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訂正太素脈法秘訣 2

訂正太素脈法秘訣 2

 
 
<目錄>卷下
<篇名>十二支為六氣
屬性:(或稱六氣所屬地支)
子午少陰君火。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
丑未太陰濕土。寅申少陽相火。巳亥厥陰風(fēng)木。

<目錄>卷下
<篇名>五運所化
屬性: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

<目錄>卷下
<篇名>以年遁月
屬性: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之歲尋庚上。
丁壬壬寅順行流。惟有戊癸何方發(fā)。甲寅之上好推求。

<目錄>卷下
<篇名>以日遁時
屬性:甲己還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尋戊子。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發(fā)。壬子是真途。

<目錄>卷下
<篇名>五臟所屬行年月氣日時
屬性: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行。庚屬大腸辛屬肺。壬乃膀胱癸腎堂。

<目錄>卷下
<篇名>周天符歲會
屬性:乙酉金。丙戌水。丁亥木。戊子火。乙卯金。丙辰水。丁巳木。戊午火。己未土。
己丑土。

<目錄>卷下
<篇名>左手脈
屬性:火。左寸脈微洪。(心小腸)火如有沉脈。是右尺脈。屬水。是水克火。曰病。
木。左關(guān)脈微弦(肝膽)木如有澀脈。是右寸脈屬金。是金克木。曰病。水。左尺脈
微沉。(腎膀胱)水如有緩脈。是右關(guān)脈。屬土。是土克水。曰病。

<目錄>卷下
<篇名>右手脈
屬性:金。右寸脈微澀。(肺大腸)金如有微脈。是左寸脈?;鹂私?。曰病。
土。右關(guān)脈微緩。(脾胃)土如有弦脈。是左關(guān)脈。木克土。曰病。
火。右尺脈微數(shù)。(命門三焦)火如有沉遲。是左尺脈。水克火。曰病。
左寸脈浮。心有余。沉遲。不足。
左關(guān)脈浮。肝有余。沉遲。不足。

左尺脈浮。腎有余。沉遲。不足。
右寸脈浮。肺有余。沉遲。不足。
右關(guān)脈浮。脾有余。沉遲不足。
右尺脈浮弦者。命門三焦有余。沉遲。不足。

<目錄>卷下
<篇名>十二經(jīng)
屬性:左手脈(心小腸)火。關(guān)脈(肝膽)木。尺脈(腎膀胱)水。
右手脈(肺大腸)金。關(guān)脈(脾胃)土。尺脈(命門三焦)水。
左心脈微洪曰平。洪多胃氣少。曰病。如脈沉。是腎肝心也。夫克妻。洪甚。用黃連解
毒湯主之。沉遲清心蓮子飲主之。
左關(guān)浮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如有澀脈。是金克木。有余弦緊。用桃仁承氣
湯主之。不足。木香化滯湯主之。
左尺脈沉曰平。沉多胃氣少曰病。如有緩脈。是土克水。有余。滋腎丸加黃柏知母瀉
之。不足。附子四逆湯溫之。
腎無有余。多不足。
右寸脈微澀曰平。澀多胃氣少曰病。如有數(shù)脈在內(nèi)。是心火邪傷。有余。用知母茯苓
湯瀉之。不足。用麥門冬飲子補之。
右關(guān)脈微緩曰平。緩多胃氣少曰病。如有弦脈。是肝木克土。有余。用調(diào)胃承氣湯下
之。不足。用治中湯補之。
右尺脈微數(shù)曰平。數(shù)多胃氣少曰病。有余。用涼膈散主之。不足。用四逆湯補之。

<目錄>卷下
<篇名>五行相生
屬性: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鹕?。土生金。

<目錄>卷下
<篇名>五行相克
屬性: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鹂私?。

<目錄>卷下
<篇名>河圖生成數(shù)
屬性: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
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水一六?;鸲摺D救?。金四九。土五十。
假如診心脈。得一數(shù)六數(shù)而止者。是水克火。若遇丙辛及辰戌日時死也。余皆仿此。
肝脈診得四數(shù)九數(shù)而止。是金克木。遇乙庚卯酉日時死。
脾脈診得三數(shù)八數(shù)而止。是木克土。遇丁壬己亥日時死。
肺脈診得二數(shù)七數(shù)而止。是火克金。遇戊癸子午日時死。
腎脈診得五數(shù)十?dāng)?shù)而止。是土克水。遇甲己丑未日時死。

<目錄>卷下
<篇名>十干五行總括
屬性: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中央戊己土。

<目錄>卷下
<篇名>十干五運所化歌
屬性: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盡成林。丙辛化水滔滔去。戊癸南方火焰侵。

<目錄>卷下
<篇名>六氣所屬地支
屬性:子午少陰君火天。卯酉陽明燥金。辰戌太陽寒水。
丑未太陰濕土。寅申少陽相火。巳亥厥陰風(fēng)木。

<目錄>卷下
<篇名>年月日時加臨同天符運氣斷病法
屬性:乙酉金。(乙庚化金。卯酉陽明燥金。)丙戌水。(丙辛化水。辰戌太陽寒
水。)丁亥木。(丁壬化木。巳亥厥陰風(fēng)木。)戊子火。(戊癸化火。子午少陰君
火。)己丑土。(甲己化土。丑未太陰濕土。)乙卯金。(乙庚化金。卯酉陽明燥
金。)丙辰水。(丙辛化水。辰戌太陽寒水。)丁巳木。(丁壬化水。巳亥厥陰風(fēng)
木。)戊午火。(戊癸化火。子午少陰君火。)己未土。(甲己化土。丑未太陰濕
土。)

<目錄>卷下
<篇名>斷年月日時病法

假如丙戌年。又遇丙戌丙辰日時。但患心經(jīng)受病。值此同運日時死。若過得此日可
治。
假如乙酉年。又遇乙酉乙卯日時。但患肝經(jīng)受病。值此同運日時死。若過得此日可
治。
假如丁亥年。又遇丁亥丁巳日時。但患脾經(jīng)受病。值此同運日時死。若過得此日可
治。
假如戊午年。又遇戊午戊子日時。但患肺經(jīng)受病。值此同運日時死。若過得此日可
治。
假如己丑年。又遇己丑己未日時。但患腎經(jīng)受病。值此同運日時死。若過得此日可
治。

<目錄>卷下
<篇名>傷寒六經(jīng)傳變?nèi)辗?/div>
屬性:一日太陽經(jīng)。頭痛身熱。法當(dāng)以汗。先年有余。雙解散。先年不足。人參敗毒
飲。假如今年乙未。濕土司天。辰戌太陰寒水在泉。明年雙解散。更有脈虛實浮散。
數(shù)而大。謂之有余。曰實。短數(shù)而微。謂之不足。曰虛。
二日陽明經(jīng)。當(dāng)和調(diào)中湯。加四苓散。
三日少陽經(jīng)。小柴胡湯。
四日太陰經(jīng)身痛。
五日少陰經(jīng)??诟缮嘣?。
六日厥陰經(jīng)當(dāng)下。

七日六經(jīng)傳遍。又復(fù)太陽。又以汗下。
如脈浮緊。大煩者又汗。如脈沉而遲。按下緊實。又下。
如右關(guān)脈。是陽明胃土脈。浮緊而洪。頭面微紅。斷日發(fā)斑。

<目錄>卷下
<篇名>分男女脈
屬性:男子尺脈常弱。(氣有余為無事)女子尺脈常盛。(血有余為無事)
經(jīng)曰。女人反此背看之。(女要尺盛而寸弱。男要寸盛而尺弱。)謂之反此。斷病亦
然。
童女脈。尺弱而寸盛。童子脈。尺盛而寸弱。
男子若尺脈大而浮。名曰虛。必走精。
女子若尺脈浮而大?;虺炼?。必經(jīng)脈不調(diào)。半虛漏血之脈。加有孕脈。尺脈緊實而
大。至勻調(diào)。必是孕婦。更加吐逆。三個月也。左手尺脈浮大。斷曰男。右手尺脈浮大。
斷曰女。

<目錄>卷下
<篇名>醫(yī)家難經(jīng)玄妙
屬性:經(jīng)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今(補注脫一今字)肝得水而沉。夫木得水而
浮。金得水而沉。今乃木沉金浮。其意何也。然肝者非純木。乙酉也。庚之柔宗。大言
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陽。而吸其微之氣。其意樂金。又行陰道 多。故今肝得
水而沉。肺者。非為純金。辛巳也。丙之柔宗。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
婚而就火。其意樂火。返行陽道多。故今肺得水而浮。肺熱而沉者。何故。知辛當(dāng)歸
庚。乙當(dāng)納甲。

<目錄>卷下
<篇名>用藥式樣
屬性:心經(jīng)有余。
黃連解毒散心中。連柏黃芩梔子同。獨活引經(jīng)宜仔細。其中妙法少人通。
心經(jīng)不足。
清心蓮子補心中。甘草黃芩并麥門。蓮肉車前 最補。茯苓八味共人參。
小腸經(jīng)有余。
八正散能散小腸。木通瞿麥大黃良。車前滑石兼甘草。 蓄山梔引姜。
小腸經(jīng)不足。
吳茱萸補小腸經(jīng)。甘草干姜及好參。吳茱萸多如法制。引經(jīng)黃柏并麥門。
肝經(jīng)有余。
桃仁承氣散肝經(jīng)。濃樸芒硝枳實真。生熟大黃隨證用。青皮為引及桃仁。
肝經(jīng)不足。
木香化滯補肝枯。芍藥當(dāng)歸枳實扶。半夏青陳皮草豆。紅花九味引柴胡。
膽經(jīng)有余。
小柴湯散膽經(jīng)余。半夏人參甘草隨。多用柴胡尤是引。黃芩五味莫躊躕。
膽經(jīng)不足。
溫膽湯能補太陽。人參半夏竹茹良。苓芩甘草陳皮合。芍藥黃芩九味長。
腎經(jīng)有余。
大承湯散腎經(jīng)余。濃樸將軍枳實除。更用芒硝須仔細。引經(jīng)知母一同醫(yī)。

