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常用中草藥圖譜10
 
  • 壺盧---肺燥咳嗽\子(齒搖疼痛)

     

  • 【壺盧的功效介紹】:
    壺盧 (《日華子本草》)
    【異名】匏(《詩經(jīng)》),匏瓜(《論語》),壺(《鶡冠子》),瓠瓜(《說文》),甜瓠瓤(《唐本草》),腰舟(《鶡冠子》陸佃注),瓠匏(《滇南本草》),藈姑(《群芳譜》),葫蘆瓜(《本草求原》),葫蘆(《飲片新參》)。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瓢瓜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瓢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全株蒼綠色,被軟毛;卷須分枝。
       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圓形或腎狀卵圓形,長寬各約10~40厘米,稍有角裂或3淺裂,先端鈍尖,邊緣有短齒,基郎心形,有長葉柄,頂端具腺齒2枚。
       花雌雄同株,單生于葉腋;雄花柄較葉柄為長,雌花柄短;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稍圓形。
       雄花雄蕊3枚,花藥結(jié)合,一藥只1室,另二藥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
       果實大型,呈扁圓球形或梨形,幼時略柔軟,淡綠色,熟后外皮變硬,近于白色。
       種子白色,多數(shù),呈倒卵狀長橢圓形。
       花期7~8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種子(壺盧子)、陳舊的老熟果皮(陳壺盧瓢)亦供藥用。
       各詳專條。
       
    【采集】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實,去皮用。
       
    【化學(xué)成分】原種葫蘆干瓢中含葡萄糖20%,戊聚糖等。
       果實成熟時木質(zhì)素的含量增多,而莽草酸等含量減少。
        另有謂葫蘆有毒,含葫蘆素B。
       
    【藥理作用】麻醉犬靜脈注射葫蘆煎劑0.4克/公斤有顯著的利尿作用,其作用較蟲筍略強而持久,如與蟲筍合用,利尿效果比單用者顯著。
       家兔以葫蘆煎劑2克/公斤灌胃,每日排尿總量雖無甚增加,但在給藥后的最初12小時內(nèi),尿量較平時增加40%;如以葫蘆與蟲筍等量混合煎劑灌胃,尿量增加達67.41%。
       家兔以2克/公斤/日灌胃,連續(xù)1周無不良反應(yīng)。
       去皮根可治水腫,并有致瀉作用。
        葫蘆素B對兔之最小致死量為0.6毫克/公斤(靜脈注射?),注射于麻醉貓0.3毫克/公斤可致死,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數(shù)致死量為1毫克/公斤,動物之死亡皆由于急性肺水腫;死后解剖除肺充血外,有全身青紫、心停于擴張期、胃粘膜郁血等。
       某些變種的果肉或葉有致瀉作用。
       
    【性味】甘,淡,平。
        ①《滇南本草》:性寒,甘淡。
        ②《品匯精要》:味甘,性平,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涼。
       
    【歸經(jīng)】入肺、牌、腎經(jīng)。
        ①《本草求真》:入心、胃、大小腸,兼入肺。
        ②《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jīng)。
       
    【功用主治-壺盧的功效】利水,通淋。
       治水腫,腹脹,黃疸,淋病。
        ①陶弘景:利水道。
        ②《飲膳正要》:主消水腫,益氣。
        ③《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煩熱。
        ④《本草再新》:利水。
       治腹脹,黃疸。
        ⑤《陸川本草》:潤肺。
       治肺燥咳嗽。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煅存性研末。
       
    【宜忌】中寒者忌服。
        《滇南本草》:動寒疾,有寒疾食之,肚腹疼。
       發(fā)腹中風(fēng)濕痰積,有風(fēng)濕積食之,肚腹疼痛。
       出風(fēng)疹,不宜多食。
        【壺盧子的功效介紹】:
    壺盧子 (《綱目》)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瓢瓜的種子,詳壺盧條。
       
    【采集】秋后采取成熟果實,剖取種子,曬干。
       
    【功用主治-壺盧子的功效】《御藥院方》:治齒齦或腫或露,齒搖疼痛:壺盧子八兩,牛膝四兩。
       每服五錢,煎水含漱,日三、四次。
  • 旋花 ----高血壓、小便不利

     

    【別名】筋根花、鼓子花、籬天劍、打碗花、打破碗花、狗狗秧、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籬天劍的花朵。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ystegia sepium (L.) R. Br.[Con-volvulus sepium L.]

    采收和儲藏:6-7月開花時采收,晾士。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全株不被毛。莖纏繞,有細棱。葉形多變,葉片三角狀卵形或?qū)捖研?,長4-10cm,寬2-6cm,先端漸尖銳尖,基戟形或心形,全緣或基部稍伸展為具2-3個大齒缺的裂片?;▎紊~腋;花梗長達10cm,有細棱或有時個狹翅;苞片2,寬卵形,先端銳尖;萼片5,卵形;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時淡紅色或紫色,漏斗狀,冠檐微裂,雄蕊5,花絲基部擴大,被小鱗毛;子房無毛,柱頭2裂。蒴果卵形,長約1cm為增大的宿存苞片和萼片所包被。種子黑褐色,長約4mm,表面有小?;ㄆ?-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2600m的路旁、溪邊草叢,農(nóng)田邊及山坡林緣。

    資源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性狀】古代《本草》所載的旋花,除指上種外,尚包括同屬植物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參見面根藤條。

    【化學(xué)成份】參見狗狗秧條。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肺;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顏;澀精。主面皯;遺精;遺尿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0g;或入丸劑。

    【附方】秘精益髓:五色龍骨五兩,覆盆子五兩,蓮花蕊四兩(未開者,陰干),鼓子花三兩,雞頭子仁一百個,井為未,以金櫻子二百枚(去皮),木臼搗爛,水七升,煎濃汁一升,去滓和藥,杵二千下,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鹽酒下三十丸。忌葵菜。(《瑞竹堂經(jīng)驗方》太乙金鎖丹)

    【各家論述】《本經(jīng)》:主益氣,去面黑色。

    《全國中草藥匯編》【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降壓,利尿,接骨生肌。高血壓,小便不利;外用治骨折,創(chuàng)傷,丹毒。

    】《中華本草》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肺;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顏;澀精。主面皯;遺精;遺尿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功用主治-狗狗秧的功效】①《河南中草藥手冊》:清熱、滋陰、降壓,利尿。
        ②蘇醫(yī)《中草藥手冊》:根莖健胃消食,強壯,利大小便。
       治消化不良,糖尿病,并可促進骨折創(chuàng)傷愈合。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選方】①治高血壓:狗狗秧根一兩。
       煎服,日服二次。
        ②治小便不利:狗狗秧連根全草一兩五錢,糠谷老二至三個。
       水煎服。
       (選方出《河南中草藥手冊》)
  • 八角蓮-----瘰疬\蛾喉\帶狀皰疹

     

  • 【八角蓮的功效介紹】:
    八角蓮 (《福建民間草藥》)
    【別名】八角連(《綱目拾遺》),金魁蓮(《分類草藥性》),旱八角、葉下花(《貴陽民間藥草》),一把傘、馬眼蓮、獨葉一枝花(《廣西中藥志》),八角盤、六角蓮(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獨腳蓮、獨角蓮、八角金盤(《江西草藥》),山荷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八角蓮的根莖及根。
       
    【植物形態(tài)】八角蓮多年生草本。
       根莖橫臥,具粗壯的須狀根。
       莖直立,高約20~40厘米。
       莖生葉2片,在近莖頂處相接而生;柄長14厘米左右;葉片盾狀亞圓形,直徑20~30厘米,5~9淺裂,裂片廣三角狀卵形,長3~5厘米,葉緣有細齒。
       傘形花序,生于莖頂兩葉交叉處,花5~8,或更多,下垂;萼片6,橢圓形,長約12毫米;花瓣6,暗紅色,2輪排列,外輪3枚橢圓形,內(nèi)輪3枚倒卵形;雄蕊6,花絲扁平,開張;花藥與花絲等長或較長,內(nèi)向;花柱短,柱頭盾狀,子房上位。
       漿果圓形。
       花期初夏。
        生長于深山密林陰濕處。
       分布我國南部、西南部及東南部。
        同屬植物川八角蓮分布四川、云南、貴州。
       其根莖,在貴州地區(qū)與八角蓮?fù)热胨?,功效相同?br>   
    【采集】秋、冬采挖,洗凈泥沙,曬干或鮮用。
       
    【藥材】根莖呈結(jié)節(jié)狀,長約6~10厘米,徑約0.7~1.5厘米,鮮時淺黃色,干后呈棕黑色;表面平坦或微凹,上有幾個小的凹點,下面具環(huán)紋。
       須根多數(shù),長達20厘米,徑約1毫米,有毛,鮮時淺黃色,干后棕黃色。
       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
       根莖斷面黃綠色,角質(zhì);根的斷面黃色,中央有圓點狀中柱。
       氣微,味苦。
        產(chǎn)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化學(xué)成分】根及根莖含鬼臼毒素(pobophyllotoxin)、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異苦鬼臼酮(isopicropodophyllone)、金絲桃甙(hyperin)等。
       
    【性味】苦辛,平,有毒。
        ①《分類草藥性》:味苦,無毒。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微辛,溫,有毒。
        ③《貴陽民間藥草》:辛微苦,平,無毒。
        ④《廣西中藥志》:甘苦微辛,性涼,無毒。
       
    【歸經(jīng)】《廣西中藥志》:入肺經(jīng)。
       
    【功用主治-八角蓮的功效】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祛瘀消腫。
       治癰腫,疔瘡,瘰疬,喉蛾,跌打損傷,蛇咬傷。
        ①《綱目拾遺》:治一切毒蛇傷。
        ②《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虛弱脫肛;外用消傷腫,并治蛇咬傷,疔瘡。
        ③《福建民間草藥》:散結(jié)活瘀,消癭解毒。
        ④《廣西中藥志》:清熱化痰,解蛇蟲毒。
       治肺熱痰咳,蟲蛇咬傷,單雙蛾喉痛,瘡癤。
        ⑤《四川中藥志》:治勞傷吐血、腰痛,疥癬白禿。
        ⑥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燥濕瀉火。
       治淋巴結(jié)炎,腮腺炎,癰瘡。
        ⑦《江西草藥》:治腎虛,勞傷,中暑,胃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或研末。
       外用:研末調(diào)敷、搗敷或浸酒涂敷。
       
    【選方】①治腫毒初起:八角蓮加紅糖或酒糟適量,共搗爛敷貼,日換兩次。
       (《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疔瘡:八角蓮二錢,蒸酒服;并用須根搗爛敷患處。
       (《貴陽民間藥草》) ③治瘰疬:八角蓮一至二兩,黃酒二兩。
       加水適量煎服。
       (《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帶狀皰疹:八角蓮根研末,醋調(diào)涂患處。
       (《廣西中草藥》) ⑤治單雙蛾喉痛:八角蓮一錢,磨汁吞咽。
       (《廣西中藥志》) ⑥治跌打損傷:八角蓮根一至三錢,研細末,酒送服,每日二次。
       (《江西草藥》) ⑦治毒蛇咬傷:㈠八角蓮三至五錢,搗爛,沖酒服,渣敷傷處周圍。
       (《廣西中草藥》)㈡八角蓮根白酒磨涂患處;亦可內(nèi)服,每服二錢。
       對神經(jīng)性毒素,可取八角蓮根五節(jié),用75%酒精7毫升,浸泡七天,取浸出液一至二毫升,注入傷口內(nèi)。
       (《江西草藥》) ⑧治痰咳:八角蓮四錢,豬肺二至四兩,糖適量。
       煲服。
       (《廣西中藥志》) ⑨治體虛弱,癆傷咳嗽,虛汗盜汗:八角蓮三錢,蒸鴿子或燉雞或燉豬肉半斤服。
       (《貴陽民間藥草》)
  • 【附注】:第一批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3級保護對象,為漸危植物。因加強保護,禁止濫采濫挖。

  • 石見穿----急、慢性肝炎

     

  • 【石見穿的功效介紹】:

    石見穿 (《綱目》)
    【異名】月下紅(《蘇州本產(chǎn)藥材》),華鼠尾草、烏沙草、黑面風(fēng)、大發(fā)汗(《廣西中獸醫(yī)藥植》),石打穿、石大川(《全展選編·婦產(chǎn)科》)。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紫參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紫參,又名:小丹參. 一年生草本,直立或在基部下傾,高20~70厘米。
       莖單一或分枝,全株被有倒生的短柔毛或長柔毛。
       葉為完全單葉,或上部為單葉,下部為復(fù)葉;復(fù)葉由3小葉組成,小葉片卵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臟形或楔形,邊緣有圓鋸齒,下面脈上有短柔毛;單葉為卵形至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臟形或楔形,邊緣有圓鋸齒或全緣,長13~70毫米,寬8~45毫米,兩面均有短柔毛;葉柄長1~30毫米。
       輪傘花序有6花,集成多輪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花序長6噸4厘米;苞片披針形,長于小花梗;花萼鐘狀,長4.5~6毫米,有11條脈紋,外面脈上和喉部均有長柔毛,上唇紫色,全緣,頂端有3短尖,兩側(cè)有狹翅,下唇有2齒;花冠紫色,長10毫米,外面有長柔毛,冠筒內(nèi)面基部有毛環(huán),上唇倒心形,先端凹,長3.5毫米,寬3.3毫米,下唇長5毫米,寬7毫米,有3裂片;雄蕊著生于下唇的基部,花絲短,花藥1室。
       小堅果橢圓狀卵形,褐色,光滑。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長在路邊、山坡上。
       分布華東、湖北、四川、廣西、廣東、湖南等地。
       
    【采集】夏至到處暑間采收。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
       根含水蘇糖。
       
    【性味】《蘇州本產(chǎn)藥材》:苦辛,平。
       
    【功用主治-石見穿的功效】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帶,癰腫,瘰疬。
        ①《綱目》:主骨痛,大風(fēng),癰腫。
        ②《蘇州本產(chǎn)藥材》:治噎膈,痰飲氣喘。
        ③《江蘇藥材志》:治瘰疬。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搗汁和服。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急、慢性肝炎取紫參2兩,或加糯米稻草1兩,水煎兩次,煎液合并加紅糖半兩,兩次分服(兒童減半)。
       治療205例,治愈150例,進步33例,無效22例。
       其中急性169例,治愈126例,平均治愈日數(shù)36天;慢性36例,治愈24例。
        ②治療赤白帶下取石打穿2兩,水煎服。
       每日一劑,連服5~7天。
       治療800多例,有效率80%。
       
  • 龍眼-------肉安神,葉安胎,根白淋,殼湯泡傷,核腦漏.花諸淋

     

  • 【龍眼肉的功效介紹】:
    龍眼肉 (《開寶本草》·《本經(jīng)》原作龍眼)
    【異名】益智(《本經(jīng)》),蜜脾(《綱目》),龍眼干(《泉州本草》)。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假種皮。
       
    【植物形態(tài)】龍眼,又名:龍目(《蜀都賦》),比目(《吳普本草》),荔枝奴(《南方草木狀》),繡木團、川彈子(《清異錄》),亞荔枝(《開寶本草》),木彈、驪珠、燕卵、鮫淚、圓眼(《綱目》),海珠叢(《群芳譜》),桂圓(《藥品化義》)。
        常綠喬木,高達10米以上。
       幼枝被銹色柔毛。
       雙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15~20厘米;小葉2~5對,通?;ド镔|(zhì),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5厘米。
       先端短尖或鈍,基部偏斜,全緣或波浪形,暗綠色,嫩時褐色,下面通常粉綠色。
       花兩性,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為頂生或腋生的圓錐花序;花小,黃白色,直徑4~5毫米,被銹色星狀小柔毛;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花瓣5,匙形,內(nèi)面有毛;雄蕊通常8;子房2~3室,柱頭2裂。
       核果球形,直徑1.5~2厘米,外皮黃褐色,租糙,假種皮白色肉質(zhì),內(nèi)有黑褐色種子1顆。
       花期3~4月。
       果期7~9月。
        分布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龍眼根)、樹皮(龍眼樹皮)、葉或嫩芽(龍眼葉)、花(龍眼花)、果皮(龍眼殼)、種子(龍眼核)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7~10月果實成熟時采摘,烘干或曬干,剝?nèi)ス?,取其假種皮。
       或?qū)⒐麑嵢腴_水中煮10分鐘,撈出攤放,使水分散失,再烤一晝夜,然后剝?nèi)〖俜N皮,曬干。
       
    【藥材】生藥為由頂端縱向裂開的不規(guī)則塊片,長約1.5厘米,寬1.5~3.5厘米,厚不及1毫米,表面黃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皺縮不平,粗糙;靠近種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縱皺紋。
       質(zhì)柔韌而微有粘性,常粘結(jié)呈塊狀。
       氣香,味濃甜而特殊。
       以片大、肉厚、質(zhì)細軟、色棕黃、半透明、味濃甜者為佳。
        主產(chǎn)廣西、福建、廣東、四川、臺灣等地。
       
    【化學(xué)成分】含葡萄糖、酒石酸、蔗糖、維生素B1、B2、P、C。
       
    【藥理作用】龍眼水浸劑(1:2)在試管內(nèi)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甘,溫, ①《本經(jīng)》: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唐本草》:味甘酸。
        ④《本草匯言》:味甘,氣溫。
       
    【歸經(jīng)】入心、脾經(jīng)。
        ①《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大陰、手少陰經(jīng)。
        ②《藥品化義》:入肝、心、脾三經(jīng)。
        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jīng)。
       

    【功用主治-龍眼肉的功效】益心脾,補氣血,安神。
       治虛勞羸弱,失眠,健忘,驚悸,怔忡。
        ①《本經(jīng)》: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魄,聰明。
        ②《別錄》:除蟲,去毒。
        ③《開寶本草》:歸脾而能益智。
        ④《日用本草》:益智寧心。
        ⑤《滇南本草》:養(yǎng)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益脾。
        ⑥《本草通玄》:潤肺止咳。
        ⑦《得配本草》:益脾胃,葆心血,潤五臟,治怔忡。
        ⑧《泉州本草》:壯陽益氣,補脾胃。
       治婦人產(chǎn)后浮腫,氣虛水腫,脾虛泄瀉。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熬膏、浸酒或入丸劑。
       
    【宜忌】內(nèi)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忌服。
        ①《本草匯言》:甘溫而潤,恐有滯氣,如胃熱有痰有火者;肺受風(fēng)熱,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
        ②《藥品化義》: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滿嘔吐及氣膈郁結(jié)者,皆宜忌用。
       
    【選方】①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白術(shù)、茯苓(去木)、黃芪(去蘆)、龍眼肉、酸棗仁(炒,去殼)各一兩,人參、木香(不見火)各半兩,甘草(炙)二錢半。
       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濟生方》歸脾湯) ②大補氣血:以剝好龍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內(nèi),每肉一兩,入白糖一錢,素體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參片一錢,碗口罩以絲綿一層,日日于飯鍋上蒸之,蒸至多次。
       凡衰羸老弱,別無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開水瀹服一匙,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產(chǎn)婦臨盆,服之尤妙。
       (《隨息居飲食譜》玉靈膏,一名代參膏) ③溫補脾胃,助精神:龍眼肉不拘多少,上好燒酒內(nèi)浸百日,常飲數(shù)杯。
       (《萬氏家抄方》龍眼酒) ④治脾虛泄瀉:龍眼干十四粒,生姜三片。
       煎湯服。
       (《泉州本草》) ⑤治婦人產(chǎn)后浮腫:龍眼干、生姜、大棗。
       煎湯服。
       (《泉州本草》)
  • 【龍眼葉的功效介紹】:
    龍眼葉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葉或嫩芽。
       植物形態(tài)詳龍眼肉條。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xué)成分】葉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無羈萜醇、16-卅一烷醇、槲皮素、槲皮甙。
       
    【性味】甘淡、平。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香甜,性溫。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平。
       
    【功用主治-龍眼葉的功效】治感冒,瘧疾,疔腫,痔瘡。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疳疔,殺蟲,作茶飲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爛。
        ②《本草求原》:洗疔、痔、疳瘡、爛腳。
       
    【選方】①防治流感,感冒:龍眼葉三至五錢,煎水代茶飲。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瘧疾:龍眼葉七葉,芝麻一酒盞。
       清水二杯,煎-杯,在瘧疾發(fā)作前二小時內(nèi)服。
       (《泉州本草》) ③治孕婦胎動腹痛:龍眼葉十多葉,生米一盞,食鹽少許。
       煎湯,內(nèi)服。
       (《泉州本草》)
  • 【龍眼根的功效介紹】:
    龍眼根 (《泉州本草》)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根或根皮的韌皮部。
       植物形態(tài)詳龍眼肉條。
       
