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厚樸生姜甘草人參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厚樸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參3克
原方:厚樸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兩(炙) 人參1兩
治:腹?jié)M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脾滿便難,脾實虛也;今腹?jié)M而不便難,脾虛病也。主虛寒。亦用之治“發(fā)汗后腹?jié)M者”[1]。
2、附子粳米湯(溫里劑-溫中祛寒) 出自《傷寒論》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棗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兩,大棗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鳴,氣也。
3、小建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藥(18克) 生姜(9克)大棗(6枚)炙甘草(6克)。
治: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發(fā)熱等屬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各三兩。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類同小建中湯。方原出自《傷寒論》,同名類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虛寒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jié)M不食及中寒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虛證,胸痛徹背,倦怠少氣,四肢不溫?,F(xiàn)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竇炎、潰瘍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5、理中丸(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人參(15克) 干姜(15克) 白術(15克)甘草(15克) {原方丸劑各用90克}
【異名】人參湯(《金匱要略》卷上)、治中湯(《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雞峰普濟方》卷十二)、人參理中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常用于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下垂、胃擴張、慢性結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作丸劑,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
6、厚樸溫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肺之脾胃虛方》
方1:厚樸(姜制) 陳皮去白,各一兩(各9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錢(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樸、陳皮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為研末為散,如作湯劑則用方1劑量)
治:脾胃寒濕氣滯證。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沉弦。
【方解】本方證因脾胃傷于寒濕所致。寒性凝滯,濕性粘膩,易阻氣機,若寒濕著而不行,困于脾胃,則致脾胃氣機阻滯,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等癥。寒不溫不去,濕不燥不除,氣不行不暢,故當行其氣、溫其中、祛其寒、燥其濕。方中厚樸辛苦溫燥;行氣消脹,燥濕除滿為君藥。草豆蔻辛溫芳香,溫中散寒,燥濕運脾為臣藥。陳皮、木香行氣寬中,助厚樸消脹除滿;干姜、生姜溫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滲濕健脾,均為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功兼佐使。諸藥合用,共成行氣除滿,溫中燥濕之功,使寒濕得除,氣機調暢,脾胃復健,則痛脹自解。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胃寒濕氣滯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脘腹脹痛,舌苔白膩為辨證要點。本方重點在于溫中,對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嘔吐者,亦可用之。
2.加減變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溫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腫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氣利水消腫。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婦女白帶等屬寒濕氣滯者。
7、四逆湯 出自《傷寒論》(溫里劑-溫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兩,約6克) 干姜(臣,一兩半,約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約12克)
治:病危。本方乃溫中祛寒,回陽救逆之方。主治傷寒太陽病誤汗傷陽,及陽明、太陰、少陰、厥陰病、霍亂病等癥見四肢厥逆,惡寒踡臥,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微欲絕者,以及瘟疫、瘧疾、厥證、脫證、痛證見有上述癥狀,屬陰證者。現(xiàn)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各種高熱大汗所致之虛脫,各種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屬于陽衰陰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強心、升血壓之作用,用治危癥病人之少陰大寒者,少陰者,腎脈也。《南雅堂醫(yī)案》云:少陰為病,內寒外熱,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惡寒不渴,擬用四逆湯主治。附子1枚(生用)、干姜1錢5分、炙甘草3錢?!秱搮R要分析》:蘇某妻,30余歲。月經期間不慎沖水,夜間或發(fā)寒戰(zhàn),繼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脈微細欲絕,手足厥逆。此乃陰寒太盛,陽氣大衰,氣血凝滯之故,擬大劑四逆湯: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溫服,每半小時灌服1次,此為重藥緩服辦法,如1劑頓服,恐有“脈暴擊”之變。服全劑未完,四肢轉溫,脈回,清醒如初。此大劑量使用者,須辨證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傷寒論湯證論治》云:趙某某,男,58歲,農民。胸悶氣短年余,服冠心蘇合丸可緩解。突然心痛難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濃,舌質淡,脈微欲絕。西醫(yī)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醫(yī)診為少陰病,當即針人中、內關,神漸有爽。急以回陽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g,肉桂3g,急煎,冷服。良久,四肢漸溫,冷汗消,面色已復常態(tài),口語已利,脈復漸有神?!短旖蜥t(yī)藥通訊》(1972;11:1):在治療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發(fā)休克,經治無一例死亡。其中亡陽型用四逆湯治療。認為本方有升壓、強心作用,如與生脈散等合用,可解決較長時間用升壓藥以后停藥血壓下降的問題。
高血壓治用
《廣西中醫(yī)藥》(1980;1:30):劉某,女,55歲,高血壓病十余年,服滋潛清降藥反劇。精神萎靡,步態(tài)蹣跚,面赤顴紅,徹夜難寐,口干不渴,身著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欲絕。血壓20.0/14.7kPa。證屬陰盛格陽。擬四逆湯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黨參12g,龍骨12g。一劑后手足轉溫,仍心煩難寐。上方加黃連3g,服3劑,諸癥悉除,漸能入睡,血壓18.7/12.0kPa。
8、參附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世醫(yī)得效方》卷六
方:人參12克 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參附子(炮,去皮、臍)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元氣大虧,陽氣暴脫,汗出粘冷,四肢不溫,呼吸微弱,或上氣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面色蒼白,脈微欲絕?,F(xiàn)用于心力衰竭見有上述癥狀者。凡大病虛極欲脫,產后或月經暴崩,或癰瘍久潰,血脫亡陽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見陽氣來復,病情穩(wěn)定,便當辨證調治,不可多服,免純陽之品過劑,反致助火傷陰耗血。
9、大建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金匱要略》
川椒(6克 ) 干姜(12克) 人參(6克)
治:此方溫中補虛,降逆止痛。癥見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腹痛連及胸脘,痛勢劇烈,其痛上下走竄無定處,或腹部時見塊狀物上下攻撐作痛,嘔吐劇烈,不能飲食,手足厥冷,舌質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者用之。
10、附子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金匱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兩(9g) 人參二兩(6g) 白術四兩(12g) 芍藥三兩(9g)
主治:溫經助陽,祛寒化濕。凡寒濕內侵,身體骨節(jié)疼痛,惡寒肢冷,苔白滑,脈沉微。但因風濕關節(jié)腫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湯與真武湯組成藥物僅一味之差,均主治腎陽虛衰兼水濕泛溢之證。不同之處:附子湯重用附、術,并伍以人參,重在溫補脾陽而祛寒濕;真武湯附、術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溫補腎陽而散水氣。《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strong>
11、當歸四逆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傷寒論》
[組成]當歸三兩(12g) 桂枝三兩(9g),去皮 芍藥三兩(9g) 細辛三兩(3g) 甘草二兩 (6g),炙 通草二兩(6g) 大棗二十五枚(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
[主治]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現(xiàn)代?;眠\用于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小兒睪丸鞘膜積液、偏頭痛、新生兒硬腫癥等屬于血虛,陽氣不足,寒侵經脈所致者。
化減運用:
老年慢性頭痛用本方加減:當歸9g,桂枝9g,赤芍9g,細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棗1枚。氣血虧虛者加黃芪、川芎、生地、白術;肝腎陰虛如以肝陽偏亢為主者則加天麻、鉤藤、白蒺藜、蔓荊子;若以腎陰虛為主者則加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痰濕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術、茯苓;氣滯血瘀者加桃仁、紅花、川芎、莪術;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龍、全蝎。日1劑水煎服。
虛人感冒用本方加減:當歸、白芍、桂枝、細辛、木通、防風、紫菀、生姜、大棗、甘草。日1劑水煎服。治療虛人感冒42例,結果:全部治愈。
