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評點印度MSMC新型沖鋒槍

  對于2009年10月份的軍事新聞來說,除了北京的盛大閱兵式和阿富汗、巴基斯坦膠著的反恐形勢之外,還有一條來自國外的消息引起了讀者的廣泛興趣,眾多國內門戶網站紛紛予以轉載。那就是印度自行研制的“現代沖鋒槍”(Modern Submachine Carbine,簡稱MSMC)有望在本年度12月份完成最后測試,并開始陸續(xù)裝備部隊。

  MSMC之所以一經出現,就吸引了國內眾多槍械愛好者的目光。這不僅是因為該槍來自于一直具有稱霸南亞野心的近鄰印度,也不僅是其獨特的5.56×30毫米口徑和長達27年的研制時間,更主要的是輕武器工業(yè)并不發(fā)達的印度將其宣稱為世界一流的“先進輕型緊湊沖鋒槍”,稱其“殺傷力和射速與短槍管步槍相當,非常適合近距離作戰(zhàn)以及個人自衛(wèi)使用。”那么,這些說法是真是假,MSMC沖鋒槍究竟有什么新穎獨特之處或其它值得贊賞的地方呢?下面讓我們來詳加分析——

 

                                                              

匣頂部安裝有反射式瞄準具的MSMC沖鋒槍,槍托呈伸展狀態(tài)。其塑料件加工水平比早期型號有了很大提高

                                                               “半自動”的真相

  雖然進入上世紀80年代以后,印度的經濟和綜合國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在1998年終于邁入了核大國的門檻,但在常規(guī)武器國產化方面卻始終進展遲緩,軍方的見異思遷和不切實際的需求使設計成果長時間難以轉化為現實,致使印度雖然坐擁近40座國有軍工廠,但包括輕武器在內的大部分常規(guī)武器仍依靠進口,質量低劣、可靠性差幾乎成為外界對印度自制武器的一致印象。MSMC也未能例外,國內網站上對它的批評幾乎是“一邊倒”的,特別是新聞中一句“該槍采用單發(fā)發(fā)射方式”更是引來了無數冷嘲熱諷。

  不過,這次錯的并不是MSMC,雖然印度有些項目的結果的確有些喜劇,但該國城市裝備研究和武器開發(fā)中心(ARDE)的專家們也不會真的弱智到花費近30年時間去研制一種不能連發(fā)的沖鋒槍。仔細研究后就會發(fā)現,這其實只是一處翻譯錯誤而已。國內各媒體反反復復轉載的其實都是一篇來自北方某研究所的“綜合報道”,而國外網站上所有關于MSMC的資料都介紹該槍的發(fā)射方式為“Single and Auto”(單、連發(fā)),只是提到了該槍“enables single hand firing”(允許單手射擊),大概是不熟悉槍械術語的某位翻譯誤將其譯為“單發(fā)發(fā)射”,從實物圖片上看,該槍的快慢機手柄是有3個位置的,這也證明該槍應有連發(fā)功能。同樣反證出國內這篇報道翻譯并不可靠的證據還有其中提到的“MSMC將主要用于取代印度軍方和其他強力部門目前使用的老式俄制9毫米沖鋒槍……”事實上印度從來沒有裝備過任何俄制沖鋒槍,俄式武器只有一部分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仿造的AKM,估計這里是英國斯太令9毫米沖鋒槍之誤。

  總體來說,國外網站對MSMC的評價還是相對公允的,認為該槍是一種“采用了罕見口徑彈藥的CQB(室內近距離戰(zhàn)斗的縮寫)武器系統(tǒng)”,“較低的后坐力使得此槍在連發(fā)時也能保持較好的穩(wěn)定性,緊湊并且平衡性好,適用于隱蔽行動”。其它優(yōu)點還包括:采用新設計的彈藥,精度和殺傷力有所提高;安裝有流行的皮卡汀尼導軌;雙手均可操作的拉機柄和保險/快慢機柄和整體式的握把-扳機護圈,同時提高了勤務性和便于保養(yǎng)維修;三角槍帶使得槍支易于攜行和方便在各種姿勢下射擊等等。既然是這樣一支總體來說評價良好,或者說其性能至少能夠達到世界同類武器普遍水平的新槍,說它只能單發(fā)半自動射擊,也明顯不合常理。

                                                                原型之謎

  從彈藥及用途來看,MSMC應該是一種與德國HK公司的MP7概念類似的單兵自衛(wèi)武器,發(fā)射高速小口徑專用彈,其威力能夠對付普通級別的防彈衣。但在外形和整體安排上,MSMC又與發(fā)射9毫米穿甲彈的俄國SR-2M沖鋒槍非常相似。那么,MSMC究竟是這兩種武器的印度版,還是另有出處?這需要從這類武器的發(fā)展歷史說起。