    【性味】《泉州本草》:苦澀。
       
    【功用主治-龍眼根的功效】治絲蟲病,白帶。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2~3兩;或熬膏。
       
    【選方】①治流火(絲蟲病):龍眼樹根四兩,土牛膝、枸骨根各二兩,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處方》) ②治脾腎虛,小便如米泔,冷則凝結(jié)如豆腐漿:龍眼樹根二重皮,每次二兩,焙干噴灑,連續(xù)制二次,合苡仁一兩煎服;第二、三次加茯苓三錢再煎服,三次效。
       (《泉州本草》) ③治婦女白帶:龍眼根二重皮(焙焦噴酒,再焙再噴,連續(xù)三次)二兩,合豬肉(半肥半瘦)燉服。
       (《泉州本草》)
    【臨床應(yīng)用】試治絲蟲病取鮮須根100斤,切碎,加水250斤,煎煮8~10小時,去渣過濾,濃縮至12斤。
       每次30毫升,每日2次,連服2天,治療225人,3日后復(fù)查血片,有220人轉(zhuǎn)陰。
  • 【龍眼殼的功效介紹】:
    龍眼殼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為無患于科植物龍眼的果皮。
       植物形態(tài)詳龍眼肉條。
       
    【性味】《本草再新》:味甘,性溫,無毒。
       
    【歸經(jīng)】《本草再新》:入肺經(jīng)。
       
    【功用主治-龍眼殼的功效】①《本草再新》:治心虛頭暈,散邪祛風(fēng),聰耳明目。
       ' ②《重慶堂隨筆》:研細治湯火傷亦佳。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外用: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調(diào)敷。
       
    【選方】①治湯泡傷:圓眼殼煅存性為未,桐油調(diào)涂患處,即止痛,愈后又無瘢痕。
       (《行篋檢秘》) ②治癰疽久不愈合:龍跟殼燒灰研細,調(diào)茶濁敷。
       (《泉州本草》)
  • 【龍眼核的功效介紹】:
    龍眼核 (《滇南本草圖說》)
    【異名】桂圓核仁(《綱目拾遺》)。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詳龍眼肉條。
       
    【化學(xué)成分】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
       
    【性味】《泉州本草》:味澀。
       
    【功用主治-龍眼核的功效】止血,定痛,理氣,化濕。
       治創(chuàng)傷出血,疝氣,瘰疬,疥癬,濕瘡。
        ①《滇南本草圖說》:治癭疾。
       ' ②《醫(yī)學(xué)入門》:燒煙熏鼻,治流涕不止。
        ③《綱目》:治狐臭,龍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④《本草再新》:治瘰疬,消腫排膿拔毒。
       并治目痰。
        ⑤《嶺南采藥錄》:療疝氣,敷瘡癬,又止金瘡出血。
       
    【用法與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末調(diào)敷或干撒。
       內(nèi)服:煎湯,1~3錢;或研末。
       
    【選方】①治刀刃跌打諸傷,止血定痛:龍眼核研敷,(《重慶堂隨筆》驪珠散) ②治疝氣偏墜,小腸氣痛:荔枝核(炒)、龍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為細末,空心服一錢,用升麻一錢,水酒薰,送下。
       (《內(nèi)經(jīng)類編試效方》偏墜散) ③治一切瘡疥:龍眼核煅存性,麻油調(diào)敷。
       (《高世元傳世方》) ④治癬:龍眼核,去外黑殼,用內(nèi)核,米醋磨涂。
       (《醫(yī)方集聽》) ⑤治腦漏:廣東圓眼核,入銅爐內(nèi)燒煙起,將筒熏入患鼻孔內(nèi)。
       (《黃販翁醫(yī)抄》) ⑥治小便不通:龍眼核,去外黑殼,打碎,水煎服。
       如通后欲脫者,以圓肉湯飲之。
       (《綱目拾遺》) ⑦治足指癢爛:桂圓核燒灰摻之。
       (《藥鏡》)
  • 【龍眼花的功效介紹】:
    龍眼花 (《泉州本草》)
    【來源】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花蕾,植物形態(tài)詳龍眼肉條。
       
    【功用主治-龍眼花的功效】《泉州本草》:諸種淋癥,龍眼花煎湯服;下消、小便如豆腐,龍眼花一兩,合豬赤肉燉食,三至五次。
       

  • 仙人掌----久患胃痛\心悸失眠\火傷凍傷

     

  •  
  • 【仙人掌的功效介紹】:
    仙人掌 (《綱目拾遺》)
    【異名】風(fēng)尾竻(《廣東新語》),龍舌(《桂乎縣志》),平慮草、老鴉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觀音掌(《貴州民間方藥集》),觀音刺(《廣西中獸醫(yī)藥植》)。
       
    【來源】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莖。
       
    【植物形態(tài)】仙人掌灌木,高1~3米。
       莖下部稍木質(zhì),近圓柱形,上部肉質(zhì),扁平,綠色,具節(jié);每節(jié)卵形至矩圓形,長15~30厘米,光亮,散生多數(shù)瘤體,每一小瘤體上密生黃褐色卷曲的柔毛,并有利刺。
       葉肉質(zhì)細小,披針形,先端尖細,紫紅色,基部綠色,生于每個小瘤體的刺束之下,早落。
       花黃色,徑達7~8厘米,單生或數(shù)朵叢生于扁化莖頂部邊緣;雄蕊多數(shù),數(shù)輪排列,花藥2室;雌蕊1,花柱白色,圓柱形,通常中空,柱頭6裂。
       漿果,肉質(zhì),卵圓形,長5~7厘米,紫紅色,被細硬毛;種子多數(shù)。
        野生或栽培。
       分布云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同屬植物綠仙人掌亦同等入藥。
        以上植物的花(神仙掌花)、果實(仙掌子),以及肉質(zhì)莖的漿汁凝結(jié)物(玉芙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xué)成分】莖、葉含三萜、蘋果酸、琥珀酸。
       灰分中含24%碳酸鉀。
       
    【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寒。
        ②《嶺南采藥錄》:味苦澀,性寒,無毒。
        ③《陸川本草》:性涼,味酸。
       
    【歸經(jīng)】《閩東本草》:入心、肺、胃三經(jīng)。
       
    【功用主治-仙人掌的功效】行氣活血,清熱解毒。
       治心胃氣痛,痞塊,痢疾,痔血,咳嗽,喉痛,肺癰,乳癰,疔瘡,湯火傷,蛇傷。
        ①《本草求原》:消諸痞初起,洗痔。
        ②《分類草藥性》:專治氣痛,消腫毒、惡瘡。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為健胃滋養(yǎng)強壯劑,又可補脾,鎮(zhèn)咳,安神。
       治心胃氣痛,蛇傷,浮腫。
        ④《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為解熱鎮(zhèn)靜劑。
       治喉痛,療疔毒及燙傷,又治精神失常。
       外用治小兒急驚風(fēng)。
        ⑤《陸川本草》:消炎解毒,排膿生肌。
       主治瘡癰癤腫,咳嗽。
        ⑥《中國藥植圖鑒》:外皮搗爛可敷火傷,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
       煎水服,可治痢疾。
        ⑦《湖南藥物志》: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濕退熱,生肌。
        ⑧《閩東本草》:能去瘀,解腸毒,健胃,止痛,滋補,舒筋活絡(luò),療傷止血。
       治腸風(fēng)痔漏下血,肺癰,胃痛,跌打損傷。
        ⑨《廣西中草藥》:止瀉。
       治腸炎腹瀉。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1~2兩;研末或浸酒。
       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宜忌】①《嶺南雜記》:其汁入目,使人失明。
        ②《閩東本草》:虛寒者忌用。
       并忌鐵器。
       
    【選方】①治久患胃痛:仙人掌根一至二兩,配豬肚燉服。
       (《閩東本草》) ②治胃痛:仙人掌研末,每次一錢,開水吞服;或用仙人掌一兩,切細,和牛肉二兩炒吃。
       (《貴州草藥》) ③治痞塊腹痛:鮮仙人掌三兩,去外面刺針,切細,燉肉服。
       外仍用仙人掌搗爛,和甜酒炒熱,包患處。
       (《貴陽市秘方驗方》) ④治急性菌?。乎r仙人掌一至二兩,水煎服。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⑤治腸痔瀉血:仙人掌與甘草浸酒服。
       (《嶺南采藥錄》) ⑥治支氣管哮喘:仙人掌莖,去皮和棘刺,蘸蜂蜜適量熬服。
       每日一次,每次服藥為本人手掌之1/2大小。
       癥狀消失即可停藥。
       (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⑦治心悸失眠:仙人掌二兩,搗絨取汁,沖白糖開水服。
       (《貴州草藥》) ⑧治透掌疔(即腳掌心生疔):仙人掌鮮全草適量,麥粉適量,共搗敷患處。
       (《閩南民間草藥》) ⑨沿乳癰初起結(jié)核,疼痛紅腫:仙人掌焙熱熨之。
       此法亦治牛程蹇(即石硬)。
       (《嶺南采藥錄》) ⑩治腮腺炎,乳腺炎,瘡癤癰腫:仙人掌鮮品去刺,搗爛外敷。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⑾治濕疹,黃水瘡:仙人掌莖適量。
       烘干研粉,外敷患處。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⑿治小兒白禿瘡:仙人掌焙干為末,香油調(diào)涂。
       (《嶺南采藥錄》) ⒀治火傷:仙人掌,用刀刮去外皮,搗爛后貼傷處,并用消毒過的布包好。
       (《福建民間草藥》) ⒁治蛇蟲咬傷:仙人掌全草,搗汁搽患處。
       (《湖南藥物志》)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凍傷取仙人掌去刺搗成糊狀,敷于患處,紗布包扎,5天后去敷料。
       第一、二度凍傷一次可痊愈,三度凍傷(已潰爛者不適用)敷藥3天后換藥1次,1星期也可痊愈。
        ②治療早期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取仙人掌2塊去刺搗爛,加入95%酒精50毫升調(diào)勻,外敷局部,每日2次,治療100余例均愈。
       或?qū)⑾扇苏茡v爛取汁,加面粉適量調(diào)敷患處,治療乳腺炎效果亦好。
        ③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實驗證明,仙人掌有止血和保護創(chuàng)面的作用,故適用于潰瘍病出血者。
       用法:將鮮仙人掌去刺洗凈,切片曬干研粉。
       每次1克,日服2次。
       對胃酸不高的患者,可于每斤仙人掌粉中加入雞內(nèi)金粉1~2兩;胃酸偏高的再加入烏賊骨粉2~3兩,混合。
       劑量服法同上,21天為一療程。
       臨床觀察8例,服藥后上腹疼痛、反酸、黑便等癥狀均消失或好轉(zhuǎn);7例鋇餐復(fù)查,龕影、球部充盈不佳及變形等改變,亦大都消失。
       
     
  •  

  •  

  • 腎蕨-----濕熱黃疸\乳房腫痛

     

     
  • 【腎蕨的功效介紹】:
    腎蕨 (《廣西藥植圖志》)
    【異名】圓羊齒(《廣州植物志》),天鵝抱蛋(《廣西藥植圖志》),鳳凰草、圓蕨(《南寧市藥物志》),蜈蚣蕨、水檳榔、冰果草(《貴州民間藥物》),篦子草、梳篦草(《四川中藥志》),飛天蜈蚣、金雞孵蛋、神仙對坐草(《泉州本草》),蜈蚣草、石上丸、石黃皮(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鳳凰蕨(《廣西中草藥》),何汗蕨、蛇蛋參(《云南中草藥》),金雞尾(《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骨碎補科植物腎蕨的葉或全草。
       
    【植物形態(tài)】腎蕨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根莖近直立,常生育扁圓形的肉質(zhì)塊莖。
       鱗片線形至披針形,黃褐色,透明。
       葉簇生,革質(zhì),長約65厘米,寬5~7厘米,線形至披針形。
       基部漸狹,1回羽狀復(fù)葉;羽片無柄,互生,似鐮狀而鈍,基部下側(cè)呈心形,上側(cè)呈耳形,且常蓋覆葉軸之上,邊緣有鈍鋸齒,葉脈羽狀分枝;基部的羽片排列較疏,退化,短而略呈三角形,通常不生孢子囊;孢子囊群著生于側(cè)脈上部分枝的頂端;孢子囊群蓋腎形;孢子橢圓腎形。
        生山巖、溪邊等陰濕處。
       分布西南、華南、海南島、臺灣等地。
        本植物的塊莖(馬騮卵)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苦辛,平。
        ①《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苦,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溫,味淡辛,無毒。
        ③《泉州本草》:味甘辛,性平而澀,無毒。
       
    【歸經(jīng)】《泉州本草》:入肝、腎、胃、小腸經(jīng)。
       
    【功用主治-腎蕨的功效】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治黃疸,淋濁,小便澀痛,痢疾,疝氣,乳癰,瘰疬,燙傷,刀傷。
        ①《貴州民間藥物》:清熱。
       治刀傷,吐血,淋濁,不孕。
        ②《四川中藥志》:治乳癰及產(chǎn)后乳腫。
        ③《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小便。
       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反胃噎膈,疝氣。
        ④《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治肺熱咳嗽,蜈蚣咬傷,湯火傷,小兒疳積,淋巴腺結(jié)核。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淋濁,小便點滴,疼痛難忍:蜈蚣蕨(干用)五錢,杉樹尖二十一顆,夏枯草五錢,野蘿卜菜四錢。
       煨水對白糖吃。
       (《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刀傷:蜈蚣蕨嫩葉搗敷。
       (《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乳房腫痛:腎蕨嫩莖葉,搗絨敷。
       (《四川中藥志》) ④治濕熱黃疸:圓羊齒干全草五錢至一兩。
       水煎服。
        ⑤治噎膈反胃:圓羊齒干全草研末三錢。
       每日三次,酒沖服。
        ⑥治久?。簣A羊齒鮮葉三兩。
       搗爛,加米泔水調(diào)勻絞汁取。
       (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 【附方】治疥瘡:蜈蚣草(全草)二兩,一掃光四兩。大蒜桿(干的)四兩。煎水洗,一日三次。并須內(nèi)服消毒藥:白土茯苓、白鮮皮、蒲公英各一兩,八爪金龍四錢。煎水服,一日三次。(《貴州民間藥物》)

  •  

  •  

  •  

  • 狗尾草----瘡癬,赤眼

     

     
    狗尾草
      別名:綠狗尾草、谷莠子、狗尾巴草和光明草,阿羅漢草.狐尾
      科屬:禾本科狗尾草屬
      主治: 除熱,去濕,消腫。
      治癰腫,瘡癬,赤眼。
      ①《綱目》:治疣目,貫發(fā),穿之即干滅也。
      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轉(zhuǎn)目險,以一、二莖蘸水戛去惡血。
      ②《綱目拾遺》:治疔癰癬。
      面上生癬,取草效莖揉軟,不時搓之。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治目疾。
      又用治麻(疣)子。
     ?、堋蛾懘ū静荨罚喝瘢[。
      治黃水瘡。
      ⑤《重慶草藥》:治目疾流淚起霧。
      【采集】夏、秋采收,曬干。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味甘)。
      【選方】①治遠年眼目不明:狗尾草研末,蒸羊肝服。
      (《分類草藥性》) ②治羊毛癍(一名羊毛痧):以狗尾草煎湯內(nèi)服,外用銀針挑破紅瘰,用麻線擠出瘰中白絲如羊毛狀者,否則脹死。
  •  

  •  

  • 狗牙根(鐵線草)----產(chǎn)后風(fēng),有特效

     

  • 【狗牙根(鐵線草)的功效介紹】:
    鐵線草
    【釋名】  微苦、平、無毒。
       
    【氣味】  苦、微溫、無毒。
       
    【主治】   男女諸風(fēng)。
       對婦人產(chǎn)后風(fēng),有特效。
       用鐵線草根五錢、五加皮一兩、防風(fēng)二錢,共研為末;另取一斤重的烏骨雞一只,水內(nèi)淹死(按:這是為了留血),去毛腸,砍為肉塊,加入藥末混勻,倒適量麻油炒肉塊成黃色;再隨人量加酒把雞煮熟。
       病人先以排風(fēng)藤煎濃湯洗浴頭、身,然后飲酒吃雞,發(fā)現(xiàn)粘汁即愈。
       如不洗浴,則須發(fā)出風(fēng)丹才見藥效。
       
  •  

  •  

  • 吳茱萸-------心腹疾,積冷疰心痛\療頑痹

     

  • 【吳茱萸的功效介紹】:

    【中文名】吳茱萸(《本經(jīng)》)
    【類 別】果實類
    【異名】吳萸(《草木便方》),左力(《南寧市薊物志》)。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tài)】吳茱萸,又名:辣子、臭辣子樹、氣辣子、曲藥子、茶辣。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5~5米。
       幼枝、葉軸、小葉柄均密被黃褐色長柔毛。
       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對生;小葉2~4對,橢圓形至卵形,長5~15厘米,寬2.5~6厘米,先端短尖,急尖,少有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全緣,罕有不明顯的圓鋸齒,兩面均密被淡黃色長柔毛,厚紙質(zhì)或紙質(zhì),有油點。
       花單性,雌雄異株,聚傘花序,偶成圓錐狀,頂生;花軸基部有苞片2枚,上部的苞片鱗片狀;花小,黃白色.萼片5,廣卵形,外側(cè)密披淡黃色短柔毛;花瓣5,長圓形,內(nèi)側(cè)密被白色長柔毛;雄花有雄蕊5枚,長于花瓣,花藥基著,橢圓形,花絲被毛,退化子房略成三棱形,被毛,先端4~5裂;雌花較大,具退化雄蕊5枚,鱗片狀,子房上位,圓球形,心皮通常5枚,花柱粗短,柱頭頭狀,蒴果扁球形,長約3毫米,直徑約6毫米,熟時紫紅色,表面有腺點,每心皮有種子1枚,卵圓形,黑色,有光澤。
       花期6~8月。
       果期9~10月。
        野生于山地、路旁或疏林下。
       分布于長扛流域及華南一帶和陜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吳茱萸根)、葉(吳茱萸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8~10月,果實呈茶綠色而心皮尚未分離時采收。
       摘下曬干,除去雜質(zhì)。
       如遇陰雨,用微火炕干。
       
    【藥材】干燥果實呈五棱狀扁球形,直徑2~5毫米,高約1.5~3毫米。
       表面綠色或綠褐色,粗糙,有細皺紋及鬃眼(油室);頂平,中間有凹窩及5條裂縫,有時在裂縫中央有突起的柱頭殘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圓形,長3毫米,棕綠色,密布毛茸。
       橫切面,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2枚。
       種子富油性,質(zhì)堅易碎。
       香氣濃烈,味苦微辛辣。
       以色綠、飽滿者為佳。
        主產(chǎn)貴州、廣西、湖南、云南、陜西、浙江、四川等地。
        除上述品種外,尚有同屬植物石虎及毛脈吳茱萸等的未成熟果實,亦同等使用。
       
    【化學(xué)成分】吳茱萸果實含揮發(fā)油為吳茱萸烯、羅勒烯、吳茱萸內(nèi)酯、吳茱萸內(nèi)酯醇等。
       還含吳茱萸酸。
       又含生物堿: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吳茱萸因堿、羥基吳茱萸堿、吳茱萸卡品堿。
       吳茱萸堿用鹽酸乙醇處理即轉(zhuǎn)化為異吳茱萸堿。
       還含兩種中性不含氮物質(zhì):吳茱萸啶酮和吳茱萸精。
       又含吳茱萸苦素。
        石虎果實含吳茱萸內(nèi)酯、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羥基吳茱萸堿。
       尚含不飽和的酮,暫稱石虎甲素、揮發(fā)油、花色甙和甾體化合物。
       
