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剛過,不知不覺,今秋已入深時(shí),在這個(gè)吃完月餅賞完月亮,離國慶還有一周的時(shí)節(jié),躺在家里的你是否想賞畫并賞花,伴著秋風(fēng)一品秋香呢?
心動的話,就讓我們趕快開始吧!
清 張若靄《畫高宗御筆秋花詩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秋海棠
“昔有婦人懷人不見,恒灑淚于北墻之下。后灑處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婦面,其葉正綠反紅,秋開,名曰斷腸花,即今秋海棠也?!?/p>
——《采蘭雜志》
秋海棠花如其名,開于秋天,分紅白兩色,紅花嬌艷,白花清麗,一向很受世人喜愛。
在古老的浪漫傳說里,秋海棠是一株因淚而生的情花,“斷腸”的別名更為它情上加情,添出許多苦戀意味。
南宋時(shí),唐琬曾在與陸游分別之際,以秋海棠相贈,借言自己此刻“斷腸”。
清 惲壽平《秋海棠圖》 上海博物館藏
《紅樓夢》中,探春邀眾人共結(jié)詩社,恰逢賈蕓給寶玉送來的兩盆白海棠(即白色秋海棠),海棠詩社社名便由此而來。晚來的史湘云則以海棠詩兩首在第一社拔得頭籌。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p>
——《紅樓夢》,史湘云<詠白海棠和韻(其一)>
清 鄒一桂《秋海棠高宗御題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時(shí)期,鑒湖女俠秋瑾曾寫《秋海棠》:“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斗晚風(fēng)?”,在悲情色彩外,為秋海棠增添了許多新的意義。
紫茉莉
“紫茉莉……葉長尖綠,前銳后大。小暑后開花,有紫、白、黃三色,又有一本五色者,花朝暮合?!?/p>
——清 趙學(xué)敏《本草綱目拾遺》
紫茉莉雖然花名帶紫,卻有紫、白、黃三色,甚至還有五色者?;ò晗鄬^小,但“標(biāo)格瀟灑、氣味芬馥”。
它的花期很長,從夏入秋,一直能開至10月,不過其單花花期卻短,通常兩三日內(nèi)便已花謝。由于花朵多于晚飯時(shí)節(jié)盛開,因此在民間也被稱為晚飯香。
清 錢維城《九秋圖》局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有道是“也助晚妝忙,風(fēng)來冉冉香?!卑頃r(shí)節(jié)倘或在種滿了紫茉莉的路上一走,順著風(fēng)兒聞花香,只怕是連晚飯也會忘了吃。
除花香外,紫茉莉還有著廣受好評的化妝功效。
據(jù)《陜西通志》記載:“女人取花汁勻面,子肉雪白做粉,冬擦面不皸。”《紅樓夢》中,寶玉就曾將含有紫茉莉花種的妝粉遞予平兒做理妝之用。
明 陳淳《茉莉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秋葵
“秋葵一名黃蜀葵,俗呼側(cè)金盞,花似葵而非葵……秋月開花,色淡黃如蜜,心深紫,六瓣側(cè)開,淡雅堪觀?!?/p>
——清 陳淏之《花鏡》
與紫茉莉相似的是,蜀葵也有著很長的花期,據(jù)《群芳譜》描述,其“花開最久,至七月中尚蕃?!痹谶@漫長的花期中,七月花開的蜀葵被特指秋葵,也稱黃蜀葵。
宋朝的晏殊特別喜歡秋葵,曾在《菩薩蠻》詞中寫道:“秋花最是黃葵好,天然嫩態(tài)迎秋早?!?/p>
南宋 李士忠《秋葵圖(傳)》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或許是由于形象雅淡的緣故,黃蜀葵經(jīng)常被文人用在詩作中與道士互喻。
唐朝李涉“好逐秋風(fēng)天上去,紫陽宮女要頭冠。”和清代納蘭性德“鉛華不御,看道家妝就,問取旁人入時(shí)否?”都用了此喻。
南宋 佚名《秋葵圖 》 上海博物館藏
菊花
“夫菊有五美焉為:黃花高懸,準(zhǔn)天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仙食也?!?/p>
——鐘會的《菊花賦》
早期的菊花主要被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所謂“鞠榮而樹麥時(shí)之急也?!?,說的便是古人將野菊的花期作為種植冬小麥的農(nóng)作指示。
兩漢時(shí),菊花的飲食和藥用價(jià)值成為人們的主要關(guān)注對象,《西京雜記》中便記有關(guān)于菊花酒的釀制方法。
清 吳昌碩《設(shè)色菊花軸》局部 上海博物館藏
自魏晉開始,人們對菊花的態(tài)度漸漸地從“用菊”轉(zhuǎn)為“賞菊”。
到宋時(shí)期,“菊花會”、“賽菊會”等活動更是風(fēng)靡全國,成為人們打卡清單的熱門選項(xiàng)。菊花的栽培技藝也因此有很大提升,斗花時(shí),“各出菊花奇異者八十余種”。
清 汪承霈《菊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桂花
“梫木,桂花也,一名木犀花淡白,其淡紅者謂之丹桂,黃色能子,叢生巖嶺間?!?/p>
——《爾雅》
古時(shí)農(nóng)歷八月又稱桂月,是桂花盛開最為繁茂的時(shí)期,也是桂香最為迷人的時(shí)節(jié)。宋代鄧肅曾云桂花是:“清風(fēng)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p>
其花色較多,常見有銀、金、丹三色,宋以前以銀桂為主,宋明時(shí)金桂成為主流,丹桂則出現(xiàn)時(shí)間較晚,在宋晚期。
清 蔣廷錫《桂花軸》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傳統(tǒng)文化中,桂花被視為是有高貴品格的傲花。
南宋時(shí),愛國名相李綱尤其喜愛桂花,他曾為自己的書齋起名“桂齋”,并親植桂花以表其情。后來,林則徐在福州重修李綱祠,特意在祠旁也建了一個(gè)“桂齋”,表達(dá)自己有著與李綱同樣的愛國決心。
此外,桂花還因其“桂”與“貴”字諧音的緣故,常被用于園林設(shè)計(jì)中,以布置“玉堂富貴春”的美景。
清 惲壽平《花卉畫冊冊·清桂花》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木芙蓉
“木芙蓉之品種不多,花少重瓣而多單瓣,色以桃紅者最常見。大紅者大花重瓣,酷似牡丹,瓣中多蕊,頗為美麗?!?/p>
——《花經(jīng)》
與別名“水芙蓉”的水生荷花相對,陸生的灌木或小喬木被喚作“木芙蓉”,一般于仲秋八月,水蓮謝盡后方開,可謂是“落盡群花獨(dú)自芳,紅英渾欲拒嚴(yán)霜?!?/p>
木芙蓉花大,色嬌,雖是陸生,卻喜好水濕,常臨水而長。蘇軾在杭州治理西湖,修筑堤岸時(shí),就曾在堤上廣種芙蓉。
明 陳洪綬《雜畫冊·木芙蓉》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我國,四川成都和湖南湘江一帶都種有許多的木芙蓉。
據(jù)《成都古今集記》記載,五代十國時(shí),后蜀國君孟后主曾在成都大量栽培芙蓉,從此每逢秋時(shí),成都城內(nèi)都花繁似錦,因而雅稱“錦城”。
元代 王淵《木芙蓉圖》 華盛頓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秋風(fēng)起,秋意濃,花氣襲人花香醉。閱至此處,不知你最愛的是哪朵秋花呢?快來評論區(qū)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心之所好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