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惠華,女,北京畫院,清華美院石齊先生工作室畫家,新中國畫的探索者,聊城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協(xié)山東省分會會員,山東省女書畫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山東省漫畫家協(xié)會理事,聊城市女書畫家協(xié)會主席 ,聊城市美協(xié)副主席,北京鳳凰嶺美術館駐館畫家。
曾隨龍瑞及其助教研習山水畫, 隨國家畫院畫家赴敦煌考察莫高窟,榆林石窟壁畫,作品吸納各類繪畫技法的優(yōu)勢融為一體,畫面厚重,寧靜,典雅,承繼傳統(tǒng)又具新意個性突出。其仕女,童趣,山水,花鳥等作品參加國際或國家級展覽中分獲金、銀獎,省級一等獎; 2007年隨中國文化代表團赴馬來西亞進行文化交流并舉辦畫展,國畫被購藏或贈送國家美協(xié)主席及其他國際友人。其作品一直深得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日本,印尼,澳門,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許多國際國內友人的青睞,不失為現(xiàn)代繪畫的代表。 2008至2010年《天意憐幽草》等百余幅國畫刊登于美術類書刊,被收錄到多類名家畫典或被多家媒體報道。2009年參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制作的電視片《薪火相約.石齊工作室?guī)熒娨曊共ァ返然顒?。出版《金惠華畫集》、《金惠華仕女畫》或類似刊物多部。2015年作品《青春有約》獲得城慶2500年丹青揚州中國畫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中國美協(xié)主辦),《虹撒山鄉(xiāng)系列》入選八大山人中國畫展(中國美協(xié)主辦)。
初次慕名相見,仕女畫家金惠華 先生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特別是她說話時的樣子,面帶笑意,舉手投足間,散發(fā)出質樸典雅的氣質,與其畫風極其相似。走進她的畫室,幅幅佳作映入眼簾,我恍然感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兩句詩的含義了。認真欣賞 金惠華先生的作品,不難從中看出,她40年如一日的繪畫經歷,源于她對中國畫的苦苦熱愛和執(zhí)著追求;源于她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仕女畫的繪畫實踐。難怪她筆下的仕女那么神韻悠然活靈活現(xiàn),不僅在視覺上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給觀者留下靜謐的沉思之境。
賞讀畫家金惠華 先生的仕女畫,人物栩栩如生雍容雅致,聲色風貌令人顛倒沉醉。她筆下的仕女兼有質樸與典雅,有一種很具東方藝術神韻的美,積淀著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蘊,在“有豐致、有縹緲”的筆情墨象之中,透過物象的外表,貼近和叩擊其精神領域,是畫家現(xiàn)實美升華到詩的一種境界,是心靈中情感與想象的審美表達。大面積的積墨、潑墨與施色、物與體的意象感,頗具精微的具象感和稍加變化略添幾何的抽象感,在她的作品中表達的淋漓盡致。她繪畫的仕女作品都講求的是意境,由意造勢,自然純熟,毫不做作。根據畫面需求,深化出線條的輕重緩急、濃淡干濕,剛柔相濟,開合有度,畫筆運用自如,繪畫作品可謂獨出一格。
曾聰 2011年11月于魯西聊城
我 畫 仕 女 畫
當我看到關于描寫女人的文章,刊登女人的照片或女人的繪畫作品時,時常激動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只是因為女人的貌美,也不是因為描述的女人的故事吸引了我。實際上連我自己都不知是何等原因,讓我打心眼里愿意跟這些看似無語的女人打交道,愿意考慮這些關于女人的情感,生活,處事的方式,探討女人的過去,現(xiàn)在,和預想將來。有時候,為了一個問題要不停的思索,不停地暢想,想了好多好多......。
我時常愿意將我心中的仕女置放在山林,丘壑,花叢和庭院里,愿意給心中的仕女一個優(yōu)雅僻靜的地方,留給她們娛樂,休閑的空間,我想如果是環(huán)境好,生活溫飽沒有問題,相對重要的就是她們的心靈了。心境好了,人才更有神氣,所以,仕女們會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悠閑地散步,說笑,嬉戲,玩耍。我喜歡描繪她們那單純而又外露的一面,之后慢慢地揭示她們的內心世界。我有空的時候就想拿起筆來畫畫她們,她們有的聊天,有的私語,有的下棋,有的觀景,有的看花,似乎她們的心很純很靜!純的像潔白的藕花,靜的像一彎清水,沒有漣漪更何況波瀾……我喜歡畫她們,認為她們的心是善良的,美好的,無私的。我理解,古代仕女之所以悲情,是因為她們中的大多數人是依托于身邊的男人,生活在家庭和社會的低層,她們因為身邊的瑣事或情感問題失去了生活的自由。社會造就出了無數悲情的仕女,她們是那個舊社會的女性縮影。好多畫家選擇畫她們,那種木訥,呆滯的表情時時呈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這是不是悲美的那種表現(xiàn)方式,我不知道,總之,這也是畫家表現(xiàn)仕女的一種方法吧。我還是不愿意畫她們...........,那傳統(tǒng)的仕女畫畫法與那種體現(xiàn)悲美的感覺結合固然也很好,它容易讓人更動情,也很有藝術感染力;可我就是我啊,我想要表現(xiàn)的是那種心境稍微開闊,不為情感或生活所困的仕女,這種仕女在當時的社會里也不會沒有吧?思維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生活中的女人想好事也符合常理。她們閑適,自然,優(yōu)雅,絲絲的欣慰;她們憧憬美好而又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充滿了自信;我愿意畫她們,我的唐朝仕女畫也力圖從一個側面反映這一點。仕女畫一直以來是畫家們描繪的對象,各種畫法,各種表現(xiàn)形式都有,畫家數不勝數,要想畫的勝人一籌天知道應該用什么法???所以我沒有必要考慮太多,我只要畫我心中的仕女就行了。我總是愿意給仕女們抹去她們悲情的一面,賦予她們比較好的精神世界,讓她們的心靈在我的筆下得以釋放。她們組合而成的畫面賦予人們詩情畫意,給人們以茶余飯后的精神享受,這是我小品畫所期待的,希望欣賞者喜歡。