肩周炎用本方去通草、大棗,加葛根30g,鮮姜3片。日1劑水煎服。同時配用十香暖臍膏(附子、干姜、吳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黃各10g,冰片3g)外貼痛處。治療肩周炎33例,結果:痊愈17例,顯效6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加減:當歸、桂枝、白芍、細辛、通草、雞血藤、甘草、大棗。日1劑水煎服,12劑為1療程,一般服l-3個療程。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32例,男24例,女8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65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年。結果:痊愈30例(無疼痛,功能恢復正常),有效1例(疼痛輕微,功能恢復稍差),無效1例。
坐骨神經痛用本方加減:白芍15-30g,當歸、桂枝、乳香、沒藥、制川烏各10-15g,威靈仙10-13g,細辛3-5g,甘草5-10g。日1劑水煎服。隨證加減。并用小活絡丹,每次5丸,日2次服。治療坐骨神經痛62例。結果:痊愈55例,基本痊愈3例,顯效3例,無效1例。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15g,威靈仙、雞血藤各30g,制川草烏、乳香、沒藥各10g,痛劇者酌加田三七末(沖服)6g。治療坐骨神經痛20例。結果:痊愈18例,好轉2例。
肥大性脊椎炎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1劑水煎服。治療肥大性脊椎炎24例。臨床上除局部癥狀外,常見冷痛、活動受限等“寒痹”征象。結果: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1例。
12、陽和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外科癥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黃一兩(30g) 麻黃五分(2g) 鹿角膠三錢(9g) 白芥子二錢(6g),炒研 肉桂一錢(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錢(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陰疽。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方解]陰疽一證多由素體陽虛,營血不足,寒凝痰滯,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脈而成。陰寒為病,故局部腫勢彌漫、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并可伴有全身虛寒癥狀;舌淡苔白,脈沉細亦為虛寒之象。治宜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13、回陽救急湯(溫里劑-回陽救逆)出自《傷寒六書》
【組成】熟附子(9g) 干姜(6g) 人參(6g) 甘草炙(6g) 白術炒(9g) 肉桂(3g) 陳皮(6g) 五味子(3g) 茯苓(9g) 半夏制(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臨服人麝香三厘(0.1g)調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麝香沖服)。
【功用】回陽固脫,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蜷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zhàn)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方解】本方證是由寒邪直中三陰,陰寒內盛,真陽衰微欲脫所致。素體陽虛,寒邪直中,三陰受寒,故腹痛、吐瀉、肢厥、神衰、脈微俱見;身寒戰(zhàn)栗、唇指青紫、無脈乃陰寒內盛,陽微欲脫之兆。治當回陽固脫,益氣生脈。本方以四逆湯合六君子湯,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則溫里回陽,祛寒通脈之功尤著。六君子湯補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陽虛水濕不化所生的痰飲。人參合附子,益氣回陽以固脫;配五味子益氣補心以生脈。麝香三厘,辛香走竄,通行十二經脈,與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則散中有收,使諸藥迅布周身,而無虛陽散越之弊。諸藥相合,共收回陽生脈之效,俾厥回脈復而諸癥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j脈微或無脈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可加鹽炒吳茱萸,溫胃暖肝,下氣止嘔;泄瀉不止者,可加升麻、黃芪等益氣升陽止瀉;嘔吐不止者,可加姜汁溫胃止嘔;若無脈者,可加少許豬膽汁,用為反佐,以防陽微陰盛而成陽脫之變。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屬亡陽欲脫者。
14、吳茱萸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一升,洗(9g) 人參三兩(9g) 生姜六兩(18g),切 大棗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方解]本方證乃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于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上擾于頭,故巔頂頭痛;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則大便泄瀉;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等均為虛寒之象。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方中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歸肝、脾、胃、腎經。既能溫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嘔,一藥而兩擅其功,是為君藥。重用生姜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用為臣藥。吳茱萸與生姜相配,溫降之力甚強。人參甘溫,益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甘平,合人參以益脾氣,合生姜以調脾胃,并能調和諸藥,是佐使之藥。四藥配伍,溫中與降逆并施,寓補益于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胃虛寒,濁陰上逆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食后欲吐,或巔頂頭痛,干嘔吐涎沫,畏寒肢涼,舌淡苔白滑,脈弦細而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較甚者,可加半夏、陳皮、砂仁等以增強和胃止嘔之力;頭痛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強止痛之功。肝胃虛寒重證,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溫里祛寒。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熱嘔吐,陰虛嘔吐,或肝陽上亢之頭痛均禁用本方。
15、歸脾湯 出自《正體類要》,原載宋·嚴用和《濟生方》
[組成]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遠志 龍眼肉 酸棗仁炒,各一錢(3g) 人參一錢 (6g) 木香五分(1.5g) 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脾不統(tǒng)血證。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16、溫脾湯 出自孫思邈《備急千金方》★
[組成]大黃(15克) 當歸(9克) 干姜(9克)附子(6克) 人參(6克) 芒硝(6克)甘草(6克)
另方:大黃(6克,后下)干姜(6克) 炮附子(9克)人參(6克)甘草(3克)
治:腹中積冷,陽虛寒積,便秘,肚臍下絞結,苔白不滑,脈沉弦遲。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腸梗阻、幽門梗塞、慢性痢疾、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等屬于脾陽不足,冷積內停者。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樸、木香以行氣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吳茱萸以增強溫中祛寒之力。
17、實脾散 出自《嚴氏濟生方》
方:厚樸(姜制)白術 木瓜(去瓢) 木香草果仁 大腹子 炮附子,去皮臍 白茯苓干姜炮,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半兩(15g)
治:脾腎陽虛,腎半以下水腫,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jié)q滿,大便溏薄,苔白膩,脈沉弦而遲。沉主實,弦主瘀,遲主大寒,宜溫之。
18、健脾化育湯(現(xiàn)代名中醫(yī)方)
人參15 山藥15 半夏15 白術15 芡實15 熟地15 茯苓30 薏苡仁15 白芥子9 肉桂6 河黎勒1.5
治:健脾除濕,化痰強腎
19、四君子湯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方解]本方證由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所致。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濕濁內生,故大便溏??;脾主肌肉,脾胃氣虛,四肢肌肉無所稟受,故四肢乏力;氣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榮于面,而見面色萎白;脾為肺之母,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見氣短、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虛弱皆為氣虛之象。正如《醫(yī)方考》所說:“夫面色萎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敝我搜a益脾胃之氣,以復其運化受納之功。方中人參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yǎng)胃。臣以苦溫之白術,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本方與理中丸比較,兩方均用人參、白術、炙甘草以補益中氣,僅一藥之別,而功能相異。四君子湯配茯苓,功用以益氣健脾為主,主治脾胃氣虛證;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溫中祛寒為主,適用于中焦虛寒證。
20、六君子湯 出自《醫(yī)學正傳》
人參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 陳皮一錢(3g) 半夏一錢五分(4.59) 上為細末,作一服,加大棗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燥濕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
21、香砂六君子湯(《古今名醫(yī)方論》)
人參一錢(3g) 茯苓二錢(6g) 白術二錢(6g) 茯苓二錢(6g) 甘草七分(2g) 陳皮八分(2.5g) 半夏一錢(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一分(2g) 上加生姜二錢(6g),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滯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滿。
22、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
人參切,去頂 茯苓去皮 白術 陳皮銼 甘草各等分(各6g)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加生姜五片,大棗二個,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量多少與之。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滯。
主治:脾胃氣虛兼氣滯證。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等。
23、保元湯(《博愛心鑒》)
黃芪三錢(9g) 人參一錢(3g) 炙甘草一錢(3g) 肉桂五分(1.5g)(原書無用量,今據(jù)《景岳全書》補)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時服。
功用:益氣溫陽。
主治:虛損勞怯,元氣不足證。倦怠乏力,少氣畏寒;以及小兒痘瘡,陽虛頂陷,不能發(fā)起灌漿者。
