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山位于浙江紹興新昌縣境內(nèi),是浙東名山。自從李白寫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傾情歌頌了天姥山的不凡氣勢,其名更熾,聲譽日隆。千百年來,隨著這首名詩的流傳,天姥山給世人留下了神奇的印象。
天姥山得名來自“王母”,是新昌一邑之主山,由撥云尖、細尖、大尖等群山組成,是一片連綿起伏、氣勢磅礴的群峰。天姥山在現(xiàn)代名不見經(jīng)傳,但在古代知識分子心目中卻是一座備受敬仰的高峰。早在唐以前,天姥山就已經(jīng)是中國文人向往的文化名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詩人追慕前賢足跡,尋訪天姥山并留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壯游》等千古絕唱,將天姥山推到了一個崇高的理想境界,天姥山遂成為詩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樂園。
李白早在寫“夢游”詩之前就已到過剡中,游過天姥山。他曾四入浙江,三至剡中,二上天臺山,對剡中(今嵊州、新昌一帶)的天姥山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有終老此山的愿望。正因為李白對天姥山情有獨鐘,便在他“奉詔入京”而不久又“放逐還山”時,借假天姥山的形象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意。詩人通過奇異美妙的神仙境界的描繪,抒發(fā)了他在濟蒼生、安社稷的追求失敗后的苦悶心情,表現(xiàn)了不愿與黑暗現(xiàn)實同流合污,蔑視權(quán)貴的高尚精神。在藝術(shù)上,詩人運用奇特的情節(jié)、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將夢中的仙境和丑惡的現(xiàn)實世界結(jié)合對比,將對幻想的追求和人生的探索聯(lián)系起來,超過一般山水游仙題材的范圍,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李白把天姥山作為詩歌的獨立意象來描繪,如“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等等。被譽為“詩仙”的李白,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這首《夢游天姥吟留別》,在天姥山和浙東“唐詩之路”上具有無可替代的魅力和人文價值。
9月5日凌晨5點多一點,我和攝友們登上天姥山,遇上了如此壯觀絢麗的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