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zhèn)江歷史悠久,文脈深厚,現(xiàn)在所知鎮(zhèn)江最早的名稱為“宜”,是根據(jù)1954年在丹徒縣大港煙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銅器“宜侯矢簋”上的銘文考古得出的,“宜”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給宜侯的領地。
到東周春秋時期,公元前545 年,齊國的慶封在政治斗爭中失敗而奔吳,吳王“予之朱方”(《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把朱方這塊地方作為慶封的采邑。
后來,吳國被越國消滅后,楚國又滅掉越國,楚即將朱方之名改稱谷陽。這是因為古代有不少地名是以地理位置而得名的,有些依山臨河的地方,往往以“水北為陰,山南為陽”為命名原則。而當時鎮(zhèn)江北面靠江有北固山、月華山等著名山脈,故名谷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鎮(zhèn)江,見鎮(zhèn)江“因山為壘,臨江望?!钡男垭U形勢,又聽說鎮(zhèn)江古城中的京峴山云霧繚繞,紫氣升騰,曾被風水先生斷定這一帶要出王侯將相,故命急驅3000多名赭衣囚徒,星夜趕往京峴山,名為修筑馳道,實是砍毀古樹名木,劈山削嶺,斷其“龍脈”,敗其“風水”,并將谷陽更名為“丹徒”,顧名思義,即赤衣囚徒之地。不過這是傳說,根據(jù)史料記載,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初分天下九州三十六郡,當時蘇南分設丹徒、曲阿(丹陽)、陽羨(宜興)、毗陵(常州)、無錫、吳(也名震澤屬蘇州)、婁(現(xiàn)昆山)縣歸屬會稽郡,另有句容縣、溧陽縣、秣陵縣(南京)、江乘縣(南京江寧)歸屬鄣郡,同屬揚州。
到了漢代開始,《史記》對地理志有了詳細的記載,從《漢書》中了解到,漢朝共有13個州,蘇南片區(qū)同屬于揚州,下面分丹陽(原秦鄣郡)、會稽、吳郡(漢順帝分會稽置吳郡)、廬江郡、九江郡、豫章六郡92縣,見圖2,位置約於今江蘇省南部、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數(shù)省之地(注意此時的揚州疆域之大并且與現(xiàn)今的完全二回事)。
在漢代的政治中心是在關中地區(qū),也就是秦之故地,而文化中心是在東部的故齊境內,當時相對中原地區(qū)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從漢書記載的人口密度中也可以看出,而長江以南地區(qū)相對北部地區(qū)發(fā)展落后,特別是廣東沿海地區(qū),地域遼闊而人煙稀少。
當時鎮(zhèn)江之地被劃歸為吳郡,郡治在震澤(現(xiàn)蘇州),地屬揚州。此時蘇南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劃及地理位置可見下圖。
東漢末江南地區(qū)縣級區(qū)劃圖
到了三國時期,鎮(zhèn)江之地開始逐漸繁榮起來。東吳大帝孫權移鎮(zhèn)京口,修筑鐵甕城,北固山上甘露寺劉備招親,孫權聯(lián)手劉備攻打曹操,周瑜與諸葛亮在蒜山上定下火燒赤壁之計,取得了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奠定了東吳基礎,這些都是古代歷史在鎮(zhèn)江留下的足印。公元209年,孫權自吳來到丹徒,筑鐵甕城,建京城。210年,劉備訪問京城,211年,孫權建鄴,改京城為京口鎮(zhèn)(可以看出,京口只是一個城名,當時地方名還是丹徒),史稱的“六朝”從此時開始,古鎮(zhèn)江開始走向歷史舞臺,其軍事地位開始突出,成為長江下游的軍事重鎮(zhèn)。
《宋書·地理志》記載,孫權嘉禾三年(234年),改丹徒為武進,據(jù)說三國時吳帝孫權尚武,以武而進,以武而昌。故有江蘇的武進、湖北的武昌之地名,武進縣名從這里開始第一次出現(xiàn)(注意,此時的武進是鎮(zhèn)江的前身)。公元281年,西晉太康二年復武進縣為丹徒縣,析丹徒、曲阿二縣地另置武進縣,分吳郡無錫以西置毗陵郡,丹徒、曲阿、武進、毗陵屬之。公元291年,惠帝元康元年,又以毗陵郡封東海王世子毗,為避“毗”諱,改為毗陵為晉陵。
在西晉中后期,司馬皇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fā)歷時16年的混戰(zhàn),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內訌。引發(fā)了西晉亡國和以及近300年的動亂,史稱“八王之亂”。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tǒng)稱五胡乘八王之亂機會,紛紛舉兵,大舉入侵,華北地區(qū)戰(zhàn)火紛飛,掠奪與屠殺不斷,經(jīng)濟受到嚴重摧毀。匈奴攻入京師洛陽,俘獲西晉皇帝司馬熾,殺王公士民三萬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亂”。