許多畫家引不起人們的興趣,人們對他們的作品很淡漠,那倒是讓人憂慮的事。石齊作品引起不同意見的爭議,說明他思考的和實踐的,觸及到了大家最關心的課題,觸及到中國繪畫語言的本質?!笔前。R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國畫家,他具有堅實而深厚的筆墨功夫,他包容吸收中西結合,歷經錘煉。他的筆墨開新立異自成一家,形成了新奇獨特的魅力特點。石齊先生教授新中國畫的過程中,強調“三象合一”,既:“抽象、意向、具象”合一。相比較,石齊先生的這“三象”并非是具象與抽象,而是三象可以突出其一,也可以融合并舉。這一些,都已經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驗證。如90年代的《輝光無限圖》、《山之神》、近作《麗人行》等作品中,可以觀察到石齊先生“三象交融”技法的運用。石齊先生曾說:中國畫應該是筆墨第一、風格第一、趣味第一、時代性第一。
為了讓我們放開手腳放松心情,他甚至于鼓勵我們,“閉上眼睛瞎畫”。他認為弄成一團糟沒關系,這是學習開始必經的過程。慢慢地,大家在交替轉換筆墨過程中就會找到有意思的東西,就會在探索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我認為導師的解釋不無道理;中國畫的魅力也在于筆墨之美,舍棄了這一點,就等于舍棄了中國畫的命脈和靈魂。但是,中國畫的獨立體系和它的筆墨技法、結構、情趣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死傳統(tǒng)。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而豐富、而拓展。筆墨把握在每個人的手中但因人而異,因此就具有不同的個性,特色與生命力。如果大家想要改革傳統(tǒng)中國畫筆墨,一定有它特殊的難度,改來改去也許就弄成了四不象,可是沒有難度就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它的藝術性。所以,石齊先生建議我們通過筆墨游戲,放開手腳去畫自己原來想畫的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畫過的東西,這個筆墨訓練的過程很有益。因為,無論從構圖、還是從色調、筆墨的運用上大家都可以大膽的去做,經過一段的筆墨游戲,大家會在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則、技巧和一系列的對于自己創(chuàng)作有用的元素。發(fā)現(xiàn)元素,又是怎樣運用它呢?那就要去想辦法解決,也可以借鑒大師的精彩筆墨。石齊先生說“凡是好的藝術品都有玩的成份”。我們這些學者,也正是在導師的啟示和指導下,領悟了這許多。大家實踐筆墨,嘗試新的語言,膽子大了,筆墨功夫也相應提高了。由此,我的仕女畫創(chuàng)作也正是在這個學習階段開始有了點滴的改變和藝術上的升華。油畫的塊面與構成,國畫的水與墨的交融、壁畫的特殊技法等,都為我考慮國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啟示。我開始有興趣展開畫紙大膽地運用水、墨、色、構成等繪畫元素,在六尺的宣紙上嘗試我想要表現(xiàn)的藝術世界;當然題材還是仕女畫,畫法改變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積墨與色和物與體的意象感,頗具精微的具象感,稍加變化略添幾何形的抽象感。
幾種感覺若隱若現(xiàn)地在我的畫面中得到了再現(xiàn)。我似乎領悟到,新中國畫的這種體驗過程也并非是丟棄原有的一切,相反,曾經的造型基礎,審美意識依然是現(xiàn)在繪畫的基礎,繪畫的天敵就是要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己;從此,我把“三象合一”的畫法放在了繪畫實踐的重要日程,一發(fā)而不可收。我先后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新中國畫,業(yè)余時間應需求也畫一些小寫意仕女與童子,同時涉獵山水與花鳥?,F(xiàn)在每當我的畫擺在大家面前時,品類上又多了新中國畫的這種磅礴與大氣。當然也又多了一份理解與贊同。不少人接受中國畫的這種新畫法,還有許多的編輯來到我們的畫室索要作品,甚至于答應為我們免費出畫冊等。這要感謝石齊先生,感謝那些明星大腕的指導。同時也要感謝那些給予我們支持與鼓勵的同士與道友;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這個嘗試新中國畫的機會;更要感謝大自然給予我們這樣的胸懷,使我們有信心用自己的藝術敘說新中國美好的未來!
總之,我喜歡中國畫,喜歡畫仕女,畫來畫去就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我把它編輯成冊,請各界藝術同仁賜教。
給大家鞠躬!
金惠華于麗人齋
2010年11月
“五藝微拍”實力派書畫家精品,請加微信:13951529915或artllj
【五藝論壇】(www.doo5.com),更多藝術家專題盡在五藝論壇!微信:artzgg
五藝在線是宣傳、推介全國優(yōu)秀藝術家及品牌藝術培訓機構的公眾平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