓志并蓋
 
 北齊河清三年(564)樂陵王墓志并蓋
《樂陵王高百年墓志并蓋》志高72cm ,廣71cm ,蓋三行,行三字,篆書,文二十二行,行二十二字,隸書。
 北齊河清三年(564)樂陵王妃斛律氏墓志并蓋
 
北齊天寶六年(555)齊滄二州刺史高建墓志并蓋
 北齊河清四年(565)高建妻王氏墓志并蓋
 
 北齊乾明元年(560)襄城郡王高淯墓志
 
 北周宣(帝大)成二年(579)寇思哲墓志并蓋
 
 下期隋唐碑志
 
注釋:介紹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有刪減,向原作者致敬!

有關鏈接:
《中國古代碑志展》
      碑志是指鐫題文字的刻石,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先秦已出現(xiàn)刻石紀事的實例,兩漢時期樹碑立傳的風氣盛行,魏晉則開啟了后世墓志之端,北魏以后,方形墓志漸成定制。碑志是集多種文化元素于一體的藝術品,蘊含社會歷史、書法、雕刻、人物傳記、喪葬禮俗等信息,是學術研究的寶貴資料。   
      展覽中共展出200多件/組展品,時代跨度大,上自漢魏,下迄明清。具地方特點,數(shù)量眾多,以北魏墓志、遼代墓志中的帝后哀冊最具特色。
      一方碑志一段歷史。本次展覽陳列的碑志是我們解讀歷史,感受文明,欣賞藝術,陶冶性情的珍貴文物,也是中國東北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建設家園歷史進程的真實寫照。
各時期碑志歷史演變
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
      刻辭之碑,始于東漢初年,為述德紀事、標志葬地、頌揚逝者之用。其后,漸成固定形制,書寫形式從秦篆過渡到隸書。隨著崇尚儒學及厚葬之風盛行,產(chǎn)生大量風格多樣、藝術水平高的碑刻。由于年代久遠,漢代傳世墨跡目前難得一見,碑刻文字成為了解漢代史實及書法藝術的重要標本。
 
北朝時期(公元439—589年)
      南北朝時期,中國北部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于生命意義的探討和對命運的關注作用于喪葬禮俗,客觀上促進北朝墓志的發(fā)展和興盛。由于統(tǒng)治者采取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促使魏碑形成率意、雄強的書法風格,影響深遠。20世紀初,河南洛陽北邙山出土的一批北魏墓志,便是此時期的代表作。這些書丹上石的書法珍品,使“魏碑體”流傳百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隋唐時期(公元581年——907年)
      隋唐時期,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文化發(fā)達,書法藝術進入興盛時期。唐代碑刻,數(shù)量眾多,名碑迭出,大量使用駢文。唐碑對中國書法影響深遠,是后世學書者之楷范。河南洛陽北邙山地區(qū),民國時期出土了大量隋唐墓志,部分為羅振玉購藏,后輾轉入藏遼寧省博物館。建國以來遼寧省朝陽地區(qū)也陸續(xù)出土了一批隋唐墓志,記載了許多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跡及社會活動背景,對于東北史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遼朝時期(公元916-1125年)
      公元10世紀初,契丹族建立遼王朝,立國200余年,實行“一國兩制”的政治制度,先后創(chuàng)制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與漢字并行使用,這一史實充分體現(xiàn)于遼代碑志之中。從20世紀初葉開始,遼代碑志陸續(xù)出土,20年代,內(nèi)蒙古巴林右旗遼慶陵圣宗、興宗、道宗三代帝后哀冊面世。這些保存在地下的石刻檔案成為研究遼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各民族關系的寶貴資料。
 
金元明清時期(公元1115-1912年)
      金元明清時期遼寧地區(qū)遺留的眾多石刻是幾代王朝經(jīng)略東北,加強邊疆管理,促進民族融合,鞏固封建統(tǒng)治的實錄,也是各族人民建設和保衛(wèi)國家的真實寫照。其中明代碑志是記述“九邊之首”遼東的重要歷史實證,清代碑志則是記錄滿族崛起及明亡清興的重要銘刻。清代,許多學者、金石家對前代石刻碑志的研究日益深入,著作迭出。史學家也十分重視從石刻碑志中發(fā)掘新的史料,金石學日漸流行,成為考古學的前身。    
                                                         有關鏈接內(nèi)容來自遼博官網(wǎng)
 
     《王涌妻元氏墓志》
【銘文】 魏徐州瑯耶郡臨沂縣都鄉(xiāng)南仁裏通直散騎?!故掏跽b妻元氏志銘」祖高宗文成皇帝?!垢甘讨刑景藏N圉王?!怪髅F妃,河南洛陽人也。年廿九,歲次丁酉二月」壬辰朔十四日乙巳亡於洛陽之學裏宅?;洶嗽隆垢坟ト占河像褂诤雨幹鞅鄙?。懼岸谷之」易遷,朝市之侵逼,乃勒石傳徽,庶旌不朽。其詞曰:祥發(fā)樞電,慶漸姬川,天祗降祉,神人告遷。穆穆高」宗,諒唯恭己,灼灼圉王,令問不已??苏Q淑德,懷茲」具美,如玉在荊,由珠居泛。敬慎言容,惇悅書史,爰」從爰降,騰徽素裏。女儀既穆,婦行必齊,智高密母,」辯麗袁妻。霜華閫內(nèi),松茂中閨,如何不吊,宛爾徂」淪。桂銷初馥,蘭實方春,象筵虛廓,黼帳凝塵。言歸」宅兆,即此玄扃,惟荒早駕,哀挽在庭。霜月晨下,松」風夜清,百齡曾幾,遽此長冥,生平一罷,金石徒聲。
 