    【藥理作用】①驅(qū)蛔作用吳茱萸醇提物在體外對豬蛔蟲有較顯著作用;對蚯蚓、水蛭亦有效。
        ②抗菌作用吳茱萸煎劑(100%)對霍亂弧菌有較強抑制效力(瓊脂挖溝平板法)。
       10%水浸劑在試管內(nèi)對絮狀表皮癬菌有抑制作用;1:3水浸劑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11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③中樞作用大量吳茱萸對中樞有興奮作用,并可引起視力障礙、錯覺等。
       日本產(chǎn)吳茱萸醇提物有鎮(zhèn)痛作用,用兔齒髓電刺激法證明,10%醇提物靜脈注射0.1~0.5毫升/公斤有鎮(zhèn)痛作用。
       靜注0.2毫升,鎮(zhèn)痛效力和安替匹林或氨基比林(各用1%2毫升)大致相等。
       而在寒冷時,比此二藥為強。
       0.1%異吳茱萸堿鹽酸鹽0.1~0.5毫升/公斤,對家兔亦有鎮(zhèn)痛作用;1~2毫升/公斤可使兔體溫輕度升高。
       單用10%吳茱萸屬植物醇提物0.5~2.0毫升,也能使兔體溫上升。
       從另一種吳茱萸屬植物Evodia xanthoxyloides F.Muell提出生物堿,其鹽酸鹽對小鼠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但可使大鼠體溫下降,還能對抗樟腦等對大鼠或小鼠所致的驚厥作用。
        ④其他作用吳茱萸屬植物10%醇提物,給兔注射0.5~1.0毫升,血壓有短暫而輕微的升高,呼吸輕度興奮,增加頸動脈血流量。
       0.1%異吳茱萸堿鹽酸鹽0.2~0.5毫升/公斤靜注,兔血壓無顯著變化,呼吸略增大;用0.02~0.1%對離體蛙心作用不明顯,蛙下肢血管灌流,一般也不明顯,先有擴張后收縮;對離體兔腸,初有短暫興奮,后麻痹;對離體兔子宮,開始有興奮作用。
       Evoxine毒性低,對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皮下注射為705毫克/公斤,靜脈注射為135毫克/公斤。
       吳茱萸的成分,如吳茱萸內(nèi)酯、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異吳茱萸堿有相似的鎮(zhèn)痛、升高體溫、輕度影響呼吸與血壓的作用。
       吳茱萸次堿的分解產(chǎn)物蕓香堿有較強的子宮收縮作用。
       吳茱萸因堿在小鼠有抗ColumbiaSK病毒作用。
        從E.xanthoxyJoides中所得之生物堿,與茵芋堿相似,能增強腎上腺素的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興奮性,松弛小腸平滑肌,提高橫紋肌張力,在若干方面與麻黃堿之作用相似。
       
    【炮制】炙吳茱萸:取甘草煎湯,去渣取湯,加入凈吳茱萸,浸泡至湯液吸干為度,微火焙干。
       (每吳茱萸100斤,用甘草6斤4兩) ①《本草通玄》:吳茱萸,咸湯浸去烈汁,焙干水。
        ②《本草求真》:吳茱萸陳者良,泡去苦烈汁用。
       止嘔黃連水炒,治疝鹽水炒,治血醋炒。
       
    【性味】辛苦,溫,有毒。
        ①《本經(jīng)》:味辛,溫。
        ②《別錄》:大熱,有小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大熱,有毒。
       
    【歸經(jīng)】入肝、胃經(jīng)。
        ①《湯液本草》:入足太陰、少陰、厥陰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脾、胃、大腸、腎經(jīng)。
       
    【功用主治-吳茱萸的功效】溫中,止痛,理氣,燥濕,治嘔逆吞酸,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經(jīng)行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癥,腳氣,疝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
        ①《本經(jīng)》: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fēng)邪,開腠理。
        ②《別錄》:主痰冷,腹內(nèi)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心腹痛,逆氣,利五臟。
        ③《藥性論》:主心腹疾,積冷,心下結(jié)氣,疰心痛;治霍亂轉(zhuǎn)筋,胃中冷氣,吐瀉腹痛不可勝忍者;療遍身頑痹,冷食不消,利大腸擁氣。
        ④《本草拾遺》:殺惡蟲毒,牙齒蟲匿。
        ⑤《日華子本草》:健脾通關(guān)節(jié)。
       治腹痛,腎氣,腳氣,水腫,下產(chǎn)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滿塞胸,咽膈不通,潤肝燥脾。
        ⑦《綱目》:開郁化滯。
       治吞酸,蹶陰痰涎頭痛,陰毒腹痛,疝氣,血痢,喉舌口瘡。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
       外用:蒸熱熨,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洗
    【宜忌】陰虛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蓼實為之使。
       惡丹參、消石、白堊,畏紫石英。
        ②《本草蒙筌》:腸虛泄者尤忌。
        ③《綱目》:走氣,動火,昏目,發(fā)瘡。
        ④《本草經(jīng)疏》:嘔吐吞酸屬胃火者不宜用;咳逆上氣,非風(fēng)寒外邪及冷痰宿水所致者不宜用;腹痛屬血虛有火者不宜用;赤白下痢,因暑邪入于腸胃,而非酒食生冷、停滯積垢者不宜用;小腸疝氣,非驟感寒邪及初發(fā)一、二次者不宜用;霍亂轉(zhuǎn)筋,由于脾胃虛弱冒暑所致,而非寒濕生冷于犯腸胃者不宜用;一切陰虛之證及五臟六腑有熱無寒之人,法所咸忌。
       
    【選方】①治腎氣上噦,腎氣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氣連屬而不能吐,或至數(shù)十聲,上下不得喘息:吳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一兩。
       為末,面糊丸,梧子大。
       每姜湯下七十丸。
       (《仁存堂經(jīng)驗方》) ②治醋心,每醋氣上攻如釅醋:茱萸一合。
       水三盞,煎七分,頓服。
       縱濃,亦須強服。
       (《兵部手祭方》) ③治食已吞酸,胃氣虛冷者:吳茱萸(湯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
       為末,湯服一錢。
       (《圣惠方》) ④治肝火: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或半兩。
       上為末,水丸或蒸餅丸。
       白湯下五十丸。
       (《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⑤治嘔而胸滿,及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金匱要略》吳茱萸湯) ⑥治頭風(fēng):吳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綿拭發(fā)。
       根。
       (《干金翼方》) ⑦治痰飲頭疼背寒,嘔吐酸汁,數(shù)日伏枕不食,十日一發(fā):吳茱萸(湯泡七次)、茯苓籌分。
       為末,煉蜜丸悟子大。
       每熱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驗方》) ⑧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謂之水土同化:吳茱萸三錢。
       泡過,煎汁,入鹽少許,通口服,蓋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腸自固,他藥雖熱,不能分解清濁也。
       (《仁存堂經(jīng)驗方》) ⑨治脾受濕氣,泄利不止,米谷遲化,臍腹刺痛;小兒有疳氣下痢,亦能治之:黃連(去須)、吳茱萸(去梗,炒)、白芍藥各五兩。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
       (《局方》戊己丸) ⑩治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吳茱萸六升,木瓜兩顆(切)。
       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進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熱悶,即瘥。
       (《千金方》蘇長史茱萸湯) ⑾治腳氣疼痛,如人感風(fēng)濕流注,腳足痛不可忍,筋脈浮腫,宜服之:檳榔七枚,陳皮(去白)、木瓜各一兩,吳茱萸、紫蘇葉各三錢,桔梗(去蘆)、生姜(和皮)各半兩。
       上細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
       冬天略溫服亦得。
       (《證治準(zhǔn)繩》雞鳴散) ⑿治遠年近日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間濕癢成瘡:吳茱萸(去枝梗)一斤(四兩用酒浸,四兩用醋浸,四兩用湯浸,四兩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澤瀉(去灰土)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鹽湯或酒吞下。
       (《局方》奪命丹) ⒀治小兒腎縮(乃初生受寒所致):吳茱萸、硫黃各半兩。
       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煙熏之。
       (《圣惠方》) ⒁治口瘡口疳:茱萸末,醋調(diào)涂足心。
       亦治咽喉作痛。
       (《瀕湖集簡方》) ⒂治牙齒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
       (《食療本草》) ⒃治濕疹:炒吳茱萸一兩,烏賊骨七錢,硫黃二錢。
       共研細末備用。
       濕疹患處滲出液多者撒干粉;無滲出液者用蓖麻油或豬板油化開調(diào)抹,隔日一次,上藥后用紗布包扎。
       (《全展選編·皮膚科》) ⒄治陰下濕癢生瘡:吳茱萸一升,水三升,煮三、五沸,去滓,以洗瘡。
       諸瘡亦治之。
       (《古今錄驗方》) ⒅中風(fēng)(口角偏斜,不能語言)。
       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開數(shù)次,冷后每服半升。
       一天服三次。
       微汗即愈。
        ⒆全身發(fā)癢。
       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溫擦洗,癢即停止。
        ⒇冬月感寒。
       用吳茱萸五錢煎湯服,以出汗為度。
        (21)嘔吐、胸滿、頭痛。
       用茱萸一升、棗二十枚、生姜一兩、人參一兩,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吳茱萸湯。
        (22)心腹冷痛。
       用吳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開,分三次服。
        (23)小腸疝氣(偏墜疼痛,睪丸腫硬,陰部濕癢)。
       用吳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
       四兩泡酒,四兩泡醋,四兩泡開水,四兩泡童便。
       經(jīng)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澤瀉二兩,共研為末,以酒和粉調(diào)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湯或酒送下。
       此方名奪命丹,亦名星斗丸。
        (24)婦女陰寒,久不受孕。
       用吳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為末,加煉蜜做丸子,如彈子大。
       裹棉肉納入陰道中,令子宮開即可受孕。
        (25)胃氣虛冷,口吐酸水。
       用吳茱萸在開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為末。
       每服一錢,熱湯送下。
        (26)轉(zhuǎn)筋入腹。
       用茱萸(炒)二兩,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
       得瀉即愈。
        (27)老人多年水泄。
       用吳茱萸三錢,泡過,取出,加水煎嗔,放一點鹽后服下。
        (28)赤白?。ㄆ⑽甘軡瘢铝「雇?,米谷不化)。
       用吳茱萸、黃連、白芍藥各一兩,同炒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米湯送下。
       此方名戊己丸。
       又方:用川黃連二峽谷、吳茱萸二兩(湯沁七次),同炒香,分別研為末,各與粟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zhèn)溆谩?br>   每服三十丸。
       赤痢,以甘草湯送服黃連丸;白痢,以干姜湯送服茱萸丸;赤白痢,兩丸各用十五粒,米湯送下。
       此方名變通丸。
       又方:用吳茱萸二兩、黃連二兩,同炒香,各自為末。
       以百草霜二兩,加飯同黃連做成丸子;以白芍藥末二兩,加飯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zhèn)溆谩?br>   每服五十丸。
       赤痢,以烏梅湯送服連霜丸;白痢,以米湯送服茱芍丸;赤白痢,兩種藥丸各服二十五粒。
       此方名二色丸。
        (29)腹中積塊。
       用茱萸一升搗爛,和酒同煮,取出包軟布中熨積塊處,冷則炒熱再熨。
       塊如移動,熨也移動,直至積塊消除。
        (30)牙齒疼痛。
       用茱萸煎酒含漱。
        (31)老小風(fēng)疹。
       用茱萸煎酒涂搽。
        (32)癰疽發(fā)背。
       用吳茱萸一升搗為末,加苦酒調(diào)涂布上貼患處。
        (33)寒熱怪病(發(fā)寒發(fā)熱不止,幾天后四肢堅硬如石,敲起來發(fā)銅器聲,日漸瘦弱)。
       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發(fā)服。
       
    【附】吳茱萸的功效是溫中、散寒、下氣、開郁。
       近年來臨床實際上踐,亦用本品治蟯蟲病。
       臨床實踐學(xué)認為吳茱萸有明顯的止痛、止嘔作用。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高血壓病將吳茱萸研末,每次取0.6~1兩,用醋調(diào)敷兩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一般敷12~24小時后血壓即開始下降,自覺癥狀減輕。
       輕癥敷1次,重的敷2~3次即顯示降壓效果。
        ②治療消化不良取吳萸粉2.5~3克,用食醋5~6毫升調(diào)成糊狀,加溫至40℃左右,攤于2層方紗布上(約0.5厘米厚),將4周折起;貼于臍部,用膠布固定。
       12小時更換1次。
       經(jīng)治20例,痊愈18例,好轉(zhuǎn)1例,無效1例。
       初步觀察,本法有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溫里去寒、止痛及幫助消化等作用。
       對胃暢功能紊亂所致的腹瀉效果較好,對細菌感染所致的腹瀉配合應(yīng)用抗菌素可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
        ③治療濕疹、神經(jīng)性皮炎吳茱萸研末,用凡士林調(diào)成30%(甲種)和20%(乙種)兩種軟膏;再取30%吳茱萸軟膏和等量氧化鋅軟膏調(diào)勻,配成復(fù)方吳茱萸軟膏(丙種)。
       對亞急性和一般慢性濕疹,及陰囊濕疹在亞急性期或早期者,采用乙種軟膏;對多年慢性陰囊濕疹則采用甲種軟膏;嬰兒濕疹采用丙種軟膏。
       局部搽藥,每日2次。
       對神經(jīng)性皮炎先搽甲種軟膏,再配合熱電吹風(fēng),每日1次,每次20分鐘,然后用比皮損略大的膠布塊貼牢。
       據(jù)82例濕疹和神經(jīng)性皮炎的觀察,對濕疹初期及亞急性濕疹療效較好,治愈時間員短者3天;對一般慢性濕疹,治愈時間最短者10天;對多年呈苔蘚樣變的慢性濕疹無效;嬰兒濕疹11例,除兩例無效外,余均在7~15天內(nèi)臨床治愈;陰囊濕疹初期效果明顯,患病多年近于苔蘚樣變者無效;神經(jīng)性皮炎19例,均為輕型及限局性患者,配合熱電吹風(fēng)比單純涂藥者療效顯著。
       又有用10%吳茱萸糊膏局部涂抹后,再以艾熏20分鐘,治療限局性神經(jīng)性皮炎14例;結(jié)果治愈4例,顯著進步7例,好轉(zhuǎn)3例。
       治愈病例一般治療4~6次。
       此法止癢效果顯著。
        ④治療黃水瘡將吳茱萸研粉用凡士林調(diào)制成10%軟膏,局部涂擦,每日1~2次。
       擦藥前先用溫水洗凈患處:治療12例,一般4~6次即愈。
        ⑤治療口腔潰瘍將吳茱萸搗碎,過篩,取細末加適量好醋調(diào)成糊狀,涂在紗布上,敷于雙側(cè)涌泉穴,24小時后取下。
       用量:1歲以下用0.5~2錢,1~5歲用2~3錢,6~15歲用3~4錢,15歲以上用4~5錢。
       治療256例,有247例治愈。
       一般敷藥1次即有效。
       
  •  

  •  

  • 豇豆-----食積腹脹,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

     

  • 【豇豆的功效介紹】:

    豇豆 (《救荒本草》)
    【異名】羊角、豆角(《醫(yī)林纂要》),角豆、飯豆、腰豆、長豆、裙帶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漿豆(《貴州民間方藥集》)。
       
    【來源】為豆科植物豇豆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豇豆一年生纏繞性草本。
       莖無毛或近于無毛。
       托葉棱形,兩端漸狹急尖,基部著生莖上; 3出復(fù)葉互生,頂生小葉菱卵形,兩側(cè)小葉斜卵形。
       花序較葉短,著生2~3朵花;小苞片匙形,早落;萼鐘狀,無毛,皺縮,萼齒5,披針形;花冠蝶形,淡紫色或帶黃白色,旗瓣、翼瓣有耳,龍骨瓣無耳;雄蕊10,2體;雌蕊1,子房無柄,花序頂部被髯毛。
       莢果長20~30厘米,下垂;種子腎形或球形。
       花期6~7月。
       果期8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豇豆根)、葉(豇豆葉)、莢殼(豇豆殼)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后采收。
       
    【化學(xué)成分】種子含大量淀粉、脂肪油、蛋白質(zhì)、煙酸、維生素B1、B2。
       鮮嫩豇豆含抗壞血酸22毫克%。
       

    【性味】甘,平。
        ①《滇南本草》:味平。
        ②《綱目》:甘咸,平,無毒。
        ③《本草從新》:甘澀,平。
       
    【歸經(jīng)】入脾、腎經(jīng)。
        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jīng)氣分。
        ②《本草求真》:入腎,兼入胃。
       
    【功用主治-豇豆的功效】健脾補腎。
       治脾胃虛弱,瀉痢,吐逆,消渴,遺精,白帶,白濁,小便頻數(shù)。
        ①《滇南本草》: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
        ②《綱目》: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diào)營衛(wèi),生精髓。
       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數(shù),解鼠莽毒。
        ③《本草從新》:散血消腫,清熱解毒。
        ④《醫(yī)林纂要》:補心瀉腎,滲水,利小便,降濁升清。
        ⑤《四川中藥志》:滋陰補腎,健脾胃,消食。
       治食積腹脹,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或煮食。
       
    【宜忌】《得配本草》:氣滯便結(jié)者禁用。
       
    【選方】①治食積腹脹,噯氣:生豇豆適量,細嚼咽下,或搗絨泡冷開水服。
       (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②治白帶,白濁:豇豆、藤藤菜。
       燉雞肉服。
       (《四川中藥志》) ③治蛇咬傷:豇豆、山慈姑、櫻桃葉、黃豆葉。
       搗絨外敷。
       (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 【豇豆根的功效介紹】:
    豇豆根 (《滇南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豇豆條。
       
    【功用主治-豇豆根的功效】健脾益氣,消食 治食積,脾胃虛弱,淋濁,痔血,疔瘡。
        ①《滇南本草》:搗爛敷疔瘡。
       根、梗燒灰,調(diào)油搽破爛處,又能長肌肉。
        ②《分類草藥性》:治五淋,消食積。
        ③《重慶草藥》:健脾益氣。
       治脾胃虛弱,白帶白濁,痔瘡出血。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用2~3兩;或燉肉,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選方】①治小兒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豇豆根、雞屎藤燉肉吃。
       (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 ②治婦女白帶,男子白濁:豇豆根半斤、藤藤菜根半斤。
       燉肉或燉雞吃。
  • 【豇豆殼的功效介紹】:
    豇豆殼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豆科植物豇豆的莢殼。
       植物形態(tài)詳豇豆條。
       
    【功用主治-豇豆殼的功效】鎮(zhèn)痛,消腫。
       治腰痛,乳癰。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用3~5兩。【豇豆葉的功效介紹】:
    豇豆葉 (《滇南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豇豆的葉片,植物形態(tài)詳豇豆條。
       
    【功用主治-豇豆葉的功效】《滇南本草》:冶淋癥。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用2~3兩。

  •  

  •  

  • 地骨皮(枸杞根)---治虛勞潮熱盜汗\高血壓

     

  • 【地骨皮的功效介紹】:
    地骨皮 (《本經(jīng)》)

    【異名】杞根、地骨、地輔、地節(jié)(《本經(jīng)》),枸杞根,茍起根(《本草經(jīng)集注》),枸杞根皮(《藥性論》),山杞子根、甜齒牙根、紅耳墮根(《河南中藥手冊》),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東中藥》),紅榴根皮(《中藥材手冊》),狗地芽皮(《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茄種植物枸杞等的根皮。
       植物形態(tài)詳枸杞子條。
       
    【采集】春初或秋后采挖,洗凈泥土,剝下根皮,曬干。
       
    【藥材】干燥根皮為短小的筒狀或槽狀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長3~10厘米,寬0.6~1.5厘米,厚約3毫米。
       外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粗糙,有錯雜的縱裂紋,易剝落。
       內(nèi)表面黃白色,較平坦,有細縱紋。
       質(zhì)輕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黃色,內(nèi)層灰白色。
       臭微。
       味微甘。
       以塊大、肉厚、無木心與雜質(zhì)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生產(chǎn)。
       
    【化學(xué)成分】根皮含桂皮酸和多量酚類物質(zhì)、甜菜堿 。
       也有報道,甜菜堿只含于枸杞的葉和果實,不存在于根皮。
       根中尚含抑制硫胺素活性的物質(zhì),這種抑制作用可被半胱氨酸及維生素C解除。
       地骨皮中尚分離得β-谷甾醇、亞油酸、亞麻酸、卅一酸等。
       
    【藥理作用】①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地骨皮的浸劑、酊劑及煎劑對麻醉犬、貓、兔靜脈注射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并伴有心率減慢和呼吸加快;浸劑的作用似優(yōu)于煎劑;反復(fù)給藥可產(chǎn)生程度不等的快速耐受現(xiàn)象。
       濃縮酊劑給麻醉犬、貓肌肉注射或煎劑給不麻醉大鼠灌胃也呈現(xiàn)持久穩(wěn)定的降壓作用。
       地骨皮的降壓作用與中樞有關(guān),還可能有阻斷交感神經(jīng)末梢及直接舒張血管的作用。
       降壓期間,心電圖除有心率變慢、T波減低外,無明顯變化,中毒劑量可使豚鼠心臟產(chǎn)生房室傳導(dǎo)的部分性乃至完全性阻滯。
        ②降血糖作用 給家兔灌服地骨皮煎劑,先使血糖短時間升高,然后持久降低,4~8小時后尚未恢復(fù)。
       對于注射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并無明顯對抗作用。
       家兔皮下注射浸膏,血糖亦降低 另一種有髯毛的枸杞根的提取物可引起大鼠血糖顯著而持久地降低,碳水化物耐量升高,其降低血糖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胍的衍生物。
        ③解熱作用 地骨皮對人工發(fā)熱家兔有顯著退熱作用。
       其乙醚提取物及乙醇提取后殘渣之水提取物并無作用,而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或乙醚提取后殘渣的水提取物皆有作用。
       其解熱作用比氨基比林弱,約與其他解熱藥相等。
       