24、參苓白術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蓮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縮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黃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參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術二斤(1000g) 山藥二斤(1000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shù)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今有同仁堂制中藥)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虛濕盛證。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方解]本方證是由脾虛濕盛所致。脾胃虛弱,納運乏力,故飲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故見腸鳴泄瀉;濕滯中焦,氣機被阻,而見胸脘痞悶;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不足;肢體肌膚失于濡養(yǎng),故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皆為脾虛濕盛之象。治宜補益脾胃,兼以滲濕止瀉。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配伍山藥、蓮子肉助君藥以健脾益氣,兼能止瀉;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術、茯苓以健脾滲濕,均為臣藥。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氣化滯,是為佐藥。桔梗宣肺利氣,通調水道,又能載藥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共為佐使。綜觀全方,補中氣,滲濕濁,行氣滯,使脾氣健運,濕邪得去,則諸癥自除。
25、加味平胃散 出自《現(xiàn)代日本漢方》,源自《醫(yī)方考》。
蒼術4-6,厚樸4,陳皮4,甘草1.5,生姜2-3,大棗2-3,神曲2-3,麥芽2-3,山楂2-3。此方日本中醫(yī)失數(shù)道明方,裁化自《醫(yī)方考》。
26、啟脾湯 出自《萬病回春》
白術4,茯苓4,人參3,蓮肉3,山藥3,山楂2,陳皮2,澤瀉2,大棗1,生姜3,甘草1。(日本中醫(yī)失數(shù)道明方,引自萬病回春)
治: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胃腸虛弱。
27、人參啟脾湯出自《醫(yī)統(tǒng)》卷二十三
人參1錢,白術1錢,茯苓5分,半夏(制)5分,藿香5分,砂仁5分,橘紅7分,神曲(炒)4分,麥芽(炒)4分,黃連(微炒)4分,甘草(炙)4分,木香3分(磨)。
治:不進飲食,胃腸虛弱
28、和胃飲 出自《景岳全書》
陳皮、厚樸4.5 干姜6 炙甘草3
治:寒濕傷脾,霍亂吐泄,胃脘不清,虛寒不食,漲滿腹痛。
29、平胃散
蒼術五斤(9克) 厚樸(姜制)(6克) 陳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兩 甘草(炙)(3克)三十兩
用法:煎,去姜棗,食前。
歌:平胃散是蒼術樸 陳皮甘草四般藥
主治:燥濕健脾,消脹散滿。
30、枳實導滯丸(消食化滯劑)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大黃一兩(30g) 枳實麩炒 神曲炒,各五錢(各15g) 茯苓去皮 黃芩去腐 黃連揀凈 白術各三錢(各9g) 澤瀉二錢(6g)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溫開水送下,食遠,量虛實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消導化積,清熱利濕。
[主治]濕熱食積證。脘腹脹痛,下痢泄瀉,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沉有力。
31、保和丸(消食化滯劑)出自《丹溪心法》
[組成]山楂六兩(180g) 神曲二兩(60g) 半夏 茯苓各三兩(各90g)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各—兩(各30g)
[用法]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遠白湯下(現(xiàn)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滯胃脘證。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
[方解]本方證因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所致?!端貑枴け哉摗氛f:“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若飲食過度,食積內停,氣機不暢,則脘腹痞滿脹痛;脾胃升降失職,濁陰不降,則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清氣不升,則大便泄瀉等。治宜消食化滯,理氣和胃。
32、健脾丸(消食化滯劑)《證治準繩》
[組成]白術炒,二兩半(75g) 木香另研 黃連酒炒 甘草各七錢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兩(60g) 人參一兩五錢(45g) 神曲炒 陳皮 砂仁 麥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藥 肉豆蔻面裹煨熱,紙包槌去油,各一兩(各30g)
[用法]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 (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積證。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膩微黃,脈虛弱。
33、枳實消痞丸(失笑丸)(消食化滯劑)出自《蘭室秘藏》
【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麥芽曲 白茯苓 白術各二錢(各6g) 半夏曲 人參各三錢(各9g) 厚樸炙,四錢(12g) 枳實 黃連各五錢(各15g)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食遠服(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 9g,飯后溫開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為湯劑,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滿,健脾和胃。
【主治】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而微黃,脈弦。
34、葛花解酲湯(消食化滯劑)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木香五分(1.5g) 人參去蘆 豬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錢五分(各4.5 g)白術 干生姜 神曲炒黃 澤瀉各-錢(各6g) 青皮三分(1g) 縮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錢(各 15g)
【用法】上為極細末,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觀代用法:共為極細末,和勻,每服9g,溫開水調下?;蜃鳒珓宸?。
【功用】分消酒濕,理氣健脾。
【主治】酒積傷牌證,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大便泄瀉,舌苔膩,脈滑。
35、健脾益腸湯(慢性結腸炎)
淮山藥、馬齒莧 黨參各15克 柴胡白術 白芍 陳皮各10克茯苓12克 黃連5克 廣木香9克 甘草3克 日服一劑,分兩次服。10服為一療程。
辨證:腹脹加枳殼、厚樸;肛門墜脹加煨葛根;兼脾陽虛加附子、炮姜;久瀉加烏梅、五倍子;腸充血加茯苓、桂枝。
治:脾虛泄瀉,慢性腸炎?!镀⑽刚摗吩疲好}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大便泄瀉,從黃芪建中湯;感寒而泄用理中湯加紫蘇。
36、黃芪建中湯
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藥(18克)生姜(9克) 大棗(6枚) 黃芪(5克)炙甘草(6克)
治:溫中補虛,緩急止痛。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大便泄瀉?!稖責嵴摗纷髡?,大清溫病中醫(yī)大家葉天士為黃芪建中湯治虛勞提出具體指征:(1)久病消瘦;(2)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3)脈虛無力:(4)有操勞過度史:(5)陰虛內熱者忌用。
[1] 《傷寒論》原文。
1、厚樸生姜甘草人參湯(溫里劑-溫中祛寒) 出自《傷寒論》
厚樸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參3克
原方:厚樸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兩(炙) 人參1兩
治:腹?jié)M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脾滿便難,脾實虛也;今腹?jié)M而不便難,脾虛病也。主虛寒。亦用之治“發(fā)汗后腹?jié)M者”[1]。
2、附子粳米湯(溫里劑-溫中祛寒) 出自《傷寒論》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棗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兩,大棗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鳴,氣也。
3、小建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藥(18克) 生姜(9克)大棗(6枚)炙甘草(6克)。
治: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發(fā)熱等屬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各三兩。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類同小建中湯。方原出自《傷寒論》,同名類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虛寒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jié)M不食及中寒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虛證,胸痛徹背,倦怠少氣,四肢不溫。現(xiàn)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竇炎、潰瘍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5、理中丸(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人參(15克) 干姜(15克) 白術(15克)甘草(15克) {原方丸劑各用90克}
【異名】人參湯(《金匱要略》卷上)、治中湯(《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雞峰普濟方》卷十二)、人參理中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常用于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下垂、胃擴張、慢性結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作丸劑,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
6、厚樸溫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肺之脾胃虛方》
方1:厚樸(姜制) 陳皮去白,各一兩(各9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錢(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樸、陳皮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為研末為散,如作湯劑則用方1劑量)
治:脾胃寒濕氣滯證。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沉弦。