腎經(jīng)不足。
四逆湯能補腎虛。引經(jīng)知母本相宜。干姜附子須炮制。甘草人參芍藥醫(yī)。
膀胱有余。
人參敗毒散膀胱。甘草前胡柴獨羌。茯苓枳殼芎桔梗。引經(jīng)歸本正相當(dāng)。
膀胱不足。
桂枝人參補膀胱。四君子對炙干姜。白術(shù)芍藥茯苓草。七味能除便得康。
肺經(jīng)有余。
知母茯苓散肺余。四君五味款藥皮。苓翹荷梗麥門半。阿及柴防十八枝。
肺經(jīng)不足。
麥門引子肺虛空。君子陳皮五味冬。半夏桔同成九味。引經(jīng)升芷又兼蔥。
脾經(jīng)有余。
桂枝大黃湯散脾。大黃甘草桂枝宜。引經(jīng)芍藥同兼治。赤破其經(jīng)白補之。
脾經(jīng)不足。
治中湯補太陰脾。甘草陳皮白術(shù)宜。芍藥引經(jīng)參主宰。干姜六味及青皮。
胃經(jīng)有余。
調(diào)胃湯能散有余。大黃濃樸最為奇。更兼枳實共甘草。引子升麻芷葛宜。
胃經(jīng)不足。
調(diào)中益氣胃中虛。白術(shù)人參甘草歸。蒼芍柴 五味子。升麻十一共陳皮。
大腸有余。
導(dǎo)滯湯能散大腸。當(dāng)歸黃柏共檳榔。木香引正青皮是。更入黃連與大黃。
大腸不足。
補中湯補大腸經(jīng)。蒼術(shù)黃及四君。澤瀉豬苓能正泄。陳皮引正定揚名。
心包絡(luò)有余。
抵當(dāng)湯散心包余。水蛭虻蟲治血宜。多用大黃須辨正。桃仁四味引青皮。
心包絡(luò)不足。
當(dāng)歸四逆補心色。甘草當(dāng)歸芍藥交。通草細辛芍桂枝。引經(jīng)黃柏及阿膠。
三焦有余。
涼膈散能散三焦。連翹梔子大黃硝。薄荷甘草黃芩等。七味同和治熱燒。

<目錄>卷下
<篇名>要健歌
屬性:張仲景之論傷寒。截要諸書指下看。脈辨陽陰分表里。一身證候百余般。第
一先論太陽經(jīng)。發(fā)熱惡寒須要明。尺寸但浮頭體痛。解肌發(fā)熱。要參詳。有汗惡寒宜
桂枝。惡寒無汗用麻黃。身熱目黃鼻又干。脈長不得片時安。

三個陽明俱目下。脈寒惡汗兩中寒。傳到少陽胃脅痛。傳來寒熱耳聾看。
口苦舌干脈浮嘔。柴胡解表莫盤桓。腹痛咽喉手足溫。自利不渴腸胃痛。
沉細理中并四逆。太陽浮大表尤存。少陰脈沉仔細認??谠锷喔墒瞧渥C。
中和惡寒四逆湯??谠镅矢赡戯L(fēng)盛。熱氣流傳臟腑間。承氣急攻如指圣。
厥陰囊縮滿煩時。微汗屬肝真?zhèn)€是。若還惡寒入腹中。急治勿令損傷命。
脈察陰陽分表里。表證惡寒但急痛。脈浮發(fā)汗急令遲。各半麻黃枝與齊。
夏加升麻并黃芩。知母石膏同為治。莫教助熱發(fā)黃斑。醫(yī)人見此難療治。
若還秋冬春氣盛。熱盛須用柴胡醫(yī)。表不惡寒而惡熱。掌心津液下汗時。
胃干咽燥大便難。腸滿譫語小便赤。腹痛坐臥不安寧。氣血不通多喘息。
沉細滑數(shù)而宜通。便進元陽亦無失。亦聞三因可汗下。太陽少陰俱可訝。

少陰發(fā)熱太陽浮。微微芍后不須快。附子甘草并莪術(shù)。服之微汗真無價。
衄血下血壞病患。經(jīng)后風(fēng)溫濕溫者。虛煩腹中急痛時。醫(yī)者汗兮真可罵。
三因積病要參詳。切莫庸醫(yī)亂處方。太陽腹?jié)M時痛作。桂枝芍藥大黃湯。
少陰咽痛口中燥。腹?jié)M不食大便燥。忽然自利清水來。心下痛時精正撓。
勸君急用承氣湯。何用神仙空禱告。脈還虛細脈并浮。惡寒嘔吐便輕少。
古人戒用承氣湯。君若要投真可嘆?;蛴斜砝飪勺C見?;蛄呷詹淮蟊?。
有汗頭痛如破面。若還使用承氣湯。便是醫(yī)人有靈驗。心滿不食大便硬。
脈浮頭面出綿綿。微是惡寒手足冷。小柴胡湯能治全。隨證治之不宜戀。
若有身熱反欲據(jù)?;蛴猩頍岵簧w被。此用表熱里內(nèi)寒。表熱宜用桂枝湯。
更用柴胡加減治。寒在皮膚熱在骨。白虎加苓不可忽。桂枝麻黃并半兩。
次第用之至紫菀?;蛴惺肿阖世鋾r。臍腹疼痛冷汗出。嘔出不利渴亦煩。
咽痛身如被杖擊。若還六脈沉絕時。此名陰毒不須疑。白術(shù)附子正陽湯。
回陽還陰真最奇。氣海關(guān)元多著灸。直向臍中急熨之。熨之手足稍溫陽。
氣冷自然有汗出。又有一證名陽毒。譫語妄言君休笑。面赤咽干利亦黃。
脈須浮滑并洪促。葶藶苦酒黑如瓦。梔子仁湯宜早服。數(shù)藥尤宜選用之。
大汗散解宜陽服。但問病患宜潮熱。譫語如對鬼神說。循衣摸床甚驚人。
此多因吐不能得。數(shù)日不便面揣來。下后脈浮人便生。若還芤沉脈還澀。
脈實下之真妙訣。陰似陽兮陽似陰。身煩熱燥不飲水。此名陰盛隔陽熱。
霹靂丹砂君自截。手足逆冷只名厥。冷熱君須次第排。冷厥遲熱不飲水。
四逆理中湯妙絕。冷厥日中煩燥熱。重手按之脈還澀。揚手擲之不得眠。
白虎大承君子辨。更有辨證十余般。蛔厥之病虹長蟲。烏梅理中丸可攻。
更有一證陰陽易。身體重而氣自衰。陰毒腹中多攪痛。眼內(nèi)生花內(nèi)破裂。
婦人腰膝連腹痛。毒互相交香港腳。重?zé)蠹S竹茹湯。干姜竹茹皆可治。
陽虛陰盛下則死。陽盛陰虛汗之祖。一日頭疼身體痛??诟蔁M少陰攻。
二日腹?jié)M身重?zé)帷Wd語不食可憂兇。三日耳聾常厥厥。水漿不入魂魄空。
此名兩感傷寒疾。仲景不治載方中。但便據(jù)經(jīng)分表里。陰陽分別有神功。
脈浮而緊更頭痛。四肢拘急惡寒存。無汗寒多熱少時。面色慘而不名譽。
腰腹疼而手足厥。此是傷寒之大概。各據(jù)將病處方醫(yī)。莫學(xué)庸醫(yī)難曉會。
寸大尺弱后有浮。自汗體熱并頭痛。寒多熱少不須瞞。更識身體惡風(fēng)甚。
手足厥冷面光浮。便識傷寒隨證治。活人湯劑不須憂。發(fā)熱惡寒燥大盛。
手足溫潮脈浮急。先是傷寒傷風(fēng)脈。奉勸醫(yī)人當(dāng)仔細。寒多熱少不須瞞。
大青麻黃桂枝證。發(fā)熱惡寒口洌脈。渾身體痛百骨節(jié)。憂熱病因是寒傷。
麻黃大青加減別。中暑病證熱中同。雖是脈浮病加渴。痰逆惡寒橘皮湯。
白虎五苓加妙絕。惡寒發(fā)熱夏至前。頭痛心疼卻似煎。溫病脈須浮緊盛。
此名寒瘧古人傳。加減柴胡五苓散。溫暖四肢不能收。喘息不眠心自夢。
姜苓防己葛根湯??噬豕辖獪捎?。長幼之中病是同。此名溫疫不須窮。
先將此散輕輕服。次第根據(jù)證候攻。此是醫(yī)家真妙理。后之學(xué)人要精通。