    【炮制】揀去雜質(zhì)及木心,略洗,曬干,切段。
       
    【性味】甘,寒。
        ①《本經(jīng)》:味苦,寒。
        ②《別錄》:大寒,無毒。
        ③《綱目》:味甘淡,寒。
       
    【歸經(jīng)】入肺、肝、腎經(jīng). ①《湯液本草》:足少陰,手少陽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腎二經(jīng)。
        ③《本草匯言》:入足少陰、足厥陰經(jīng)。
       
    【功用主治-地骨皮的功效】清熱,涼血。
       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
        ①《本經(jīng)》:主五內(nèi)邪氣,熱中消渴,周痹。
        ②《別錄》:主風(fēng)濕,下胸脅氣,客熱頭痛,補內(nèi)傷大勞噓吸,堅筋,強陰,利大小腸,耐寒暑。
        ③《藥性論》:細銼,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腎家風(fēng)。
        ④《食療本草》:去骨熱消渴。
        ⑤《本草別說》:治金瘡。
        ⑥李杲:治在表無定之風(fēng)邪,傳尸有汗之骨蒸。
        ⑦王好古:瀉腎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熱,補正氣。
        ⑧《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湯漱口,止齒血,治骨槽風(fēng)。
        ⑨《綱目》:去下焦肝腎虛熱。
        ⑩《本草述》:主治虛勞發(fā)熱,往來寒熱,諸見血證、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癉,中風(fēng),眩暈,痙痼,腰痛,行痹,腳氣,水腫,虛煩,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濁。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調(diào)敷。
       
    【宜忌】脾胃虛寒者忌服。
        ①《醫(yī)學(xué)入門》:忌鐵。
        ②《本草匯言》:虛勞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瀉者宜減之。
        ③《本草正》:假熱者勿用。
       
    【選方】①治骨蒸肌熱,解一切虛煩躁,生津液:地骨皮(洗,去心)、防風(fēng)(去釵股)各一兩,甘草(炙)一分。
       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竹葉七片,煎服。
       (《本事方》地仙散) ②治熱勞:地骨皮二兩,柴胡(去苗)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用麥門冬(去心)煎湯調(diào)下。
       (《圣濟總錄》地骨皮散) ③治虛勞口中苦渴,骨節(jié)煩熱或寒: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麥門冬二升,小麥二升。
       上三味,以水二斗,煮麥?zhǔn)欤幊扇プ?,每服一升,日再?br>   (《千金方》枸杞湯) ④治小兒肺盛,氣急喘嗽: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兩,甘草(炙)一錢。
       上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
       (《小兒藥證直訣》瀉白散) ⑤治吐、下血:枸杞根皮、子,為散,煎服。
       (《普濟方》) ⑥治血淋:地骨皮,酒煎服。
       若新地骨皮加水搗汁,每盞入酒少許,空心溫服更妙。
       (《經(jīng)驗廣集》地骨酒) ⑦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小便利:地骨皮(銼)、土瓜根(銼)、栝樓根(銼)、蘆根(銼)各一兩半,麥門冬(去心,焙)二兩,棗七枚(去核)。
       上六味銼如麻豆;每服四錢匕,水一盞,煎取八分,去滓溫服。
       (《圣濟總錄》地骨皮飲) ⑧治消渴唇干口燥:枸杞根五升(銼皮),石膏一升,小麥三升。
       上三味切,以水煮,麥?zhǔn)鞙?,去滓,適寒溫飲之。
       (《醫(yī)心方》枸杞湯) ⑨治時行目暴腫癢痛:地骨皮(切)三斤。
       以水三斛,煮取三升,絞去滓,更內(nèi)鹽二兩,煎取一升,洗目。
       (《圣濟總錄》地骨皮湯) ⑩治風(fēng)蟲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
       用水煎飲亦可。
       (《肘后方》) ⑾治膀胱移熱于小腸,上為口糜,生瘡潰爛,心胃壅熱,水谷不下:柴胡、地骨皮各三錢。
       水煎服之。
       (《蘭室秘藏》地骨皮湯) ⑿治耳聾,有膿水不止:地骨皮半兩,五倍子一分。
       上二味搗為細末,每用少許,摻入耳中。
       (《圣濟總錄》地骨皮散) ⒀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發(fā)累累如赤小豆,剝之汁出者:枸杞根、葵根葉。
       煮汁,煎如糖服之。
       (《千金方》) ⒁治腸風(fēng)痔漏,下血不止:地骨皮、鳳眼根皮各等分(同炒,微黃色)。
       搗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diào)服。
       忌油膩。
       (《經(jīng)驗方》地骨皮散) ⒂治痔疾:枸杞根、地龍(搗)。
       枸杞根旋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二重薄白皮,暴干搗羅為末,每秤一兩,別入地龍末一錢,和勻,先以熱虀汁洗煠患處,用藥干摻,日可三次用。
       (《圣濟總錄》枸杞散) ⒃治氣瘺疳瘡,多年不愈:地骨皮不以多少,杵為細末,每用紙燃蘸絍瘡口內(nèi),頻用自然生肉,更用米飲調(diào)二錢,無時,日進三服。
       (《外科精義》應(yīng)效散) ⒄治婦人陰腫或生瘡:枸杞根煎水頻洗。
       (《永類鈐方》) ⒅腎經(jīng)虛損,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
       和枸杞子一斤,好酒潤透。
       分作四份:一份用蜀椒一兩炒,一份用小茴香一兩炒,一份用芝麻一兩炒,一份用川楝肉一兩炒。
       炒后揀出枸杞,加熟地黃、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每天服適量。
       此方名四神丸。
        ⒆壯筋骨,補精髓。
       用枸杞根、生地黃、甘菊花各一斤,搗碎,加水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細曲,照常法釀酒,待熟澄清,每日飲三碗。
       此方名地骨酒。
        ⒇骨蒸煩熟(包括一切虛勞煩熱及大病后煩熱)。
       用地骨皮二兩、防風(fēng)一兩,甘草(炙)半兩,和勻后。
       每取五錢,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此方名地仙散。
        (21)腎虛腰痛。
       和枸杞根、杜仲、萆解和一斤,好酒三斗浸泡,蜜封土罐中再放鍋內(nèi)煮一天,常取飲服。
        (22)赤眼腫痛。
       用地骨皮三斤,加水三斗,煮成三升,去渣,放進鹽一兩,再煮成二程式,頻用洗眼和點眼。
        (23)小便出血。
       用新地骨皮洗凈,搗取自然汁。
       無汁則加水煎汁。
       每服一碗,加一點酒,飯前溫服。
        (24)風(fēng)蟲牙痛。
       用枸杞根白皮,煎醋含漱。
        (25)口舌糜爛(膀胱移熱于小腸,口舌生瘡,心胃熱,水谷不下)。
       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錢,水煎服。
       此方名地骨皮湯。
        (26)男子下疳。
       先以漿水洗過。
       再搽地骨皮末,即可生肌止痛。
        (27)婦女陰腫或生瘡。
       用枸杞根煎水多洗。
        (28)癰疽惡瘡,膿血不止。
       有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凈,刮去粗皮,取出細穰。
       以地骨皮煎湯洗,令膿血盡,以穰敷貼患處,很快見效。
        (29)足趾雞眼,作痛作瘡。
       用地骨皮同紅花研細敷涂。
        (30)目澀有翳。
       用枸杞葉、車前葉各二兩,搗出汁,以桑葉裹懸陰地一夜。
       取汁點眼,不過三、五次,即見效。
        (31)五勞七傷,房事衰弱。
       用枸杞葉半斤,切細,加粳米二合,豉汁適量,一起煮成粥。
       每日食用,有效。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高血壓病每日用鮮枸杞根皮或全根2兩(干品1兩),水煎2次分服,連服30天為一療程。
       觀察1~3期患者36例,顯效(按1964年蘭州心血管會議擬訂標(biāo)準(zhǔn))20例,有效5例,無效11例。
       其中I期3例全部有效;Ⅲ期療效最低,有效率62%。
       療效出現(xiàn)時間最快4小時,最慢7天。
       全部病例自覺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無體位性低血壓及其它副作用。
        ②治療青年扁平疣、掌跖疣、泛發(fā)性濕疹地骨皮制成10%注射液,每次用2~3毫升,加自血2毫升,肌肉注射,每周2次,10次為一療程。
       如未痊愈亦可繼續(xù)一療程。
       曾治療青年扁平疣7例,6例痊愈,1例好轉(zhuǎn),皮疹大部消失;泛發(fā)性濕疹12例,痊愈9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1例。
       有的經(jīng)2~4次治療即有明顯好轉(zhuǎn),5~6次即愈。
       個別注射后不久感覺輕度頭痛及面部潮紅。
        ③治療牙髓炎疼痛取地骨皮1兩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過濾后以小棉球蘸藥液填入已清潔之窩洞內(nèi)即可。
       經(jīng)治11例,均有明顯止痛效果。
       有的用藥后1分鐘即止痛。
        ④治療瘧疾取鮮地骨皮1兩,茶葉1錢,水煎后于發(fā)作前2~3小時頓服。
       試用于150例患者,其中145例均控制發(fā)作,有的服1劑即見效。
  • 【枸杞葉的功效介紹】:
    枸杞葉 (《別錄》)
    【異名】地仙苗(《日華子本草》),甜菜(《本草圖經(jīng)》),枸杞尖(《滇南本草》),天精草(《保壽堂經(jīng)驗方》),枸杞苗(《綱目》),枸杞菜(《生草藥性備要》),枸杞頭(《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茄科植物枸杞或?qū)幭蔫坭降哪矍o葉。
       植物形態(tài)詳枸杞子條。
       
    【采集】春、夏采收。
       
    【化學(xué)成分】日本產(chǎn)枸杞葉含甜菜堿、蕓香甙、維生素C、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硫胺素抑制物(此抑制作用可為半胱氨酸及維生素C所消除);干葉的熱水浸出液中含肌甙、6-氧嘌呤、胞啶酸、尿甙酸、極少量的琥珀酸、焦谷氨酸、草酸及多量的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脯氨酸、絲氨酸、酪氨酸、精氨酸。
       
    【性味】苦甘,涼。
        ①《藥性論》: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苦,平,澀,無毒。
        ③《綱目》:苦甘,涼。
       
    【歸經(jīng)】《要藥分劑》:入心、肺、脾、腎四經(jīng)。
       
    【功用主治-枸杞葉的功效】補虛益精,清熱,止渴,祛風(fēng)明目。
       治虛勞發(fā)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 ①《藥性論》:能補益精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
       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風(fēng),明目;若渴可煮作飲,代茶飲之;發(fā)熱諸毒煩悶,可單煮汁解之,能消熱面毒;主患眼風(fēng)障赤膜昏痛,取葉搗汁注眼中。
        ②《食療本草》:堅筋耐老,除風(fēng),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
        ③《口華子本草》: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壯心氣,去皮膚骨節(jié)間風(fēng),消熱毒,散瘡腫。
        ④《綱目》:去上焦心肺客熱。
        ⑤《生草藥性備要》:明目,益腎虧,安胎寬中,退熱,治婦人崩漏下血。
        ⑥《本經(jīng)逢原》:能降火及清頭目。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2~8兩;煮食或搗汁。
       外用:煎水洗或搗汁滴眼。
       
    【宜忌】《藥性論》:與乳酪相惡。
       
    【選方】①治五勞七傷,房事衰弱:枸杞葉半斤(切),粳米二合。
       上件以豉汁相和,煮作粥,以五味末蔥白等,調(diào)和食之。
       (《圣惠方》枸杞粥方) ②治陽氣衰,腰腳疼痛,五勞七傷:枸杞葉一斤,羊腎一對(細切),米三合,蔥白十四莖。
       上四味細切,加五味煮粥,如常法,空腹食。
       (《圣濟總錄》枸杞羊腎粥) ③治急性結(jié)膜炎:枸杞葉二兩,雞蛋一只。
       稍加調(diào)味,煮湯吃,每日一次。
       (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④治跟澀痛,兼有翳者:枸杞葉二兩,車前葉二兩。
       上件藥熟挼之,使汁欲出,又別取大桑葉三兩,重裹之,懸于陰地,經(jīng)宿,乃輕壓取汁,點目中,不過三,五度瘥。
       (《圣惠方》枸杞汁點眼方) ⑤治視力減退及夜盲:枸杞菜二兩,柄貓草一兩,夜明砂三錢,豬肝四兩。
       水煎服。
       (《陸川本草》) ⑥治痔瘡炎腫:鮮枸杞莖葉一握。
       煎湯熏洗。
       (《福建民間草藥》) ⑦治年少婦人白帶:枸杞尖作菜,同雞蛋炒食。
       (《滇南本草》)
  •  

  •  

  • 冬瓜------- 治水腫,消渴\解魚、酒等毒

     

  • 【冬瓜的功效介紹】:

    冬瓜 (《本草經(jīng)集注》)
    【異名】白瓜、水芝((本經(jīng))),蔬秬(《廣志》),白冬瓜(《別錄》),地芝(《神仙本草》),濮瓜(孟詵),蔬苽(《群芳譜》),東瓜(《羸涯勝覽》),枕瓜(《中國藥植志》)。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果實。
       
    【植物形態(tài)】冬瓜一年生攀援草本。
       莖長大粗壯而略呈方形,密被黃褐色刺毛,卷須分枝。
       單葉互生;具長柄,柄長達10余厘米;葉片闊卵形或近于腎形,長15~30厘米,寬與長幾相等,具5~7棱角或呈淺裂狀,先端尖,基部心形,邊緣具鋸齒,兩面均被粗毛,葉脈網(wǎng)狀。
       花單性,雌雄同株,單生于葉腋;雄花花梗長5~15厘米,花萼管狀,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邊緣具鋸齒,花冠黃色,5裂幾至基部,直徑6~10厘米,花瓣外展,長3~5厘米,雄蕊5,聯(lián)生成3枚,其中2枚較寬,花藥2室,另外1枚較窄,花藥1室;雌花柄短,長不及5厘米,子房下位,長橢圓形,密被柔毛,柱頭3裂,略扭曲。
       瓠果肉質(zhì)。
       橢圓形或長方狀橢圓形、有時近圓形,長30~60厘米,直徑20~35厘米;果皮淡綠色,表面具-層白色蠟質(zhì)的粉末,果肉白色肥厚:果梗圓柱形,具縱槽.種子多數(shù),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卵形,邊緣通常具一棱邊,有的栽培品種邊緣平滑。
       花期5~6月。
       果期6~8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莖(冬瓜藤)、葉(冬瓜葉)、果皮(冬瓜皮)、果瓤(冬瓜瓤)、種子(冬瓜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采摘。
       
    【化學(xué)成分】冬瓜每市斤含蛋白1.5克、糖8克、粗纖維15克、灰分1.1克、鈣72毫克、磷45毫克,鐵1.1毫克、胡蘿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1.1毫克、維生素C61毫克。
        與雄花比較,雌花含精氨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較多;并含天門冬素,雄花中無。
       
    【性味】甘淡,涼。
        ①《別錄》:味甘,微寒。
        ②陶弘景:性冷利。
        ③《飲膳正要》:味甘,平微寒,無毒。
        ④《滇南本草》:性子和,味甘淡。
        ⑤《玉楸藥解》:味酸甘,微寒。
       
    【歸經(jīng)】入肺、大小腸、膀胱經(jīng)。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經(jīng)。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大、小腸四經(jīng)。
        ③《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經(jīng)。
       
    【功用主治-冬瓜的功效】利水,消痰,清熱,解毒。
       治水腫,脹滿,腳氣,淋病,痰吼,咳喘,暑熱煩悶,消渴,瀉痢,癰腫,痔漏;并解魚毒,酒毒。
        ①《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②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
        ③孟詵:益氣耐老,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④《日華子本草》:除煩。
       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⑤《本草圖經(jīng)》: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
        ⑥《本草衍義》:患發(fā)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
        ⑦《日用本草》:瘥五淋。
        ⑧《滇南本草》:治痰吼,氣喘,姜湯下。
       又解遠方瘴氣,又治小兒驚風(fēng)。
       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利小便。
        ⑨《本草再新》:清心火,瀉脾火,利濕去風(fēng),消腫止渴,解暑化熱。
        ⑩《隨息居飲食譜》:清熱,養(yǎng)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
       亦治水腫,消暑濕。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4兩;煨熟或搗汁。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①孟詵:熱者食之佳,冷者食之瘦人。
        ②崔禹鎬《食經(jīng)》:冷人勿食,益病,又作胃反病。
        ③《本草經(jīng)疏》:若虛寒腎冷、久病滑泄者,不得食。
        ④《醫(yī)林纂要》:羸者忌食,善潰也。
       
    【選方】①治水氣浮腫喘滿:大冬瓜一枚,先于頭邊切一蓋子,取出中間瓤不用,赤小豆(水淘凈),填滿冬瓜中,再用蓋子合了,用竹簽簽定,以麻線系,紙筋黃泥通身固濟,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兩大籮,埋冬瓜在內(nèi),以火著糠內(nèi)煨之,侯火盡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凈,薄切作片子,并豆一處焙干。
       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候,小溲利為驗,(《楊氏家藏方》冬瓜丸) ②治消渴:冬瓜一枚,削去皮,埋在濕地中,一月將出,破開,取清汁飲之。
       (《圣濟總錄》) ③治消渴能飲水,小便甜,有如脂麩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黃連十兩。
       上截瓜頭去瓤,入黃連末.火中煨之,侯黃連熟,布絞取汁。
       一服-大盞,日再服,但服兩、三枚瓜,以瘥為度。
       一方云,以瓜汁和黃連末,和丸如梧子大。
       以瓜汁空肚下三十丸,日再服,不差,增丸數(shù)。
       忌豬肉、冷水。
       (《近效方》) ④治小兒生-個月至五月,乍寒乍熱渴者:絞冬瓜汁服之。
       (《千金方》) ⑤治小兒渴利:單搗冬瓜汁飲之。
       (《千金方》) ⑥治傷寒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干:冬瓜一枚,黃土泥厚裹五寸,煨令爛熟,去土絞汁服之。
       (《古今錄驗方》) ⑦治發(fā)背砍死者:冬瓜截去頭,合瘡上,瓜當(dāng)爛,截去更合之。
       (《補缺肘后方》) ⑧治痔疼痛:冬瓜湯洗。
       (《經(jīng)驗方》) ⑨治夏月生痱子:冬瓜切片,搗爛涂之。
       (《千金方》) ⑩治馬汗入瘡:干冬瓜燒研,洗凈敷之。
       (《綱目》) ⑾治食魚中毒:飲冬瓜汁。
       (《小品方》)
  • 冬瓜皮的功效介紹】:
    冬瓜皮 (《開寶本草》)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外層果皮。
       植物形態(tài)詳冬瓜條。

       
    【采集】食用冬瓜時,收集削下的外果皮,曬干。
       
    【藥材】干燥果皮,常向內(nèi)卷曲成筒狀或雙筒狀,大小不一。
       表面光滑,淡黃色、黃綠色至暗綠色,革質(zhì),被有白色粉霜,內(nèi)表面較粗糙,微有筋脈。
       質(zhì)脆,易折斷。
       氣無,味淡。
       以皮薄、條長,色灰綠、有粉霜,干燥、潔凈者為佳。
        全國大部地區(qū)均產(chǎn)。
       
    【化學(xué)成分】含蠟類及樹脂類物質(zhì)。
       瓤含葫蘆巴堿、腺嘌呤等。
       
    【藥理作用】非腎性水腫恢復(fù)期患者內(nèi)服冬瓜皮煎劑2兩,并飲水1000毫升,在服藥后2小時內(nèi)排出尿量較對照組顯著增加,2~4小時之間,則較對照組減少。
       
    【性味】甘,涼。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平,味甘淡。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涼,無毒。
       
