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痛
脅痛是由肝膽有火,肺氣,淤血,郁悶,氣虛,痰癖,食積所致。
〔單方〕柴胡
〔異名〕菇草、柴草、山柴胡等。
〔主治〕脅痛。
〔用量〕50克。
〔用法〕將柴胡加3片生姜,水煎服。
〔解〕體弱受外邪寒濕侵襲經(jīng)絡(luò)。癥見脅肋疼痛,痛側(cè)竄入背部等。治宜理氣散寒。
柴胡性味:苦、涼,入肝,膽經(jīng)。有和解表里,疏肝通經(jīng)等功效。治寒熱往來,頭痛目眩等。生姜有散風(fēng)寒,祛痰作用。
〔單方〕蘇木
〔異名〕蘇枋、蘇方、棕木、赤木、紅柴。
〔主治〕脅痛。
〔用量〕12克。
〔用法〕將蘇木煎水服。
〔解〕跌打淤血停滯。癥見脅肋痛如刺,按之痛更加劇,痛處固定不移。治宜祛淤通絡(luò),活血止痛。
蘇木性味:甘、咸,平,入肝、胃經(jīng)。有行血,破淤,消腫,止痛等功效。
〔單方〕黃連
〔異名〕支連、王連等。
〔主治〕肝火脅痛。
〔用量〕50克。
〔用法〕將黃連干姜20克,共研末,每次服10克,1日3次。
〔解〕熱化火,肝膽氣失疏通。癥見脅肋脹痛,胸悶,疼痛游竄手足。治宜泄肝膽火,疏肝理氣鎮(zhèn)痛。
黃連性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有瀉火燥濕,解毒,止痛等功效。治心經(jīng)實(shí)熱,肝火脅痛,骨關(guān)積熱痛等癥。生姜有散寒祛風(fēng)作用。
〔單方〕韭菜
〔異名〕草鐘乳、起陽草、懶人草、壯陽草、長生草、扁菜。
〔主治〕肝郁脅痛。
〔用量〕100克。
〔用法〕將韭菜連根搗爛,加醋炒熱,用紗布包好,趁熱熨痛處,反復(fù)數(shù)次。
〔解〕悲傷惱怒,傷肝氣。癥見兩脅疼痛,胸隔痞塞,筋脈拘急,腰腳重滯,脅痛難忍。治宜解郁理氣,宣泄郁火。
韭菜性味:辛,溫,入肝、胃、腎經(jīng)。有溫中下氣,散寒,解毒,調(diào)和臟腑,補(bǔ)虛等功效。
〔單方〕地膚子
〔異名〕地葵、地麥、益明、落帚子、竹帚子、千頭子、帚菜子、鐵掃把子、王帚、掃帚、白地草等。
〔主治〕脅痛。
〔用量〕100克。
〔用法〕將地膚子陰干。研末,用開水送服,每次服12克,每日3次,連服5~6天即愈。
〔解〕風(fēng)寒濕熱積滯,肝膽氣失通絡(luò),脅下淤積。癥見脅痛如刺,痛處不移,入夜更甚,脅肋下痞塊。治宜理氣清濕熱。
地膚子性味:甘、苦,寒,入腎、膀胱二經(jīng)。有利小便,清濕熱等功效。治淋病, 風(fēng)疹,瘡毒,陰部濕癢、疵氣,脅痛等。
〔單方〕茴香
〔異名〕小茴香、土茴香、野茴香、小香、香子。
〔主治〕脅刺痛。
〔用量〕50克。
〔用法〕將茴香與只殼20克研末,每次服6克,溫酒送服。每日2~3次。
〔解〕氣血停滯。癥見兩脅痛難忍,痛處不移動。治宜通經(jīng)止痛,活血散氣。
茴香性味:辛,平,入肺、胃、膀胱經(jīng)。有燥濕祛風(fēng)等功效。治胃冷氣痛,脅刺痛等癥。
〔單方〕青皮
〔異名〕青橘皮、青柑皮。
〔主治〕脅痛。
〔用量〕500克。
〔用法〕將青皮切碎,拌醋炒燙,裝入布袋,熱熨脅痛處,冷則更換,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解〕脅下淤積。癥見脅痛如刺,痛處不移,入夜更甚,脅肋下痞塊。治宜疏肝理氣。
青皮性味:苦、辛,微溫,入肝、膽經(jīng)。有疏肝破氣,散結(jié)消痰,治胸脅痛,胃脘疼痛,乳腫,乳核,食積等。
〔單方〕公丁香
〔異名〕公丁香、支解香、雄丁香、丁子香等。
〔主治〕肝膽質(zhì)變, 兩脅作痛
〔用量〕16克。
〔用法〕將公丁香研末,取少許吹鼻,每日3次。
〔解〕風(fēng)熱化火,肝膽氣失疏通。癥見脅肋脹痛,胸悶,疼痛游竄不定。治宜泄肝膽火,疏肝膽理氣鎮(zhèn)痛。
公丁香性味:辛,溫,入胃、脾、腎經(jīng)。有理氣,溫中,暖腎,降逆等功效。治嘔吐,反胃,心腹冷痛等癥。
〔單方〕木香