<目錄>卷下
<篇名>診十二部脈用藥節(jié)法
屬性:左寸脈。(小腸陽心陰)關(guān)脈。(膽陽肝陰)尺脈。(膀胱陽腎陰)
右寸脈。(大腸陽肺陰)關(guān)脈。(胃陽脾陰)尺脈。(命門陽三焦陰)
右心脈微洪。曰平。洪多胃氣少。曰病。如洪大。黃連解毒湯主之。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子仁 上咀。水一鐘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如本經(jīng)脈沉弱。謂之不足。用清心蓮子飲主之。
黃芩甘草蓮肉黃麥門冬車前子人參赤茯苓 上 咀。水一鐘半。生姜三片。
煎七分。去滓溫服。
小腸經(jīng)脈浮。曰平。浮多胃氣少。曰病。如脈浮。用八正散主之。
木通 瞿麥 大黃滑石車前子蓄山梔甘草 上 咀。水一鐘半。煎七分溫服。
如本經(jīng)濡弱。謂之不足。用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 人參干姜甘草
上咀。每服用水一鐘半。煎七分??招臏胤?。
在肝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脈弦緊。桃仁承氣湯主之。
桃仁濃樸枳實 芒硝 大黃
上 咀。用白水煎服。
如本經(jīng)脈短。謂之不足。用木香化滯湯主之。
木香芍藥當(dāng)歸枳實 半夏青皮陳皮紅花草豆蔻柴胡
上咀。水二鐘。生姜三片。煎七分溫服。
膽經(jīng)脈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弦大。小柴胡湯主之。
柴胡 人參甘草黃芩半夏
上咀。水二鐘。生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溫服。
如本經(jīng)脈微沉。謂之不足。用溫膽湯主之。
人參半夏竹茹茯苓柴胡
上咀。水二鐘。生姜三片。煎七分溫服。
腎經(jīng)脈沉實。曰平。沉多胃氣少。曰病。如脈沉寒??谠镅矢?。用大承氣湯主之。
濃樸芒硝枳實 大黃
上 咀。白水煎服。
如本經(jīng)脈虛濡。謂之不足。用四逆湯主之。
干姜甘草附子 人參
上咀。水二鐘。生姜三片。煎七分溫服。
膀胱脈微沉。曰平。沉多胃氣少。曰病。如脈浮滑有余。人參敗毒散主之。
人參甘草 前胡柴胡羌活 獨活川芎枳實茯苓桔梗
上咀。水煎服。如發(fā)汗加麻黃。蔥姜汁煎。
如本經(jīng)脈沉澀。謂之不足。用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 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芍藥干姜
上咀。水一鐘。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肺經(jīng)脈短澀。多胃氣少。曰病。如脈浮數(shù)有余。茯苓湯主之。
知母 人參 白術(shù) 白茯苓款冬花阿膠甘草連翹薄荷桑白皮
黃芩防風(fēng) 桔梗半夏麥門冬柴胡五味子
上 咀。生姜三片。煎服。
如本經(jīng)脈沉細。謂之不足。用麥門冬飲子主之。
麥門冬 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黃芩桔梗半夏 五味子
上咀。水二鐘。生姜三片。煎服。
大腸脈短浮。曰平。浮多胃氣少。曰病。浮大而數(shù)。為有余。導(dǎo)氣散主之。
當(dāng)歸黃柏檳榔 木香黃連大黃青皮
上 咀。白水煎服。
脾經(jīng)脈微緩。曰平。緩多胃氣少。曰病。脈滑實有余。用桂枝大黃湯主之。
桂枝 大黃芍藥甘草


上 咀。白水煎服。
脾經(jīng)脈微緩。曰平。緩多胃氣少。曰病。脈滑實有余。用桂枝大黃湯主之。
桂枝 大黃芍藥甘草
上 咀。白水煎服。
如本經(jīng)脈微弱。謂之不足。用治中湯主之。
白術(shù) 人參甘草陳皮干姜
上 咀。生姜棗子煎服。
胃經(jīng)脈緩。曰平。緩多胃氣少。曰病。脈浮大有余。調(diào)胃湯主之。
濃樸枳實 甘草 大黃
上 咀。白水煎服。
如本經(jīng)脈微弱。謂之不足。用調(diào)中益氣湯主之。
白術(shù) 人參甘草當(dāng)歸芍藥 五味子陳皮升麻黃柴胡
上 咀。生姜棗子煎服。
心包絡(luò)脈微數(shù)。曰平。數(shù)多胃氣少。曰病。脈數(shù)大而實有余。更帶沉澀。用抵
當(dāng)湯主之。
水蛭虻蟲大黃桃仁(各等分)
上 咀。白水煎服。
如本經(jīng)脈微沉。謂之不足。用當(dāng)歸四逆湯主之。
當(dāng)歸甘草芍藥 通草細辛川芎肉桂(各等分)
上 咀。用白水煎服。
三焦經(jīng)脈浮數(shù)。曰平。浮多胃氣少。曰病。脈浮大有余。用涼膈散主之。
連翹梔子大黃芒硝薄荷甘草黃芩(各等分)
上 咀。白水煎服。
如本經(jīng)脈沉濡而微。謂之不足。用四逆湯主之。
附子 甘草肉桂干姜 白術(shù)
上咀。每水二鐘。生姜三片。煎七分溫服。
此經(jīng)內(nèi)寒外熱。煎藥待冷服。此乃是熱因寒用。如內(nèi)熱而外寒。以涼膈散溫服。此乃
是寒因熱用。

<目錄>卷下
<篇名>察診婦人脈法秘傳妙訣
屬性:左心脈微洪。謂之氣血有余。無事。如本經(jīng)脈。短細微弦。謂之氣血俱虛之證
其婦兩脅脹滿。心中常疼。力弱腳軟。宜用茯苓補心湯主之。
甘草川芎當(dāng)歸赤茯苓乳香沒藥赤芍藥五靈脂
上咀。每服水一鐘。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入醋少許??招臏胤?。
右肝脈微弦。謂之有余。如本經(jīng)脈。微細短澀沉緩。謂之不足之證四肢經(jīng)絡(luò)。百節(jié)疼
痛。心胸間有氣血塊。
青皮蘇木 紅花 枳實木香赤芍藥半夏桃仁柴胡當(dāng)歸熟地黃如痛甚如大
黃 上咀。每服水一鐘半。煎七分。去滓。食遠溫服。
右尺脈大緊謂之有余。氣血俱平。常生孕育。腹中俱安。四大亦安。常常無事。謂之
有余。如本經(jīng)脈沉細不見。謂之氣有余。血不足之證。用調(diào)經(jīng)湯主之。
蒲黃赤芍藥劉寄奴赤茯苓川芎陳皮當(dāng)歸熟地黃桑寄生 玄胡索肉桂甘
草桔梗香白芷香附子
上咀。每服水一鐘半。生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七分??招臏胤?/div>

如肝腎脈俱沉而細不見。其婦經(jīng)血淋瀝不止。白帶常下小腹急痛。常常無孕?;驎r
經(jīng)閉。亦宜用調(diào)經(jīng)湯。
右肺脈微澀。謂之有余。如本經(jīng)脈沉澀?;蚋《獭V^之不足。無氣不和。嘔逆咳嗽。氣
閉喘滿。宜用麥門冬湯主之。
加杏仁知母 貝母
上 咀。姜棗煎服。
右脾脈大緩。謂之有余。如本經(jīng)脈緩細短小。謂之不足。其婦主翻胃。嘔吐清水。四
肢浮腫。經(jīng)行脹痛。宜用沉香散主之。
沉香 木香甘草羌活 木瓜紫蘇白術(shù)
上咀。水一鐘半。姜三片。蔥白三根煎服。
右尺脈浮大。謂之有余。如本經(jīng)脈。沉細短促。謂之經(jīng)血不調(diào)。乍寒乍熱。心
胸?zé)?。百?jié)疼痛。謂之不足。用知母黃芩湯主之。
知母 黃芩豬苓 澤瀉甘草肉桂羌活防風(fēng)地黃
上咀。水一鐘半。姜三片。蔥白三根煎服。
如右尺二脈。俱沉細不見。謂之血氣而增損。腹中鳴。虛疼。前后心俱疼痛不已。常
要人背上捶打。方得寧靜。亦宜用木香化滯湯主之。

<目錄>卷下
<篇名>心要論斷生男女脈法
屬性:假如二尺脈但浮大。更加嘔逆。便斷其婦三個月身孕。左尺脈浮大。斷曰男。
右尺脈浮大斷曰女。
如尺脈及肝脈。實大有力。至數(shù)調(diào)勻。定是雙男。
如左尺脈。一般浮實大。至數(shù)調(diào)定。斷一男一女。
凡看脈時。務(wù)在澄心定慮。坐久詳細診之。萬無一失。
如肝脈浮大而有力者。一個月孕也。
如右關(guān)二部脈實大而有力者。八九十月也。
如左關(guān)脈浮大而緊者。是足月也??磧?nèi)。經(jīng)脈訣內(nèi)記斷之。
如婦人身重。二關(guān)尺脈俱沉細者。知是過月之孕也。定斷其婦滿十二個月方生。
又有婦人身重。兼兩尺脈俱沉伏者。其婦乃是血有余而氣不足。其孕定至十五個月
方生。定男女尺生篇。

<目錄>卷下
<篇名>易見看診脈法
屬性:左三部手經(jīng)為標(biāo)法天。心屬手少陰經(jīng)。小腸屬手太陽經(jīng)。肝屬足厥陰經(jīng)。膽
屬足少陽經(jīng)。腎屬足少陰經(jīng)。膀胱屬足太陽經(jīng)。

<目錄>卷下
<篇名>學(xué)診脈息法
屬性:脈。屬陰。脈者。血之道途也。息屬陽。息者。氣之呼吸也。脈不自動。氣之使
然。血氣勝則勝。血氣衰則衰。欲診脈息。先調(diào)自己之氣。然后取病患脈息。以候太
過不及。知病淺深?;蛴凶餮?。停寧少頃方可與人診之有病無病。早晚當(dāng)與診視。
不專拘平旦也。