    《宣武嬪妃司馬顯姿墓志》
【銘文】 魏故世宗宣武皇帝第一貴嬪夫人司馬氏墓誌銘」夫人諱顯姿,河內(nèi)溫人,豫郢豫青四州刺史烈公之第三」女也。其先有晉之苗冑矣。曾祖司徒瑯邪真王,垂芳績于」晉代。祖司空康王,播休譽於恒朔。父烈公,以才英俊舉,流」清響于司洛;杖鉞南藩,振雷聲於郢豫。夫人承聯(lián)華之妙」氣,育窈窕之靈姿;閑淑發(fā)於髫年,四德成於笄歲。至於婉」娩織紃,早譽宗閨;潔白貞專,遠聞天閣。帝欽其令問,」正始初敕遣長秋,納為貴華。夫人攸歸遘止,能成百兩之」禮;潮服常清,弗失葛覃之訓。虔心奉後,令江汜再興;下●嬪禦,使螽斯重作。帝觀其無嫉之懷,感其罔怨之志,未幾遷命為第一貴嬪夫人。自世宗升遐,情毀過禮,食減」重膳,衣不色帛。方當母訓眾媵,班軌兩宮;而仁順無征,春」秋卅,正光元年十二月十九日薨于金墉。二年歲次辛醜,」二月己亥朔,廿二日庚申倍葬景陵。六宮痛惜,乃作神銘。」其詞曰:」瑜生高嶺,寶育洪淵,世隆道貴,乃長貞賢。情陵玉潔,志原」冰堅,彰婉奇歲,顯淑笄年。翔鳴陋野,聲聞上日,屍鳩在帷,」累功欽質(zhì)。靈龜定祥,長秋納吉,之子攸歸,宜其帝室。作」注天江,雖勞靡慍,如彼關睢,哀如不。心噣眾嬪,嘒然斯順,小星重風,螽斯再訓。既明善始,當保令終,如何不吊,奄」謝清融。形歸長夜,魄返餘風,勒銘玄石,寄頌泉宮。
   
  《顯祖獻文皇帝第一品嬪侯夫人墓志》
【銘文】 顯祖獻文皇帝第一品嬪侯夫人墓志銘夫人本姓侯骨,其先朔州人,世酋部落。其遠祖之在幽都,常從圣朝,立功累葉。祖俟萬斤,第一品大酋長??家聊梗雷嬷?,為散騎常侍,封安平侯,又遷侍中尚書,尋出鎮(zhèn)臨濟,封曰南郡公。孝文皇帝徙縣伊京,夫人始賜為侯氏焉。誕稟婌靈,應茲妙氣,柔婉表于自然,靜恭光于素里。入嬪紫闈,貞問逾芬;曜質(zhì)椒墀,慎徽彌遠。故能協(xié)慶承干,載育王姬。既含章之美,懋于早年;母德之風,志而方著。應享胡茍,靈儀內(nèi)外。昊天不吊,春秋五十三奄然薨殞。夫存播令稱,故宜旌銘,所以傳績幽遐,永光芳烈,今故刊石泉鄉(xiāng),以志不朽。大代景明四年歲次癸未三月癸丑朔廿一日癸酉造訖。
  
  《元鉆遠墓志銘》
【銘文】:魏故使持節(jié)都督齊州諸軍事平南將軍齊州刺史廣川縣開國侯元使君墓志銘君諱贊遠,字永業(yè),河南洛陽人。合城士庶,咸言司馬之力,遂蒙賞廣川縣開國侯。
 
《齊州刺史廣川縣開國侯元使君墓誌銘》
【銘文】魏故使持節(jié)都督齊州諸軍事平南將軍齊州刺史廣川縣開國侯元使君墓誌銘君諱鑚遠,字永業(yè),河南洛陽人。構本枝於帝緒,導鴻原於江漢。遂轉兗州司馬。轉為齊州東魏郡太守。
《劉賢墓志》
【銘文】:君諱賢,字洛侯,朔方人也。其先出自桿轅皇帝,下及劉累,豢龍孔甲,受爵于劉,因土命氏。隨會歸晉,留子處秦, 還復劉氏,以守先祀。魏太武皇帝開定中原,并有秦隴,移秦大(以上正面)牲, 散入燕齊,君先至營土,因遂家禹。'但營州邊塞,地接六蕃(藩),君泉雄果毅, 忠勇兼施,冀(以上左面)陽白公,辟為中正,后為臨泉戍主,......
 
