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全國聘禮地圖”在微博上走紅,該圖以地圖的形式標注了各個省市區(qū)的結婚聘禮金額。其中上海為百萬元區(qū),以10萬禮金和一套房居于百萬元區(qū),也是聘禮最高的城市。
在社會發(fā)展水平較低階段,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都曾被當做彩禮,到如今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生活水平提高,采用更為方便的貨幣作為彩禮主要組成,也是順應時代發(fā)展所需。但就今天彩禮的變化來說,它已經(jīng)超越了民俗的界限,其形態(tài)已更多地成為一種保障婚姻的手段。
現(xiàn)在的生活壓力使“彩禮”這一詞匯再度回歸,除了豪華鋪張的婚禮,彩禮錢的數(shù)目也是女方父母心中的重要指標,似乎女兒將來的婚姻是和彩禮錢成正比的。女方父母跟男方要一筆不菲的彩禮合理嗎?“彩禮”的多少能夠代表兩個人的愛情呢………【我來評論】
曾經(jīng)聽到這么一個故事:一對戀人要結婚,男方送彩禮給女方,女方覺得彩禮太少。這時一個比男方有錢的男子追求女方,那女方就對他男友說如果你的彩禮達到家人滿意,我還是嫁給你。男人這時開始籌備婚禮,可是到結婚當天呢,男人卻娶了另一個女人,這時這個女孩在家急的掉眼淚。男人的理由是她要的彩禮比你少,所以我愿意娶她。
一位婚介專家說在這些年的婚介過程中,關于“彩禮”有各種各樣不歡而散的悲情劇,其中不少都馬上要舉行婚禮,卻因為聘禮的問題沒解決好而鬧崩。彩禮這個沿襲至今的舊時婚俗,難道在某些時候真的成了婚前的“一道坎”?
男青年小楚在青島大學上學期間認識了女友小趙。本科畢業(yè)后,小楚考取了南京大學的研究生,而小趙則留在青島工作,但兩人一直保持著戀愛關系。小楚研究生畢業(yè)后,直接回青島工作,成為一名律師。
兩年后,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小楚和準丈母娘見了幾面之后,感覺對方對他的態(tài)度很冷淡。再三詢問女友后,小趙終于開口說出了實情。原來,她的父母嫌棄小楚不是本地人,在青島沒有買房子,如果非得要結婚,必須先拿出19萬元定親。對于來自臨沂農(nóng)村的他來說,這筆錢根本無力承擔。多次努力都宣告失敗后,這對相戀7年的情侶最終不得不分手。
8月中旬,姑娘從家里跑出來,要和小舟私奔。小舟帶著心愛的人打算回老家,可是一路上,姑娘的父母不停地打電話、發(fā)短信給他們,說只要姑娘回家,他們就不再阻止他們了。小舟為此很感動,就帶姑娘回到了義烏。
可是,姑娘一回到家,她父母的態(tài)度就變了。他們說,小舟要娶他們的女兒也行,但必須馬上拿50萬元給他們。小舟只是一介普通打工者,哪來那么多錢啊。小舟說,現(xiàn)在姑娘已經(jīng)懷了他的孩子,叫他一定不能放棄她。
小舟又去求姑娘的父母,但是姑娘的父親說:“你憑什么娶我的女兒?我女兒嫁個像你這樣的外地人,我的臉往哪擱?”聽了這話,小舟感到無比絕望,不知道要不要繼續(xù)堅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