<目錄>卷下

<篇名>尺寸部位法
屬性:寸關(guān)尺三部。從魚次節(jié)際分定。以中指第二節(jié)。橫紋為一寸。入為一尺。分
寸為尺。分尺為寸。陰得寸內(nèi)九分。陰奇數(shù)。陽得尺內(nèi)一寸。陽耦數(shù)。寸口其尺。共一
尺九分。像三才。陽出陰入。以關(guān)為界。人之短長疏密。下指但以高骨下節(jié)。關(guān)位前
寸。關(guān)后尺。三陽從地長。故男關(guān)前為陽。關(guān)后為陰。男子陽多陰少。其脈在關(guān)下。故
寸盛而尺弱。男不可以久瀉。所以男得女脈為不足。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
是經(jīng)為本法。
右三部肺屬手太陰經(jīng)。大腸屬手陽明經(jīng)。脾屬足太陰經(jīng)。胃屬足陽明經(jīng)。命門屬
手厥陰經(jīng)。三焦屬手少陽經(jīng)。

<目錄>卷下
<篇名>下指輕重法
屬性:凡診脈須自寸口逐一部以中指頭按之為法。初指下輕按得脈之者。乃胃脈
也。更倍深下。按將至骨。方可緩緩放起指頭。臟脈也。若浮中沉。三候六部皆然。故
謂之三部九候也?;蛞詳?shù)多為輕重。次第按者非也。脈有陰陽之法者。由 呼出心與
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谷味。故五臟之脈。皆為氣府為尺上關(guān)部見之而已
六部輕按得者。腑脈也。
屬陽。次深按至中得之。乃胃脈。亦屬陽。陽重按之深。屬臟陰脈也。脾屬土名中州。
故其脈在中。此名陰陽之法。三陰從天生。故以女關(guān)前為陰。關(guān)后為陽。女子陰盛而
陽微。其脈在關(guān)下。
故寸沉而尺盛女子不可久吐。所以女得男脈為有余。在左則左病。在右則右病。
遲(一息三至。應(yīng)指輕緩。)氣血俱寒。 瘕沉積。
?。ò粗蛔?。舉之有余。)陽實陰虛。
數(shù)(一息七至。去來促急。)陽盛陰虛。燥熱煩滿。浮短。喘滿不利。
虛(遲大而軟。按之而綿。)氣血耗亡。夏傷暑 。浮長。風(fēng)眩癲疾。
實(舉按有力。不遲不疾。)血氣壅實。痛熱帶下。浮弦。痰飲發(fā)熱。
緩(一息四至。去而帶軟。)濕流氣壅?;虮曰蛲?。浮滑。停飲宿食。
緊(軟如細線。轉(zhuǎn)動緊搏。)正氣特弱。邪氣作痛。浮緊。寒邪淋閉。
洪(來之至大。去之且長。)榮衛(wèi)壅塞。熱盛躁狂。浮數(shù)。大腑秘澀。
細(按舉往來。其重如絲。)著濕凝涎。脛痰髓冷。浮緩。風(fēng)濕不仁。
滑(起而有力。見源如珠。)痰斂嘔吐。氣逆不和。浮洪。陽經(jīng)發(fā)熱。
澀(三五不調(diào)。澀如削竹。)榮衛(wèi)俱虛?;驗闈癜W。浮澀。積滯不消。
弦(如按琴弦。直氣由繞。)或寒或熱。拘急飲冷。浮弦。傷飲氣促。
弱(輕軟沉細。按之欲絕。)宿食不消。惡寒氣滿。代動而不來。復(fù)來更動。
結(jié)(來往急緩。時止更來。)痰飲積遏。迷悶病痛。代不損部位。隨應(yīng)即死。
促(去來急緩。時止即來。)臟熱壅滯。痰飲不行。沉弱。虛勞客熱。
芤(中軟傍實。按無舉有。)陽實陰虛。氣奔失血。沉緩。重著不仁。
微(輕虛細軟。若有若無。)榮衛(wèi)不足。氣痞虛寒。沉緊。不冷作痛。
動(胎肉如豆。動而不行。)虛榮驚悸。股痛肉攣。沉滑。涎飲穢逆。
伏(舉之雖無。而骨乃得。)積聚痰癖。痞結(jié)不磨。沉細。體軟無力。
長(過于本位。通流而長。)渾身壯熱。坐臥不安。沉澀。積冷不禁。
短(舉時有數(shù)。不及本位。)宿食不消。惡寒氣滿。沉濡。氣怯自汗。
濡(輕輕而軟。按之若無。)虛憊寒熱。痹弱羸怯。沉遲。虛寒痛冷。
牢(浮按有力。按之即無。)著濕作腫。筋骨疼痛。沉實。瘀血癖積。

散(舉按下時。散而無力。)淫邪脫泄。精血耗亡。沉微。榮衛(wèi)耗亡。
革(沉伏實大。如按鼓皮。)邪氣固結(jié)。真脫病危。沉(舉之不足。按之有余。)
陰虛氣滯血凝。


<目錄>卷下
<篇名>七表八里
屬性:〔心左寸部脈〕浮。則風(fēng)濕熱多疾。芤。吐血衄血?;?。氣滿吐逆。緊。頭痛腦疼
實。腦熱下痢。
弦。胸滿氣痛。洪。數(shù)。熱悶。微。心腹寒痞。沉。氣滯多痰。緩。皮膚不仁。澀。榮衛(wèi)不
足。遲。上焦寒。
伏。上焦有積。濡。虛怯少力多汗陽弱。眾困力少。

〔肝左關(guān)部脈〕浮。則腹脹胃虛。芤。則四肢緩。滑。氣目痛。實。則下痢。弦。目痛。緊。
腸疼筋痛。
洪。胃中有積。微。胃寒氣痞。沉。則內(nèi)病氣滯。緩。結(jié)腹內(nèi)風(fēng)。澀。血少目昏。遲。中焦
寒痞。伏。中腕有積。
濡。氣虛少力。弱。倦怠無力。

〔脾右關(guān)部脈〕浮。胃虛食不化。芤。腸中有瘀血。滑。胃逆不食。實。大小腸痢。弦。四
肢拘急。
緊。心脾疼。洪。氣滯難便。微。氣痞疾。沉。氣攻腰痛。緩?;鹌⒍撅L(fēng)。澀。腹中逆冷腸
鳴。遲。脾寒胃冷。伏。脾積氣痛。濡。脾虛。弱。為脾勞。

〔肺右寸部脈〕浮大。感風(fēng)受寒。芤。胸中有血。滑。氣逆吐痰。實。則腸結(jié)。弦。身背拘
急。緊。背膊痛。
洪。氣滿大熱。微。氣少力困倦。沉。為不治。緩。肺風(fēng)不足。澀。則肺風(fēng)。遲。則肺寒。
伏。肺冷痰積。
濡。則肺氣滯下痢。弱。則虛勞。

〔腎右尺部脈〕浮。耳鳴便秘。芤。積血小便赤?;O铝”愠?。實。小便難。弦。腹
急。緊。腹下痛。洪。小便難熱。微。小腹積氣。沉細。腹肺弱。緩。下焦風(fēng)濕陰癢。澀。
亦冷腹鳴。遲。下焦寒。伏。水谷不化。濡。發(fā)虛熱惡寒。弱。骨節(jié)痿靡。

<目錄>卷下
<篇名>損至呼
屬性:脈。一呼一至曰離經(jīng)。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名困。四呼一至曰命絕。


<目錄>卷下
<篇名>別貴賤
屬性:六脈輕清和滑者。姓名富貴壽康強。按之重濁兼粗澀。下賤愚蒙定不揚。


<目錄>卷下
<篇名>肝為臟·膽為腑
屬性:魂(象木。色青。春服。養(yǎng)筋。王候。絕秋。液泣。聲呼。音角。味酸。性喧。氣呼。
不足悲。有余怒。平脈弦。賊脈浮。臭膻。死于庚辛。)

<目錄>卷下
<篇名>心為臟 ·腸為腑


屬性:神(象火。色赤。王夏絕冬。候舌養(yǎng)血。液汗。聲唉。音征。味苦。性暑。氣呵。
不足憂。有余唉。平脈洪。賊脈沉。臭焦。死于壬癸。)

<目錄>卷下
<篇名>脾為臟·胃為腑
屬性:意(象土。色黃。王季。絕春。候唇。養(yǎng)肉。液聲。涎歌。音宮。味甘。性靜。氣呼。
不足利而少氣。有余脹滿。平脈緩。賊脈弦。臭香。死于甲乙。)

<目錄>卷下
<篇名>肺為臟·腸為腑
屬性:魄(象金。色白。王秋。絕夏。液涕。聲皮毛。候鼻。聲哭。音商。味辛。性涼。氣
呻。不足則悲。有余喘嗽。平脈浮短。賊脈洪大。臭腥。死于丙丁。)

<目錄>卷下
<篇名>腎為臟 ·膀胱為腑
屬性:志(象水。色黑。王冬。絕季。候耳。養(yǎng)骨。液吐。聲呻。音羽。味鹽。性凜。氣吸。
不足厥。有余腸泄。)
命門與三焦同腎(王脈沉。賊脈緩。臭腐。死于戊己。)

<目錄>卷下
<篇名>多至脈
屬性:脈一呼再至曰平和。三至一曰離經(jīng)。四至曰奪精。五至曰困。六至曰絕命。

<目錄>卷下
<篇名>定二形
屬性:寸口多弦尺小弦。如此方知一丈夫。尺中涌涌寸家怯。借問還如是一姑。

<目錄>卷下
<篇名>明七診法
屬性:一靜其心。二忌外慮。三均呼吸。四輕清于皮膚間。按其腑脈。五微重指于肌
肉間。求其胃脈。六沉指于骨上。取其臟脈也。七察病患息數(shù)之來?;蛞元氝t獨疾等
為七診者非也。謂如以獨熱獨疾。為二脈者。疾乃六至脈。其疾其數(shù)。本自主熱。豈
得獨疾獨熱為二候。遲脈本主寒。卻言獨寒獨遲為異體。全非義理。今以靈樞經(jīng)中
七診脈法。特為解注。
所謂釋縛脫艱于后學(xué)人矣。忽左右手脈。大小有偏。男子左脈大。右脈小。則順。左
脈小。右脈大。為逆。
春肝琴弦似動條。夏脈枝蔓逐風(fēng)搖。春弦。夏長。
秋細風(fēng)高黃葉落。冬緊只緣陽氣消。秋細。冬緊。
春心浮浮似羽毛。夏大看看日漸高。春浮。夏大。
秋洪遍野如流水。冬散還摧大墓牢。秋洪。冬散。
春脾初暖軟綿綿。夏遲櫻桃步向前。春緩。夏遲。
秋虛尺應(yīng)泉下水。冬撒長流出九泉。秋虛。冬長。
春肺之脈正微微。夏短秋光火氣低。春微。夏短。
秋浮金色然舒艷。冬澀入墓也無疑。秋浮。冬澀。