 

俄國SR-2M沖鋒槍外觀,它采用的平移式擊錘設計源自于VSS微聲狙擊步槍,整槍結構較MSMC簡單得多,體積也更加小巧

  上世紀60年代后期,單兵輕型防護裝甲的普遍裝備以及短突擊步槍的出現,使得發(fā)射普通手槍彈的沖鋒槍發(fā)展遇到了瓶頸。因此有些廠商提出為新一代沖鋒槍研制一種總長短于標準步槍彈的新型彈藥,但其彈頭初速比普通手槍彈高得多,有更好的侵徹性能。這種思想的早期代表是法國地面武器集團的GIAT微型沖鋒槍和美國柯爾特公司的IMP單人多用途武器系統(tǒng),它們雖未大量裝備,但其優(yōu)異性能還是給軍方留下了深刻印象。美國在1980年代末啟動了一項新型沖鋒槍研制計劃,稱之為PDW(單兵自衛(wèi)武器系統(tǒng)的縮寫),專門裝備二線的非直接作戰(zhàn)人員,以提高其自衛(wèi)能力。10年后,比利時率先推出了世界上首支真正的單兵自衛(wèi)武器——P90沖鋒槍,隨后HK的MP7系列也出現了。這些武器均使用新研制的全新小口徑彈藥,具有體積重量小但初速高的特點,突出近距離內的侵徹力和威力。而俄羅斯等一些相對保守的國家,則通過對老式手槍彈的持續(xù)改進,設計新的彈頭和提高初速,來解決侵徹力不足的問題,這樣新老彈藥能夠通用,降低了列裝成本。相對來說,全新設計的P90和MP7性能要更略勝一籌,不過代價就是必須使用價格不菲的新彈,這對于整個國家軍隊換裝來說,成本還是相當高昂的。對于軍費緊張同時科研力量有限的印度來說,最終選擇了上述兩種模式之外的第三條道路,那就是在現有武器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同時換用新型小口徑彈藥,從而以較低的風險和代價,研制出一種獨特的近距離作戰(zhàn)武器。

  印度原先是英國殖民地,加上長期與鄰邊國家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因此其輕武器裝備五花八門,不過1990年以后,陸軍主力部隊逐漸統(tǒng)一為裝備印度自產的5.56毫米INSAS系列槍族。該槍由印度自行研制,當年也曾號稱集世界各大名槍優(yōu)點于一身。但該槍在生產裝備初期并不盡如人意,在高寒地區(qū)出現過卡殼、塑料彈匣凍裂、三發(fā)點射打成連射等問題,因此很多部隊寧愿使用老式的L1A1或AK系列。隨著后來相關問題得到逐步解決,INSAS終于替換掉各種舊雜式步槍,成為印軍最常用的一種標準制式步槍。而MSMC正是一種在INSAS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輕型化沖鋒槍。

印度街頭裝備INSAS步槍的軍警

  雖然目前公布的MSMC沖鋒槍的資料較少,但只要仔細將它和INSAS步槍對比,即可發(fā)現端倪。前者的上下機匣和導氣部位等關鍵部位均與INSAS步槍后期改進型非常相似,因此MSMC應該是屬于INSAS槍族的一種變型槍,或者說是INSAS槍族的衍生。而俄羅斯的SR-2M沖鋒槍雖然在布局上與MSMC上更加相像,特別是彈匣設置也設置在握把內,還有護木和機匣的形狀,但兩者的內部機構等關鍵部分差距甚遠。通過對比就能看出,SR-2M的下機匣高度相對MSMC要小得多,這主要是因為SR-2M的內部設計與AK系列完全不同,采用了擊錘平移發(fā)射機構,同時機心的開閉鎖突筍不是設計在機頭的外圍,而是在機心靠后直徑較小的外圓上,因此大大減少了下機匣的高度,使得全槍結構十分緊湊,這種結構最早是俄國9毫米VSS微聲半自動狙擊步槍所采用的,在此基礎上隨后衍生出了多種結構緊湊的沖鋒槍和小型突擊步槍。而MSMC的下機匣部分結構類似于AK系列,顯得比較肥大,彈匣、握把和機匣大小比例明顯失調,是屬于那種典型的由自動步槍改進而來發(fā)射小型彈藥的沖鋒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還在INSAS的基礎上研制過同樣是5.56×30毫米口徑的MINSAS卡賓槍,該槍明顯是INSAS步槍的縮短型號,但使用類似AK-74U的金屬下折式槍托,其余部分設計均與INSAS類似。不過就目前看來,MSMC與MINSAS是分別面向不同用戶開發(fā)的,兩者之間并不存在競爭關系。