〔異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廣大香等。
〔主治〕肝氣脅痛。
〔用量〕50克。
〔用法〕將木香另加皂角50克,共研末,每次12克,1日2次。
〔解〕情志不舒,肝氣失疏通。癥見脅肋脹痛,胸悶,飲食減少,疼痛游竄。治宜疏肝理氣鎮(zhèn)痛。
木香性味:辛,溫,有散滯氣,調(diào)諸氣,和胃氣,行肝經(jīng)氣,瀉肺氣等功效。治各種心痛,膀胱冷氣。皂角有搜肝風(fēng),瀉肝氣,辟瘟疫邪濕氣等作用。
〔單方〕阿魏
〔異名〕五彩魏、臭阿魏、熏渠、哈昔泥。
〔主治〕肝氣脅痛。
〔用量〕3克。
〔用法〕將阿魏研末,放在狗皮膏上,溶化后貼于脅痛處。
〔解〕因情志不舒,肝氣失于疏通。癥見脅助脹痛,胸悶,飲食減少,疼痛游竄不定。治宜疏肝理氣鎮(zhèn)痛。
阿魏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胃經(jīng)。有破積,下氣,止臭,止痛等功效。治食積心腹冷,氣積,結(jié)塊疼痛等癥。
〔單方〕高梁米糠
〔異名〕木稷、獲梁、蘆禾癸等。
〔主治〕脅痛。
〔用量〕250克。
〔用法〕將梁米糠蒸半小時后,用白酒調(diào)敷患處。
〔解〕因肝、腎氣血虛耗。癥見體虛脅痛,痛竄背部等。治宜補(bǔ)氣血,養(yǎng)肝腎。
高梁米糠性味:甘、澀,溫。有益中,利氣,止泄等功效。
〔單方〕刀豆
〔異名〕刀豆子、大刀豆、關(guān)刀豆、刀巴豆、刀培豆。
〔主治〕脅痛。
〔用量〕12克。
〔用法〕將刀豆燒存性研末,用黃酒一杯送服。
〔解〕因淤血,氣滯侵入脅部。癥見脅肋疼痛,痛則竄入背部。治宜理氣散寒。
刀豆性味:甘,平。有和中下氣,散淤活血等功效。
〔單方〕白芥子
〔異名〕辣菜子。
〔主治〕肺邪脅痛。
〔用量〕50克。
〔用法〕將白芥子搗成泥狀,與雞蛋清拌勻,貼在脅痛處,半小時后,將藥重新翻拌,再貼1小時,然后去藥。
〔解〕因寒邪襲肺、熱灼肺及脅部。癥見惡寒發(fā)熱,氣喘咳嗽,脅肋刺痛,或咳引脅痛。治宜潤肺順氣,溫中鎮(zhèn)痛。
白芥子性味:辛,溫,微毒,入肺、胃經(jīng)。有順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經(jīng)止痛等功效。治痰飲咳嗽,胸脅脹滿疼痛。雞蛋清有清熱,涼血作用。
〔單方〕枳實(shí)
〔異名〕香國枳實(shí)、酸橙枳實(shí)、構(gòu)橘。
〔主治〕脅刺痛。
〔用量〕30克。
〔用法〕將枳實(shí)加川芎20克研末,每次服6克。
〔解〕跌仆淤血停滯。癥見兩脅刺痛難忍,痛有定處,咳嗽急劇。治宜活血散淤,通絡(luò)止痛。
枳實(shí)性味:苦,寒,入脾、胃經(jīng)。有破氣散痞,祛痰消積等功效。治胸腹脹滿,痞痛,食積,便秘。川芎有行氣解郁,祛風(fēng)燥濕,活血止痛等作用。
〔單方〕桂枝
〔異名〕柳桂。
〔主治〕兩脅冷痛。
〔用量〕30克。
〔用法〕將桂枝加枳殼30克,姜3片煎服。
〔解〕因損傷后寒邪入里。癥見兩脅冷痛,身冷怕寒。治宜散寒經(jīng),活血止痛。
桂枝性味: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jīng)。有發(fā)汗解肌,溫經(jīng)通脈,溫中行血,健脾燥胃等功效。只殼有破氣行淤,水積等作用。姜有散寒發(fā)表的作用。
〔單方〕川芎
〔異名〕香果、山菊窮、京芎、撫芎、臺芎。
〔主治〕脅刺痛。
〔用量〕25克。
〔用法〕將川芎加枳實(shí)20克共研末,每次6克用溫開水服。
〔解〕因跌仆淤血停滯。癥見兩脅刺痛難忍,痛有定處,不移動,咳嗽急劇。治宜活血散痞,通經(jīng)止痛。
川芎:味辛,溫,入膀胱、心、肺經(jīng)。有破氣散淤,補(bǔ)氣虛燥濕,行氣開郁等功效。枳實(shí)有祛痰消積,治胸腹脹滿,食枳等作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