春腎濡弱水性旋。夏滑波濤浪近川。春弱。夏滑。
九秋沉伏洞遲歇。十月黃河徹底堅。
忽左右手脈。大小有偏者。女子右脈大。左脈小。為順。右脈小。左脈大。為逆。脈如
雀啄者(忽滴滴而不相連。)如屋漏者。(忽起時如數(shù)多也。)如蝦游者。(時
復(fù)起尋如不沒。反又起也。)如魚翔者。(如魚不行而掉尾。又身動而尾動。反又
動入。)如彈石者。(來去時壓壓而急也。)如解索者。(動而數(shù)而隨散。次須卻
結(jié)也。)上見此六脈至十日死。
脈十動一止。一年。草枯時死。二十動一止。二年。桑椹赤時死。三十動一止。三年。
谷雨時死。四十動一止。四年。春草盛時死。五十動一止。五年內(nèi)死。若動數(shù)遇此脈
者。安而壽長。無恙也。五十動不止者。為呼吸。為一息。肉得五至。閏以大息。生壽。
脈有氣血之光。氣血盛。則脈盛。氣血衰。則脈衰。氣血熱。則脈數(shù)。氣血寒。則脈遲。
氣血散。則脈弱。氣血平。則脈緩。脈澀者。少血多氣。脈滑者。少氣多血。脈微細者。
血氣俱少。脈盛大者。血盛氣反。但凡脈微不可吐。脈虛細者不可下人形盛脈細氣。
少不足以息者。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diào)者死。男子脈以
弦長。和滑為本。由胃脈壯實。資生臟腑之脈氣。故壽無恙。如脈之來軟弱無力者。
為虛脈。緊牢有力者。為實。出此為虛。入此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
急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nèi)快。為外實內(nèi)虛。內(nèi)痛外快者為內(nèi)實外虛邪
氣盛則實。精氣脫則虛。凡人之脈盛。皮熱腹脹。前后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
皮寒氣少。泄痢前后。飲食不入。此謂五虛也。其五實五虛者。皆死候也。五實者。乃
五臟之實也。五虛者。乃五臟之虛也。五實之所屬者。脈盛心也。皮熱。肺也。腹脹。
脾也。前后不通。腎也。心悶瞀。肝也。五虛之所屬者。脈細。心也。皮寒。肺也。氣少。
肝也。泄瀉前后。腎也。飲食不入。脾也。此五實五虛之證也。既惡時。有生者何。虛
者漿粥入胃。泄住而痢止。則虛者活。實者身得汗。而胃膈寬。則實者生。平調(diào)病法
也。

<目錄>卷下
<篇名>診陰陽虛盛
屬性:凡脈數(shù)脈遲者。數(shù)為熱。遲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浮之損小。沉之實大。
名曰陽虛陰盛。陽虛者。輕手按之浮而損小。陰盛者。重手按之。沉而實大。名曰陽
虛陰盛也。沉之損小。浮之實大。名曰陽盛陰虛也。陽盛者。輕手按 之實大。陰虛者
重手按之而反損小。故曰陽盛陰虛也。

<目錄>卷下
<篇名>聽聲察脈
屬性:聞而知之者。謂之圣。蓋五臟各有正聲。聲者。臟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則氣
騰。中虛則氣弱。故脾應(yīng)宮。其聲慢而緩大。肺應(yīng)商。其聲促而清冷。肝應(yīng)角。其聲悲
而和雜。心應(yīng)征。其聲雄而清明。腎應(yīng)羽。其聲長而細。此五臟之正 聲。得守者生也
其聲促。是肺病。聲雄。是心病。聲慢。是脾病。聲悲。是肝病。聲沉。是腎病。聲長。是
大腸病。
聲短。是小腸病。聲遲。是胃病。聲清。是膽病。聲微。是膀胱病。聲悲。是肝脾二臟相
克聲速微細。是胃膀胱相克聲輕。是虛聲細。是痢。聲粗。是風(fēng)。聲短。是氣戰(zhàn)聲實。
是秘瀉。澀聲灼。是內(nèi)病。聲短遲是泄脫。聲如從實。中言者。
氣之澀也。宮乃復(fù)言者。氣之奪。譫妄不避善惡。神之亂也。欲聲言意相續(xù)者。陰陽
失守也。故失守者死。

望而知之謂之神。蓋五臟之色。視之則知其病之有無。五色者。氣之先也。其色赤。
如綿裹朱砂者生。如者死。其色白。如白璧之澤者生。如堊者死。其色青。如蒼澤者
生。如藍者死。其色黃。如綿裹雄黃者生。色如土者死。其色黑。如鴉羽者生。色如炭
者死。五色昏欲先光彩榮潤者壽。皆不欲枯燥也其面色青者。冷氣作痛。青黑皆痛
也。面色黃。是勞。赤是熱。白是脫血。黑是風(fēng)。青白皆為寒。目若赤為熱。眼瞇紅濕
者。下虛上熱。睛黃是勞。目白是冷。病患心絕者。則面赤者。死在一日。肝絕則面
如藍青色。眼眶陷入。死在三日。脾絕者。面黃如土。四肢腫起。九日死肺絕者。則面
如白堊土。鼻入輸。三日死。腎絕者。則面色黧黑。痿黃兼卒。呻吟四日死。筋絕者。
爪甲黑。八日死。脈絕四體張。唇青毛發(fā)干。五日死。骨絕者。齒如熱豆。一日死。凡
腳跗腫。身體沉重。卒失尿溺。妄言錯亂。怒問屎臭。陰囊腫??诜磸垺W缀?。目直
視。如此者皆死也。形之盛衰。得強者生失強者死。頭乃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
奪矣。背者。腦之府。背腫肩垂。形將壞矣。腰乃腎之府。轉(zhuǎn)搖不能。腎將憊矣。倉廩
不藏者。胃氣不固也。水泉不禁者。膀胱不閉也。無非失強之不可療者。以表其形之
衰憊矣。審形盛衰。診婦人雜病。與男子同。

<目錄>卷下
<篇名>別識婦人脈式
屬性:凡室女。六脈實健者。乃未事人也。脈如綿軟者。非室女也。婦人三十歲以前
尺脈微細者。血氣敗也。主血崩帶下。忽然尺脈洪大而數(shù)者。敗血或風(fēng)勞。或關(guān)脈弦
急者。主熱。當(dāng)用涼藥和解安。凡寸脈洪大。尺脈微遲。是陰陽相反。四肢沉重。百
節(jié)酸痛。背腰拘急。亦主血脈不調(diào)。宜補血則安。寸部脈洪浮滿指而數(shù)者。上熱唇腫
宣博血海安。心部血海脈反大。兩尺脈沉細而微。似有如無也。重大下脈。陽搗陰虛
者。崩滑。輕肌大脈搏觸于人。而重按虛軟微弱者血崩。兩尺脈三兩息一至而微者。
主墮胎也。忽然脈沉細者。乃漏胎也。血盡也。而胎損。左寸關(guān)兩脈大。而尺脈浮澀
者。主血崩。脈沉而澀者。胎亦死也。如三部按之一息不至者。皆墮胎也。凡脈大而
浮。洪者。有孕。脈見陰搏陽別者孕。
謂輕按脈至深則別。近于下按之。搏觸人指逼逼近手。起指亦有力者。孕也。乃知陽
施陰化。故法當(dāng)有孕。大率少陰脈動甚者。孕也。謂少陰腎脈盛大。陽轉(zhuǎn)陰搏。別無
而動甚者。名曰動。非九道脈云動也。蓋手少陰屬心主血。足少陰屬腎主精。曰精反
會于其間乃主孕。若三部沉浮正等無病者亦孕。經(jīng)云。脈動于產(chǎn)門者亦孕。謂法出
尺脈外而動甚者。名曰動入產(chǎn)的也。謂諸陽為男。又左脈浮大是男。右尺脈疾數(shù)為
女。左尺沉實為女。兩尺俱疾數(shù)者。雙胎也。兩尺俱浮大生兩男。兩尺俱沉實生兩女
又法令孕婦向前行。即于后呼。左回來者主男。右回來者主女也。妊孕脈法。并知日
數(shù)。
診關(guān)脈一動一止一月。二動一止兩月?;舱呷?。疾而不散五月。四動一止。八個
月也。診婦人孕脈緊弦者。易誕。

<目錄>卷下
<篇名>神鏡玉柜金經(jīng)樞要
屬性:診脈常以平旦陽脈未動。陰氣未散。飲食未進。經(jīng)脈未盛。絡(luò)脈未調(diào)。血氣未
絕。端坐正平。乃可診看有過之脈。
若愴悴之病者。即不拘平旦也。故切脈動靜。而觀精神。察五色。視五臟有余不足。
六脈強弱。形之盛衰。以三五決死生之分。切謂診切以搏按切其脈也。動謂脈有燥。
有動而不調(diào)者?;蛱^或不及也。動則為脈急也。靜謂根據(jù)順本位。以應(yīng)四時之和