                                                                MSMC結構粗析

  MSMC沖鋒槍雖然是一支新槍,外形也讓人感覺耳目一新,但內部結構設計方面仍是傳統(tǒng)式的,并沒有采用新型結構和原理。該槍采用導氣式、槍機回轉閉鎖、回轉擊錘擊發(fā)原理,配用可調節(jié)前后位置的金屬伸縮槍托,全槍可分為小握把組件、下機匣組件、槍托組件、槍機組件和彈匣等若干部分。若略去槍托部分的話,該槍布局非常類似于俄國AK-74U短突擊步槍,只不過將小握把與彈匣座兩者位置合二為一,而對于MSMC這種專為近距離戰(zhàn)斗設計的武器說,彈匣設于握把內最有利于縮短全槍長度。

  

 

使用下折金屬槍托的MINSAS卡賓槍,與INSAS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改為使用與5.56×30毫米槍彈配套的的金屬弧形彈匣。該槍在很多特征上均與MSMC沖鋒槍相近或相似。

      小握把組件是由一整塊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的塑料件,兼做護木和彈匣座,并起到連接下機匣和槍托組件的作用??傮w來看,MSMC小握把部分的設計明顯與MP7有很大差距。從成品塑料件的表面、邊角細節(jié)可以看出,其模具加工水平尚顯粗糙,握把兩側沒有加工防滑紋,僅僅在前后有波浪形的防滑突起,握把和前護木的過渡也不是很自然。為了避免帶手套射擊時不便扣動扳機的問題,在小握把前設計了一個大型的握把護圈,放棄了常規(guī)的扳機護圈,但該護圈看起來比較單薄,是否能經得起野戰(zhàn)環(huán)境下的粗暴使用還有待檢驗。由于MSMC使用的是弧形金屬彈匣,握把外形設計難度較大,既要保證手掌握持部分尺寸不能過大,同時還要盡可能地握持舒適,便于據槍瞄準。但不可避免的一點是該槍握把必須設計得比較垂直,因此長時間握持后必然會造成手腕酸疼。為保證連接的牢固性,整個小握把組件將下機匣完全包裹起來,因此看不到下機匣的表面,很容易造成該槍采用了工程塑料下機匣的錯覺,其實該槍的下機匣還是整個由鋼板沖壓成型的,只是外面包裹著塑料件而已,這也是該槍由INSAS步槍發(fā)展而來的一個重要證據。

  下機匣組件是MSMC沖鋒槍最重要的一個組件,起到連接全槍所有零部件的作用。該槍的下機匣明顯是由INSAS步槍的下機匣縮短而來的,屬于沖鉚型機匣,機匣本體為鋼板沖壓結構,前部鉚接有節(jié)套件。節(jié)套和槍管連接在一起。槍管上依次裝有消焰器、刺刀座、導氣箍兼準星座等零部件,槍管上方為活塞筒和拉機柄部件。與AK系列不同的是,MSMC沖鋒槍和INSAS步槍的拉機柄均設置在活塞筒的左側部位,且拉機柄不與槍機剛性連接,因此拉機柄不隨槍機往復運動,另外拉機柄頭部可以折疊,以減小槍支的橫向尺寸。在MSMC沖鋒槍上拉機柄還可以左右換向安裝,以方便左撇子射手使用,不過其設計不夠簡便,更換起來比較麻煩,需要將整槍分解后才能實行。MSMC的消焰器為圓柱多孔型,消焰器后部為刺刀座,可以安裝刺刀,這在現代沖鋒槍上是很少見的,不過MSMC的字面意思就是“現代沖鋒卡賓槍”,而卡賓槍上安裝刺刀就普遍多了。與一般槍械不同的是,MSMC的刺刀座上部還加工有一段導軌,可以安裝一些小型附件,不過該導軌很短,又靠近槍口部,加上上機匣頂部本來就已經有較長的標準導軌了,因此這一小段導軌實用價值并不大。準星座的設計與INSAS步槍的準星座基本相同,也帶有導氣孔關閉扳手,該扳手在INSAS步槍上同時作為發(fā)射槍榴彈時使用的簡易表尺,當其立起時關閉導氣孔。不過在短小的MSMC沖鋒槍上,這個裝置顯得十分多余,因為其較短的槍口根本無法發(fā)射槍榴彈,或許是從零件的通用性來考慮,才沒有重新設計準星座兼導氣箍這個部件。由于該槍的扳機在彈匣前方,因此為了便于操作,將快慢機扳手設置在了扳機上方位置,避免了操作上的麻煩,而INSAS步槍的快慢機是位于機匣后方扳機上方的。MSMC快慢機同樣有三個位置:S、A和R,其中S為保險位置,A為連發(fā)位置,R為單發(fā)位置。因為MSMC的槍機系統(tǒng)未做大的改進,所以發(fā)射機構還是安裝在下機匣的后方位置,扳機通過連桿與之相連以控制發(fā)射過程。