    【歸經(jīng)】《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經(jīng)。
       
    【功用主治-冬瓜皮的功效】利水消腫。
       治水腫,腹瀉,癰腫。
        ①《本草圖經(jīng)》:功用與冬瓜等。
        ②《滇南本草》:止渴,消痰,利小便。
       治中風(fēng)。
        ③《綱目》:主驢馬汗入瘡腫痛,陰干為末涂之,又主折傷損痛。
        ④《本草再新》:走皮膚,去濕追風(fēng),補脾瀉火。
        ⑤《重慶堂隨筆》:解風(fēng)熱,消浮腫。
        ⑥《分類草藥性》:治水腫,痔瘡。
        ⑦《江蘇植藥態(tài)》:治腹瀉、足跗浮腫。
        ⑧《山東中藥》:利濕消暑。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入散劑。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宜忌】《四川中藥志》:因營養(yǎng)不良而致之虛腫慎用。
       
    【選方】①治腎臟炎,小便不利,全身浮腫:冬瓜皮六錢,西瓜皮六錢,白茅根六錢,玉蜀黍蕊四錢,赤豆三兩。
       水煎,一日三回分服。
       (《現(xiàn)代實用中藥》) ②治損傷腰痛:冬瓜皮燒研,酒服一錢。
       (《生生編》) ③治跌撲傷損:干冬瓜皮一兩,真牛皮膠一兩(銼)。
       入鍋內(nèi)炒存性,研末。
       每服五錢,好酒熱服,仍飲酒一甌,厚蓋取微汗。
       (《摘元方》) ④治咳嗽:冬瓜皮五錢(要經(jīng)霜者),蜂蜜少許。
       水煎服。
  • 【冬瓜子的功效介紹】:
    冬瓜子 (《唐本草》)
    【異名】白瓜子(《本經(jīng)》),瓜子、瓜瓣(《金匱要略》),冬瓜仁(《別錄》),瓜犀(《荊楚歲時記》)。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詳冬瓜條。
       
    【采集】食用冬瓜時,收集種子,洗凈,選成熟者,曬干。
       
    【藥材】干燥種子呈扁平的長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厘米左右,寬約6毫米。
       外皮黃白色,有時有裂紋,一端純圓,另一端尖,尖端有2個小突起,其一較小者為種臍;另一突起較大,上有一明顯的珠孔。
       邊緣光滑(單邊冬瓜子)或兩面邊緣均有一環(huán)形的邊(雙邊冬瓜子)。
       剝?nèi)シN皮后,可見乳白色的種仁,有油性。
       氣微,味微甜。
       以白色、粒飽滿、無雜質(zhì)者為佳。
        全國大部地區(qū)均產(chǎn)。
       以四川、浙江、江蘇、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產(chǎn)量較大。
       
    【化學(xué)成分】種子含皂甙0.68%、脂肪、尿素、瓜氨酸等。
        同屬植物Benincasa ccrifera種子的脂肪油中含亞油酸62.3%,油酸21.9%,飽和脂肪酸15.6%,種子中并分離出少量腺嘌呤,胡蘆巴堿等。
       
    【炮制】揀凈雜質(zhì),用時搗碎。
       或用文火微炒至黃白色。
       置干燥處,防蟲蛀及鼠咬。
       
    【性味】甘,涼。
        ①《本經(jīng)》:味甘,平。
        ②《別錄》:寒,無毒。
        ③《陸川本草》:甘,涼。
       
    【歸經(jīng)】《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jīng)。
       
    【功用主治-冬瓜子的功效】潤肺,化痰,消癰,利水。
       治痰熱咳嗽,肺癰,腸癰,淋病,水腫,腳氣,痔瘡,鼻面酒皶。
        ①《本經(jīng)》:益氣。
        ②《別錄》:主煩滿不樂。
        ③崔禹錫《食經(jīng)》:利水道,去淡水。
        ④《日華子本草》:去皮膚風(fēng)剝黑皯,潤肌膚。
        ⑤《綱目》:治腸癰。
        ⑥《本草經(jīng)疏》:能開胃醒睥。
        ⑦《本草述》:主治心經(jīng)蘊熱,小水淋痛,并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黃水出。
        ⑧《本草從新》:補肝明目。
        ⑨《本草述鉤元》:主腹內(nèi)結(jié)聚,破潰膿血,凡腸胃內(nèi)壅,最為要藥。
        ⑩陳念祖:能潤肺化痰,兼益胃氣。
        ⑾《山東中藥》:治腎臟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腳氣,水腫。
        ⑿《中國藥植圖鑒》:罨痔疾腫痛,或洗滌。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4錢;或研末。
       外用:煎水洗或研膏涂敷。
       
    【宜忌】《別錄》:久服寒中。
       
    【選方】①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葦莖(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薏苡仁半升,桃仁三十枚,瓜瓣(目前多用冬瓜仁)半升。
       上四味細切,內(nèi)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當(dāng)吐如膿。
       (《金匱要略》千金葦莖湯) ②治腸癰膿未成,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diào),時時發(fā)熱,自汗出,復(fù)惡寒,其脈遲緊者:大黃四兩,牡丹皮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斤,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硝;再煎沸,頓服之。
       有膿當(dāng)下,如無膿當(dāng)下血。
       (《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③治男子白濁,女子白帶:陳冬瓜仁炒為末。
       每空心米飲服五錢。
       (《救急易方》) ④治消渴不止,小便多:干冬瓜子、麥門冬、黃連各二兩。
       水煎飲之。
       《摘元方》 ⑤治男子五勞七傷,明目:白瓜子七升,絹袋盛,攪沸湯中三遍,暴干;以酢五升浸一宿,暴干;治下篩。
       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之。
       (《千金方》)
  •  

  •  

  • 海金沙草-------尿路感染,結(jié)石\專理跌打

     

  • 【海金沙草的功效介紹】:
    海金沙草 (《綱目》)
    【異名】竹園荽(《履巉巖本草》),迷離網(wǎng)(《生草藥性備要》),雞膠莽(《質(zhì)問本草》),斑鳩窩(《草木便方》),左篆藤、金線風(fēng)、破網(wǎng)巾、黃金塔(《分類草藥性》),左轉(zhuǎn)藤(《天寶本草》),羅網(wǎng)藤(《廣州植物志》),須須藥、黑透骨、鐵腳仙、亂頭發(fā)(《貴州民間方藥集》),鐵線藤、蔓蔓藤、蝦蟆藤,紡車藤、金金藤、見根藤、藤吊絲(《福建民間草藥》),牛斗茜(《陸川本草》),磨菇藤、塞竇藤(《廣西中獸醫(yī)藥植》),掃把藤、天仙草(《中國土農(nóng)藥志》),松筋草(《廣西中藥志》),鼎擦藤、毛須藤(《閩南民間草藥》),黑須草(《重慶草藥》),滿天云、硬筋藤、西牛藤(《湖南藥物志》),金線藤(《閩東本草》),攀谷藤(《江西民間草藥驗方》),海金沙藤、吐絲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雞腳藤、爬古藤(《江西草藥》),洗碗藤、爬墻蕨、金砂蕨(《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海金沙多年生攀援草本,長1~4米。
       根莖細而匍匐,被細柔毛。
       莖細弱、呈干草色,有白色微毛。
       葉為1~2回羽狀復(fù)葉,紙質(zhì),兩面均被細柔毛;能育羽片卵狀三角形,長12~20厘米,寬10~16厘米,小葉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或不規(guī)則分裂,上部小葉無柄,羽狀或戟形,下部小葉有柄;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與能育羽片相似,但有時為1回材狀復(fù)葉,小葉闊線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規(guī)則的小片。
       孢子囊生于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葉的齒及裂片頂端成穗狀排列,穗長2~4毫米,孢子囊蓋鱗片狀,卵形,每蓋下生一橫卵形的孢子囊,環(huán)帶側(cè)生,聚集一處。
       袍子囊多在夏秋季產(chǎn)生。
        野生于山坡、草叢中,攀援他物而生長。
       分布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及根莖(海金沙根)、成熟的孢子(海金沙)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同屬植物小葉海金沙的全草,在廣東、廣西民間亦同供藥用。
       與上種的主要區(qū)別點:羽片為1回羽狀復(fù)葉,小葉片基部有關(guān)節(jié)。
       
    【采集】8~9月采收。
       
    【化學(xué)成分】藤含氨基酸、糖類、黃酮甙和酚類。
       葉中含黃酮類。
       
    【性味】甘,寒。
        ①《履巉巖本草》:性涼,無毒。
        ②《嶺南采藥錄》:味甘,性寒,無毒。
        ③《四川中藥志》:性寒,味甘淡,無毒。
       
    【功用主治-海金沙草的功效】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治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白濁帶下,小便不利,腎炎水腫,濕熱黃疸,感冒發(fā)熱,咳嗽,咽喉腫痛,腸炎、痢疾,燙傷,丹毒。
        ①《履巉巖本草》:治淋病熱痛者,并小便不利。
        ②《生草藥性備要》:專理跌打。
        ③《分類草藥性》:退火。
       治淋癥,咳嗽,筋骨疼痛。
        ④《天寶本草》:平肝濟火。
       治小兒螬疳,紅崩淋瀝。
        ⑤《嶺南采藥錄》:通淋,利小腸,解熱毒氣。
       治傷寒狂熱,濕熱腫滿,莖痛,療痘瘡變黑。
        ⑥《廣州植物志》:可敷郁血,又可上咯血。
        ⑦《貴州民間方藥集》:治五淋白濁,消水腫。
        ⑧《四川中藥志》:治癆嗽火咳。
        ⑨《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水腫,濕熱黃疸,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胃火牙痛,水泡瘡。
        ⑩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水,通淋。
       治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腎炎水腫,感冒發(fā)熱,小便短赤,腸炎痢疾。
        ⑾《廣西中草藥》:治湯火傷。
        ⑿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活血通絡(luò),治百日咳。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鮮者1~3兩);或研末。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①治熱淋急痛:海金沙草陰干為末,煎生甘草場,調(diào)服二錢;或加滑石。
       (《夷堅志》) ②治血淋:左轉(zhuǎn)藤、小萹蓄,水煎服。
       (《四川中藥志》) ③治婦女白帶:海金沙莖一兩,豬精肉四兩。
       加水同燉,去渣,取肉及湯服。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④治小便不利:海金沙全草二至三兩。
       和冰糖,酌加水煎服;或代茶常飲。
       (《福建民間草藥》) ⑤治赤?。汉=鹕橙荻寥齼伞?br>   水煎,日服一至三次。
       (《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腹瀉:海金沙全草,水煎服。
       (《閩南民間草藥》) ⑦治濕熱黃疸:金砂蕨葉、田基黃,雞骨草各一兩。
       水煎服。
       (《廣西中草藥》) ⑧治夢遺:海金沙藤燒灰存性。
       用凈灰一錢五分至二錢,開水沖服。
       (《福建民間草藥》) ⑨治火燙傷:海金沙鮮葉搗爛。
       調(diào)入乳外敷火傷處。
       (《福建民間草藥》) ⑩治纏腰火丹:鮮海金沙葉切碎搗爛。
       酌加麻油及米泔水,同擂成糊狀,涂搽患處。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⑾治贅疣:海金沙全草一握,水煎洗;在洗時用其藤擦贅疣處,日洗二至三次。
       (《福建民間草藥》) ⑿治黃蜂螫傷:金砂蕨葉一兩。
       搗爛;取汁擦患處。
       (《廣西中草藥》)
  • 【海金沙的功效介紹】:
    海金沙 (《嘉祐本草》)
    【異名】左轉(zhuǎn)藤灰(《四川中藥志》),海金砂(《江西草藥》)。
       
    【來源】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

       植物形態(tài)詳海金沙草條。
       
    【采集】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時采收,過早過遲均易脫落。
       選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時,割下莖葉,放在襯有紙或布的筐內(nèi),于避風(fēng)處曬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動,使葉背之孢子脫落,再用細篩篩去莖葉即可。
       
    【藥材】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狀,棕黃色或淡棕色,質(zhì)極輕,手捻之有光滑感。
       置手掌中即由指縫滑落;撒在水中則浮于水面,加熱后逐漸下沉;易著火燃燒而發(fā)爆鳴及閃光,不留灰渣,以干燥、黃棕色、質(zhì)輕光滑、能浮于水、無泥沙雜質(zhì)、引燃時爆響者為佳。
        主產(chǎn)廣東、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福建、陜西等地亦產(chǎn)。
       
    【化學(xué)成分】含脂肪油。
       另含一種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
       
    【性味】甘淡,寒。
        ⑦《品匯精要》:味淡,性平,無毒。
        ②《綱目》:甘,寒,無毒。
       
    【歸經(jīng)】入小腸、膀胱經(jīng)。
        ①《綱目》:小腸,膀胱血分。
        ②《本草匯言》:入足少陰,手、足太陽經(jīng)。
        ③《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jīng)。
       
    【功用主治-海金沙的功效】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治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濕疹,帶狀皰疹。
        ①《嘉祐本草》:主通利小腸。
       得梔子、馬牙消、蓬砂共療傷寒熱狂,或丸或散。
        ②《綱目》:治濕熱腫滿,小便熱淋、膏淋、血淋、石淋,莖痛,解熱毒氣。
        ③《本草正義》:利水通淋。
       治男子淫濁,女子帶下。
        ④《中國植物志》:治筋骨疼痛。
        ⑤《廣西中藥志》:用于水腫及熱病吐血。
        ⑥《湖南藥物志》:補脾健胃。
       治小兒食積。
        ⑦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尿路感染,尿路結(jié)石,腎炎水腫,感冒發(fā)熱,小便短亦,腸炎,痢疾。
        ⑧《江西草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
       治肝炎,腎性水腫,皮膚濕疹,水痘,尿血。
       痄腮,風(fēng)火牙痛,喉蛾,白喉,帶狀皰疹,小兒L疳積。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5~8錢;或研末服。
       
    【宜忌】①《本草經(jīng)疏》:小便不利及諸淋由于腎水真陰不足者勿服。
        ②《本經(jīng)逢原》:腎臟真陽不足者忌用。
       
    【選方】①治小便不通,臍下滿悶:海金沙一兩,臘面茶半兩。
       二味搗研令細。
       每服三戧,生姜、甘草湯調(diào)下。
       (《本草圖經(jīng)》) ②治熱淋急痛:海金沙為末,生甘草湯沖服。
       (《泉州本草》) ③治膏淋:海金沙、滑石各一兩(為末),甘草二錢半(為末)。
       上研勻。
       每服二錢,食前,煎麥門冬湯調(diào)服,燈心湯亦可。
       (《世醫(yī)得效方,海金沙散) ④治尿酸結(jié)石癥:海金沙、滑石共研為末。
       以車前子、麥冬、木通煎水調(diào)藥末,并加蜜少許,溫服。
       (《廣西中藥志》) ⑤治小便出血:海金沙為末,以新汲水調(diào)下。
       一方用砂糖水調(diào)下。
       (《普濟方》) ⑥治肝炎:海金砂五錢,陰行草一兩,車前六錢。
       水煎服,每日一劑。
       (《江西草藥》) ⑦治脾濕太過通身腫滿,喘不得臥,腹脹如鼓:牽牛一兩(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各半兩。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煎水一盞,食前調(diào)下,得利止后服。
       (《醫(yī)學(xué)發(fā)明》海金沙散) ⑧治脾濕脹滿:海金沙一兩,白術(shù)二錢,甘草五分,黑丑一錢五分,水煎服。
       (《泉州本草》)
    【名家論述】①《本草經(jīng)疏》:海金沙,甘寒淡滲之藥,故主通利小腸,得牙硝、梔子,皆咸寒苦寒之極,又得蓬砂之辛,所以能治傷寒熱狂大熱,當(dāng)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義也,淡能利竅。
       故治熱淋,血淋、膏淋等病。
        ②《本草述》:海金沙,方書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癥,詎知其種種所患,皆本于濕土之氣不能運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結(jié)聚于水道有如是耳,豈可徒取責(zé)于行水之臟腑乎?試觀東垣治脾濕方,更如續(xù)隨子丸之亦治通身腫滿、喘悶不快者,則可以思其功之所主,固不徒在行水之臟腑矣。
       
  •  

  •  

  • 厚樸-----療積年冷氣

     

    【中文名】厚樸(《本經(jīng)》)
    【類 別】皮類
    【異名】厚皮(《吳普本草》),重皮(《廣雅》),赤樸(《別錄》),烈樸(《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樹皮或根皮。

       
    【植物形態(tài)】①厚樸落葉喬木,高5~15米。
       樹皮紫褐色。
       小枝幼時有細毛,老時無毛,冬芽粗大,圓錐狀,芽鱗密被淡黃褐色絨毛。
       葉互生,橢圓狀倒卵形,長35~45厘米,闊12~20厘米,先端圓而有短急尖頭,稀鈍,基部漸狹成楔形,有時圓形,全緣,上面淡黃綠色,無毛,幼葉下面有密生灰色毛,者葉呈白粉狀,側(cè)脈上密生長毛;葉柄長3~4厘米。
       花與葉同時開放,單生枝頂,杯狀,白色,芳香,直徑15厘米;花梗粗短,長2~3.5厘米,密生絲狀白毛;萼片與花瓣共9~12,或更多,肉質(zhì),幾等長;萼片長圓狀倒卵形,淡綠白色,常帶紫紅色;花瓣匙形,白色;雄蕊多數(shù),螺旋狀排列;雌蕊心皮多數(shù),分離,子房長圓形。
       聚合果長橢圓狀卵形,長9~12厘米,直徑5~6.5厘米,心皮排列緊密,成熟時木質(zhì),頂端有彎尖頭。
       種子三角狀倒卵形,外種皮紅色。
       花期4~5月。
       果期9~10月。
        分布浙江、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等地。
        ②凹葉厚樸,又名:廬山厚樸。
        與上種的主要不同點,在葉片先端凹陷成2鈍圓淺裂片,裂深2~3.5厘米。
        分布浙江、江西、安徽、廣西等地。
        以上兩種植物的花蕾(厚樸花)、果實或種子(厚樸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立夏至夏至間剝?nèi)∩L20年以上的植株的干皮或根皮(須先將外表粗皮刮去),陰干;再堆放于土坑內(nèi),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使之發(fā)汗,取出曬干,再蒸熟使變軟,卷成筒狀,陰干。
       細小的根皮,只須除凈泥土,適當(dāng)切斷,陰干即可。
       
    【藥材】商品由于采皮的部位、加工及形狀的不同,種類很多,主要有筒樸、靴角樸、根樸、枝樸四類。
        ①筒樸為主干的干皮,經(jīng)加工后卷成雙卷筒狀,形似如意,故又稱為如意卷厚樸或如意樸。
       長15~45厘米,厚2~5毫米。
       表面呈淡棕色至深棕色,較薄的皮,表面裂紋少,有縱紋,可見圓形縱裂皮孔;較厚者,表面粗糙,栓皮鱗狀,易剝落。
       內(nèi)表面紫棕色,平滑,有細致的縱走紋理,以指甲劃之顯油紋。
       質(zhì)較潤而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外側(cè)呈灰棕色纖維性,內(nèi)側(cè)為紫棕色顆粒狀,油潤性。
       氣芳香,味微辛,咀嚼之少殘渣。
        ②靴角樸為靠近根部的干皮,經(jīng)加工后其形如靴,故名。
       全長約30~40厘米,厚約3~10毫米。
       外皮粗糙,灰棕色或灰褐色,栓皮易剝落。
       上端為單卷筒狀,基部展開成喇叭口形,有縱裂紋及橫皺紋呈凹溝狀。
       因厚薄不勻而形成紫棕色和灰黃色相間的花紋,并有刀刮痕。
       內(nèi)面為深紫色或深紅色,有直條紋,下部有凹下的橫溝,與外皮的橫皺紋相對,以指甲劃之,可見油紋。
       質(zhì)潤而稍堅,但易折斷。
       斷面紫棕色,顆粒狀。
       氣辛香,味苦而辣,咀嚼無殘渣。
        ③根樸為根皮經(jīng)加工后卷成單或雙卷,多劈破,形彎曲如雞腸,故又名雞腸樸。
       長15~45厘米,直徑0.5~2厘米,厚約1~3毫米。
       表面粗糙,灰棕色,有橫裂紋及縱皺紋,劈破處有纖維狀物露出,內(nèi)表面深紫棕色,有顯著的縱紋及枝根痕。
       質(zhì)韌,難折斷,斷面纖維性,油潤。
       氣味與干皮同,但咀嚼后遺留的殘渣較多。
        ④枝樸為粗枝上剝下的皮,呈單卷狀,長10~20厘米,厚1~2毫米。
       表面稍粗糙,灰褐色,有縱皺紋及斑痕,有時可見大型孔洞。
       內(nèi)表面深紫棕色,平滑,有深直條紋,質(zhì)脆,易折斷。
       斷面纖維性。
       氣味與干皮同,咀嚼后殘渣較多。
        以上各種厚樸,斷面均有點狀閃光性結(jié)晶。
       以皮粗肉細,內(nèi)色深紫、油性大、香味濃、味苦辛微甜、咀嚼無殘渣者為佳。
        主產(chǎn)四川、湖北、浙江、貴州、湖南。
       以四川、湖北所產(chǎn)質(zhì)量最佳,稱紫油厚樸;浙江所產(chǎn)稱溫樸,質(zhì)量亦好。
       此外,福建、江西、廣西、甘肅、陜西等地亦產(chǎn)。
       