【方解】本方證因脾胃傷于寒濕所致。寒性凝滯,濕性粘膩,易阻氣機,若寒濕著而不行,困于脾胃,則致脾胃氣機阻滯,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等癥。寒不溫不去,濕不燥不除,氣不行不暢,故當行其氣、溫其中、祛其寒、燥其濕。方中厚樸辛苦溫燥;行氣消脹,燥濕除滿為君藥。草豆蔻辛溫芳香,溫中散寒,燥濕運脾為臣藥。陳皮、木香行氣寬中,助厚樸消脹除滿;干姜、生姜溫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滲濕健脾,均為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功兼佐使。諸藥合用,共成行氣除滿,溫中燥濕之功,使寒濕得除,氣機調暢,脾胃復健,則痛脹自解。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胃寒濕氣滯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脘腹脹痛,舌苔白膩為辨證要點。本方重點在于溫中,對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嘔吐者,亦可用之。
2.加減變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溫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腫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氣利水消腫。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婦女白帶等屬寒濕氣滯者。
7、四逆湯 出自《傷寒論》(溫里劑-溫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兩,約6克) 干姜(臣,一兩半,約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約12克)
治:病危。本方乃溫中祛寒,回陽救逆之方。主治傷寒太陽病誤汗傷陽,及陽明、太陰、少陰、厥陰病、霍亂病等癥見四肢厥逆,惡寒踡臥,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微欲絕者,以及瘟疫、瘧疾、厥證、脫證、痛證見有上述癥狀,屬陰證者?,F(xiàn)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各種高熱大汗所致之虛脫,各種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屬于陽衰陰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強心、升血壓之作用,用治危癥病人之少陰大寒者,少陰者,腎脈也?!赌涎盘冕t(yī)案》云:少陰為病,內寒外熱,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惡寒不渴,擬用四逆湯主治。附子1枚(生用)、干姜1錢5分、炙甘草3錢?!秱搮R要分析》:蘇某妻,30余歲。月經期間不慎沖水,夜間或發(fā)寒戰(zhàn),繼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脈微細欲絕,手足厥逆。此乃陰寒太盛,陽氣大衰,氣血凝滯之故,擬大劑四逆湯: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溫服,每半小時灌服1次,此為重藥緩服辦法,如1劑頓服,恐有“脈暴擊”之變。服全劑未完,四肢轉溫,脈回,清醒如初。此大劑量使用者,須辨證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傷寒論湯證論治》云:趙某某,男,58歲,農民。胸悶氣短年余,服冠心蘇合丸可緩解。突然心痛難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濃,舌質淡,脈微欲絕。西醫(yī)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醫(yī)診為少陰病,當即針人中、內關,神漸有爽。急以回陽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g,肉桂3g,急煎,冷服。良久,四肢漸溫,冷汗消,面色已復常態(tài),口語已利,脈復漸有神?!短旖蜥t(yī)藥通訊》(1972;11:1):在治療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發(fā)休克,經治無一例死亡。其中亡陽型用四逆湯治療。認為本方有升壓、強心作用,如與生脈散等合用,可解決較長時間用升壓藥以后停藥血壓下降的問題。
高血壓治用
《廣西中醫(yī)藥》(1980;1:30):劉某,女,55歲,高血壓病十余年,服滋潛清降藥反劇。精神萎靡,步態(tài)蹣跚,面赤顴紅,徹夜難寐,口干不渴,身著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欲絕。血壓20.0/14.7kPa。證屬陰盛格陽。擬四逆湯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黨參12g,龍骨12g。一劑后手足轉溫,仍心煩難寐。上方加黃連3g,服3劑,諸癥悉除,漸能入睡,血壓18.7/12.0kPa。
8、參附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世醫(yī)得效方》卷六
方:人參12克 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參附子(炮,去皮、臍)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元氣大虧,陽氣暴脫,汗出粘冷,四肢不溫,呼吸微弱,或上氣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現(xiàn)用于心力衰竭見有上述癥狀者。凡大病虛極欲脫,產后或月經暴崩,或癰瘍久潰,血脫亡陽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見陽氣來復,病情穩(wěn)定,便當辨證調治,不可多服,免純陽之品過劑,反致助火傷陰耗血。
9、大建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金匱要略》
川椒(6克 ) 干姜(12克) 人參(6克)
治:此方溫中補虛,降逆止痛。癥見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腹痛連及胸脘,痛勢劇烈,其痛上下走竄無定處,或腹部時見塊狀物上下攻撐作痛,嘔吐劇烈,不能飲食,手足厥冷,舌質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者用之。
10、附子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金匱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兩(9g) 人參二兩(6g) 白術四兩(12g) 芍藥三兩(9g)
主治:溫經助陽,祛寒化濕。凡寒濕內侵,身體骨節(jié)疼痛,惡寒肢冷,苔白滑,脈沉微。但因風濕關節(jié)腫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湯與真武湯組成藥物僅一味之差,均主治腎陽虛衰兼水濕泛溢之證。不同之處:附子湯重用附、術,并伍以人參,重在溫補脾陽而祛寒濕;真武湯附、術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溫補腎陽而散水氣。《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p>
11、當歸四逆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傷寒論》
[組成]當歸三兩(12g) 桂枝三兩(9g),去皮 芍藥三兩(9g) 細辛三兩(3g) 甘草二兩 (6g),炙 通草二兩(6g) 大棗二十五枚(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
[主治]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現(xiàn)代?;眠\用于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小兒睪丸鞘膜積液、偏頭痛、新生兒硬腫癥等屬于血虛,陽氣不足,寒侵經脈所致者。
化減運用:
老年慢性頭痛用本方加減:當歸9g,桂枝9g,赤芍9g,細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棗1枚。氣血虧虛者加黃芪、川芎、生地、白術;肝腎陰虛如以肝陽偏亢為主者則加天麻、鉤藤、白蒺藜、蔓荊子;若以腎陰虛為主者則加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痰濕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術、茯苓;氣滯血瘀者加桃仁、紅花、川芎、莪術;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龍、全蝎。日1劑水煎服。
虛人感冒用本方加減:當歸、白芍、桂枝、細辛、木通、防風、紫菀、生姜、大棗、甘草。日1劑水煎服。治療虛人感冒42例,結果:全部治愈。
肩周炎用本方去通草、大棗,加葛根30g,鮮姜3片。日1劑水煎服。同時配用十香暖臍膏(附子、干姜、吳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黃各10g,冰片3g)外貼痛處。治療肩周炎33例,結果:痊愈17例,顯效6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加減:當歸、桂枝、白芍、細辛、通草、雞血藤、甘草、大棗。日1劑水煎服,12劑為1療程,一般服l-3個療程。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32例,男24例,女8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65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年。結果:痊愈30例(無疼痛,功能恢復正常),有效1例(疼痛輕微,功能恢復稍差),無效1例。
坐骨神經痛用本方加減:白芍15-30g,當歸、桂枝、乳香、沒藥、制川烏各10-15g,威靈仙10-13g,細辛3-5g,甘草5-10g。日1劑水煎服。隨證加減。并用小活絡丹,每次5丸,日2次服。治療坐骨神經痛62例。結果:痊愈55例,基本痊愈3例,顯效3例,無效1例。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15g,威靈仙、雞血藤各30g,制川草烏、乳香、沒藥各10g,痛劇者酌加田三七末(沖服)6g。治療坐骨神經痛20例。結果:痊愈18例,好轉2例。
肥大性脊椎炎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1劑水煎服。治療肥大性脊椎炎24例。臨床上除局部癥狀外,常見冷痛、活動受限等“寒痹”征象。結果: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1例。
12、陽和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外科癥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黃一兩(30g) 麻黃五分(2g) 鹿角膠三錢(9g) 白芥子二錢(6g),炒研 肉桂一錢(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錢(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陰疽。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方解]陰疽一證多由素體陽虛,營血不足,寒凝痰滯,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脈而成。陰寒為病,故局部腫勢彌漫、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并可伴有全身虛寒癥狀;舌淡苔白,脈沉細亦為虛寒之象。治宜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13、回陽救急湯(溫里劑-回陽救逆)出自《傷寒六書》
【組成】熟附子(9g) 干姜(6g) 人參(6g) 甘草炙(6g) 白術炒(9g) 肉桂(3g) 陳皮(6g) 五味子(3g) 茯苓(9g) 半夏制(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臨服人麝香三厘(0.1g)調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麝香沖服)。
【功用】回陽固脫,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蜷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zhàn)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方解】本方證是由寒邪直中三陰,陰寒內盛,真陽衰微欲脫所致。素體陽虛,寒邪直中,三陰受寒,故腹痛、吐瀉、肢厥、神衰、脈微俱見;身寒戰(zhàn)栗、唇指青紫、無脈乃陰寒內盛,陽微欲脫之兆。治當回陽固脫,益氣生脈。本方以四逆湯合六君子湯,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則溫里回陽,祛寒通脈之功尤著。六君子湯補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陽虛水濕不化所生的痰飲。人參合附子,益氣回陽以固脫;配五味子益氣補心以生脈。麝香三厘,辛香走竄,通行十二經脈,與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則散中有收,使諸藥迅布周身,而無虛陽散越之弊。諸藥相合,共收回陽生脈之效,俾厥回脈復而諸癥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j脈微或無脈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可加鹽炒吳茱萸,溫胃暖肝,下氣止嘔;泄瀉不止者,可加升麻、黃芪等益氣升陽止瀉;嘔吐不止者,可加姜汁溫胃止嘔;若無脈者,可加少許豬膽汁,用為反佐,以防陽微陰盛而成陽脫之變。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屬亡陽欲脫者。
