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口,長江之濱的石鐘山,素有小蓬萊之眸稱,是座千古名山。山上石鐘亭清濁亭懷蘇亭等三十多個景點各具特色,但最讓人留戀的要數(shù)江天一覽和太平遺壘了。
從南路登山拾級而上,步入山門便見石鐘亭;再沿階而進,穿過竹林,是紀念蘇東坡三游石鐘山的懷蘇亭;邁過紺園,橫穿廊外廊就到了江天一覽亭。這里視野空闊、氣象萬千,為全山絕勝之處,是眺望長江和鄱陽湖的最佳處。站在亭前的一塊巨石之上,手扶欄桿,放眼遠眺,江湖風光盡收眼底。遠處盡收眼底。遠處,水天相接、一碧萬頃、浩渺無邊、橫無際涯;稍近,碧波蕩漾的鄱陽湖和洶涌澎湃的長江水,你擁我擠、爭先恐后,真是水天黃赤界,江湖兩分明。再近,湖面上,白帆點點,漁歌陣陣。隨聲而起的螢光閃爍,是魚群的跳躍;如碎玉飛濺的,是驚濤拍岸;似青蛇蜿蜒明天的,是魚船擊槳腳底,便是當年蘇東坡乘小船夜探石鐘山的地方,側(cè)耳細聽,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循隧道而下至崖底,可見到上銳下廣,中空而而如鐘的石窟。鐘之形與鐘之聲為石鐘山的得名提供了較為充足的緣由。這里山依水、水環(huán)山、江入湖、湖納江,構(gòu)成一幅獨特而奇妙的風景畫。
沉醉于美好的天地之間,誰也不會想到眼前湖山竟是一千留下戰(zhàn)爭遺跡的古戰(zhàn)場。
進入山北一個古木參天的大院,院內(nèi)有座雄偉壯觀的牌樓了門,這就是紀念太平軍駐山抗擊清兵的太平遺壘。清代,一支太平軍在這里筑壘設(shè)防,浴血奮戰(zhàn)了近五年。一八五五年一月,太平軍在湖口大敗湘軍,被稱為湖口之戰(zhàn)。郭沫若寫下的湘頑敗陣關(guān)的詩句指的就是這件事。近太平遺壘處,是東炮臺故址。當年,李烈鈞、楊賡笙在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dǎo)下,發(fā)動了湖口起義,在東飽臺上升起了笫一面討伐袁世凱的大旗,史稱二月革命。這里也就成了起義軍的前哨陣地。
我想對湖口石鐘山最鐘情的當屬清末湘軍將領(lǐng)彭玉麟了。在此曾留下過一段十分凄婉的戀情故事。他為情人梅仙而在石鐘山最高處建筑了一座梅花廳,又名:六十本梅花寄舫。此處清風習習、明月朗朗、疏影叢叢、幽香陣陣。彭玉麟投筆從戎,梅仙守志而死。為了紀念梅仙,他在石鐘山上種下了六十棵梅花樹,并寫下了一百首梅花詩,繪就了一萬張梅花圖,以寄托對梅仙的哀思。他在寄舫梅花雜記錄一百首中有詩云: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別有閑情牽客思,小窗煙月影橫斜。石鐘山梅塢遺址猶存,至今在那里還留有彭玉麟的梅花石刻。
鄱陽湖口的石鐘山,風姿綽約,景色奇特,山光水色,得天獨厚。游覽觀光令人賞心悅目,不僅可得到美感的享受,還可得到心靈的凈化,更可聽到一種歷史的跫音從水面隱隱飄來?! ?/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