    【化學(xué)成分】厚樸樹皮含厚樸酚、四氫厚樸酚、異厚樸酚、和樸酚、揮發(fā)油;另含木蘭箭毒堿。
        凹葉厚樸樹皮含揮發(fā)油約1%。
       油含β--桉葉醇、厚樸酚、四氫厚樸酚及異厚樸酚。
       此外,尚含生物堿約0.07%、皂甙約0.45%。
       
    【藥理作用】①抗菌作用厚樸煎劑在試管中,對肺炎球菌、白喉桿菌、溶血性鏈球菌、枯草桿菌、志賀氏及施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其效力較黃連粉低5~10倍,但也有報告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之效力大于黃連者;在豚鼠體內(nèi)對炭疽桿菌有某些抗菌作用;對若干皮膚真菌在體外有抑制作用;對實驗性病毒性肝炎也有改善肝臟實質(zhì)病變的作用。
       其醇浸劑(1:3000~1:300)在體外對結(jié)核桿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
        ②其他作用厚樸煎劑對小鼠及豚鼠的離體腸管,小劑量出現(xiàn)興奮,大劑量則為抑制,對豚鼠支氣管平滑肌亦有興奮作用。
       靜脈注射(0.05克/公斤),可引起兔,貓的血壓暫時下降,對離體蟾蜍心臟有抑制作用。
       此外,它還可能有箭毒樣作用,動物死亡時表現(xiàn)垂頭、四肢麻痹,麻痹作用可被士的寧對抗。
       煎劑對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腹腔注射時為6.12±0.038克/公斤,皮下注射為51克/公斤;貓的最小致死量,靜脈注射平均為4.25±1.5克/公斤,口服時毒性很小。
       表示腸胃道吸收不完全。
       
    【炮制】厚樸: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后刮去粗皮,洗凈,切絲,晾干。
       姜厚樸:取生姜切片煎湯,加凈厚樸,與姜湯共煮透,待湯吸盡,取出,及時切片,晾干。
       (每厚樸100斤,用生姜10斤) 《雷公炮炙論》:凡使厚樸,要用紫色味辛為好。
       或丸散,便去粗皮,用酥炙過。
       每修一斤,用酥四兩,炙了細銼用;若湯飲中使,用自然姜汁八兩炙,一升為度。
       
    【性味】苦辛,溫。
        ①《本經(jīng)》:味苦,溫。
        ②《別錄》:大溫,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太熱。
       
    【歸經(jīng)】入脾、胃、大腸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二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手足陽明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解》:入足厥陰肝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
       
    【功用主治-厚樸的功效】溫中,下氣,燥濕,消痰。
       治胸腹痞滿脹痛,反胃,嘔吐,宿食不消,痰飲喘咳,寒濕瀉痢。
        ①《本經(jīng)》: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痹,死肌,去三蟲。
        ②《別錄》:溫中益氣,消痰下氣。
       療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及胸中嘔不止,泄痢淋露,除驚,去留熱心煩滿,厚腸胃。
        ③《藥性論》:主療積年冷氣,腹內(nèi)雷鳴,虛吼,宿食不消,除痰飲,去結(jié)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
       大溫胃氣,嘔吐酸水。
       主心腹?jié)M,病人虛而尿白。
        ④《日華子本草》:健脾。
       主反胃,霍亂轉(zhuǎn)筋,冷熱氣,瀉膀胱,泄五藏一切氣,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腹藏不安。
       調(diào)關(guān)節(jié),殺腹藏蟲,明耳目。
        ⑤王好古:主肺氣脹滿,膨而喘咳。
        ⑥《本草正》:溫降,散滯,除寒濕瀉痢。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宜忌】孕婦慎用。
        ①《本草經(jīng)集注》:干姜為之使。
       惡澤瀉、寒水石、消石。
        ②《藥性論》:忌豆,食之者動氣。
        ③《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④《本草經(jīng)疏》:凡嘔吐不因寒痰冷積,而由于胃虛火氣炎上;腹痛因于血虛脾陰不足,而非停滯所致;泄瀉因于火熱暴注,而非積寒傷冷;腹?jié)M因于中氣不足、氣不歸元,而非氣實壅滯;中風(fēng)由于陰虛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傷寒發(fā)熱頭疼,而無痞塞脹滿之候;小兒吐瀉乳食,將成慢驚;大人氣虛血槁,見發(fā)膈證;老人脾虛不能運化,偶有停積;妊婦惡阻,水谷不入;娠婦胎升眩暈;娠婦傷食停冷;娠婦腹痛瀉利;娠婦傷寒傷風(fēng);產(chǎn)后血虛腹痛;產(chǎn)后中滿作喘;產(chǎn)后泄瀉反胃,以上諸證,法所咸忌。
       
    【選方】①治腹?jié)M痛大便閉者:厚樸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nèi)大黃煮取三升。
       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金匱要略》厚樸三物湯) ②治久患氣脹心悶,飲食不得,因食不調(diào)。
       冷熱相擊,致令心腹脹滿:厚樸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為度,搗篩如面。
       以陳米飲調(diào)下二錢匕,日三服。
       亦治反胃,止瀉。
       (《斗門方》) ③治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凈)二兩半,甘草(炙)一兩半,蒼術(shù)(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四兩,陳皮(去白)二兩半。
       上四味,為末。
       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姜、棗子同煎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服之。
       或杵細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鹽湯嚼下,空心服。
       (《博濟方》平胃散) ④治因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痰涎郁結(jié),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中結(jié),嘔逆惡心:紫蘇葉二兩,厚樸三兩,茯苓四兩,半夏五兩。
       上細切。
       每服四錢,水盞半,生姜七片,棗一個,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易簡方》四七湯即《金匱要略》半夏厚樸湯) ⑤治蟲積:厚樸、檳榔各二錢,烏梅二個。
       水煎服。
       (《保赤全書》) ⑥治中寒洞泄:干姜、厚樸等分。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
       任下三十丸。
       (《鮑氏小兒方》) ⑦治水谷痢久不瘥:厚樸三兩,黃連三兩。
       銼,水三升,煎取一升。
       空心細服。
       (《梅師集驗方》)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阿米巴痢疾據(jù)46例觀察,用藥3~9天后,有43例獲愈,2例進步,1例無效。
       治愈者絕大多數(shù)在3天左右臨床癥狀即基本消失。
       平均腹痛消失時間為3.8天,大便成形、粘液血便消失為2.7天,大便次數(shù)恢復(fù)正常為3.2天,里急后重消失為3天,大便鏡檢恢復(fù)正常為4.5天。
       但對阿米巴原蟲是否有殺滅作用,尚待證實。
       治后有2例復(fù)發(fā),仍以原法治愈。
       用法:將川厚樸制成煎劑內(nèi)服,每次20毫升(相當(dāng)于生藥2錢),每日2次。
       對脫水及中毒癥狀嚴重者應(yīng)酌情補液及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
       副作用:少數(shù)患者有輕微耳鳴及便秘,不影響治療。
        ②用于制止針麻下全子宮切除術(shù)的鼓腸現(xiàn)象試用厚樸粉于術(shù)前12小時1次吞服,體重50公開以下者5~7.5克,50公斤以上者7.5~10克。
       按此劑量用于36例手術(shù),結(jié)果僅1例在手術(shù)過程中腸曲鼓出,使手術(shù)無法進行而改用硬膜外麻醉,其余在切開腹膜后腸曲不鼓,少數(shù)輕度鼓起,但輕輕一推即可將腸曲推上。
       術(shù)后一般在24~36小時間有肛門排氣現(xiàn)象出現(xiàn),自訴無其他不適。
       
    【名家論述】①李杲:厚樸,苦能下氣,故泄實滿;溫能益氣,故能散濕滿。
        ②《湯液本草》:《本經(jīng)》云厚樸治中風(fēng)、傷寒頭痛,溫中益氣,消痰下氣,厚腸胃,去腹脹滿。
       果泄氣乎?果益氣乎?若與枳實、大黃同用,則能泄實滿,《本經(jīng)》謂消痰下氣者是也。
       若與橘皮、蒼術(shù)同用,則能除濕滿,《本經(jīng)》謂溫中益氣者是也。
       與解利藥同用,則治傷寒頭痛。
       與治痢藥同用,則厚腸胃。
       大抵苦溫,用苦則泄,用溫則補。
        ③朱震亨:厚樸,氣藥也。
       溫而能散,消胃中之實也。
       厚樸能治腹脹,因其味辛以提其氣。
        ④《本草經(jīng)疏》:厚樸,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氣血痹死肌者,蓋以風(fēng)寒外邪,傷于陽分,則為寒熱頭痛;風(fēng)寒濕入腠理,則氣血凝澀而成痹,甚則肌肉不仁,此藥辛能散結(jié),苦能燥濕,溫?zé)崮莒铒L(fēng)寒,故悉主之也。
       《別錄》又主溫中、消痰、下氣,療霍亂,及腹痛脹滿,胃中冷逆,胸中嘔不止,泄痢心煩滿者,何莫非腸胃氣逆壅滯,及痰飲留結(jié),飲食生冷所致?得此下泄開通,溫?zé)崤I,則諸證不求其止而止矣。
       至于淋露,雖屬下焦為病,然多因胃家濕熱下流;三蟲亦腸胃濕熱所生,苦能燥濕殺蟲,故亦主之也。
       《本經(jīng)》又主驚悸,及《別錄》除驚去留熱者,皆非其所宜。
       驚悸屬心虛,于脾胃絕無相干,氣味大溫之藥,又豈能去留熱哉。
       至益氣厚腸胃,蓋亦指邪氣去正氣自益之謂,積滯消腸胃自厚之意耳,非消散之外,復(fù)有補益之功也,用者詳之。
       厚樸氣味辛溫,性復(fù)大熱,其功長于泄結(jié)散滿,溫暖脾胃。
       一切飲食停積,氣壅暴脹,與夫冷氣、逆氣、積年冷氣入腹,腸鳴,虛吼,痰飲吐沫,胃冷嘔逆,腹痛泄瀉及脾胃壯實之人,偶感風(fēng)寒,氣實人誤服參、耆致成喘脹,誠為要藥。
       然而性專消導(dǎo),散而不收,略無補益之功。
        ⑤《本草匯言》:厚樸,寬中化滯,平胃氣之藥也,凡氣滯于中,郁而不散,食積于胃,羈而不行,或濕郁積而不去,濕痰聚而不清,用厚樸之溫可以燥濕,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氣也。
       故前古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寒熱,嘔逆瀉利,蟲積痞積,或肺氣脹滿,痰涎喘嗽,或胃氣壅滯,水谷不行,用此消食化痰,去濕散脹,平土、金二臟,以致于中和也。
       沈孔庭云:厚樸辛苦溫燥,入脾胃二經(jīng),散滯調(diào)中,推為首劑。
       然配他藥,無往不可,與枳實、大黃同用,則泄實滿,故大柴胡湯用之:與陳皮、蒼術(shù)同用,則除濕滿,故平胃散用之;與人參、白術(shù)、麥蘗同用,則治虛滿,故調(diào)中湯用之;又同半夏、膽星,能燥濕清痰;同甘草、白術(shù),能和中健胃;同枳殼、萊卜子能下氣寬腸:同紫蘇、前胡能發(fā)散風(fēng)寒;同山查、枳實能疏氣消食;同吳萸、肉桂能行濕燥陰,實有理氣行氣之功。
       但氣之盛者,用無不驗,氣之弱者,宜少用之。
        ⑥《本草經(jīng)讀》:厚樸,氣味厚而主降,降則溫而專于散,苦而專于泄,故所主皆為實癥。
       中風(fēng)有便溺阻隔癥,傷寒有下之微喘癥,有發(fā)汗后腹脹滿癥,大便鞭癥,頭痛有濁氣上沖癥,俱宜主以厚樸也。
       至于溫能散寒,苦能泄熱,能散能泄,則可以解氣逆之驚悸。
       能散則氣行,能泄則血行,故可以治氣血痹及死肌也。
       寬脹下氣,《經(jīng)》無明文,仲景因其氣味苦溫而取用之,得《本經(jīng)》言外之旨也。
        ⑦《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厚樸,治胃氣上逆,惡心嘔噦,胃氣郁結(jié)脹滿疼痛,為溫中下氣之要藥。
       為其性溫味又兼辛,其力不但下行,又能上升外達,故《本經(jīng))謂其主中風(fēng)、傷寒頭痛,《金匱》厚樸麻黃湯用治咳而脈浮。
       與橘、夏并用,善除濕滿;與姜、術(shù)并用,善開寒痰凝結(jié);與硝、黃并用,善通大便燥結(jié);與烏藥并用,善治小便因寒白濁。
       味之辛者,又能入肺以治外感咳逆;且能入肝,平肝之橫恣,以愈脅下掀疼。
       ……兼入血分,甄權(quán)謂其破宿血,古方治月閉亦有單用之者。
       諸家多謂其誤服能脫元氣,獨葉香巖謂多用則破氣,少用則通陽,誠為確當(dāng)之論。
    厚樸花 (《飲片新參》)
    【異名】調(diào)羹花(《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花蕾。
       植物形態(tài)詳厚樸條。
       
    【采集】春末夏初當(dāng)花蕾未開或稍開時采摘,放蒸籠中蒸至上氣后約10分鐘取出,曬干或用文火烘干。
       亦有不蒸而直接將花焙干或烘干者。
       
    【藥材】干燥的花蕾形似毛筆頭,長4~7厘米,徑2~3厘米。
       外表棕褐色或棕紅色,頂尖或鈍圓,底稍圓,帶有花柄;柄長1~1.5厘米,徑約5毫米,上著生小茸毛。
       花瓣未開者層層覆蓋,花頭完整;已開者,有大形花蕊外露,棕黃色長柱形;花瓣肉質(zhì)較厚,呈匙形,有油點,折之易碎。
       氣香。
       以含苞來開、身干、完整、柄短、色棕紅、香氣濃者為佳。
        主產(chǎn)四川、湖北、浙江等地。
       
    【炮制】揀凈雜質(zhì),去梗,篩去泥屑。
       
    【性味】苦辛,溫。
        ①《飲片新參》:微苦,溫。
        ②《四川中藥志》:味甘微苦,性溫。
       
    【功用主治-厚樸花的功效】理氣,化濕。
       治胸隔脹悶。
        ①《飲片新參》:寬中理氣。
       治胸悶,化脾胃濕蝕。
        ②《四川中藥志》:寬胸理膈,降逆理氣。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錢。
       
    【宜忌】《飲片新參》:陰虛液燥者忌用。
        
      厚樸花 (《飲片新參》)
    【異名】調(diào)羹花(《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花蕾。
       植物形態(tài)詳厚樸條。
       
    【采集】春末夏初當(dāng)花蕾未開或稍開時采摘,放蒸籠中蒸至上氣后約10分鐘取出,曬干或用文火烘干。
       亦有不蒸而直接將花焙干或烘干者。
       
    【藥材】干燥的花蕾形似毛筆頭,長4~7厘米,徑2~3厘米。
       外表棕褐色或棕紅色,頂尖或鈍圓,底稍圓,帶有花柄;柄長1~1.5厘米,徑約5毫米,上著生小茸毛。
       花瓣未開者層層覆蓋,花頭完整;已開者,有大形花蕊外露,棕黃色長柱形;花瓣肉質(zhì)較厚,呈匙形,有油點,折之易碎。
       氣香。
       以含苞來開、身干、完整、柄短、色棕紅、香氣濃者為佳。
        主產(chǎn)四川、湖北、浙江等地。
       
    【炮制】揀凈雜質(zhì),去梗,篩去泥屑。
       
    【性味】苦辛,溫。
        ①《飲片新參》:微苦,溫。
        ②《四川中藥志》:味甘微苦,性溫。
       
    【功用主治-厚樸花的功效】理氣,化濕。
       治胸隔脹悶。
        ①《飲片新參》:寬中理氣。
       治胸悶,化脾胃濕蝕。
        ②《四川中藥志》:寬胸理膈,降逆理氣。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錢。
       
    【宜忌】《飲片新參》:陰虛液燥者忌用。
         
  •  

  •  

  • 釣藤------一切手足走注疼痛\遠年痛風(fēng)癱瘓

     

  • 【鉤藤的功效介紹】:
    (《本草原始》)
    【異名】釣藤(《本草經(jīng)集注》),吊藤(陶弘景),鉤藤鉤子(《小兒藥證直訣》),釣鉤藤(《滇南本草》),鶯爪風(fēng)(《草木便方》),嫩鉤鉤(《飲片新參》),金鉤藤(《貴州民間方藥集》),掛鉤藤(《藥材學(xué)》),鉤丁(《陜西中藥志》),倒掛金鉤、鉤耳(《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鉤藤或華鉤藤及其同屬多種植物的帶鉤枝條。
       
    【植物形態(tài)】①鉤藤木質(zhì)藤本,常綠,高1~3米。
       小枝四方形,光滑,變態(tài)枝成鉤狀,成對或單生于葉腋,鉤長1~2厘米,向下彎曲。
       葉對生;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6~11厘米,寬3~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圓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脈腋有短毛;葉柄長0.8~1.2厘米;托葉2深裂,裂片線狀錐尖,長0.6~1.5厘米。
       頭狀花序直徑約2厘米;總花梗長3~5厘米;花萼長約2毫米,下部管狀,先端5裂,裂片長不及1毫米:花冠黃色,管狀,長約7毫米,先端5裂,裂片近圓形,外面被粉狀柔毛,喉部內(nèi)具短柔毛;雄蕊5,生于花冠管的喉部,花藥基部呈耳狀,先端尖,花絲極短:子房下位,紡錘形,花柱線形,伸出于花冠管之外,柱頭頭狀。
       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5~6毫米,疏被柔毛。
       種子數(shù)枚,細小,兩端有翅。
       花期6~7月。
       果期10~11月。
        生長于山谷、溪邊的疏林下。
       分布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鉤藤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②華鉤藤木質(zhì)藤本,高達3米。
       小枝四方形,全體光滑無毛;鉤近于葉腋生,長約1.5厘米。
       葉對生;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0~17厘米,寬5.5~9.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全緣,兩而均無毛;葉柄長約1厘米;托葉膜質(zhì),圓形,全緣,外反,長達1.5厘米。
       頭狀花序直徑約4厘米;花序柄長5~8厘米,無毛;花萼管狀,先端5裂,裂片長橢圓形或卵形,長約1.5毫米,密被灰色小粗毛;花冠管狀,長1.2~1.5厘米,先端5裂,裂片近圓形;雄蕊5,生于花冠管喉部,花絲比花藥短;子房下位,花柱線形,伸出于花冠管之外,柱頭頭狀。
       蒴果棒狀,長0.8~1.2厘米,被緊貼的長柔毛。
       種子細小,兩端有翅。
       花期6~7月。
       果期10~11月。
        生于山谷疏林中。
       分布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采集】春、秋采收帶鉤的嫩枝,剪去無鉤的藤莖,曬干,或置鍋內(nèi)蒸后再曬干。
       
    【藥材】①鉤藤為干燥的帶鉤莖枝,莖枝略呈方柱形,長約2厘米,直徑約2毫米,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一端有一環(huán)狀的莖節(jié),稍突起,節(jié)上有對生的兩個彎鉤,形如船錨,尖端向內(nèi)卷曲,亦有單鉤的,鉤大小不一,基部稍圓,徑2~3毫米,全體光滑,略可見縱紋理。
       質(zhì)輕而堅,不易折斷,斷面外層呈棕紅色,髓部呈淡黃色而疏松如海綿狀。
       氣無,味淡。
       以雙鉤形如錨狀、莖細、鉤結(jié)實、光滑、色紅褐或紫褐者為佳。
        主產(chǎn)廣西、江西、湖南、浙江、廣東。
        ②華鉤藤性狀與鉤藤大致相同。
       惟莖枝呈方柱形,徑約2~3毫米,表面灰棕色,鉤基部稍闊。
        主產(chǎn)四川,貴州、云南、湖北等地亦產(chǎn)。
        尚有多種同屬植物的帶鉤莖枝亦作鉤藤使用,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①披針葉鉤藤,枝有狹翅;鉤光滑。
       ②類鉤藤,鉤光滑,托葉裂片狹三角形。
       ③大葉鉤藤,參見大葉鉤藤條。
       ④毛鉤藤,枝、鉤及葉下面被粗毛。
       ⑤無柄果鉤藤,花冠管無毛,裂片外面密被絹毛,枝、鉤被疏毛。
       ⑥攀莖鉤藤,枝、鉤密被柔毛,葉下面被長柔毛。
       