 

 印度在某次武器展會上展出的早期型MSMC沖鋒槍,注意它的小型扳機護圈和由鋼板沖壓焊接而成的槍托,均與正式定型型號有很大不同

  MSMC的上機匣蓋組件雖然形狀類似于AK槍械的機匣蓋,但是與INSAS步槍一樣,上下機匣之間采用的是鉸接結構,只能向前旋轉打開,不能拆下。這是因為兩者均使用安裝在上機匣蓋后端的覘孔式瞄準具,如果是AK那種上機匣蓋的定位安裝方式,將無法保證正確的瞄準基線,只是鉸接方式要求前方必須有能夠準確定位的鉸接軸才行。這種設計出現在早期使用沖壓焊接槍托的樣槍上,后期的MSMC則進一步改進了這個設計,這是因為前種連接方式機匣蓋需要旋轉,無法使在上機匣蓋上安裝較長的導軌,而后期機匣蓋上的導軌槽一直延伸到活塞筒的前部,因此上機匣蓋前部與下機匣之間重新設計了連接方式,機匣蓋前部與節(jié)套之間使用導槽定位,機匣蓋后部不再使用AK那種用復進簧座鎖定的式樣,改為用銷釘穿過機匣蓋的后端來定位的辦法,不僅安裝牢固,還能夠消除間隙,盡可能地保證不影響瞄準基線。不過該設計看起來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機匣蓋上的導軌雖然加長了,但是中間有一小段為了給機匣蓋前部定位處讓位,沒有加工成導軌,這樣導軌就變成了前短后長的兩段式,而前部較短的導軌用處并不大,因此這一設計顯然沒能根本解決導軌較短的問題。其實如果換一種思考方式,即不改變原始機匣蓋的設計,而在護木兩側另行增設導軌,這樣既能解決了加裝附件的問題,也不必重新設計機匣蓋的連接方式。

  MSMC沖鋒槍的槍機系統(tǒng)基本與INSAS步槍相同,但是由于MSMC沖鋒槍發(fā)射的5.56×30毫米彈比較短,因此槍機長度有一定的縮短。和INSAS步槍一樣,MSMC的槍機系統(tǒng)也類似于AK系列,為活塞長行程、回轉閉鎖式槍機。唯一不同的是槍機框處無伸出的拉機柄,因此不存在AK系列因槍機框的拉機柄往復運動造成射彈偏向右上方的問題。

  

展會上同時出現的帶有兩腳架的重槍管型INSAS步槍和MSMC沖鋒槍??梢姾笳叩膲K頭的確不算小巧,稱為卡賓槍不算為過

槍托組件由槍托底板和左右支桿組成。早期的支桿和底板均為鋼板沖壓焊接式樣,后期槍托支桿改為圓柱形鋼絲,槍托底板為工程塑料材質,與左右支桿注塑成一體,在左右支桿的內側有多個用于調節(jié)槍托長度的定位缺口。槍托卡筍有2個,分別位于機匣尾下部的左右兩側,為兩個圓柱形的按鈕,用拇指和食指共同按壓即可拉出槍托,在合適的長度位置上讓卡筍卡入支桿上的定位缺口內即可固定。這種改進后的槍托外形美觀,也比較輕便,同時更加堅固耐用。

  MSMC的彈匣為鋼板沖壓成型的弧形彈匣,為雙排雙進式樣,彈匣表面有2道加強凹槽。與握把式彈匣座配合,可以直接插入定位,使用較簡單。由于5.56×30毫米彈體積小巧,因此這種彈匣攜帶和使用均比較方便。

