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今天來說說:黑洞。
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視界逃脫的天體”。(電磁波)也逃逸不出。所以我們所謂的黑洞并不“黑”,只是巨大的引力使光也無法逃逸。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恒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后,發(fā)生引力坍縮產生的。它的形成又與中子星的形成相似,恒星死亡時,核心在自身的重力下會坍塌,發(fā)生爆炸。當核中心的所有物質變成中子狀態(tài)時,收縮過程會停止,壓縮了天體的體積和時間。在黑洞的情況下,物質被無限粉碎,粉碎到中子以下的狀態(tài),形成一個高密度到難以想象的天體,產生的巨大引力將不斷牽引周圍的物質,致使光也逃不掉了。
也可以簡單理解:通常恒星最初只含氫元素,恒星內部的氫原子核時刻相互反應。由于恒星質量很大,聚變產生的能量與恒星萬有引力抗衡,維持恒星內部結構平衡。由于氫原子核的聚變產生新的元素——氦元素,然后,氦原子也參與聚變,生成鋰元素。如此類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順序,直至鐵元素生成,該恒星便會坍塌。由于鐵元素結構相當穩(wěn)定,參與聚變時不釋放能量,而鐵元素存在于恒星內部,使得平衡打破,導致恒星內部不具有足夠的能量與質量巨大的恒星的萬有引力抗衡,從而引發(fā)恒星坍塌,最終形成黑洞。
黑洞有三種演變狀態(tài):吸積、蒸發(fā)和毀滅。
黑洞通常是因為它們聚攏周圍的氣體產生輻射而被發(fā)現的,這一過程被稱為吸積。
每個黑洞都有一定的溫度,溫度的高低與質量的大小成反比。越小,蒸發(fā)越快。
霍金發(fā)現,黑洞的引力場會消耗黑洞的質量。黑洞創(chuàng)生一對粒子,正粒子帶正能量,負粒子帶負能量,正粒子被牽引,負粒子逃逸。即黑洞的總能量少了,而愛因斯坦的公式E=mc^2表明,能量的損失會導致質量的損失。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