    【化學(xué)成分】帶鉤莖枝葉含鉤藤堿、異鉤藤堿、柯諾辛因堿、異柯諾辛因堿、柯楠因堿、二氫柯楠因堿、硬毛帽柱木堿、硬毛帽柱木因堿。
       
    【藥理作用】①鎮(zhèn)靜作用鉤藤煎劑0.1克/公斤給小鼠腹腔注射,能產(chǎn)生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但無明顯的催眠作用,劑量加大25倍也不加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眠、麻醉作用,即使加大劑量50~100倍也不能使翻正反射消失,亦不引起運動障礙,與現(xiàn)有的催眠藥、鎮(zhèn)定藥似有不同。
       用大鼠的防御運動性條件反射也證明,鉤藤煎劑1克/公斤腹腔注射,可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表現(xiàn)在使部分大,鼠陽性條件反射破壞,條件反射時延長,對分化抑制和非條件反射皆無顯著影響。
       用索庫托夫氏家兔后肢屈曲反射的方法也證明能降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使其沖動總合能力減弱。
        在豚鼠的實驗性癲癇的治療中,用鉤藤乙醇浸膏后3~8天,能制止癲癇反應(yīng)的發(fā)生,停藥后3天恢復(fù)治療前狀態(tài)。
       其作用較為緩慢,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甚接近,因而治療期間,動物皆較軟弱,體重減輕。
       對中樞運動性分析器興奮性增高的狀態(tài),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鉤藤堿為吲哚類衍化物,故可能對精神方面有特異作用,有人將其與育亨賓、利血平作了一般藥理學(xué)試驗的比較,認為三者是不同的(如在蛙、鼠身上,利血平引起鎮(zhèn)靜,育亨賓引起痙攣,鉤藤堿則引起運動麻痹及呼吸抑制)。
        ②降壓作用鉤藤煎劑對麻醉犬(0.05克/公斤)、免(2~3克/公斤)和實驗性大鼠(5克/公斤/日,口服)均有降壓作用。
       對在頸部切除二側(cè)減壓神經(jīng)、竇神經(jīng)后造成的反射性高血壓的家兔,鉤藤煎劑的降壓效果與蘿莢木全堿相似。
       煎煮時間過久或不夠(最好煎15分鐘以內(nèi))會影響降壓效果。
       鉤及莖枝(即單鉤、雙鉤及與其相鄰之較細莖枝)降壓效果較好;老枝(無鉤,直徑在0.5~2厘米)降壓效果很差。
       在分析鉤藤煎劑的降壓原理時發(fā)現(xiàn),降壓不受阿托品影響,而在切除頸迷走神經(jīng)后,降壓作用即顯著減弱。
       對離體蟾蜍心臟無顯著抑制。
       在離體兔耳的灌流上,亦無直接擴張血管的作用,故認為其降壓乃是反射性的(通過迷走神經(jīng)傳入纖維)抑制血管運動中樞而引起,大劑量則對后者起直接抑制作用。
       鉤藤堿的鹽酸鹽20毫克/公斤對麻醉貓靜脈注射,或20~50毫克/公斤給腎性高血壓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明顯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其作用與總堿或煎劑相似,鉤藤總堿在離體兔耳標(biāo)本上,有直接擴張血管的作用。
       鉤藤堿對其他動物亦有降壓作用,但持續(xù)時間短,遠較利血平為差,降壓后可隨之為血壓上升。
       此外鉤藤堿能抑制離體腸管,興奮大鼠離體子宮。
       
    【毒性】小鼠1次腹腔注射之半數(shù)致死量:鉤藤煎劑為29.0±0.8克/公斤;鉤藤總堿為144.2±3.1毫克/公斤;鉤藤堿為162.3毫克/公斤;總堿口服為514.6±29.1毫克/公斤。
       在亞急性毒性方面,家兔每日用鉤藤煎劑灌胃2次,每次5克/公斤(比治療量大2.5倍),連服10天,無中毒癥狀。
       鉤藤總堿50毫克/公斤連續(xù)給藥14天,不引起大鼠內(nèi)臟的病理改變;劑量加倍,雖肝臟有輕度炎癥變化,停藥后即恢復(fù)正常;對飲食、體重及外觀行為均無影響。
       
    【炮制】揀去老梗、雜質(zhì),洗凈,曬干。
       
    【性味】甘,涼。
        ①《別錄》:微寒。
        ②《藥性論》:味甘,平。
        ③《蜀本草》:味苦。
       
    【歸經(jīng)】入肝、心經(jīng)。
        ①《綱目》:手、足厥陰。
        ②《本草經(jīng)疏》:手少陰、足厥陰經(jīng)。
       
    【功用主治-鉤藤的功效】清熱平肝,熄風(fēng)定驚。
       治小兒驚癇瘈疭,大人血壓偏高,頭暈、目眩,婦人子癇。
        ①《別錄》:主小兒寒熱,驚癇。
        ②《藥性論》:主小兒驚啼,瘈疭熱壅。
        ③《日華子本草》:治客忤胎風(fēng)。
        ④《綱目》: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fēng),除心熱,小兒內(nèi)釣腹痛,發(fā)斑疹。
        ⑤《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氣寬中。
        ⑥《本草述》:治中風(fēng)癱瘓,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節(jié)攣急。
       又治遠年痛風(fēng)癱瘓,筋脈拘急作痛不已者。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不宜久煎),1.5~3錢;或入散劑。
       
    【宜忌】①《本草新編》:最能盜氣,虛者勿投。
        ②《本草從新》:無火者勿服。
       
    【選方】①治小兒驚熱:鉤藤一兩,硝石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藥搗細,羅為散。
       每服,以溫水調(diào)下半錢,日三、四服。
       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圣惠方》延齡散) ②治小兒驚癇,仰目嚼舌,精神昏悶:鉤藤半兩,龍齒一兩,石膏三分,梔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麥門冬三分(去心,焙)。
       上藥粗搗,羅為散。
       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量兒大小分減,不計時候溫服。
       (《圣惠方》鉤藤散) ③治諸癇啼叫:鉤藤、蟬殼各半兩,黃連(揀凈)、甘草、川大黃(微炮)、天竺黃各一兩。
       上搗羅為末。
       每服半錢至一錢,水八分盞,入生姜、薄荷各少許,煎至四分,去滓,溫服。
       (《普濟方》鉤藤飲子) ④治小兒盤腸內(nèi)釣,啼哭而手足上撒,或彎身如蝦者:鉤藤、枳殼、延胡各五分,甘草三分。
       水半盅,煎二分服。
       (《幼科指靠》鉤藤湯) ⑤治高血壓,頭暈?zāi)垦?,神?jīng)性頭痛:鉤藤二至五錢,水煎服。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⑥治傷寒頭痛壯熱,鼻衄不止:鉤藤、桑根白皮(銼)、馬牙硝各一兩,梔子仁、甘草(炙)各三分,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半。
       上七味,粗搗篩。
       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竹葉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下生地黃汁一合,攪勻,食后溫服。
       (《圣濟總錄》鉤藤湯) ⑦治全身麻木:鉤藤莖枝、黑芝麻、紫蘇各七錢。
       煨水服,一日三次。
       (《貴州草藥》) ⑧治半邊風(fēng):鉤藤莖枝、荊芥各四錢,排風(fēng)藤一兩。
       煨水服,一日三次。
       (《貴州草藥》) ⑨治面神經(jīng)麻痹:鉤藤二兩,鮮何首烏藤四兩。
       水煎服。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⑩治胎動不安,孕婦血虛風(fēng)熱,發(fā)為子癇者:鉤藤、人參、當(dāng)歸、茯神、桑寄生各一錢,桔梗一錢五分。
       水煎服。
       (《胎產(chǎn)心法)鉤藤湯)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治療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據(jù)100余例的觀察,服藥后多數(shù)患者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可降至正?;蚪咏7秶?。
       隨著血壓的下降,頭暈、頭痛、心慌、氣促、失眠等自覺癥狀亦相應(yīng)減輕或消失。
       據(jù)部分病例觀察,血壓下降開始于服藥后2~7日,10日之后降壓效果即很顯著,有時還可繼續(xù)下降。
       血壓下降的曲線呈斜坡狀,顯示本品作用溫和。
       個別病例在服藥期間有回升現(xiàn)象,但波動的幅度甚小,且不伴有癥狀惡化。
       對神經(jīng)機能失調(diào)者療效甚顯著,服藥5~10天癥狀即可明顯減輕。
       病期愈早療效愈好,屬于第三期者多無降壓效果,但有些患者血壓雖無明顯變化,而癥狀卻有明顯改善。
       治療中未見副作用。
       用法:鉤藤加水煮沸10~20分鐘,使成20%濃度,每次20~30毫升,日服3次;或每日用鉤藤2兩,放入沸水中保持沸點15~20分鐘,制成煎液200毫升,中、晚分服,4~6日為一療程。
       根據(jù)祖國醫(yī)學(xué)傳統(tǒng)經(jīng)驗,鉤藤不宜久煎,否則影響效力;現(xiàn)代藥理實驗亦證明,鉤藤煮沸超過20分鐘時,降壓的有效成分便部分破壞。
       日用量3~5錢的療效不滿意,而以2~2.5兩療效較好。
       
    【名家論述】①《綱目》:鉤藤,手、足厥陰藥也。
       足厥陰主風(fēng),手厥陰主火,驚癇眩運,皆肝風(fēng)相火之病,鉤藤通心包于肝木,風(fēng)靜火熄,則諸癥自除。
        ②《本草匯言》:鉤藤,祛風(fēng)化痰,定驚癇,安客忤,攻痘瘄之藥也。
       錢仲陽先生曰:鉤藤,溫、平、無毒,嬰科珍之。
       其性捷利,祛風(fēng)痰,開氣閉,安驚癇于倉忙頃刻之際,同麻、桂發(fā)內(nèi)伏之寒,同芩、連解酷烈之暑,同前、葛祛在表之邪,同查、樸消久滯之食,同鼠粘、桔梗、羌、防、紫草茸發(fā)痘瘄之隱約不現(xiàn)也,祛風(fēng)邪而不燥,至中至和之品。
       但久煎便無力,俟他藥煎熟十余沸,投入即起,頗得力也。
       去梗純用嫩鉤,功力十倍。
        ③《本草新編》:鉤藤,去風(fēng)甚速,有風(fēng)癥者必宜用之。
       但風(fēng)火之生,多因于腎水不足,以致木燥火炎,于補陰藥中,少用鉤藤,則風(fēng)火易散,倘全不補陰,純用鉤藤以祛風(fēng)散火,則風(fēng)不能息,而火且愈熾矣。
        ④《本草正義》:鉤藤,自《別錄》即以為專治小兒寒熱,弘景且謂療小兒,不入余方。
       蓋氣本輕清而性甘寒,最合于幼兒稚陰未充、稚陽易旺之體質(zhì)。
       能治驚癇者,癇病皆肝動生風(fēng),氣火上燔之病,此物輕清而涼,能泄火而能定風(fēng)。
       甄權(quán)謂主小兒驚啼,瘈疭熱壅,客忤胎風(fēng);瀕湖謂治大人頭旋目眩,平肝風(fēng),除心熱,皆一以貫之。
       惟瀕湖又謂其發(fā)斑疹,則本于錢仲陽之紫草散,方用鉤藤鉤子、紫草茸等分為末,溫酒調(diào)服。
       按仲陽之所謂斑疹,即是痘瘡及瘄子,非今人時病中之所謂發(fā)斑,鉤藤輕能透發(fā),清能解熱,而佐以紫草涼血活血,助其流動,又以酒輔之,能發(fā)亦能清火,洵是不亢不卑穩(wěn)妥之法。
       
  •  

  •  

  • 雞骨草-------重癥肝炎\黃疸

     

    【雞骨草的功效介紹】:

    雞骨草 (《嶺南采藥錄》)
    【異名】黃頭草、黃仔蔃、大黃草(《嶺南采藥錄》),假牛甘子、紅母雞草(《南寧市藥物志》),豬腰草(《廣東中藥》Ⅱ),黃食草、小葉龍鱗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tài)】廣東相思子木質(zhì)藤本,長達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
       主根粗壯,長達60厘米。
       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
       雙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12對,倒卵狀矩圓形或矩田形,長5~12毫米,寬3~5毫米,膜質(zhì),幾無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銳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葉脈向兩面凸起;托葉成對著生,線狀披針形;小托葉呈錐尖狀。
       總狀花序腋生,花長約6毫米;萼鐘狀;花冠突出,淡紫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貼連,上部分離;子房近于無柄,花柱短。
       莢果矩圓形,扁平,疏生淡黃色毛,先端有尾狀凸尖;種子4~5粒,矩圓形,扁平,光滑,成熟時黑褐色或淡黃色,有明顯的種阜。
       花朋春、夏。
        生于山地或曠野灌木林邊。
       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取全株,除去莢果(莢果有毒)及雜質(zhì),曬干。
       
    【藥材】干燥的帶根全草,多纏扎成束。
       根長短粗細不等,主根圓柱狀或圓錐狀,表面灰褐色,具縱橫皺紋,側(cè)根多與主根垂直橫生;主根堅硬,不易折斷。
       莖藤狀,粗1.5~2.5毫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小枝紅棕色,較平滑;質(zhì)堅,斷面不平。
       氣微,味淡。
       以干燥、潔凈,根、莖、葉全者為佳。
        產(chǎn)廣東、廣西。
       
    【化學(xué)成分】全草含相思子堿膽堿、甾醇化合物、黃酮類、氨基酸、糖類。
       
    【藥理作用】相思子堿腹腔注射,能降低小鼠肩部由葡萄球菌毒索引起的炎癥反應(yīng);對兔的實驗性貧血無治療效果,高濃度(1:500)可抑制羊血球的溶解。
       
    【炮制】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甘,涼。
        ①《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②《嶺南草藥志》:味微甘,性涼。
       
    【功用主治-雞骨草的功效】清熱解毒,舒肝散瘀。
       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疬,跌打傷瘀血疼痛。
        ①《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
       治傳染性肝炎,跌打駁骨。
       葉:搗絨敷乳瘡。
        ②《中國藥植圖鑒》: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瘀血內(nèi)傷;并作清涼解熱藥。
        ③《嶺南草藥志》:清郁熱,舒肝,和脾,續(xù)折傷。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舒肝止痛。
       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黃疸:雞骨草二兩,紅棗七、八枚。
       煎服。
       (《嶺南草藥志》) ②治瘰疬:雞骨草六斤,稀薟草四斤。
       研末,蜜為丸,每丸重一錢。
       日服三次,每次二丸,連服二至四周。
       (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取干雞骨草全草2~3兩(兒童1~2兩),瘦豬肉2兩,加水1000毫升同煎。
       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為止.治療44例,治愈42例,治愈時間平均為21天。
       黃疸消失平均為15天;肝功能恢復(fù)一般為18~21天;肝腫大隨肝功能的恢復(fù)逐漸恢復(fù)正常。
       治程中未見不良反應(yīng)。
       對慢性肝炎效果不佳。
       曾報道1例重癥肝炎(嚴重黃疸合并昏睡)患者,服雞骨草煎劑每次60毫升,日服3次,4天后,神志開始清楚,小便增多,第5天自覺癥狀顯著減輕,第14天自覺癥狀消失,黃疸不顯,第19天一般情況恢復(fù)正常,停藥觀察,肝功能逐漸恢復(fù)。
       住院共38天痊愈出院。
  •  

  •  

  • 皂角刺 ------瘍毒要藥\治癌瘭惡瘡

     

    皂角刺
    《中國藥典》

    【拼音名】 Zào Jiǎo Cì

    【英文名】 SPINA GLEDITSIAE

    【別名】天丁、皂丁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

    【性狀】本品為主刺及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長3~15cm或更長,直徑0.3~1cm;分枝刺長1~6cm,刺端銳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體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切片厚0.1~0.3cm,常帶有尖細的刺端;木部黃白色,髓部疏松,淡紅棕色;質(zhì)脆,易折斷。無臭,味淡。

    【鑒別】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 列,外被角質(zhì)層,有時可見單細胞非腺毛。皮層為2~3列薄壁細胞,細胞中有時含棕紅色物。中柱鞘纖維束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纖維束周圍的薄壁細胞有的含草酸鈣方晶,偶見簇晶,纖維束旁常有單個或2~3個相聚的石細胞,壁薄。韌皮部狹窄。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連接成環(huán),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髓部寬廣,薄壁細胞含少量淀粉粒。

    【炮制】除去雜質(zhì);未切片者略泡,潤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麻風(fēng)。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醋蒸取汁涂患處。

    【貯藏】置干燥處。

    【備注】(1)同屬植物新疆皂莢Gleditsia triacanthos L.,其相應(yīng)藥用部分功效類同。

    【摘錄】《中國藥典》

    皂角刺
    《*辭典》

    【出處】《本草衍義補遺》

    【拼音名】 Zào Jiǎo Cì

    【別名】皂莢刺(《圣惠方》),皂刺(《醫(yī)學(xué)入門》),天?。ā毒V目》),皂角針(《江蘇植藥志》),皂針(《中藥材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皂莢棘刺。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間為宜。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皂莢"條。

    【生境分布】主產(chǎn)江蘇、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此外,廣東、廣西、四川、安徽、浙江、貴州、陜西、江西、甘肅等地亦產(chǎn)。

    【性狀】完整的棘刺有多數(shù)分枝,主刺圓柱形,長5~15厘米,基部粗約8~12毫米,末端尖銳;分枝刺一般長1.5~7厘米,有時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紅棕色,光滑或有細皺紋。質(zhì)堅硬,難折斷。藥材多縱切成斜片或薄片,厚在2毫米以下,木質(zhì)部黃白色,中心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無臭,味淡。以片薄、純凈,整齊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

    【炮制】揀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潤透后切片,曬干。

    【性味】

    辛,溫。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醫(yī)林纂要》:"辛咸,溫。"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有小毒。"

    【功能主治】

    搜風(fēng),拔毒,消腫,排膿。治癰腫,瘡毒,癘風(fēng),瘡,胎衣不下。

    ①《本草圖經(jīng)》:"米醋熬嫩刺針作濃煎,以敷瘡。"

    ②楊士瀛:"能引諸藥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義補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

    ④《綱目》:"治癰腫,妒乳,風(fēng)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

    ⑤《本草崇原》:"去風(fēng)化痰,敗毒攻毒。定小兒驚風(fēng)發(fā)搐,攻痘瘡起發(fā),化毒成漿。"

    ⑥《四川中藥志》:"治風(fēng)熱瘡疹,并能通乳。"

    ⑦《藥材學(xué)》:"治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醋煎涂,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注意】《本草經(jīng)疏):"凡癰疽已潰不宜服,孕婦亦忌之。"

    【附方】

    ①治癰疽惡毒,外發(fā)內(nèi)發(fā),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則痛極大腫,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nèi)者,則痛極大脹:皂莢刺飛尖一兩,乳香、沒藥、當(dāng)歸、川芎、甘草各二錢,白芷、花粉、金銀花各五錢。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飽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潰。(《醫(yī)鑒初集》)

    ②治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③治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和研,每服一錢,溫酒下。(《仁齋直指方》)

    ④治瘡無頭者:皂角刺(陰干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diào),嚼葵菜子三、五個,前藥送下。(《儒門事親》)

    ⑤治疾,肛邊癢痛不止: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臭樗皮一兩(微炙),防風(fēng)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藥,搗羅為末,用釅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藥,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風(fēng)湯下二十丸。(《圣惠方》皂莢刺丸)

    ⑥治腹內(nèi)生瘡在腸臟: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不飲酒者,水煎亦可。(《藺氏經(jīng)驗方》)

    ⑦治大風(fēng)癘瘡,體廢肢損,形殘貌變者:皂角刺飛尖一斤(微炒,研為極細末),赤鏈蛇一條(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兩,生半夏二兩,真鉛粉一兩。俱炒燥,研為末,和皂莢刺末,一總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曬干,入凈磁瓶內(nèi)。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婦人良方補遺》)

    ⑨治小便淋閉: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為末,無灰酒服。(《圣濟總錄》)

    ⑩治小兒重舌:皂角刺灰,入樸硝或腦子少許,漱口,摻入舌下,涎出自消。(《圣惠方》)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皂角刺3錢水煎,早晚2次分服。觀察10例,1例無效(并發(fā)扁桃體周圍膿腫),其余均在2~8日內(nèi)治愈。大都在服藥次日,體溫及白細胞即下降至正常,自覺癥狀及扁桃體紅腫減輕。