14、吳茱萸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一升,洗(9g) 人參三兩(9g) 生姜六兩(18g),切 大棗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方解]本方證乃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于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上擾于頭,故巔頂頭痛;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則大便泄瀉;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等均為虛寒之象。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方中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歸肝、脾、胃、腎經。既能溫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嘔,一藥而兩擅其功,是為君藥。重用生姜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用為臣藥。吳茱萸與生姜相配,溫降之力甚強。人參甘溫,益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甘平,合人參以益脾氣,合生姜以調脾胃,并能調和諸藥,是佐使之藥。四藥配伍,溫中與降逆并施,寓補益于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胃虛寒,濁陰上逆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食后欲吐,或巔頂頭痛,干嘔吐涎沫,畏寒肢涼,舌淡苔白滑,脈弦細而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較甚者,可加半夏、陳皮、砂仁等以增強和胃止嘔之力;頭痛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強止痛之功。肝胃虛寒重證,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溫里祛寒。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熱嘔吐,陰虛嘔吐,或肝陽上亢之頭痛均禁用本方。
15、歸脾湯 出自《正體類要》,原載宋·嚴用和《濟生方》
[組成]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遠志 龍眼肉 酸棗仁炒,各一錢(3g) 人參一錢 (6g) 木香五分(1.5g) 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脾不統(tǒng)血證。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16、溫脾湯 出自孫思邈《備急千金方》★
[組成]大黃(15克) 當歸(9克) 干姜(9克)附子(6克) 人參(6克) 芒硝(6克)甘草(6克)
另方:大黃(6克,后下)干姜(6克) 炮附子(9克)人參(6克)甘草(3克)
治:腹中積冷,陽虛寒積,便秘,肚臍下絞結,苔白不滑,脈沉弦遲?,F(xiàn)代常用于治療腸梗阻、幽門梗塞、慢性痢疾、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等屬于脾陽不足,冷積內停者。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樸、木香以行氣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吳茱萸以增強溫中祛寒之力。
17、實脾散 出自《嚴氏濟生方》
方:厚樸(姜制)白術 木瓜(去瓢) 木香草果仁 大腹子 炮附子,去皮臍 白茯苓干姜炮,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半兩(15g)
治:脾腎陽虛,腎半以下水腫,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jié)q滿,大便溏薄,苔白膩,脈沉弦而遲。沉主實,弦主瘀,遲主大寒,宜溫之。
18、健脾化育湯(現(xiàn)代名中醫(yī)方)
人參15 山藥15 半夏15 白術15 芡實15 熟地15 茯苓30 薏苡仁15 白芥子9 肉桂6 河黎勒1.5
治:健脾除濕,化痰強腎
19、四君子湯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方解]本方證由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所致。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濕濁內生,故大便溏??;脾主肌肉,脾胃氣虛,四肢肌肉無所稟受,故四肢乏力;氣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榮于面,而見面色萎白;脾為肺之母,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見氣短、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虛弱皆為氣虛之象。正如《醫(yī)方考》所說:“夫面色萎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敝我搜a益脾胃之氣,以復其運化受納之功。方中人參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yǎng)胃。臣以苦溫之白術,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本方與理中丸比較,兩方均用人參、白術、炙甘草以補益中氣,僅一藥之別,而功能相異。四君子湯配茯苓,功用以益氣健脾為主,主治脾胃氣虛證;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溫中祛寒為主,適用于中焦虛寒證。
20、六君子湯 出自《醫(yī)學正傳》
人參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 陳皮一錢(3g) 半夏一錢五分(4.59) 上為細末,作一服,加大棗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燥濕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
21、香砂六君子湯(《古今名醫(yī)方論》)
人參一錢(3g) 茯苓二錢(6g) 白術二錢(6g) 茯苓二錢(6g) 甘草七分(2g) 陳皮八分(2.5g) 半夏一錢(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一分(2g) 上加生姜二錢(6g),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滯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滿。
22、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
人參切,去頂 茯苓去皮 白術 陳皮銼 甘草各等分(各6g)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加生姜五片,大棗二個,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量多少與之。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滯。
主治:脾胃氣虛兼氣滯證。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等。
23、保元湯(《博愛心鑒》)
黃芪三錢(9g) 人參一錢(3g) 炙甘草一錢(3g) 肉桂五分(1.5g)(原書無用量,今據(jù)《景岳全書》補)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時服。
功用:益氣溫陽。
主治:虛損勞怯,元氣不足證。倦怠乏力,少氣畏寒;以及小兒痘瘡,陽虛頂陷,不能發(fā)起灌漿者。
24、參苓白術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蓮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縮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黃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參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術二斤(1000g) 山藥二斤(1000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shù)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今有同仁堂制中藥)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虛濕盛證。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方解]本方證是由脾虛濕盛所致。脾胃虛弱,納運乏力,故飲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故見腸鳴泄瀉;濕滯中焦,氣機被阻,而見胸脘痞悶;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不足;肢體肌膚失于濡養(yǎng),故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皆為脾虛濕盛之象。治宜補益脾胃,兼以滲濕止瀉。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配伍山藥、蓮子肉助君藥以健脾益氣,兼能止瀉;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術、茯苓以健脾滲濕,均為臣藥。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氣化滯,是為佐藥。桔梗宣肺利氣,通調水道,又能載藥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共為佐使。綜觀全方,補中氣,滲濕濁,行氣滯,使脾氣健運,濕邪得去,則諸癥自除。
25、加味平胃散 出自《現(xiàn)代日本漢方》,源自《醫(yī)方考》。
蒼術4-6,厚樸4,陳皮4,甘草1.5,生姜2-3,大棗2-3,神曲2-3,麥芽2-3,山楂2-3。此方日本中醫(yī)失數(shù)道明方,裁化自《醫(yī)方考》。
26、啟脾湯 出自《萬病回春》
白術4,茯苓4,人參3,蓮肉3,山藥3,山楂2,陳皮2,澤瀉2,大棗1,生姜3,甘草1。(日本中醫(yī)失數(shù)道明方,引自萬病回春)
治: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胃腸虛弱。
27、人參啟脾湯 出自《醫(yī)統(tǒng)》卷二十三
人參1錢,白術1錢,茯苓5分,半夏(制)5分,藿香5分,砂仁5分,橘紅7分,神曲(炒)4分,麥芽(炒)4分,黃連(微炒)4分,甘草(炙)4分,木香3分(磨)。
治:不進飲食,胃腸虛弱
28、和胃飲 出自《景岳全書》
陳皮、厚樸4.5 干姜6 炙甘草3
治:寒濕傷脾,霍亂吐泄,胃脘不清,虛寒不食,漲滿腹痛。
29、平胃散
蒼術五斤(9克) 厚樸(姜制)(6克) 陳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兩 甘草(炙)(3克)三十兩
用法:煎,去姜棗,食前。
歌:平胃散是蒼術樸 陳皮甘草四般藥
主治:燥濕健脾,消脹散滿。
30、枳實導滯丸(消食化滯劑)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大黃一兩(30g) 枳實麩炒 神曲炒,各五錢(各15g) 茯苓去皮 黃芩去腐 黃連揀凈 白術各三錢(各9g) 澤瀉二錢(6g)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溫開水送下,食遠,量虛實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消導化積,清熱利濕。
[主治]濕熱食積證。脘腹脹痛,下痢泄瀉,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沉有力。
31、保和丸(消食化滯劑)出自《丹溪心法》
[組成]山楂六兩(180g) 神曲二兩(60g) 半夏 茯苓各三兩(各90g)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各—兩(各30g)