    《魏侍中大司馬華山王妃故公孫氏墓誌銘》
【銘文】 魏侍中大司馬華山王妃故公孫氏墓誌銘   祖順,字順孫,給事中義平子。夫人河南長孫氏。父諱壽,字敕斤陵,散騎常侍左光祿大夫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征西將軍東陽汍池鎮(zhèn)都大將征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蜀郡公,謚曰莊王。父冏,字九略,大鴻臚少卿營州大中正使持節(jié)冠軍將軍燕州刺史義平子夫人河南長孫氏。父諱遐,字樂延,使持節(jié)撫軍將軍袞秦相三州刺史。妃姓公孫,字甑生,遼東襄平人也。年廿七,降嬪侍中大司馬華山王元孔雀。凡生二男一女。天平四年歲次丁已六月乙丑朔十九日癸未寢疾薨於魏郡鄴縣敷教里。春秋卅七。即以其年七月甲午朔十六日己酉卜窆于鄴城之西,武城之北。乃作銘以誌之。其辭曰脩風鬱氣,麗月遊光,藉慶遼部,擅美燕方。凝華戚里,烈望衡鄉(xiāng),誕茲婉淑,艷彼端莊。處穆女容,出昭婦德,立行柔敏,秉心淵塞。習禮明詩,鑒圖訪則,政洽閨壺,化流家國。道尚曹孟,德邁樊媯,好和琴瑟,契合塤篪。七儀如矩,四訓成規(guī),清暉方遠,仁善載馳,白珩或毀,驪珠不固,倏若朝菌,溘似晨露。隴首恒昏,松阿不署,聊誌玄石,終期大暮。(北京圖書館藏拓)
 
《華山王妃公孫氏墓志即魏侍中大司馬華山王妃故公孫氏墓志銘》
【銘文】魏侍中大司馬華山王妃故公孫氏墓志銘祖順,字順孫,給事中義平子。夫人河南長孫氏,父諱壽,字斤陵,散騎常侍,左光祿大夫,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征西將軍、東陽池鎮(zhèn)都大將、征求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蜀郡公、謚曰莊王。父,字九略,大......
 
《高百年墓志》
【銘文】 齊故樂陵王墓志銘」王字百年,勃海條人也。太祖獻武皇帝之孫,肅宗孝」昭皇帝之子。崇基峻極,遠系悠長,運四海而君臨,配上」靈以光宅。斯乃驂馭百王,孕育三古,懸諸日月,不俟昌言?!谷舴蚋哧栔?□ ,行父稱其忠肅;周文之胤,崇人謂之恭儉?!雇踔拢羰佬?,爰自弱年,含章挺映。止水儔其風鑒,」瑩玉譬其容表。登山學海,虛往實歸,帝典王墳,功倍師逸。故已價傾朱邸,聲洽紫宮。始以常山王世子起家散騎?!故?。文劍橫要,清蟬曜首,赤墀俟而增映,翠帳佇以生光。及」肅宗大漸,導揚未命,移寶圖於元子,奉神器于唐侯?!够噬狭x重天倫,慈深引進,備物典冊,有隆焉爾。大寧初,封」樂陵郡王,食邑二萬戶。而穹旻寡惠,霧露成屙,小年不永,」善言遽畢。齊以恨動衣簪,悼結旒冕。以河清三年中薨以」邸第。以歲次甲申三月己未朔二日庚申安厝在鄴城」之西十有一裏 □ (1)城西北三裏??氯?,式旌馀美。乃作」銘曰:諡曰良懷王?!拐粼諏殬I(yè),赫矣皇靈,世君萬有,家奄四溟。仁深驪陸,道邁」胥庭,惟王載誕,疊曜重明。虹霞麗彩,松筠挺秀,忠信為輿,」文中成囿。寢門問豎,成均齒胄,代邸勃興,龍闈回構。大歷」有歸,靈命攸往,遂分夏玉,爰宅奧壤。宸心乃眷,列蕃斯仰,」 □ 組傍飛,玄佩徐響。神造冥昧,報施多疑,輅車乘馬,哀以」 □ 之。煙愁野月,鳥思松颸,貞石不朽,鴻猷在茲。
 
 《樂陵王王妃斛律氏墓志》
【銘文】“若夫玉產(chǎn)荊岑,價傾秦國,珠育漢水,光滿魏車。薀曜含華,在物稱麗,令儀淑德,璧人擅美。靈貺攸纏,皎然獨立,夙稟絕群之操,弱有異人之姿。非覽黃裳之易,坤德自遠;未窺彤筆之史,嬪風已洽。屬帝子重光,中闈佇訓,眷言嘉偶,實在賢明。亦既來儀,騰暉云路,畫堂流彩,香殿凝華。風出雨入,若湘妃之降止;容靜體閑,似洛靈之微步。貞順之美,聲偃雅俗,交泰之盛,豫動人神?!标P于她不幸夭亡的原因也是含混帶過“早深埋玉之嘆;芳菲始茂,奄同銷桂之悲。嗚呼,福善禍淫,有言而已。河清二年八月十九日薨于鄴縣永康里第,春秋十有五。歲次甲申三月己未朔二日庚申祔葬于武城西北三里?!?/div>
 
                               有關鏈接部分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向原作者致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