氣。無太過不及。靜守常脈而不病者也。精明者。診視病患左右目內(nèi)皆明。明堂兩清
面部內(nèi)或見五色。
觀形切脈。皆謂之也。診視色脈者。五臟六腑血脈相應(yīng)也。見青色肝脈應(yīng)。見赤色心
脈應(yīng)。見黃色脾脈應(yīng)。見黑色腎脈應(yīng)。此色脈相應(yīng)。然又察其病脈以相生者輕。而相
克者甚。脈亂氣見交泰者。死候也。是謂三五不調(diào)。色脈相交泰。推其病勢急者可知
矣。蓋取五行之氣色相生也。木火土金水也。木生火。火生土也。相克者金木土水火
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鹂私鹗且病Iw脈者血之府也。血實則脈實。
血虛則脈虛。長則氣治。短則氣痛。數(shù)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
代則血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所謂長脈者。脈氣和滑而長。非謂太過而長。氣和
滑而長者。乃和暢之氣也。根據(jù)順?biāo)臅r旺氣而不病者也。長則氣治。而氣理氣治矣。
短脈者氣痛也。脈短促于指下。正氣不長。故氣病也。數(shù)則煩心者。脈數(shù)疾而又多
至也。煩熱者?;饸鈩討?yīng)于心。故煩痛也。大則心脈洪數(shù)。乃脈散大。是心火燥動之
氣。又加之脈大盛者。邪亦大盛故病進也。上盛則氣高者。人脈上盛邪氣益盛。故人
氣喘病也。下盛則氣脹者。
人脈下盛。邪氣亦下盛。故人腹脹氣滿也。代則氣衰者。代謂脈停待而脈方來也。脈
強盛滿。大來氣甚。脈遲故曰氣衰。
脈甚遲也。故氣衰脹滿。亦病進也。進則危甚矣。脈細則血少。脈來細小。氣亦細小
也。故氣羸乏而亦細小也。澀則心痛者。脈澀而真氣不滑則于常經(jīng)也。緩諸脈盡會
于心。血氣澀滯。故心氣不足。則心痛矣脈之浮。芤?;?。實。弦。緊。
洪者。皆病在表。屬陽也。主熱重。熱重者。盛為煩躁狂也。涼藥冷服則瘥。重手按切
見陰脈。名陰中陽病。必先寒后熱。涼藥溫服則愈。更虛實補泄為準(zhǔn)。脈之微。沉。緩。
澀。遲。伏。濡。弱者。皆病在里。屬陰脈也。重手按之陰脈也。名陰痛病。乃是中于陰
寒多。則以溫藥熱服而瘥。若手切得陰脈者。名曰陽中陰病。必先熱而后寒。溫涼藥
冷服而效。脈之洪。大。浮。數(shù)。緊。動?;嵳?。皆為陽脈。來之有力。則為陽實。無
力則為陽虛。其沉細微澀遲伏。皆陰脈。來之有力則陰實。無力則陰虛。隨病候診之
實則瀉。虛則補。陰陽證候損益治之。寒熱治療。脈證表里在陰陽。兼于兩寸口。左
名人迎右名氣口。兼以候之。浮為在表。沉為在里。數(shù)為在腑。遲為在臟。舉此人迎
氣口。一經(jīng)二部并過。但兼于此二處定之。稍浮沉遲數(shù)三部為則者。便定表里冷熱
也。左寸人迎。并至血脈之會榮血也右寸氣口。衛(wèi)氣也。
冷。熱。虛。實。沉。浮。根據(jù)至數(shù)定之。治療萬全。凡人身血脈。循環(huán)晝夜不息。有如
流水。流水得風(fēng)寒。則水結(jié)而不流。人中風(fēng)寒。則血脈結(jié)澀而不行。水中風(fēng)熱。淖溢
而受惡。血脈得風(fēng)寒熱。亦過溢而不調(diào)。和風(fēng)寒冷熱治療不同。切須詳審無失。繩
墨無差者。治熱當(dāng)以寒。治寒當(dāng)以熱。乃正治之法。不失繩墨也。更新之意。更在詳
思精察矣。診之理當(dāng)端坐。聽候其氣正均平。乃可診之。凡人一呼。脈再至。一吸脈
再至。謂將不病患之氣。應(yīng)調(diào)此病患也。呼吸為一息。共得四至。是臟腑氣足。故合
五九之?dāng)?shù)。四十五動。故一息之動間四至。乃平和之脈也。又須呼吸之間復(fù)一至者。
名曰閏大之息。若合得五十度。陰陽方足。命曰呼吸五至。方得平和。又須不大不小
謂以應(yīng)四時五氣。命曰脈氣俱無病也。
今人受遠天真??山K百年。或有太小不均之息。是脈不和。是五臟亦不調(diào)矣。然署脈
息浮沉定病。診之若及之者。又多于五至平和之脈。是難經(jīng)之脈。謂難平和。本經(jīng)脈
氣之?dāng)?shù)。此即病脈。若診前大后小。則病患頭痛目痛眩。前小后大。則背短氣滿。中
熱。遲則為寒。澀則中寒露冷氣。緊則風(fēng)寒傷骨?;瑒t為痰。迎為消。沉為溫冷洞泄。
緩為冷風(fēng)之候遲為氣塞脹滿。浮為中風(fēng)在表。伏則有水蓄聚。弦急為風(fēng)熱所盛。則
氣結(jié)于腸中。芤則失血下痢。洪大則陽熱伏留。令人躁悶。動亦氣血不利。微為氣血


虛乏。實則氣滿心腹脹。以前脈證。若在寸口脈見。其病在上主胸膺心腸。若在尺中
脈見。其病在下。主臍腹腰腳。但根據(jù)寒。熱。虛。實。補。瀉。無不中效也。若脈未及
七至。又多于少至。其病則甚。須用意治療。病防遷次。別有變動。緣五數(shù)既多。邪亦
添深。故浮大晝加病。沉細夜加病甚。其候也若更及八至者。乃精氣消。神氣亂。必
有散脫精神之候須切急治療。又加至九至十至者。雖返魂靈丹。亦難療矣。人生于
地。懸命于天。人之性命。莫非天賦天數(shù)也。病候雖疾。脈至過多。且須度命。用心治
之。恐是邪氣過盛。以滯天真。氣亂不調(diào)。未可輕生至死。不與之療。是為誤矣。如脈
有九至以上。更加之懸絕者。如物之懸斷無根本。將何以生。脈溢如涌者。如泉涌出
之狀。脈無入氣亦無來往之狀。亦乃天真盡而元氣絕也。故人氣亦絕矣。死矣。凡診
脈先觀夫長短肥瘦。形氣相得者病。形氣損者危。而氣盡死矣。形氣既返。而脈又加
之懸絕。形氣俱病。見者立死。故人長脈亦長。人短脈亦短。人肥脈亦濃。人瘦脈亦
急。此形氣之相得也。脈之狀者。猶人之有眉眼耳口鼻也。但肥瘦長短妍丑之不同
也。令脈息亦然。浮沉遲數(shù)亦值人之長短肥瘦。性之緩急。而合于人形。見于指下者
順。反此者逆然人賴五行以生。而常為邪氣所攻。若非須有誤中他邪得病。易為治
療。謂形氣相得。形氣不相得而反者。謂人長脈短之類。若得病必難拯治。此是人之
氣候先病也。未病者。不久當(dāng)病。必為近于死者。切須畏怠蹲節(jié)。和氣調(diào)神。匆更恣
意不慎。
轉(zhuǎn)耗天真。至于弗救。乃自取困順耳。凡脈順?biāo)臅r者。謂春弦夏洪。秋毛冬實。中有
和氣。軟滑而長。乃是不病之人。
縱病易為治療也。蓋從和氣而生也。用法方全。如氣反脈運。形氣相失者。乃不可治
也。由形盛氣虛。形虛氣盛。故不可治也。凡人形氣俱病。安妥者。不過期而死。安妥
謂飲食且進期。是八節(jié)之氣候診脈治病。必先看其人之肥瘦。以調(diào)氣之虛實。虛則
補之。實則瀉之。故人形盛脈細。少氣不足者危者。近于死也。猶有可治之理也。氣
不足而形盛故也。
言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必死。是形氣俱不足。而脈反有余。故死矣。其形氣相得者
生。乃人形氣肥瘦長短。氣候相得故生也。三五不調(diào)者。病謂色脈交亂。而不調(diào)故也
上下寸關(guān)尺三部如參雜者。病甚也。三部脈左右手失。至不可數(shù)者死。是一呼一吸。
脈來往十至以上。血生氣故死也。大凡診脈先斷四時之脈。辨取太過不及。虛實冷
熱寒溫。至數(shù)損益。
陰陽盛衰。五行相克。臟腑所屬看之。以為大法。然后取其人之形神長短。氣候虛實
盛衰。性氣高下。衣食老幼強弱。
但順形神。四時五氣。氣候無過者生之本。及其形氣。與五行克者危。病若過盛。而
形氣反逆克鬼賊脈。有懸絕者死不治矣。謂五虛五實。雖皆死證亦有生者何。蓋漿
粥入胃。泄注止而虛者亂。身得汗出。大小便利則實者亂。此有生也。不可見虛實病
重。不急救治致其死。有生氣者救之。三亂矣。大凡治病先看其病患之形肥瘦。候其
氣之盛衰。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急瀉未利。急補緩補。皆疾病之緊慢。用法治之乃
全矣。又經(jīng)言先去血。然后調(diào)之去血者。緣人血脈為宗。主血既瘀滯氣。則不能流行
故必先去瘀血滯血。然后調(diào)和衛(wèi)氣。若瘀血在經(jīng)脈之中。必終脈有腫毒。獨異于常
經(jīng)也。盒飯先決去惡血。然后調(diào)逆滯之氣。無間大小新舊之病。以此為準(zhǔn)。治之萬全
矣。若血在經(jīng)絡(luò)分內(nèi)運動樞機斡旋之藥去之。如血在臟腑。須于大小便瀉泄去之。
但血在上則忘者。病患言詐而多忘也。血在下則狂言。多急速者。便須調(diào)之。
虛則鄭聲。實則誠言。鄭聲者。鄭重聲散。不知高下也。誠語者。以其言語誠而多往。
言必誠之事也。上皆病之虛實。若發(fā)言而有熱。去血則用大黃地黃之類。若病既有
寒。破去澀血。則用當(dāng)歸水蛭之類治療速效矣且穩(wěn)也。諸病之起。未有 不因六氣也。