                                                            新彈辨源

  MSMC沖鋒槍的另一大亮點是該槍使用的5.56×30毫米短彈,因此需要特別介紹一下。很多國內資料均介紹說該彈是印度自行研制的,不過筆者在查閱國外原始資料之后,發(fā)現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其實這種短彈的原型是美國柯爾特公司為MARS武器系統(tǒng)而設計的5.56×30毫米MARS彈。MARS即“Mini Assault Rifle System”的縮寫,意思為小型突擊步槍系統(tǒng),該槍是在柯爾特M16A1短突擊步槍的基礎上將機匣和槍管長度再次縮短而改進出的一種小型輕便自動武器,威力、火力強度以及精度大大高于一般沖鋒槍。如果MARS彈配用3.56克重的彈頭,當它從MARS長度為280毫米的槍管里射出時,初速將達792米/秒,槍口動能達到1117焦耳,而2.6克彈頭的初速可達884米/秒,槍口動能為1016焦耳。這種MARS系統(tǒng)具有體積小巧輕便、威力大、火力猛等優(yōu)點,在城市和巷戰(zhàn)時具有比一般輕型沖鋒槍更多的優(yōu)勢,非常適合特種部隊以及二線人員使用,加上它是由M16步槍改進而來,結構和布局和M16一樣,換裝后訓練和使用均不成問題。不過,雖然MARS的設計思想是正確的,但必竟5.56×30毫米短彈是一種新型彈藥,加上當時M4卡賓槍已經開始大量列裝,所以美軍最終還是放棄了MARS。

      5.56×30毫米槍彈的實物(左)和線條圖(右)

  印度自行生產的5.56×30毫米短彈稱為5.56×30 INSAS槍彈,其彈頭重2.6克,彈頭長17毫米,全彈重9克,全長42毫米。關于該彈是否是仿自柯爾特的MARS短彈,印度方面雖然沒有明確表態(tài),但從國外各種已公布的資料來看,兩者數據高度吻合,因此這一點已是不爭的事實了。該種短彈的設計定位是給抵肩射擊的微型自動武器使用,沒有考慮為手槍配套,因此在細節(jié)上還是與比利時的5.7×28毫米以及德國的4.6×30毫米槍彈略有區(qū)別,更適合槍管較長的武器發(fā)射使用,以獲得較高的初速和良好的精度。但印度生產的這種短彈與美國原品相比,主要變化就是初速有所降低,由MSMC發(fā)射時初速只有650米/秒,因此國外武器評論家在提到印度的MSMC系統(tǒng)時,曾批評其彈頭初速過低,這會導致100-200米這段射程內的威力有非常明顯的下降。

                                                                         未來展望

  雖然自2008年以來,印度在多次輕武器展覽上均展出了MSMC沖鋒槍,但目前該槍還未大量裝備。按照印方的說法,該槍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最后測試,首先將裝備特種部隊和反恐部隊,隨后那些裝備老式沖鋒槍的部隊也將陸續(xù)換裝此槍,再加上MSMC沖鋒槍的設計特點,可以明顯看出,印度并未打算將其定位為PDW,而是主要作為一種比INSAS步槍輕便的特戰(zhàn)武器來使用。

  

MSMC較它將要取代的斯太令L2A3等老式沖鋒槍來說,性能要先進許多,但是口徑的改變又會增加列裝成本和后勤供應的負擔

MSMC沖鋒槍相對印度此前裝備的各種老式沖鋒槍來說,設計上有了明顯進步,較多地采用了工程塑料件,并設計有附件導軌,外觀上有了很大改善,不過其實際性能卻提高有限,特別是作為沖鋒槍來說,其結構略顯復雜,體積也較大,并不完全適用。此外,該槍細節(jié)設計不夠簡潔精練,如護木前后過渡明顯、高度落差過大等等,都影響到了外觀整體形象,有些局部如刺刀座以及其上的小導軌,甚至有畫蛇添足之感。歸根到底,該槍只是一種在標準突擊步槍基礎上改進來的武器,并沒有完全按照5.56×30毫米短彈的體積和大小來“量體裁衣”。至于這種印度的“明星”沖鋒槍究竟是“龍”還是“蛇”,能否在世界沖鋒槍之林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能等到該槍大量裝備部隊,并且經過實戰(zhàn)檢驗后,方能知曉了。

 

注:本文由我和明光共同撰寫,發(fā)表在《現代兵器》2010年第1期上,略有刪改。

 

更多精彩,請關注網易軍事頻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INSAS突擊步槍
印度INSAS槍族
終于有個給我們墊底的:印軍最新主力步槍工藝感人
幾種很特別的槍械,第三種霰彈槍看起來就像早期的步槍
印度 INSAS機槍
10支少見的冷門微型沖鋒槍,有的外形丑,有的是老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