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脘痞是指胃脘部飽脹,滿悶不舒的癥狀。可因肝胃氣機阻滯,或脾胃氣虛而化運失健所致。 |
常見于胃及肝、膽、胰、脾的慢性病變之中。 | |
臨床若對導致脘痞的具體病種尚未能確定時,可以脘痞待查作為初步診斷,并進行辯證論治 | |
。 | |
發(fā)病原因: | 脘痞病位在胃脘部,與肝、膽、脾、胰等臟腑相關,辯證有虛實之分,病機主要為氣機不利 |
,胃失和降。外邪入里,結于胃脘,阻塞氣機;暴飲暴食,過食生冷,食谷不化,痰濕困阻 | |
,胃氣不和;情志不舒,肝失舒泄,肝氣犯胃,胃失和降;素體虛弱,或久病不愈,脾胃氣 | |
虛,中焦不運;素體陰虛,或病久傷陰,氣血虧虛,胃失濡養(yǎng)等,皆可導致脘痞。 | |
診斷要點: | 脘痞是以上腹部的脹悶痞滿不舒為主要表現,且反復發(fā)作在2個月以上,可伴飲食減少,噯 |
氣多,大便不正常等癥,但并無明顯脘腹疼痛,望無脹形的特點,按之柔軟而無明顯包塊。 | |
疾病辨析: | 根據病情進行診斷思考,如: |
★ 若脘痞且有胃脘作痛者,多系胃的病變,如胃痿、胃脹、胃瘍、胃絡痛、胃緩、胃石等 | |
。 | |
★ 脘痞伴厭食油膩,或有脅痛甚至黃疸者,屬肝膽或胰病的可能性較大,如膽脹、肝著[ | |
著]、胰脹等。 | |
★ 形體瘦長,疲乏無力,食后脘痞加重者,常見于胃緩、胃反等。 | |
★ 自覺脘痞而噯氣頻頻,與情志因素關系密切者,可由胃郁(胃神經癥)等病導致。 | |
★ 年齡偏高,或素有胃脘疼痛,呈惡病體質者,應疑及胃癌等的可能。 | |
有選擇地進行上消化道X線鋇餐、膽囊造影、B型超聲波、胃鏡、肝功能、胃液分析等檢查 | |
,對于明確診斷常屬必要。 | |
治療方法: | 肝胃不和證 |
證候:脘痞脅脹,甚則攻撐疼痛,噯氣吞酸,精神抑郁,情志不舒,食少無味,大便不調, | |
舌邊紅,苔膩稍厚,脈弦緩。 | |
治法:疏肝理氣、寬中消痞。 | |
主方:柴胡疏肝散 | |
用法: | |
加減:納呆、脘脹,加蒼術、神曲、山楂;攻撐疼痛,加郁金、柴胡、枳殼;口苦、咽干, | |
加黃連、吳茱萸、梔子;噯氣、吞酸,加川楝子、烏賊骨。 | |
脾虛氣滯證 | |
證候:脘腹痞脹,甚或疼痛,飲食減少,食后作脹,噯氣不適,身困不適,大便不爽,矢氣 | |
多,脈弦細。 | |
治法:補脾益氣、行氣消痞。 | |
主方:香砂六君子湯 | |
用法: | |
加減:脘腹喜溫,加干姜、吳茱萸;痞脹疼痛,加延胡索、枳殼、柴胡;大便不爽,加厚樸 | |
、香附。 | |
肝胃陰虛證 | |
證候:脘痞脅脹,甚或灼熱疼痛,呃逆噯氣,口燥咽干,手足心熱,面色潮紅,舌質紅,苔 | |
少,脈細數。 | |
治法:滋陰柔肝、行氣消痞。 | |
主方:一貫煎 | |
用法: | |
加減:灼熱疼痛,加黃芩、梔子、黃連;呃逆、噯氣,加柿蒂、丁香。 | |
脾虛氣陷證 | |
證候:脘痞腹脹,身體困重,食少納呆,少氣懶言,氣怯乏力,胃脘下垂,或肛門墜脹,舌 | |
質淡,苔薄,脈弱。 | |
治法:補脾益氣。 | |
主方:補中益氣湯 | |
用法: | |
加減:食少納呆,加神曲、山楂、雞內金;手足不溫,加附子、干姜;腹脹滿悶,加木香、 | |
厚樸、枳殼;嘔惡、噯氣,加制半夏、生姜。 | |
痰濕內阻證 | |
證候:脘痞滿悶,咳吐痰多色白,肢體困重,頭暈昏蒙,不欲飲食,身體肥胖,畏冷,喜熱 | |
飲,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滑膩,脈濡滑。 | |
治法:祛痰燥濕、寬中消痞。 | |
主方:平陳湯 | |
用法: | |
加減:咳吐痰多,加前胡、桔梗、枳實;肢體困重,加藿香、佩蘭;身體肥胖,加草決明、 | |
萊菔子、茯苓、前仁;噯氣頻頻,加代赭石、旋覆花;畏冷、喜熱飲,加桂枝。 | |
其他療法: | 常用中成藥: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中滿分消丸、消食導滯丸等可選用。 |
常用消痞中藥:郁金、陳皮、青皮、枳實、枳殼、香附、木香、砂仁、白豆蔻、藿香等,可 | |
在辯病、辯證的基礎上選用。 | |
針炙療法::取穴常用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中脘、上脘、下脘、關元、神闕等穴,針 | |
刺或艾炙。 |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