[用法]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遠白湯下(現(xiàn)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滯胃脘證。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
[方解]本方證因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所致?!端貑枴け哉摗氛f:“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比麸嬍尺^度,食積內停,氣機不暢,則脘腹痞滿脹痛;脾胃升降失職,濁陰不降,則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清氣不升,則大便泄瀉等。治宜消食化滯,理氣和胃。
32、健脾丸(消食化滯劑)《證治準繩》
[組成]白術炒,二兩半(75g) 木香另研 黃連酒炒 甘草各七錢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兩(60g) 人參一兩五錢(45g) 神曲炒 陳皮 砂仁 麥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藥 肉豆蔻面裹煨熱,紙包槌去油,各一兩(各30g)
[用法]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 (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積證。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膩微黃,脈虛弱。
33、枳實消痞丸(失笑丸)(消食化滯劑)出自《蘭室秘藏》
【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麥芽曲 白茯苓 白術各二錢(各6g) 半夏曲 人參各三錢(各9g) 厚樸炙,四錢(12g) 枳實 黃連各五錢(各15g)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食遠服(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 9g,飯后溫開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為湯劑,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滿,健脾和胃。
【主治】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而微黃,脈弦。
34、葛花解酲湯(消食化滯劑)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木香五分(1.5g) 人參去蘆 豬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錢五分(各4.5 g)白術 干生姜 神曲炒黃 澤瀉各-錢(各6g) 青皮三分(1g) 縮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錢(各 15g)
【用法】上為極細末,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觀代用法:共為極細末,和勻,每服9g,溫開水調下?;蜃鳒珓宸?。
【功用】分消酒濕,理氣健脾。
【主治】酒積傷牌證,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大便泄瀉,舌苔膩,脈滑。
35、健脾益腸湯(慢性結腸炎)
淮山藥、馬齒莧 黨參各15克 柴胡白術 白芍 陳皮各10克茯苓12克 黃連5克 廣木香9克 甘草3克 日服一劑,分兩次服。10服為一療程。
辨證:腹脹加枳殼、厚樸;肛門墜脹加煨葛根;兼脾陽虛加附子、炮姜;久瀉加烏梅、五倍子;腸充血加茯苓、桂枝。
治:脾虛泄瀉,慢性腸炎。《脾胃論》云: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大便泄瀉,從黃芪建中湯;感寒而泄用理中湯加紫蘇。
36、黃芪建中湯
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藥(18克)生姜(9克) 大棗(6枚) 黃芪(5克)炙甘草(6克)
治:溫中補虛,緩急止痛。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大便泄瀉?!稖責嵴摗纷髡?,大清溫病中醫(yī)大家葉天士為黃芪建中湯治虛勞提出具體指征:(1)久病消瘦;(2)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3)脈虛無力:(4)有操勞過度史:(5)陰虛內熱者忌用。
[1] 《傷寒論》原文。
1、厚樸生姜甘草人參湯(溫里劑-溫中祛寒) 出自《傷寒論》
厚樸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參3克
原方:厚樸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兩(炙) 人參1兩
治:腹?jié)M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脾滿便難,脾實虛也;今腹?jié)M而不便難,脾虛病也。主虛寒。亦用之治“發(fā)汗后腹?jié)M者”[1]。
2、附子粳米湯(溫里劑-溫中祛寒) 出自《傷寒論》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棗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兩,大棗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鳴,氣也。
3、小建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藥(18克) 生姜(9克)大棗(6枚)炙甘草(6克)。
治: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細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發(fā)熱等屬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人參、干姜、甘草(炙)、白術各三兩。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微自溫,勿發(fā)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類同小建中湯。方原出自《傷寒論》,同名類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虛寒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jié)M不食及中寒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虛證,胸痛徹背,倦怠少氣,四肢不溫?,F(xiàn)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竇炎、潰瘍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5、理中丸(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人參(15克) 干姜(15克) 白術(15克)甘草(15克) {原方丸劑各用90克}
【異名】人參湯(《金匱要略》卷上)、治中湯(《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雞峰普濟方》卷十二)、人參理中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常用于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痙攣、胃下垂、胃擴張、慢性結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作丸劑,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
6、厚樸溫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肺之脾胃虛方》
方1:厚樸(姜制) 陳皮去白,各一兩(各9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錢(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樸、陳皮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為研末為散,如作湯劑則用方1劑量)
治:脾胃寒濕氣滯證。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沉弦。
【方解】本方證因脾胃傷于寒濕所致。寒性凝滯,濕性粘膩,易阻氣機,若寒濕著而不行,困于脾胃,則致脾胃氣機阻滯,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等癥。寒不溫不去,濕不燥不除,氣不行不暢,故當行其氣、溫其中、祛其寒、燥其濕。方中厚樸辛苦溫燥;行氣消脹,燥濕除滿為君藥。草豆蔻辛溫芳香,溫中散寒,燥濕運脾為臣藥。陳皮、木香行氣寬中,助厚樸消脹除滿;干姜、生姜溫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滲濕健脾,均為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功兼佐使。諸藥合用,共成行氣除滿,溫中燥濕之功,使寒濕得除,氣機調暢,脾胃復健,則痛脹自解。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胃寒濕氣滯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脘腹脹痛,舌苔白膩為辨證要點。本方重點在于溫中,對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嘔吐者,亦可用之。
2.加減變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溫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腫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氣利水消腫。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婦女白帶等屬寒濕氣滯者。
7、四逆湯 出自《傷寒論》(溫里劑-溫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兩,約6克) 干姜(臣,一兩半,約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約12克)
治:病危。本方乃溫中祛寒,回陽救逆之方。主治傷寒太陽病誤汗傷陽,及陽明、太陰、少陰、厥陰病、霍亂病等癥見四肢厥逆,惡寒踡臥,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脈微欲絕者,以及瘟疫、瘧疾、厥證、脫證、痛證見有上述癥狀,屬陰證者?,F(xiàn)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腸炎吐瀉過多,各種高熱大汗所致之虛脫,各種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屬于陽衰陰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強心、升血壓之作用,用治危癥病人之少陰大寒者,少陰者,腎脈也?!赌涎盘冕t(yī)案》云:少陰為病,內寒外熱,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惡寒不渴,擬用四逆湯主治。附子1枚(生用)、干姜1錢5分、炙甘草3錢?!秱搮R要分析》:蘇某妻,30余歲。月經期間不慎沖水,夜間或發(fā)寒戰(zhàn),繼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脈微細欲絕,手足厥逆。此乃陰寒太盛,陽氣大衰,氣血凝滯之故,擬大劑四逆湯: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溫服,每半小時灌服1次,此為重藥緩服辦法,如1劑頓服,恐有“脈暴擊”之變。服全劑未完,四肢轉溫,脈回,清醒如初。此大劑量使用者,須辨證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傷寒論湯證論治》云:趙某某,男,58歲,農民。胸悶氣短年余,服冠心蘇合丸可緩解。突然心痛難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濃,舌質淡,脈微欲絕。西醫(yī)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醫(yī)診為少陰病,當即針人中、內關,神漸有爽。急以回陽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g,肉桂3g,急煎,冷服。良久,四肢漸溫,冷汗消,面色已復常態(tài),口語已利,脈復漸有神?!短旖蜥t(yī)藥通訊》(1972;11:1):在治療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發(fā)休克,經治無一例死亡。其中亡陽型用四逆湯治療。認為本方有升壓、強心作用,如與生脈散等合用,可解決較長時間用升壓藥以后停藥血壓下降的問題。
高血壓治用
