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這道門就是魯迅故居的 “百草園”,它幾乎與魯迅齊名。名稱雖雅,其實是一座不大的普通菜園,目測了一下,大約一畝左右(六百多平米)。是當時新臺門內十幾個住戶共有,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曬稻谷。
-
“百草園”之所以出名,當然緣于魯迅那篇著名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
-
童年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們在百草園內嬉戲玩耍,夏天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在泥墻根一帶捉蟋蟀,冬天在雪地上捕鳥。
-
園林的設計者獨具匠心,在“短短到墻泥根”后筑了一堵挺像樣的墻,上面貼的黑色石板上鐫刻了全篇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用的是魯迅的原跡。
-
可惜黑底綠字,很難辨認。隔著草叢,不好靠到跟前——既然圍了起來,規(guī)矩還得遵守。
-
百草園朝北的園洞門兩側有一副對聯:“仰視桑椹熟;俯聽蟋蟀鳴”。短短的十個字,一仰一俯,將孩童的天真純樸刻畫得惟妙惟肖,稚趣盎然。
九十年代初來過,記得當時的對聯是紹興的一位幼童書寫的,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
出門往右,到一處烏篷船碼頭,乘船可達“三味書屋”。
-
“我仿佛記得曾坐小船經過山陰道,兩岸邊的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夫和村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茅屋,狗,塔,村女,云,……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隨著每一打槳,各個夾帶了閃爍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魚,一同蕩漾。……”——魯迅《好的故事》。
-
思泉沒乘船,而走魯迅故居陸路出口,順便看看周家的老臺門。
周家老臺門,也是“紹興魯迅故居”文保的組成之一。
-
門上方懸匾“魯迅祖居”,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1955年~ )的特色隸書。
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翰林”匾,那是魯迅祖父周福清(1838~1904年)在同治年間被欽點為翰林,正值周家最顯赫的年代。
-
周家老臺門正對著的照壁,上鐫鎏金大字“民族脊梁”。
魯迅先生有一段名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
按此定義,為魯迅冠以“民族脊梁”,受之無愧。
-
周家老臺門的西側有一堵石墻,稱它為“魯迅故里墻”——思泉給它命名的。
-
墻面上是一幅大型版畫,“魯迅故里”四個大字顯然是魯迅的筆跡,是原書,還是集字?不明。
-
短短的頭發(fā),一字胡,最能表現出魯迅先生剛毅、堅強的性格。再叼著一根煙,用如今時髦的語言——酷得不要不要的!
-
壁前還有兩組反映魯迅先生童年的雕塑(前面兩片借用博友的,感謝你們了)。
-
從小伙伴聊天,到私塾先生和童年魯迅,不正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么?(沒辦法躲開,只好將這位女士納入鏡頭。倘若感覺不妥,立即通知,馬上刪除。包括以上有游人的片子。)
-
下集“到三味書屋”。
(待續(xù)。文字部分參考了網絡上的有關文章和景點的介紹,特此說明,并感謝原作者?。?/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