七情所感寒。暑。溫。燥。熱。怒。悲。思。憂??帧s@。內(nèi)外邪正。致生百病。風(fēng)寒暑濕炎
涼。證候各異于常脈。邪血未入。血脈臟腑。皆可汗可瀉。可平可治??赏驴尚埂?珊?/div>
可滲??蓻Q可祛。若邪氣深。故腠理傳入六經(jīng)。又加之用湯丸。其純墨治療無準(zhǔn)。使
大病又加傳注者。則病傳克則死。謂金木水火土相克也。仍別將證候脈息看詳。
切從深淺緩急標(biāo)本輕重治之。若見急病邪氣。但從害命重處。先治之。更不問陰陽
標(biāo)本也。若體中有寒。則筋攣骨痛也。
治之以溫。體中有熱。則痿緩不收。癱瘓少力。治之以涼。更在仔細詳之。凡人之國
中病。便不如常者。則診視脈證形體。惡風(fēng)者傷風(fēng)。怯寒者病寒。脈之浮緊皆中風(fēng)。
寒在表則可汗之。宜用溫藥。五積散散之。小寒之邪乃可溫之。大寒之邪??梢詿嶂?/div>
理中丸之類主之小逆者??梢院椭?。但身惡熱者有熱。脈洪數(shù)浮大皆中熱也。從中
風(fēng)邪。更有輕重。如大小續(xù)命湯之類加減主之。熱在于表。熱之解之。宜用涼藥。小
柴胡之類主之。小熱之邪可以涼之。大熱之邪??梢岳渲?。則用大柴胡之類。虛熱虛
煩。竹茹湯溫膽湯之類補解之。或有逆者??梢蚤倨と藚⑸獪鰷厮?。和之正之

如病證有寒熱。有傷于中。寒熱也。先寒者為先中寒傷于陽經(jīng)。此乃陰邪在陽經(jīng)之
理也。寒氣盛。故先寒動也。先熱者。先中于熱。陽邪在表。故熱先發(fā)也。但從熱從寒。
辨證診脈。表里先后治之。若病患脈浮而緊盛。惡寒身體頭面痹。項強。四肢疼痛。
腰腳皆疼。是太陽中邪。并可汗之。但脈緊實沉盛?;驕^甚疼。體不惡寒。皆
可治里。仍虛實且泄調(diào)順。不拘于日數(shù)。當(dāng)從急重而治也。宜詳之若表和里病。下之
溫之便愈。里和表病。散之汗之立愈。但四肢溫和。
只是頭疼心腹脹滿。脈又沉實或伏緩者。此是表和里滿。病不可下。須守待五日方
瀉。緣其病在里急。宜逐去邪氣。慮有變動。若出邪氣。病不實時而愈。如脈浮或壯
熱。四肢煩痛。惡寒項強腰膝。此是表未和。里卻無滯。不可下。下之必危。急宜解表
發(fā)汗。更根據(jù)日數(shù)次第??醋C候調(diào)治。必愈。脈或微不可吐脈虛細不可下。陰虛者其
脈沉微。氣弱者不可發(fā)汗。倘不根據(jù)證而妄行汗下者。醫(yī)殺之也。當(dāng)和之平之自然
得效。令中病者。初得可吐可汗。可攻可瀉??善奖阌F?有邪盛?;蛑委煙o準(zhǔn)。漸
傳固疾。則別證候。理之萬全。令再引五臟病癥。記候調(diào)治之法也。不治損誤矣。經(jīng)
云。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肝氣實則怒病。重則目茫然無所見。耳無
所聞。如人將捕而驚怖也。亦至喉嚨氣噎不利。前所論血。如血脈中。血滿獨異如常
脈。診左右有血可先去惡瘀之血。(在上則忘。在下強也。)然后調(diào)氣脈矣。謂四時
之脈。春肝合弦。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不長。胃氣絕曰死。蓋春弦脈。如平規(guī)之象
也。(此語浮中沉三部也。使而體脈多者。蓋中按不足。骨氣少也。余臟仿此而推
之。)脈見病證應(yīng)太過之脈。令人善怒。忽忽眩冒。癲疾也。乃頭也。
怒則肝氣實也。不足者。謂不及中象也。又少如微弦之脈。卻減下也。故來氣不及于
常也。令人胸痛引脅下。兩脅弦滿痛也。脅謂腋下連脅出。故肝病委脅也。夏心脈合
洪。洪多胃氣少。曰病。洪無胃氣。曰死。心南方火也。王氣如鈞。
按之鉤者。來疾而去。遲如中短之象?;饸馔踔餍摹O膽?yīng)中矩和氣。洪大兼之滑利。
其氣正中如矩之象也。太過者。不和氣也。過于本位洪大益盛。病在外。令人身熱而
慮痼。為浸淫熱氣也不及者。脈不根據(jù)中矩之象也。又卻減下其數(shù)。亦 不洪數(shù)。其
和氣不平正而少也。是來氣不及。令人短心也。上見嗽唾。不為氣泄。癖也。秋肺脈
合毛。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肺者。西方金也。其脈浮。胃輕毛軟虛。
名曰浮而短。和平之氣也。其氣正中高下。如中衡之象也。正平象澀也。太過者。不
和之氣也。益盛于浮。浮盛而強虛輕。里堅者。是浮過也。令人逆氣而背慍痛也。自
背痛而慍慍氣溫也。不及者。應(yīng)脈見輕虛而毛。又不減于常脈也。按之不應(yīng)中衡之

象。而輕虛也。氣虛故為氣弱也。人病喘而呼吸。少氣而嗽上氣。肺中聲鳴也。冬脈
者。腎也冬腎。合沉沉多胃氣少。曰病。但沉無胃氣。曰死。蓋腎乃北方水也。冬之王
氣也。其脈應(yīng)中權(quán)之象。權(quán)者。秤錘也。遠于衡近于下也。沉者如石沉下。是和平而
調(diào)氣也。大過者。陽來以緊而不沉。又不象中權(quán)而沉營也。故此是不和之氣。過甚也
令人解(音亦。素問尺脈緩澀謂之解。又病名。善食而瘦謂之食 。)脊脈痛。而
少氣不欲言也。解者。四肢骨節(jié)疼痛。酸楚而難忍也不及者。其脈更沉下。不如中
權(quán)。是不和之氣也。令人病心懸。肋中清。骨中痛小腹?jié)M。小便戀懸病者心愁。如饑
饑。如拘懸。(如心肋中清者。季肋近外空軟而動之處。當(dāng)眇少。故肋中脊合。兩肋
虛。即中痛。)四時之王位。太過不及。病證脈候。在脾則為中央土也。寄王于四季
王灌四傍。常于四季旺氣同行。于旺和之和氣。則不見太過不及也。脾 為孤臟。獨
主四旁。如是病氣。乃是脾盛。無病則脈不見形也。其脈來如水之流者。謂太過也。
四季偏見。此氣遲不如常經(jīng)也。其病四肢不舉。謂脾旺四肢也。不及者。如鳴之此為
脾氣不及。令人病九竅不通。名曰重強。病見五臟不和。故九竅不利也。其里強者。
氣重迭也。此立四時五氣。并脾土。共五脈。外應(yīng)旺氣。太過不及。其五色精明。見輕
病少。見重者病。大故也。脈交色亂。大小不定。至數(shù)躍者危。至數(shù)亂交者上如涌泉。
下懸絕者。脈漸浮削。浮沉皆微者。無胃氣亦死。皆病候之由。診療之法。當(dāng)明此機
樞之大要。至哉勿誤。神鏡玉柜經(jīng)終。

<目錄>卷下

<篇名>癸丑運氣

屬性: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中見少微。大運歲火不及氣化運化。后天。太

陰在上左少陽。右少陰。故地氣上騰。

陰專其政。其政肅太陽在下。左厥陰。石陽明。故天氣下降。陽氣退辟。其令寂。大風(fēng)

時起。原野昏露。白埃四起。云奔南極。寒雨數(shù)至物成于差。夏濕寒合德。黃黑埃昏。

流行氣交。上應(yīng)鎮(zhèn)星。其谷玄。用谷命大角之 。寒化雨化勝復(fù)同。是謂和氣化度也

陰凝于上寒積于下。水勝火則為冰雹。陽光不治。殺氣乃行。裸蟲靜。鱗蟲育。是為

歲物所宜羽蟲耗。熱毒不生。是謂地氣所制。有余宜高。不及宜下。有余宜晚。不及

宜早。有余吐之。利氣之化也。民病亦從之。

其病寒溫腹?jié)M。身慎憤肘腫。病逆寒厥拘急。是歲濕土在上寒水在下。土能制水。天

氣盈。地氣虛。宜取化源。以平土氣。益氣歲氣。無使邪食黃之谷。以令其食間氣之

谷。以保其精。歲宜以苦燥之濕之。甚者嚴之泄之。不發(fā)不泄。則濕氣外溢內(nèi)漬。皮

拆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其寒運異寒濕燥濕熱宜少。故藥食之。宜其化上。

若濕中寒溫。下熱。
〔初之氣〕自壬子年大寒日巳初。至是歲春分日卯初。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火