《廣西中醫(yī)藥》(1980;1:30):劉某,女,55歲,高血壓病十余年,服滋潛清降藥反劇。精神萎靡,步態(tài)蹣跚,面赤顴紅,徹夜難寐,口干不渴,身著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欲絕。血壓20.0/14.7kPa。證屬陰盛格陽。擬四逆湯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黨參12g,龍骨12g。一劑后手足轉溫,仍心煩難寐。上方加黃連3g,服3劑,諸癥悉除,漸能入睡,血壓18.7/12.0kPa。
8、參附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世醫(yī)得效方》卷六
方:人參12克 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參附子(炮,去皮、臍)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元氣大虧,陽氣暴脫,汗出粘冷,四肢不溫,呼吸微弱,或上氣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面色蒼白,脈微欲絕?,F(xiàn)用于心力衰竭見有上述癥狀者。凡大病虛極欲脫,產后或月經暴崩,或癰瘍久潰,血脫亡陽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見陽氣來復,病情穩(wěn)定,便當辨證調治,不可多服,免純陽之品過劑,反致助火傷陰耗血。
9、大建中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金匱要略》
川椒(6克 ) 干姜(12克) 人參(6克)
治:此方溫中補虛,降逆止痛。癥見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腹痛連及胸脘,痛勢劇烈,其痛上下走竄無定處,或腹部時見塊狀物上下攻撐作痛,嘔吐劇烈,不能飲食,手足厥冷,舌質淡,苔白滑,脈沉伏而遲者用之。
10、附子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金匱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兩(9g) 人參二兩(6g) 白術四兩(12g) 芍藥三兩(9g)
主治:溫經助陽,祛寒化濕。凡寒濕內侵,身體骨節(jié)疼痛,惡寒肢冷,苔白滑,脈沉微。但因風濕關節(jié)腫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湯與真武湯組成藥物僅一味之差,均主治腎陽虛衰兼水濕泛溢之證。不同之處:附子湯重用附、術,并伍以人參,重在溫補脾陽而祛寒濕;真武湯附、術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溫補腎陽而散水氣?!秱摗け嫔訇幉∶}證并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p>
11、當歸四逆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傷寒論》
[組成]當歸三兩(12g) 桂枝三兩(9g),去皮 芍藥三兩(9g) 細辛三兩(3g) 甘草二兩 (6g),炙 通草二兩(6g) 大棗二十五枚(8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
[主治]血虛寒厥證。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F(xiàn)代常化裁運用于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小兒睪丸鞘膜積液、偏頭痛、新生兒硬腫癥等屬于血虛,陽氣不足,寒侵經脈所致者。
化減運用:
老年慢性頭痛用本方加減:當歸9g,桂枝9g,赤芍9g,細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棗1枚。氣血虧虛者加黃芪、川芎、生地、白術;肝腎陰虛如以肝陽偏亢為主者則加天麻、鉤藤、白蒺藜、蔓荊子;若以腎陰虛為主者則加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痰濕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術、茯苓;氣滯血瘀者加桃仁、紅花、川芎、莪術;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龍、全蝎。日1劑水煎服。
虛人感冒用本方加減:當歸、白芍、桂枝、細辛、木通、防風、紫菀、生姜、大棗、甘草。日1劑水煎服。治療虛人感冒42例,結果:全部治愈。
肩周炎用本方去通草、大棗,加葛根30g,鮮姜3片。日1劑水煎服。同時配用十香暖臍膏(附子、干姜、吳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黃各10g,冰片3g)外貼痛處。治療肩周炎33例,結果:痊愈17例,顯效6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加減:當歸、桂枝、白芍、細辛、通草、雞血藤、甘草、大棗。日1劑水煎服,12劑為1療程,一般服l-3個療程。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32例,男24例,女8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65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年。結果:痊愈30例(無疼痛,功能恢復正常),有效1例(疼痛輕微,功能恢復稍差),無效1例。
坐骨神經痛用本方加減:白芍15-30g,當歸、桂枝、乳香、沒藥、制川烏各10-15g,威靈仙10-13g,細辛3-5g,甘草5-10g。日1劑水煎服。隨證加減。并用小活絡丹,每次5丸,日2次服。治療坐骨神經痛62例。結果:痊愈55例,基本痊愈3例,顯效3例,無效1例。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15g,威靈仙、雞血藤各30g,制川草烏、乳香、沒藥各10g,痛劇者酌加田三七末(沖服)6g。治療坐骨神經痛20例。結果:痊愈18例,好轉2例。
肥大性脊椎炎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1劑水煎服。治療肥大性脊椎炎24例。臨床上除局部癥狀外,常見冷痛、活動受限等“寒痹”征象。結果:顯效12例,有效11例,無效1例。
12、陽和湯(溫里劑-溫經散寒)出自《外科癥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黃一兩(30g) 麻黃五分(2g) 鹿角膠三錢(9g) 白芥子二錢(6g),炒研 肉桂一錢(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錢(3g) 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主治]陰疽。如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患處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方解]陰疽一證多由素體陽虛,營血不足,寒凝痰滯,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脈而成。陰寒為病,故局部腫勢彌漫、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并可伴有全身虛寒癥狀;舌淡苔白,脈沉細亦為虛寒之象。治宜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13、回陽救急湯(溫里劑-回陽救逆)出自《傷寒六書》
【組成】熟附子(9g) 干姜(6g) 人參(6g) 甘草炙(6g) 白術炒(9g) 肉桂(3g) 陳皮(6g) 五味子(3g) 茯苓(9g) 半夏制(9g)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煎之,臨服人麝香三厘(0.1g)調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麝香沖服)。
【功用】回陽固脫,益氣生脈。
【主治】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四肢厥冷,神衰欲寐,惡寒蜷臥,吐瀉腹痛,口不渴,甚則身寒戰(zhàn)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微,甚或無脈。
【方解】本方證是由寒邪直中三陰,陰寒內盛,真陽衰微欲脫所致。素體陽虛,寒邪直中,三陰受寒,故腹痛、吐瀉、肢厥、神衰、脈微俱見;身寒戰(zhàn)栗、唇指青紫、無脈乃陰寒內盛,陽微欲脫之兆。治當回陽固脫,益氣生脈。本方以四逆湯合六君子湯,再加肉桂、五味子、麝香、生姜組成。方中以附子配干姜、肉桂,則溫里回陽,祛寒通脈之功尤著。六君子湯補益脾胃,固守中州,并能除陽虛水濕不化所生的痰飲。人參合附子,益氣回陽以固脫;配五味子益氣補心以生脈。麝香三厘,辛香走竄,通行十二經脈,與五味子之酸收配合,則散中有收,使諸藥迅布周身,而無虛陽散越之弊。諸藥相合,共收回陽生脈之效,俾厥回脈復而諸癥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四肢厥冷,神衰欲寐,下利腹痛j脈微或無脈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涎沫,或少腹痛者,可加鹽炒吳茱萸,溫胃暖肝,下氣止嘔;泄瀉不止者,可加升麻、黃芪等益氣升陽止瀉;嘔吐不止者,可加姜汁溫胃止嘔;若無脈者,可加少許豬膽汁,用為反佐,以防陽微陰盛而成陽脫之變。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腸炎吐瀉過多、休克、心力衰竭等屬亡陽欲脫者。
14、吳茱萸湯(溫里劑-溫中祛寒)出自《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一升,洗(9g) 人參三兩(9g) 生姜六兩(18g),切 大棗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食后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方解]本方證乃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干嘔,或吐清涎冷沫;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于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上擾于頭,故巔頂頭痛;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則大便泄瀉;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等均為虛寒之象。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方中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歸肝、脾、胃、腎經。既能溫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嘔,一藥而兩擅其功,是為君藥。重用生姜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用為臣藥。吳茱萸與生姜相配,溫降之力甚強。人參甘溫,益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甘平,合人參以益脾氣,合生姜以調脾胃,并能調和諸藥,是佐使之藥。四藥配伍,溫中與降逆并施,寓補益于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胃虛寒,濁陰上逆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食后欲吐,或巔頂頭痛,干嘔吐涎沫,畏寒肢涼,舌淡苔白滑,脈弦細而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較甚者,可加半夏、陳皮、砂仁等以增強和胃止嘔之力;頭痛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強止痛之功。肝胃虛寒重證,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溫里祛寒。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熱嘔吐,陰虛嘔吐,或肝陽上亢之頭痛均禁用本方。
15、歸脾湯 出自《正體類要》,原載宋·嚴用和《濟生方》
[組成]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遠志 龍眼肉 酸棗仁炒,各一錢(3g) 人參一錢 (6g) 木香五分(1.5g) 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2.脾不統(tǒng)血證。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16、溫脾湯 出自孫思邈《備急千金方》★
[組成]大黃(15克) 當歸(9克) 干姜(9克)附子(6克) 人參(6克) 芒硝(6克)甘草(6克)
另方:大黃(6克,后下)干姜(6克) 炮附子(9克)人參(6克)甘草(3克)
治:腹中積冷,陽虛寒積,便秘,肚臍下絞結,苔白不滑,脈沉弦遲?,F(xiàn)代常用于治療腸梗阻、幽門梗塞、慢性痢疾、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等屬于脾陽不足,冷積內停者。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樸、木香以行氣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吳茱萸以增強溫中祛寒之力。
