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天命就是知曉世間的道理與規(guī)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div style="height:15px;">
“五十而知天命”出于《論語·為政》篇中的這段話。
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十五歲的時候(下定決心)立志學習、做學問;三十歲的時候(自己學有所得,確立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能夠自立于這個社會;四十歲的時候不再會被外界所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曉世間的道理與規(guī)律;六十歲的時候(自己心境平和,能夠比較淡然的面對一切)不會因為話的好壞而刺耳不順了;七十歲的時候自己心思與念頭都比較的純合了,起心動念之間都不會越禮違背規(guī)矩。
這段話既反映了孔子一生的人生歷程,也反映了孔子不同時間段的修養(yǎng)境界??鬃拥男摒B(yǎng)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的提高,每過十年都有一個境界的提升。
“知天命”就是知曉了天命,知曉了世間的道理與規(guī)律。
《論語?堯曰》篇最后講“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也就是說不知曉“天命”的話,那么君子就無法知曉世間的規(guī)律與道理,不通曉世事人情的話君子就把握不好為人處事的那個度,也就無法成為君子。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薪火傳承,上天既然將這個天命,將這份傳承交到自己的手上了,那么繼承與發(fā)揚光大這個學說也就是上天的使命以及自己的責任了。
孔子50歲的時候被重用,曾經(jīng)一度主政魯國,后來因為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墮三都”計劃失敗以及齊國“歸女樂”對魯國君臣用美人計的手段而讓孔子被當權(quán)者所疏遠。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崇高理想與抱負,孔子開啟了十幾年的周游列國之路。
孔子雖然一生波折坎坷,不被統(tǒng)治者重用,但是他“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從來沒有因為世事的艱難而放棄過對崇高理想的追求。之所以孔子能夠一直堅持堅定,就是因為他“知天命”。
至于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一句用來形容宋初大臣趙普的話,指趙普的學識雖然不夠淵博就通曉了半部論語而已,但是就靠著這半部論語而治理了整個天下。這樣講當然是有些夸張的,但是也凸出了論語的價值。
孔子所說的“知天命″,是把人性和道德意識看做是“天″所“命″給人的自然稟賦。一個人到了五十歲后,就應平靜下來尊重周圍和客觀,避開浮躁、草率、沖動,認識上似應滋生一種“安詳”,讓天地萬物各安其位!……孔子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他的學生子路對此話的理解是:“下學,學人事;上達,達天命。我既學人事,故不尤人;上達天命,天命有窮有通,故我不怨天也?!薄梢?,“知天命″關鍵在于一個“知″字,要想了解自己的天命,就要求自己能夠認識到命運中的窮與通,人世間的好與壞,知道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可以做到理性把握,平靜應對?!拔迨烀暹€包含著“知命、知禮、知言″,這三個境界在人生中首先要“知言″,在與人交談和讀書中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他人;但光是知言還不夠,難以在社會上立足。還需要你懂得禮議(知禮),因能夠尊重別人,多了一份尊重,就少了一份抱怨。而更高的一個就是“知命″!,知命就達到了孔子常說的君子的境界。這樣,他已經(jīng)建立了一個“三知″的自我循環(huán)系統(tǒng),他的內(nèi)心隨即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世界。……莊子的《逍遙游》里也有類似的表述,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意思是滿世界都在夸贊你時,你不會因為這種鼓勵而向前多走一步;當全社會都在指責你時,你也不會知難而退,仍能勇往直前!所以,所謂成長就是內(nèi)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把外在的東西變成自己內(nèi)心的能量。其實,所謂人生的“歸位″也就是一種智慧定力,即能做到“融會貫通”而巳…??傊爸烀宓木x與實質(zhì)你若能最終獲取囊中,恭喜你!你就是一個具備價值意義的人了。似乎有點像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那個“獨孤求敗″,要想求個一敗都困難……?!x謝啦?。?div style="height:15px;">
《楚辭·天問》:"天命反側(cè),何罰何佑?"《史記·五帝本紀》:"於是帝堯老,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唐 韓愈 《論》:"彼二圣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荀子·天論》:"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清 王夫之 《張蒙注·誠明》:"是以天之命,物之性,本非志意所與;而能盡其性,則物性盡,天命至,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而無不通。"。
《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鄭玄注:"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明·王守仁 《<大學>問》:"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
古代中國哲學有天地人三才之說,也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因為中國古代“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人統(tǒng)”是三道的核心,人與背景環(huán)境又是不可分離的,如《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講“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君王眾庶,盡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慮之,余欲針除其疾病,為之奈何?”。
由此古人發(fā)現(xiàn)人類物種要想長存于世必須與背景環(huán)境形成統(tǒng)一,故而《素問·寶命全形論》中又講“夫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保识翱鬃游迨烀闭?,并非是指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也非破罐子破摔的悲觀的認命觀念,而是《論語·公冶長》中“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中所講性與天道問題的答案。
由于孔子“孔子五十知天命”,孔子也就明白了由人命轉(zhuǎn)入天命的法則,現(xiàn)在語言講就是真正明白了天人合一法則,由此才有了后面的“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