角水火營運風(fēng)不得位。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fēng)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fēng)

濕血溢。經(jīng)絡(luò)拘強。關(guān)節(jié)不利。身重筋痿。宜調(diào)厥陰之客。以辛補之理中湯四逆湯。

以酸瀉之。(大柴胡湯之類)以甘緩之。(桂。苓。甘露。竹葉。石膏湯之類是也。)

歲谷宜。間谷宜稻?!捕畾狻匙源悍秩彰?。至小滿日丑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

微?;鹂蜌?。少陽火中居其位。下司氣化是謂灼化火。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濕

屬盛行。以咸補之。(五苓散也。)以甘瀉之。(白虎湯。益元散之類。)以酸收之。

(建中湯之類。)歲谷宜。間谷宜豆。則熱氣不能為害?!踩畾狻匙孕M日寅初。

至大暑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少微火客。氣火絕中。土見火運。歲火當(dāng)位。濕化

郁之。天政而濕降。地氣騰滿雨。其時降寒乃隨之。感于寒濕。則民病身重。肘胸腹

滿。宜治太陰之客。以甘補之。(四君子。桂枝甘露之類。)以苦瀉之。(大柴胡。大

小承氣之類)以甘緩之。(平胃散之類。)歲谷宜 。間谷宜麻。則濕氣不能為害。

〔四之氣〕自大暑子正。至秋分日戌正。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大宮土??蜌馍訇柣稹V?/div>
見火運。氣與運同位。火臨溽蒸。化地氣。騰天氣。痞膈客氣。晚暮蒸熱。相搏。草木
凝煙。濕化下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民病腠理熱。血暴溢瘧。心腹?jié)M熱虛脹。甚
則肘腫。宜治少陽之客。以咸補之。
(五苓散之類。)歲谷宜。間谷宜宣。則火氣不能為害。是氣也無犯司氣之熱?!参?/div>
之氣〕自秋分亥初。至小雪日酉初。
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少商金??蜌怅柮?。金中見火。運氣與位同。燥令已隨行。寒露下
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風(fēng)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以調(diào)陽明之客。以酸補之。
(平胃建中湯之類。)以辛瀉之。(麻黃湯。川芎石膏湯之類。)以苦瀉之。(神芎
丸。桔梗枳實湯之類。)歲谷宜。間谷宜禾黍。則燥氣不能為害?!步K之氣〕自小雪
日酉正至大寒日未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大羽水??蜌馓枴K幸娀疬\。永當(dāng)其
位。而能勝火。寒火舉。濕火化霜乃積。陰乃凝冰。陽光不治。感于寒。則病患關(guān)節(jié)同。
腰腳痛。寒濕持于氣交而為疾也。宜調(diào)太陽之客。以苦補之。(黃連解毒湯之類。)
以苦堅之。(大小柴胡湯。大小承氣湯之類。)以咸瀉之。(涼隔散。通圣散之
類。)以辛潤之。(小青龍湯。五積散之類。)歲谷宜。間谷宜稷。則寒氣不能為害。
此六節(jié)之氣。其氣交之化。天氣盛者。則為厥陰之復(fù)。地氣盛者。則為太陰之復(fù)。各
以其法治之。
逐年病日是司天。前進三辰為在泉。陽前陰后加人命。順到司天起病源。
子午少陰君火心。丑未脾土太陰存。寅申相火少陽位。卯酉陽明只是金。
辰戌太陽居水位。巳亥肝木足厥陰。醫(yī)師若會如此例。便是神仙生世塵。
日月治鈐上太陽。日七月六各分張。便有日千看日月。以此相隨作雁行。
甲日為頭乙為二。丙三丁四請參詳。以上規(guī)模皆效此。便知幾證可尋方。
貪巨祿文廉武破。六十七證屬中央。震離兌坎五十九。次第分為下太陽。
陽明卯酉屬金水。四十四法五行藏。若屬少陽只一證。太陰三證母身傍。
天地人分少陰證。□□□□□□□乾坤厥陰十九證。霍亂大證守心王。
日辰月巳太陽光。貪巳巨午祿至未。文申康酉武為戌。破軍亥上正相當(dāng)。
亥巽胸兌坎寅地。東方卯上居鄉(xiāng)。陽明卯酉木先數(shù)?;瘕埻了冉瘃R鄉(xiāng)。
水位法方四十四。若至申中霍亂方。寅為勞復(fù)陽明證。少陰四號沒底傍。
丑寅卯辰第一證。巳午未申第二章。酉戌亥子第一證。太陰為母合三堂。
子丑寅卯天字號。辰巳午未是人良。申酉戌亥傳于地。少陰病證話行藏。
亥上起干厥陰證。至辰六位可推詳。巳上起坤至于戌。干十坤九不須張。
仲景卻來多少證。二百二十零三章。法分三百九十七。藥有一百十二方。
內(nèi)有五丸并八散。除卻十一俱是陽。陽證一百一十六。陰病五十七篇章。
曉得陰陽活法例。為醫(yī)天下自名揚。

<目錄>卷下
<篇名>靈樞經(jīng)內(nèi)分出節(jié)要
屬性:樞機運轉(zhuǎn)。可兆生死。
注曰。脾胃者。是關(guān)格。亦號樞機也。故脾者。運水谷。滋榮四肢。胃者受納水谷。營
運百脈。流注于人迎氣口。
三脈周流。十二經(jīng)而復(fù)大會于胃也。乃脾胃之脈絕與不絕。則可以明其吉兇死生之
兆矣。
春土氣之絕者。三年仲秋之日死。

注曰。春脈不見長。只見弦緊者。土氣衰。而胃脈將絕也。應(yīng)肝屬木。生數(shù)三。故得三
年。至仲秋金旺應(yīng)時。其人必死。何也。其病肝之疾形見左脅下。自仲秋間。金氣旺
動。至秋加嘔逆。至秋變喘息氣厥。至仲秋金氣旺。木氣絕。故知死。
夏土氣之絕者。二年仲冬之日死。
注曰夏脈不見大。只見浮洪者。土氣衰。而胃將絕也。應(yīng)在心屬火。生數(shù)二。故得二
年。仲冬水旺應(yīng)時。其人必死。何也。其病心之積形。見心脅間。自仲夏間動。至秋加
喘息氣急。至仲冬水氣旺?;饸鉁?。又土氣絕。故知死。
秋土氣之絕者。四年仲夏之日死。
注曰。秋脈不見細。只見毛澀者。土氣變而胃脈將絕也。應(yīng)肺屬金。生數(shù)四。故得四
年。至仲夏火旺應(yīng)時。其人必死。何也。其病肺之積形。見右脅下。自仲秋間動。至仲
夏間變。腹虛鳴喘逆嘔吐。至仲夏火氣旺。金氣消。又土氣絕。故主死也。
冬土氣之絕者。一年仲夏之日死。
注曰。冬脈不見弱。只見沉滑者。土氣衰。而胃脈將絕也。應(yīng)在腎為水。生數(shù)一。故得
一年。至仲夏土旺應(yīng)時。其人必死。何也。其腎積形。見在右脅后脊膂之間。動無定
位自仲夏間動。至春和喘呼氣逆。小腹脹滿。夜夢鬼交。至仲夏土氣旺。水氣涸。又
土氣先絕。是故死也。
土寄旺于四季。至四仲而氣先勝。
注曰。土氣正位。寄旺四季。故每至四季之月。土氣先勝胃。金木水火不可無土也。
土寄中央。以濕土之氣。滋榮萬物。故有四時之旺。九天呈上。帝所居之位也。凡胃
脈絕。而返應(yīng)于仲夏死。何也。謂胃之勝土。居高位而克水也。土主胃脈。當(dāng)絕于冬。
若仲冬之時。弱脈不見。至仲夏之時?;鹜料鄳?yīng)子母同居。故至仲夏之時。土勝水絕
故知必死也。
春脈弦緊而毛。返見八緩而止者。九日死。
注曰。春脈應(yīng)弦緊而長。不見長而見毛者。胃氣將絕也。返見八緩而止者。至九日當(dāng)
死。何也。八者木數(shù)。九者金數(shù)。肝氣自勝。胃氣將絕。金又勝木。故九日死。
夏脈浮洪而滑。返見七澀而止者。六日死。
注曰。夏脈浮洪而大。不見大而見滑者。胃氣將絕也。返見七澀而止者。至六日當(dāng)死
何也七者火數(shù)。六者水?dāng)?shù)也。心氣自盛。胃氣將絕也。水又勝火。故至六日死。
秋脈毛澀而鉤。返見九細而止者。七日死。
注曰。秋脈應(yīng)毛澀而細。不見細而見鉤者。胃氣將絕也。返見九細而止者。七日當(dāng)死
何也。九者。金數(shù)也。七者?;饠?shù)也肺氣自盛胃氣將絕?;鹩謩俳鸸势呷账馈?/div>
冬脈浮滑而緩。返見六洪而止者。五日死。
注曰。冬脈應(yīng)沉滑而弱。不見弱不見緩者。胃氣將絕也。返見六洪而止者。五日當(dāng)死
何也。六者永數(shù)也。五者土數(shù)也。腎氣自盛。胃氣將絕也。土又勝水。故五日死。
病應(yīng)四時。不見胃脈者不治。
注曰。凡十二經(jīng)。十五絡(luò)。八脈受客邪而生諸病。若應(yīng)四時不見胃脈。土氣絕。則無
生氣。當(dāng)死。春弦緊而不長。夏浮洪而不大。秋毛澀而不細。冬沉滑而不弱。此四時
不見胃氣之脈也。病者必死。故人以胃氣為百脈之主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