17、實脾散 出自《嚴氏濟生方》
方:厚樸(姜制)白術 木瓜(去瓢) 木香草果仁 大腹子 炮附子,去皮臍 白茯苓干姜炮,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半兩(15g)
治:脾腎陽虛,腎半以下水腫,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jié)q滿,大便溏薄,苔白膩,脈沉弦而遲。沉主實,弦主瘀,遲主大寒,宜溫之。
18、健脾化育湯(現(xiàn)代名中醫(yī)方)
人參15 山藥15 半夏15 白術15 芡實15 熟地15 茯苓30 薏苡仁15 白芥子9 肉桂6 河黎勒1.5
治:健脾除濕,化痰強腎
19、四君子湯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方解]本方證由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所致。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濕濁內生,故大便溏??;脾主肌肉,脾胃氣虛,四肢肌肉無所稟受,故四肢乏力;氣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榮于面,而見面色萎白;脾為肺之母,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見氣短、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虛弱皆為氣虛之象。正如《醫(yī)方考》所說:“夫面色萎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則切之而知其氣虛矣。”治宜補益脾胃之氣,以復其運化受納之功。方中人參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yǎng)胃。臣以苦溫之白術,健脾燥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本方與理中丸比較,兩方均用人參、白術、炙甘草以補益中氣,僅一藥之別,而功能相異。四君子湯配茯苓,功用以益氣健脾為主,主治脾胃氣虛證;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溫中祛寒為主,適用于中焦虛寒證。
20、六君子湯 出自《醫(yī)學正傳》
人參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 陳皮一錢(3g) 半夏一錢五分(4.59) 上為細末,作一服,加大棗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燥濕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
21、香砂六君子湯(《古今名醫(yī)方論》)
人參一錢(3g) 茯苓二錢(6g) 白術二錢(6g) 茯苓二錢(6g) 甘草七分(2g) 陳皮八分(2.5g) 半夏一錢(3g) 砂仁八分(2.5g) 木香一分(2g) 上加生姜二錢(6g),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滯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滿。
22、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
人參切,去頂 茯苓去皮 白術 陳皮銼 甘草各等分(各6g)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加生姜五片,大棗二個,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量多少與之。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滯。
主治:脾胃氣虛兼氣滯證。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等。
23、保元湯(《博愛心鑒》)
黃芪三錢(9g) 人參一錢(3g) 炙甘草一錢(3g) 肉桂五分(1.5g)(原書無用量,今據(jù)《景岳全書》補)上加生姜一片,水煎,不拘時服。
功用:益氣溫陽。
主治:虛損勞怯,元氣不足證。倦怠乏力,少氣畏寒;以及小兒痘瘡,陽虛頂陷,不能發(fā)起灌漿者。
24、參苓白術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蓮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縮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黃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參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術二斤(1000g) 山藥二斤(1000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shù)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今有同仁堂制中藥)
[功用]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虛濕盛證。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方解]本方證是由脾虛濕盛所致。脾胃虛弱,納運乏力,故飲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故見腸鳴泄瀉;濕滯中焦,氣機被阻,而見胸脘痞悶;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不足;肢體肌膚失于濡養(yǎng),故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皆為脾虛濕盛之象。治宜補益脾胃,兼以滲濕止瀉。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配伍山藥、蓮子肉助君藥以健脾益氣,兼能止瀉;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術、茯苓以健脾滲濕,均為臣藥。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氣化滯,是為佐藥。桔梗宣肺利氣,通調水道,又能載藥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共為佐使。綜觀全方,補中氣,滲濕濁,行氣滯,使脾氣健運,濕邪得去,則諸癥自除。
25、加味平胃散 出自《現(xiàn)代日本漢方》,源自《醫(yī)方考》。
蒼術4-6,厚樸4,陳皮4,甘草1.5,生姜2-3,大棗2-3,神曲2-3,麥芽2-3,山楂2-3。此方日本中醫(yī)失數(shù)道明方,裁化自《醫(yī)方考》。
26、啟脾湯 出自《萬病回春》
白術4,茯苓4,人參3,蓮肉3,山藥3,山楂2,陳皮2,澤瀉2,大棗1,生姜3,甘草1。(日本中醫(yī)失數(shù)道明方,引自萬病回春)
治: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胃腸虛弱。
27、人參啟脾湯 出自《醫(yī)統(tǒng)》卷二十三
人參1錢,白術1錢,茯苓5分,半夏(制)5分,藿香5分,砂仁5分,橘紅7分,神曲(炒)4分,麥芽(炒)4分,黃連(微炒)4分,甘草(炙)4分,木香3分(磨)。
治:不進飲食,胃腸虛弱
28、和胃飲 出自《景岳全書》
陳皮、厚樸4.5 干姜6 炙甘草3
治:寒濕傷脾,霍亂吐泄,胃脘不清,虛寒不食,漲滿腹痛。
29、平胃散
蒼術五斤(9克) 厚樸(姜制)(6克) 陳皮(去白) (9克)各三斤二兩 甘草(炙)(3克)三十兩
用法:煎,去姜棗,食前。
歌:平胃散是蒼術樸 陳皮甘草四般藥
主治:燥濕健脾,消脹散滿。
30、枳實導滯丸(消食化滯劑)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大黃一兩(30g) 枳實麩炒 神曲炒,各五錢(各15g) 茯苓去皮 黃芩去腐 黃連揀凈 白術各三錢(各9g) 澤瀉二錢(6g)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溫開水送下,食遠,量虛實加減服之(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消導化積,清熱利濕。
[主治]濕熱食積證。脘腹脹痛,下痢泄瀉,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沉有力。
31、保和丸(消食化滯劑)出自《丹溪心法》
[組成]山楂六兩(180g) 神曲二兩(60g) 半夏 茯苓各三兩(各90g)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各—兩(各30g)
[用法]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遠白湯下(現(xiàn)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滯胃脘證。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
[方解]本方證因飲食不節(jié),暴飲暴食所致。《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比麸嬍尺^度,食積內停,氣機不暢,則脘腹痞滿脹痛;脾胃升降失職,濁陰不降,則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清氣不升,則大便泄瀉等。治宜消食化滯,理氣和胃。
32、健脾丸(消食化滯劑)《證治準繩》
[組成]白術炒,二兩半(75g) 木香另研 黃連酒炒 甘草各七錢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兩(60g) 人參一兩五錢(45g) 神曲炒 陳皮 砂仁 麥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藥 肉豆蔻面裹煨熱,紙包槌去油,各一兩(各30g)
[用法]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 (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積證。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膩微黃,脈虛弱。
33、枳實消痞丸(失笑丸)(消食化滯劑)出自《蘭室秘藏》
【組成】干生姜 炙甘草 麥芽曲 白茯苓 白術各二錢(各6g) 半夏曲 人參各三錢(各9g) 厚樸炙,四錢(12g) 枳實 黃連各五錢(各15g)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食遠服(現(xiàn)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 9g,飯后溫開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為湯劑,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滿,健脾和胃。
【主治】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而微黃,脈弦。
34、葛花解酲湯(消食化滯劑)出自《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木香五分(1.5g) 人參去蘆 豬苓去皮 白茯苓 橘皮去白,各一錢五分(各4.5 g)白術 干生姜 神曲炒黃 澤瀉各-錢(各6g) 青皮三分(1g) 縮砂仁 白豆蔻仁 葛花各五錢(各 15g)
【用法】上為極細末,和勻,每服三錢匕,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觀代用法:共為極細末,和勻,每服9g,溫開水調下?;蜃鳒珓?,水煎服)。
【功用】分消酒濕,理氣健脾。
【主治】酒積傷牌證,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大便泄瀉,舌苔膩,脈滑。
35、健脾益腸湯(慢性結腸炎)
淮山藥、馬齒莧 黨參各15克 柴胡白術 白芍 陳皮各10克茯苓12克 黃連5克 廣木香9克 甘草3克 日服一劑,分兩次服。10服為一療程。
辨證:腹脹加枳殼、厚樸;肛門墜脹加煨葛根;兼脾陽虛加附子、炮姜;久瀉加烏梅、五倍子;腸充血加茯苓、桂枝。
治:脾虛泄瀉,慢性腸炎?!镀⑽刚摗吩疲好}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大便泄瀉,從黃芪建中湯;感寒而泄用理中湯加紫蘇。
36、黃芪建中湯
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藥(18克)生姜(9克) 大棗(6枚) 黃芪(5克)炙甘草(6克)
治:溫中補虛,緩急止痛。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大便泄瀉?!稖責嵴摗纷髡撸笄鍦夭≈嗅t(yī)大家葉天士為黃芪建中湯治虛勞提出具體指征:(1)久病消瘦;(2)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3)脈虛無力:(4)有操勞過度史:(5)陰虛內熱者忌用。
[1] 《傷寒論》原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