    【摘錄】《*辭典》

    皂角刺
    《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衍義補遺》。

    【拼音名】 Zào Jiǎo Cì

    【英文名】 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Spine of Chinese Honeylocust

    【別名】皂莢刺、皂刺、天丁、皂角針、皂針。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棘刺。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2.Gleditsia japonica Miq.[Ghorrida(Thunb.)Makino]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間為宜,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

    1.皂莢 喬木,高達15cm。刺粗壯,通常分枝,長可達16cm,圓柱形。小枝無毛。一回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12-18cm;小葉6-14片,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無毛?;s性,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鐘狀,有4枚披針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條形,沿縫線有毛。莢果條形,不扭轉(zhuǎn),長12-30,寬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山皂莢 喬木,高可達25m。刺略扁,長5-10cm,常有分枝。幼枝淡紫色。一回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25-30cm;小葉8-12對,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l-4cm,全緣或有疏圓齒,上面有光澤,中助上有短柔毛,下面無毛;長枝上為二回偶數(shù)現(xiàn)狀復(fù)葉,有3-6對羽片;小葉5-10對,狹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葉軸有短柔毛。細長總狀花序;花有短梗;雜性異株,花黃綠色;雄蕊花瓣橢圓形,雄蕊8;兩性花的雄蕊較小。莢果長25-30cm,寬2-3.5cm,扭曲,并有泡狀隆起,種子靠近中部;種子卵狀橢形,稍扁,栗褐色?;?、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路邊、溝旁、住宅附近。

    2.生于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2.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完整的棘刺為主刺及l(fā)-2次分枝;扁圓柱狀,長5-18cm,基部粗8-12mm,末端尖銳;分枝刺螺旋形排列,與主刺成60°-80°角,向周圍伸出,一般長約1-7cm;于次分枝上又常有更小的刺,分枝刺基部內(nèi)側(cè)常呈小阜狀隆起;全體紫棕色,光滑或有細皺紋。體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商品多切成斜薄片,一般是長披針形,長2-6cm,寬3-7mm,厚l-3mm。常帶有尖細的刺端,切面木質(zhì)部黃白色,中心髓部松軟,呈淡紅色。質(zhì)脆,易折斷,無臭。味談。以片薄、純凈、無核梗、色棕紫、切片中間棕紅色、慷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刺的橫切面:最外一層表皮細胞外被角質(zhì)層。皮層薄,有的薄壁細胞合少量淀粉粒。中柱鞘處有厚壁纖維和厚壁細胞斷續(xù)環(huán)列。薄壁細胞常合草酸鈣方晶或簇晶。韌皮部呈新月形,極小。木質(zhì)部發(fā)達,由木化的木薄壁細胞、纖維和導(dǎo)管組成。髓寬廣,占整個斷面的一半以上,髓細胞大形,不規(guī)則,常合少量棕色物質(zhì)。

    粉末特征:棕褐色,纖維性。①表皮細胞有棕色內(nèi)含物及小顆粒狀晶體,表面觀可見氣孔。②中柱鞘纖維多碎斷,徽黃色,壁厚,胞腔不明顯,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直徑17-22μm,簇晶直徑6-8μm,形成晶鞘纖維。纖維束厚壁性,分隔纖維,薄壁性纖維有的具單紋孔。③木薄壁細胞方形或類多角形,具紋孔。④有螺紋導(dǎo)管及具緣紋孔導(dǎo)管碎片散在。⑤髓細胞大形,具眾多單紋孔。

    【化學(xué)成份】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黃酮類化合物為黃顏木素(fustin即3,7,3,4,-四羥基雙氫黃酮)、非瑟素(fisetin即3,7,3,4-四羥基黃酮),并含有無色花青素。

    【藥理作用】

    作用:1.體外試驗,熱水浸出物對JTC-26抑制率為50-70%。

    2.體內(nèi)實驗,對濁鼠肉-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劑60g/kg灌胃對肉-180的抑制率為32.8%。

    【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濾過。取濾液l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4滴,顯紅色。

    (檢查黃酮)

    【炮制】揀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潤透后切片,曬干。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肝;肺經(jīng)

    【功能主治】消毒透膿;搜風(fēng);殺蟲。主癰疽腫毒;瘰疬;瘡疹頑;產(chǎn)后缺乳;胎衣不下;癘風(fē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醋煎涂,或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注意】《本草經(jīng)疏》:凡癰疽已潰不宜服,孕婦亦忌之。

    【各家論述】

    1.《醫(yī)學(xué)入門》:皂刺,凡癰疽未破者,能開竅;已破者能引藥達瘡所,乃諸惡瘡及癘風(fēng)要藥也。

    2.《本草綱目》:皂莢刺治風(fēng)殺蟲,功與莢同,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耳。

    3.《本草匯言》:皂莢刺,拔毒祛風(fēng)。凡癰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將破者,能引之以出頭,已潰者能引之以行膿。于瘍毒藥中為第一要劑。又泄血中風(fēng)熱風(fēng)毒,故厲風(fēng)藥中亦推此藥為開導(dǎo)前鋒也。沈氏曰,皂莢刺宜用頭刺極尖銳者佳,刺下節(jié)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繼元云,治癘風(fēng)癩疾,風(fēng)風(fēng)瘡,搔癢風(fēng)屑,與苦參同用,其力更倍。

    4.《本經(jīng)逢原》:角刺治痘疹氣滯,不能起頂灌膿者,功效最捷,而氣虛者慎勿誤用,恐透表過銳,反生虛泡也。若血滯不能起頂灌膿,叉需鯪鯉,當(dāng)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風(fēng)惡疾,眉落鼻崩,用皂角刺三斤燒灰為末,食后煎大黃湯,調(diào)一匕服之,不終劑而愈。腫瘍服之即消,潰瘍服之難斂,以其性善開泄也。

    5.《本草圖經(jīng)》:m醋熬嫩刺針作濃煎,以敷瘡。

    6.楊士瀛:能引諸藥上行,治上焦病。

    7.《本草衍義補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

    8.《本草綱目》:治癰腫,妒乳,風(fēng)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

    9.《本草崇原》:去風(fēng)化痰,敗毒攻毒。定小兒驚風(fēng)發(fā)搐,攻痘瘡起發(fā),化毒成漿。

    10.《四川中藥志》:治風(fēng)熱瘡疹,并能通乳。

    11.《藥材學(xué)》:治扁桃體炎。

    【摘錄】《中華本草》

     
  • 天葵子----治晚期血吸蟲.肝脾腫大

     

    【英文名】: Caper Euphorbia Seed
    【異名】千兩金、菩薩豆(《日華子本草》),續(xù)隨子(《開寶本草》),聯(lián)步(《斗門方》),灘板救(《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續(xù)隨子,又名:拒冬(《開寶本草》),半枝蓮(《綱目拾遺》),千層樓、鐵蜈蚣。
        二年生草本,高達1米,全株微被白霜,內(nèi)含乳汁。
       莖直立,分枝多。
       單葉交互對生;具短柄或近無柄;莖下部的葉較密,由下而上葉漸增大,線狀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6~12厘米,寬0.8~1.3厘米,基部近截形,先端漸尖,全緣。
       杯狀聚傘花序,通常4枝排成傘狀,基部輪生葉狀苞4片,每枝再叉狀分枝,分枝處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鐘形的苞葉2片;花單性,無花被;雄花多數(shù)和雌花1枚同生于萼狀總苞內(nèi),總苞4~5裂;雄花僅具雄蕊1;雌花生于花序中央,雌蕊1,子房3室,花柱3,先端2歧。
       蒴果近球形,表面有褐黑兩色相雜斑紋。
       花期4~7月。
       果期7~8月。
        栽培或野生。
       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河南、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本植物的葉(續(xù)隨子葉)、莖中白色乳汁(續(xù)隨子莖中白汁)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8~9月間,種子成熟后,割取全草,曬干,打下種子,去凈雜質(zhì)。
       
    【藥材】干燥種子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長5~6毫米,直徑約4毫米。
       表面灰棕色,有網(wǎng)狀皺紋,皺紋的凸起部深棕色,凹下部灰黑色,形成細斑點狀,一側(cè)具凹溝樣種脊,頂端有小圓形微突起的合點,基部偏向種脊處有類白色的種阜,通常都巳脫落,而呈斜切面狀。
       種皮薄而硬脆,內(nèi)表面灰白色,有光澤。
       胚乳黃白色,富油質(zhì),包圍著細小而直的胚,于葉2片.氣無,味辛.以粒飽滿、油性足者為佳。
        主產(chǎn)河北、河南、浙江。
       此外,四川、遼寧、吉林、湖南、廣西等地亦產(chǎn)。
       
    【炮制】千金子:篩去灰屑,揀去雜質(zhì),去殼取仁。
       千金霜:取揀凈的千金子,搓去殼,碾碎,置蒸器內(nèi)蒸透,用吸油紙包裹,壓榨至油盡,碾細,過篩。
       
    【化學(xué)成份】: 種子橢圓形或卵圓形,長3~4mm,直徑2~4mm。
       表面灰含巨大戟二萜醇3-十六烷酸酯(ingenol 3-hexadecanoate)、7-羥基千金二萜醇(7-hydroxylathyrol)、γ-大戟甾醇(γ-euphol)、α-大戟烯醇(α-euphorbol)、七葉內(nèi)酯(aesculetin)、七葉甙(aesculin)、續(xù)隨二萜酯(euphorbiasteroid)、瑞香索(daphnetin)、山柰酚-3-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glucuronide)等。
       
    【性味】辛,溫,有毒。
        ①《開寶本草》:辛,溫,有毒。
        ②《本草再新》:辛,溫,無毒。
       
    【歸經(jīng)】入肺、胃、膀胱經(jīng)。
        ①《本草求真》:入胃。
        ②《本草再新》:入肺、胃二經(jīng)。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太陽經(jīng)。
       
    【功用主治-千金子的功效】逐水消腫,破癥殺蟲。
       治水腫脹滿,痰飲,宿滯,癥瘕積聚;婦女經(jīng)閉;疥癬瘡毒,蛇咬,疣贅。
       具抗腫瘤作用。
       用于水腫、痰飲積滯脹滿、二便不通、血瘀閉經(jīng)。
        ①《蜀本草》:治積聚痰飲,不下食,嘔逆及腹內(nèi)諸疾。
        ②《日華于本草》:宣一切宿滯,治肺氣水氣,敷一切惡瘡疥癬。
        ③《開寶本草》:主婦人血結(jié)月閉,癥瘕痃癖,瘀血蠱毒,心腹痛,冷氣脹滿;利大小腸。
        ④《本草正》;逐水殺蟲。
        ⑤江西《草藥手冊》:治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0.5~1錢。
       外用:研敷。
       
    【宜忌】中氣不足,大便溏泄及孕婦忌服。
        ①《品匯精要》:虛損人不可多服。
        ②《本草經(jīng)疏》:病人元氣虛,脾胃弱,大便不固者禁用。
       
    【選方】①治水氣:聯(lián)步一兩,去殼研,以紙裹,用物壓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
       每治一人,只可一服,丈夫生餅子酒下,婦人荊芥湯下。
       凡五更服之,至晚自止,后以厚樸湯補之,頻吃益善。
       仍不用吃鹽、醋一百日。
       (《斗門方》) ②治陽水腫脹:續(xù)隨子(炒,去油)二兩,大黃一兩。
       為末,酒、水丸綠豆大。
       每服以白湯送下五十丸,以去陳莝。
       (《摘元方》) ③治小便不通,臍腹脹痛不可忍:續(xù)隨子(去皮)一兩,鉛丹半兩。
       上二味,先研續(xù)隨細,次入鉛丹,同研勻,用少蜜和作團,盛瓷罐內(nèi)密封,于陰處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臘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勻,別煉蜜丸如梧桐于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湯下,不拘時,甚者不過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
       病急旋合亦得。
       (《圣濟總錄》續(xù)隨子丸) ④治積聚癥塊及涎積等:續(xù)隨子三十枚(去皮),膩粉二錢,青黛(炒)一錢匕(研)。
       上三味,先研續(xù)隨子令爛;次下二味,合研勻細,以燒糯米軟飯為丸,如雞頭大.每服先燒大棗一枚,剝?nèi)テず耍瑺€嚼,取藥一丸,椎破并棗同用,冷臘茶清下。
       服盾便臥并不搜攪,至中夜后,取下積聚惡物為效。
       (《圣濟總錄》續(xù)隨子丸) ⑤解一切藥毒,惡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馬肉、河豚發(fā)毒,時行疫氣,山嵐瘴瘧,急喉閉,纏喉風(fēng),脾病黃腫,赤眼瘡癤,沖冒寒冒,熱毒上攻,或自縊死、落水、打折傷死,但心頭微暖未隔宿者,癰疽發(fā)背未破,魚臍瘡,諸般怒瘡腫毒,湯火所傷,百蟲、犬、鼠、蛇傷,打撲傷折:文蛤三兩(淡紅黃色者,捶碎,洗凈),紅芽大戟-兩半(洗凈),山茨菇二兩(洗),續(xù)隨子一兩(去殼秤,研細,紙裹壓去油,再研如白霜),麝香三分(研)。
       上將前三味焙干,為細末,入麝香;續(xù)隨子研令勻,以糯米粥為丸,每料分作四十粒.(內(nèi)服)用生姜、蜜水磨一粒灌之,(外用)水磨涂。
       (《百一選方》解毒萬病丸,即《外科精要》紫金錠) ⑥治黑子,去疣贅:續(xù)隨子熟時壞破之,以涂其上,便落。
       (《苦濟方》) ⑦治蛇咬腫毒,悶欲死:重臺六分,續(xù)隨子七顆(去皮)。
       二物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兼唾和少許,敷咬處。
       (《海上集驗方》)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晚期血吸蟲病腹水取新鮮千金子去殼搗泥裝入膠囊,根據(jù)腹圍大小決定用量。
       腹圍較大者,每次2~3錢,早晨空腹服;5天服藥1次。
       服藥后30分鐘有頭暈、悉心或嘔吐,繼而有腸鳴腹瀉,隨之腹水漸退,腹圍縮小。
       治療21例,逐水效果顯著,但服藥后腹瀉者達100%,嘔吐者占45%左右,有的甚至吐出少量血液。
       為了減輕嘔吐反應(yīng),曾制成腸溶膠囊內(nèi)服,每次3~8粒(0.48~1.28錢),每日或隔日或隔幾日服1次。
       使用結(jié)果,嘔吐反應(yīng)大大減少,且用藥少,易吞服,藥效快而猛,逐水效果不減.如腹痛及腹瀉過劇時,可行對癥治療。
       千金子膠囊對肝,腎功能均無損害,但服藥后應(yīng)忌食堿、鹽及不消化食物;癥狀改善后,應(yīng)抓緊時機使用銻劑以根治血吸蟲病。
        ②治療毒蛇咬傷取千金子20~30粒(小兒L酌減)搗爛,用米泔水調(diào)服。
       治療160例,一般服1次,重者服3次即效。
       神昏者加龍膽草1兩煎服。
       
  • 【續(xù)隨子的功效介紹】:
    續(xù)隨子   
    【釋名】 千金子、千兩金、菩薩豆、拒冬、聯(lián)步。
          
    【氣味】 辛溫、有毒。
          
    【主治】   1、小便不通。
       用續(xù)隨了(去皮)一兩、鉛丹半兩,同炒,加蜜搗成團,裝瓶中,埋陰焉得虎子。
       春末前取出,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木通湯化藥送下。
       如病急,亦可臨時合藥。
          2、水腫。
       用續(xù)隨子一兩,去殼,研細,壓去油,再研細,分作七付,每治一人有一付。
       男子有酒下,女子用荊芥湯下。
       五更現(xiàn)服,不久,腹瀉,但天大亮后瀉自停。
       可另服厚樸湯補身體,習(xí)鹽、醋一在昊,病即不復(fù)發(fā)。
          3、癥塊。
       用續(xù)隨子三十枚、膩粉二錢、青黛(炒)一錢,共研為末加糯米飯和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棗一枚燒熟,去皮核后,和藥一起嚼爛,冷茶送下。
       半夜后瀉出積聚惡物即見藥效。
          4、蛇咬傷。
       用續(xù)隨子仁七粒、重臺六分,搗爛,篩過,制成散劑,酒送服一匙,另用唾液調(diào)藥末涂傷處。
       
  •  

  •  

  •  

  •  

  • 仙桃草----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血

     

    【藥 名】:仙桃草

    【拼 音】:JIEGUXIANTAO

    【英文名】:仙桃草 Purslane Speedwell Herb

    【來 源】:為雙
    葉植物藥玄參科植物仙桃草的帶根全草(連蟲癭用)。

    【功 效】:清肺瀉熱,活血散瘀,理肝和胃,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血。

    【主 治】:治跌打損傷,咳嗽痰中帶血,吐血,鼻衄,咽喉腫痛,肝胃氣痛,疝痛,痛經(jīng)。①《綱目拾遺》:“消癰腫跌打。”②《本草再新》:“降肺氣,清肺熱,止咳嗽吐血。”③《本草求原》:“活血散瘀。連莖葉根子曬干研末,酒調(diào)或冷水調(diào)服,能使筋骨接湊。”④《嶺南采藥錄》:“和胃,理肝氣痛。治內(nèi)傷咳嗽,痰中帶血,癰疽,跌打。外用煎洗,能祛風(fēng)濕。”⑤《江蘇植藥志》:“全草治風(fēng)熱上壅,咽喉腫痛。帶有寄生蟲的果實治跌打損傷及吐血。”⑥《貴陽民間藥草》:“補血調(diào)經(jīng)。”

    【性味歸經(jīng)】:《本草再新》: “味辛,性涼,無毒。”《本草再新》: “入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別 名】:接骨仙桃草(《救生苦?!?、八卦仙桃(《醫(yī)方集聽》)、
    蟠桃草、奪命丹、活血丹(《綱目拾遺》)、英桃草(《本草求原》)、蟻公草、本地老鴉草(《嶺南采藥錄》)、蚊母草、小頭紅(《江蘇植藥志》)、無風(fēng)自動草(《貴陽民間藥草》)、活血接骨丹(《本草推陳》)、接骨草(《杭州藥植志》)

    【處方名】:接骨仙桃、接骨仙桃草、仙桃草、蚊
    母草

    【商品名】:接骨仙桃、接骨仙桃草、仙桃草,以枝葉肥嫩、干燥、帶有蟲癭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華東及貴州等地。藥材產(chǎn)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地。

    [化學(xué)成份]

    全草含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木犀草素(Luteolin),甘露醇(Mannitol),香草酸(Vanillic acid)和金圣草素(Chrysoeriol)。


    [性味及功效]

    味甘、苦,性溫。有治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能。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用量6~15g;外用適量,研末加白酒調(diào)敷患處?;蛴悯r品搗爛外敷.

    [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

    1. 抗菌作用 原兒茶酸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抑菌最低濃度為1.5mg/ml。

    2. 木犀草素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甘露醇有止咳作用。

    3. 原兒茶酸能明顯降低心肌耗氧量,靜脈注射降低狗冠狀血管及貓后肢血管阻力??芍委熜慕g痛及子宮內(nèi)膜炎和子宮肌炎的子宮出血。

    [附注]

    同屬植物水苦荬(V. Undulata Wall.)與本品近似。與本品區(qū)別在于:葉片為條狀披針形,通常葉緣有尖鋸齒;總狀花序側(cè)生于葉腋,往往成對。莖、花序軸,花梗、花萼和蒴果上多少有大頭針狀腺毛;花梗在果期挺直,橫叉開,與花序軸幾乎成直角,因而花序?qū)掃^1cm,可達1.5cm,花柱也較短,長1~1.5mm。果較本品略大,近球形,常有小蟲寄生。廣布全國各省區(qū),生水邊與沼地。功用與本品相近。并能解熱利尿,治咽喉腫痛。果實治腎腰痛,并有降低血壓作用。關(guān)于本種的中名《救荒本草》稱為水萵苣,《本草綱目》載的水苦荬顯然是菊科苦荬菜一類植物,與本種顯然不同。是同名異物,不可混淆。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農(nóng)村有1種植物很奇特,它的鉤倒著長,價值都很高
    巧用舒筋草-治好了嚴重的類風(fēng)濕病
    龍眼殼
    【5.20·天樞本草永遠愛你】方劑歌訣·治風(fēng)劑第十三
    失眠的中藥治療
    散寒止嘔吳茱萸,活血祛風(fēng)雞屎藤|本草江湖第1794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