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街區(qū),名叫黑特.阿什白瑞,以下均簡稱黑特街(Haight)
這里曾經(jīng)是全美國嬉皮士文化的發(fā)源地及最大的嬉皮士群居活動中心。
當我初次走在黑特Haight大街上,發(fā)覺這條大街的光景果然非常的另類。懂門道的人都知道,就是如今走在這條街上,也時常會突然聞到一陣陣的大麻味。
俺隨便拍了一些圖片,請博友們看看美國最著名的嬉皮士街景啥樣。
舊金山的黑特街是美國60年代嬉皮士文化的活動中心。嬉皮士是在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和平的反傳統(tǒng)文化運動。那年代,全美國的嬉皮士都紛紛涌到了舊金山這條黑特街,這里成為廣大嬉皮士夢想所歸的圣地,好像到了黑特街你才真正投入到這場嬉皮士運動中。就像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年輕人都紛紛涌往文革的發(fā)源地北京大串連。
嬰兒潮出生的老美國人都記得,那時投身嬉皮士活動的年輕人到了黑特街,全在馬路上露天睡覺。到了夜晚,在馬路上一個緊挨一個的睡滿了所謂的嬉皮士。 嬉皮文化提倡的就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反對傳統(tǒng)文化對個性的束縛(尤其是基督-猶太教文化為主流的美國中產階級文化),同時也反對資本主義經(jīng)濟影響下的 在社會中泛濫的物質主義和拜金主義,推崇回歸自然的生活習慣,更崇尚自由戀愛,和無拘束的性生活等等。
來到黑特街上的嬉皮士們同吃同睡,身穿奇裝異服、留著各種長發(fā),沉迷于搖滾樂中,他們想用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來嘲弄正統(tǒng)文化及對抗整個社會。嬉皮士文化還從西方文化的早期思想(古希臘),歐洲 的原始多神和自然崇拜(Paganism,和一神教相對抗的),以及東方文化如佛教,印度瑜伽等等哲學思想中吸取營養(yǎng),把在少數(shù)藝術家思想家中的人生觀普 及成為了一個相對完善的群體意識形態(tài)。
下圖中那兩個路牌:HAIGHT ASHBURY 中文稱:黑特.阿什白瑞
黑特街特有的景象,就像當年的喜皮士,年輕人帶著全部家當坐在路邊。
黑特街特有的景象,玩滑板的年輕人在兩車之間橫沖,太猛了。
一位到此來懷舊的老嬉皮士。光著腳,長久的在馬路中間站著。 右邊這兩位,像是嬉皮士和乞丐的混合體。
每天,這里仍然聚集著許多迷戀嬉皮士文化的年輕人。
嬉皮士們絕大多都是年輕人,它的是二戰(zhàn)后的“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延續(xù)。在20世紀早期,嬉皮士的生活作風和觀念早已 在歐洲尤其德國(“前嬉皮士”(Proto-Hippie)就產生了。在20世紀中期,嬉皮文化觀念開始流傳在美國的各大城市,尤其是紐約和舊金山的藝術 人士和年輕人中間。爵士和搖滾樂以及民歌都是嬉皮文化的“靈魂”。最著名的披頭士,滾石樂隊,和美國的很多其他歌手,如吉米·亨德雷斯(Jimmy Hendrix),鮑勃·德倫(Bob Dylan)以及瓊·貝茲(JoanBaez),等等,都是在嬉皮文化中影響甚大的樂隊和歌手。
這里是黑特街上最熱門的酒吧,里面總是坐滿有嬉皮士傾向的年輕人。 黑 特街的嬉皮士生活的確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推動美國的流行藝術和搖滾樂發(fā)展到新的水平。 雖然嬉皮士運動后來逐漸失去勢頭,但是嬉皮士的生活方式對美國社會的影響是廣泛和深遠的。嬉皮文化的精神影響卻留存下來,在藝術中,音樂中,尤其爵士樂, 搖滾樂和其他非正統(tǒng)音樂形式中,那種追求人性自我釋放的精神,成為和美國中產階級死板的基督猶太教傳統(tǒng)相對立的一股永不退色的文化潮流,是美國多元文化中 永遠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如今這個黑特街也是舊金山的熱門旅游圣地之一。很多人寧可不去看金門大橋,也要到此一游。
在黑特街上每隔一會兒就能見到一輛旅游大巴,這種大車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黑特街上參觀。 背行李的人,典型的當年嬉皮士行頭。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黑特街的路邊樂隊。
他們熱衷于街頭演唱,長年累月,似乎風雨無阻。
黑特街, 門洞里的草根樂隊。 地上擺賣的是他們的CD. 每個10美刀。“嬉皮士”崇拜的搖滾樂歌手是鮑勃迪倫(BobDylan)。他的演唱充滿了吼叫和哀鳴。這些不帶學院味道的粗俗演唱手法,恰恰是離經(jīng)叛道的“嬉皮士”所 喜歡的。搖滾樂歌詞多是反戰(zhàn)、愛情、茫然或失望的內容,如“我無法得到滿足”(滾石樂團)、“媽媽,我不知為啥生活”(鮑勃迪倫。迪倫在《大雨將至》中唱 到:
我要在大雨降臨之前回家去,
我要走進最密的黑森林深處,
那里人丁繁眾,可都一貧如洗,
那里毒彈充斥著他們的水域,
那里山谷中的家園緊挨著潮濕骯臟的監(jiān)獄,
那里劊子手的面孔總是深藏不露,
那里饑餓難忍,那里靈魂被棄,
那里黑是唯一的顏色,那里無是唯一的數(shù)據(jù)……
嬉皮文化是在70年代開始后開始走上了下坡路,最后終于被主流文化所一淹沒。嬉皮士的形象,也從一開始的自由奔放的音樂家藝術家,跌落到無所事事的貪圖性解放的吸毒者,為中產階級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所排斥。然而,嬉皮文化的精神影響卻留存下來,在藝術中,音樂中,尤其爵士樂,搖滾樂和其他非正統(tǒng)音樂形式中,那種追求人性自我釋放的精神,是美國多元文化中永遠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搖滾樂是嬉皮士的文化核心。當時最受“嬉皮士”崇拜的有兩個搖滾樂團:甲殼蟲(Beatles)和滾石(RollingStone)。
它們的出現(xiàn)將“嬉皮士文化”推向了高潮。搖滾樂以它與眾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年輕人的不滿情緒;它使人坐立不安,令人振奮,想和音樂一起動;而且這種動完全是聽憑內心的感受驅使的自由運動——沒有章法、沒有步調,想怎么動就怎么動,充分表現(xiàn)了活力,表現(xiàn)了自我的存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