為躲避戰(zhàn)亂,約90萬漢人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游,史稱“衣冠南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遷徙,這其中包括了一批文化名人。流民中,幽﹑冀﹑青﹑并﹑兗五州(今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及徐州之淮北的流民多越過淮水﹑長江而停留于揚州境內(是指長江以南的古揚州),由于大部分流民還指望東晉政府北伐,收回失地,不久能重返家鄉(xiāng),所以流民過了長江后,沒有走遠,移住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江帶,因東晉政府設皇城在建康,京口、建康二地是這批流民們的首先。西北部的秦﹑雍﹑豫等州流民則停留于荊州之北部。還有一小部分司﹑豫州流民南遷至江州北境(今江西)。
永嘉之亂時,西晉皇室后裔瑯琊王司馬睿以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軍事,出鎮(zhèn)建康,聞西晉愍帝遇害,得北方大族王敦、王導的幫助,於建康即位,是為晉元帝,重建晉室皇朝,都城設在建康,史稱東晉。東晉政府為了招撫流民、安置世家大族,以維護起原有的顯赫的郡望,遂在他們聚居之地﹐以他們原籍州﹑郡﹑縣的名稱(亦有新立名稱者)設立臨時性的地方行政機構以登記和管理他們。這些人稱僑人,州郡縣稱僑州郡縣,而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擔任刺史、太守、縣令。在南北朝時期,僑州郡縣成為一種行政制度被廣泛施行。此時,郡、縣的關系也與州、郡的之間的關系一樣。造成這一時期的州、郡之多達到了史上頂峰,行政區(qū)劃最為復雜、紊亂的時期。
根據(jù)《晉書》、《宋書》史料記載,東晉政府分割吳置海虞縣(今常熟),以曲阿的延陵鄉(xiāng)為基礎分割曲阿置延陵縣,割無錫、毗陵的暨陽鄉(xiāng)立暨陽縣(今江陰),并在江乘置南瑯邪、南蘭陵等僑郡,在丹徒置南東??ぁ⒛吓沓强?、南高平郡等僑郡并劃歸南徐州。在東晉時期,荊州及揚州所轄郡縣最多,縣有百數(shù)之多,所以其荊州刺史、揚州刺史級別最高,其次是南徐州轄17郡69縣。在京口、丹徒、曲阿沿江一帶的流民來自原徐州地區(qū)的較多,南北朝開國皇帝劉裕及宋、齊、梁朝皇族也都來自于徐州,為方便管理這些僑民,東晉政府增設了南徐州,治所設在京口,南徐州是為了區(qū)別設在長江北面的徐州而命名的。
鎮(zhèn)江歷史地圖
當時在鎮(zhèn)江一帶的僑民特別多,這大概也是把南徐州設在鎮(zhèn)江的原因之一吧,我們還可以從《宋書·地理志》記載中發(fā)現(xiàn),當時居住在南徐州的僑民有38252戶,人口有217344人,而本土居民僅有34220戶,人口是203296人??梢娡鈦砣丝谝呀?jīng)超過了當?shù)鼐用?,特別是鎮(zhèn)江一帶,流民數(shù)與本土居民數(shù)之比還要高。
東晉政府設立的這些僑州、郡、縣開始也只是一個辦事機構,并無實土,流民們只在這種僑立的地方機構登記,稱為僑人。僑人的戶籍稱為白籍,不算正式戶籍,入白籍者不負擔國家調役、賦稅。僑人有的相對集中,有的居住分散,管理極為不便。針對這些弊病,政府又出臺了“土斷”政策,所謂“土斷”就是對轄區(qū)中的居民不分僑舊,一律在所居郡縣編入正式戶籍(黃籍戶口),取消對僑人的優(yōu)惠待遇,以當?shù)鼐用褚灰曂?,納入當?shù)乜h級政府統(tǒng)一管理,廢除僑郡、縣。
“土斷”結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僑人則由北人變成了南人,繁亂的行政區(qū)劃得到整治?!巴翑唷钡耐菩?,損害了那些貴族僑人的利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到了南朝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執(zhí)政時期,劉裕規(guī)定除他的家鄉(xiāng)南徐州例外,其他地區(qū)一律實行“土斷”政策,其中有史上著名的“義熙土斷”運動,劃定各州、郡、縣領域,居民按實際居住地編定戶籍,經(jīng)過一系列改革,使得南朝經(jīng)濟繁榮昌盛,國力最為強盛的歷史時期,史稱“元嘉之治”。
到了梁朝,梁武帝蕭衍做了更徹底的土斷,土斷南徐州各僑郡、縣,但他的家鄉(xiāng)南蘭陵例外,把武進縣改成南蘭陵縣,變僑居縣為實土縣,享受與其他縣不一樣的特別待遇,并把原南東??じ臑槟咸m陵郡,從此,行政區(qū)劃混亂的局面得到較好的治理。
到了隋朝,隋文帝又進行了一次大的土地改革,廢南徐州、東???,徹底清除的僑郡、縣,把南蘭陵并入曲阿。丹徒縣并入延陵縣,移治京口。
到了唐朝,置潤州,復延陵為丹徒,改曲阿為丹楊,丹徒、丹楊、金壇屬潤州,并析晉陵西界重立武進縣,改晉陵郡為常州。到了天寶元年,改丹楊為丹陽縣。
到了北宋建鎮(zhèn)江府,改潤州為鎮(zhèn)江,從此,鎮(zhèn)江名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來源:鎮(zhèn)江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