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海
俗話說得好“北觀長城山河壯,南游三峽風(fēng)景美?!币惠呑佣忌钤陂L江三峽中,尤其是在西陵峽畔兩岸生活的大人小孩,在閑暇的時間里都喜好到長江邊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江中那些行駛的大小船只。雖然說我沒有全程游覽長江三峽,也不是飛越萬里長城的好漢。但是我從小以來,就喜歡到三峽西陵峽的江邊,看那些在長江中行駛或停靠在江邊碼頭上各種型號的大大小小的船。直到后來在峽江小鎮(zhèn)上工作和現(xiàn)在退休后,每天內(nèi)總會在三峽工程大移民時新建的集鎮(zhèn)上,從江邊那條千余米盤古一條街的這一頭,走過江峽大道的伍相廟的那一頭,駐足在銘刻偉人毛澤東揮毫寫就“高峽出平湖”詞句的巨石旁,或貯立于江邊的沙灘上,或蹲坐在江邊那突兀而嶙峋的礁石上,或扶手江邊棧道欄桿上,任憑陣陣江風(fēng)拂面掀發(fā),專注神情看著高峽平湖中浩瀚江面,數(shù)著那東進西出,千帆競發(fā),往來穿梭上重慶,到宜昌,下武漢的一艘艘船。心里想象的是酈道元在《三峽》一文寫的那種“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的情景。好的是今天三峽中,大壩旁有了永久通航的雙線五級船閘,寬大而高端的船閘上下港口里,一字長龍型停港的大小船只待命開閘而過,每每天天里有眾多旅客從江南秭歸縣的茅坪港和江北夷陵區(qū)的太平溪港里上下,坐船入渝、乘車下宜昌??瓷舷逻^往的船是可觀覽欣賞可數(shù)可記,此情此景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我過去住在鄉(xiāng)下,老家距離長江三峽的西陵峽所興建的國之重器三峽大壩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出生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的我,到六十年代還是少年時代,人太小不能單獨到太平溪雞蛋石的長江邊上來看船。每年里只能由父親或是母親在上街購物買東西時,帶領(lǐng)著我走到雞蛋石旁江邊來看幾回船。每次來看到的也僅是一些停靠在港灣淺水中的柏木船,也看到過在江中行駛的船,全都是靠在江岸邊上的纖夫套著竹篾纖繩,另一頭系在浪里震蕩搖曳的柏木帆船上,纖夫們光著脊背,身上穿著短褲和草鞋,彎腰躬背走爬在岸邊的礁石之間,嘴里喊著悅耳又震在峽谷中那“一進南津關(guān),眼淚就不干。心想回四川,難上又加難”的川江號子,船在緩緩行駛中的驚險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偶爾間也能看到一艘進渝入川,或是出川渝到宜昌下武漢的“東方紅”號大“洋船”(輪船)。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已完全長大成人的我走出大山到宜昌讀書,這時峽江中的公路還沒有通,進城唯一的交通工具還是船,在城里讀書幾年里,每年的暑、寒假都是坐從宜昌走西陵峽江段到太平溪碼頭的“向陽號”小客船來去。實現(xiàn)了由小時候到長江邊上看船的念想到長大后坐船的欲望,由此,也領(lǐng)略了長江三峽西陵峽水上和兩岸的大好風(fēng)光。
三峽西陵峽是我的家鄉(xiāng),這一輩子在大山里生長、后來就工作和生活在西陵峽江北古老的小鎮(zhèn)上,隨后在光陰荏苒,星移斗轉(zhuǎn)的歲月里,西陵峽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在江邊雞蛋石旁看船的那頭穿越到今天在三峽大壩旁小鎮(zhèn)的這頭,我仍是不初初心,喜歡到三峽大壩旁,高峽出平湖岸邊上看船。
今天看到的是一艘接一艘大型客船、貨船進出于雙線五級船閘,行駛在高峽平湖上,壯觀的場面讓人目不暇給,我不由得想起宜昌港的碼頭詩人黃聲孝那“左手搬來上海市,右手送往重慶城”的意境意韻。而三峽工程建成后,使老三峽神韻不減,更讓新三峽風(fēng)光無限。我看船時曾用心數(shù)過記過客船、游船的諸多名字:“中華”、“神州”、“銀河”、“北斗”、“長江之星”、“長江花園”、“東方皇帝”、“東方皇苑”、“東方皇后”、“東方王子”、“中國之夢”、“揚子江”、“三國”、“隆中”、“白帝”、“屈原”、“西施”、“昭君”、“乾隆”、“仙娜”、“仙妮”、“喬王”、“藍鯨”、“長江”、“金山”快艇和豪華游船 。尤其是“三峽移民”和“平湖” 行駛在高峽平湖中,給本就壯美的三峽織起了這里獨好的壯觀風(fēng)景,給看船的我們留下最美的享受仍是意猶未盡!
在三峽大壩旁看船時,我自然聯(lián)想到唐代大詩人李白那“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的詩句,在那樣的時代,詩句中那浪漫的意境只是詩人想實現(xiàn)美好理想的一種夸張的修辭罷了。然而,在當今三峽大壩上下左右,波瀾的風(fēng)景給我們的感受豈是 “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能講得完,說得盡呢?同時,也只可能在“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時候而真正實現(xiàn)?。?/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