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藥歸納
藥物名稱
性味歸經(jīng)
共同點
異同點
首選癥
麻黃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
發(fā)汗解表
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外感風寒表實證(張仲景:無汗用麻黃,有漢用桂枝。麻黃乃肺經(jīng)專藥)既太陽傷寒證。
桂枝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
發(fā)汗解表
溫經(jīng)止痛、助陽化氣
外感風寒表虛有汗而表證不解
生姜
辛,微溫。歸肺、脾經(jīng)
發(fā)汗解表
溫肺止咳、溫中止嘔、解魚蟹毒
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
香薷
辛,微溫。歸肺、胃經(jīng)
發(fā)汗解表
和中化濕、利水消腫
乃夏月解表要藥(外能發(fā)汗解表,內(nèi)能化濕合中)
紫蘇
辛,溫。歸肺、脾經(jīng)
解表散寒
行氣和胃、止嘔安胎、解魚蟹毒
主傷寒頭痛鼻塞,胸悶不舒。
羌活
辛、苦、溫。歸膀胱、腎經(jīng)
解表散寒
祛風勝濕、止痛
外感風寒和止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適。
藁本
辛、溫。歸膀胱經(jīng)
解表散寒
祛風勝濕、止痛
主治太陽頭痛,巓頂痛,
荊芥
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
祛風解表
透疹、止血
祛風解表較平和,能與風熱、風寒配伍。
防風
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
祛風解表
勝濕止痛、解痙
外科瘡癰腫毒,瘡痿風懶必用藥。
白芷
辛,溫。歸肺、胃經(jīng)
祛風散寒
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
為鼻淵、外科消腫排膿要藥。
蒼耳子
辛、苦、溫。有小毒。歸肺經(jīng)
祛風散寒
祛風勝濕、止痛、通鼻竅
為鼻淵鼻息要藥
辛夷花
辛、溫。歸肺、胃經(jīng)
祛風散寒
通鼻竅
為鼻淵頭痛,鼻塞或流膿涕、香臭不聞之要藥。
辛涼解表藥
薄荷
辛、涼。歸肝、肺經(jīng)
疏散風熱
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為主治清利頭目、咽喉口齒諸病,善瘰疬、風瘙癮疹。
牛蒡子
辛、苦、寒。歸肺、胃經(jīng)。
疏散風熱
解毒散腫、利咽、透疹
專清肺利煙、凡肺經(jīng)郁火、肺經(jīng)風熱多用。
蟬蛻
甘、寒,歸肺、肝經(jīng)。
疏散風熱
明目退翳、息風止痙、透疹止癢
善治頭風眩暈,皮膚風熱作癢
蔓荊子
辛、苦、平。歸肝、胃、膀胱經(jīng)。
疏散風熱
清利頭目
主治頭風痛、頭沉昏悶、止目睛內(nèi)痛。
淡豆豉
辛、甘、微苦,寒。歸肺、胃經(jīng)。
解表、除煩
風寒證用蘇葉、麻黃為輔料的淡豆豉,熱病胸中煩熱用桑葉、青蒿為料的淡豆豉。
根據(jù)輔料不同成分,選擇風寒、風熱證型
桑葉
苦、甘、寒。歸肺、肝經(jīng)。
疏風清熱
清肝明目、略有涼血止血
勞熱咳嗽。善清疏肺經(jīng)及在表的風熱。
葛根
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
發(fā)表解肌
解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
現(xiàn)代治療高血壓腦病
柴胡
苦、辛,微寒。歸心包絡(luò)、肝、三焦、膽經(jīng)。
和解退熱
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主治少陽證要藥
升麻
辛、甘,微。歸肺、脾、大腸、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發(fā)表透疹、升舉陽氣
治疹發(fā)不暢,消斑疹。
木賊
甘、苦,平。歸肺、肝經(jīng)。
疏散風熱
明目退翳、止血
為祛翳明目要藥。
浮萍
辛、寒。歸肺、膀胱經(jīng)。
發(fā)汗解表
透疹止癢、利水消腫
發(fā)汗勝于麻黃,下水捷于通草。
石膏
辛、甘、大寒。歸肺、胃經(jīng)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外用收斂生肌
主清泄肺胃之熱。
知母
苦、甘,寒。歸肺、胃、腎經(jīng)。
清熱瀉火、除煩
滋陰潤燥
此藥為二經(jīng)氣藥,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經(jīng)而瀉火。
清熱瀉火藥
梔子
苦、寒。歸心、肺、胃、三焦經(jīng)
清熱瀉火、除煩
涼血解毒、止血、利濕退黃。
善于消瀉心、肺、胃經(jīng)火邪而除煩,清熱解毒宜生用,涼血止血宜炒用。
蘆根
甘、寒。歸肺、胃經(jīng)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
清胃生津、止嘔、清熱利尿
療嘔逆不下食,胃中熱。
天花粉
苦、微甘、寒。歸肺、胃經(jīng)。
清熱瀉火除煩
消腫排膿、生津止渴  墜胎
善治癰腫腫毒,咳嗽帶血。
竹葉
甘、淡、寒。歸心、肺、胃經(jīng)。
清熱瀉火除煩
生津止渴、清心利尿。
主清心、胃熱見長
淡竹葉
甘、淡、寒。歸心、肺、胃經(jīng)。
清熱瀉火除煩
生津止渴、清心利尿。
主清熱利尿見長。
夏枯草
苦、辛、寒。歸肝、膽經(jīng)。
清瀉肝火
散結(jié)消腫、降血壓。
治療口眼歪斜,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結(jié)核。
谷精草
甘、平。歸肝、胃經(jīng)
疏散風熱
明目退翳
治目疾諸加之,明目退翳在菊花之上。
密蒙花
甘、微寒。歸肝經(jīng)。
清肝
明目退翳
為厥陰肝家正藥,治肝血虛、肝陰虛、肝熱諸目疾。
青葙子
苦、微寒。歸肝經(jīng)
清泄肝火
明目退翳
擅長清肝經(jīng)實火之目疾。具有擴散瞳孔作用。
清熱燥濕藥
黃芩
苦、寒。歸肺、膽、胃、大腸經(jīng)。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止血安胎(炒制品)
長于清肺熱及上焦熱證。得酒上行,得柴胡退寒熱,得芍藥治下痢,得桑白皮瀉肺火,得白術(shù)安胎。
黃連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jīng)。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生津止嘔
善瀉心火、去中焦?jié)駸帷⒅委煶嘌郾┌l(fā),諸瘡必用。
黃柏
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退虛熱
主滋腎陰,泄相火。得知母滋陰降火,得蒼術(shù)除濕熱、為治萎要藥,得細辛瀉膀胱火、治口舌生瘡。
龍膽草
苦、寒。歸肝膽、胃經(jīng)。
清熱燥濕、瀉肝膽火
清肝息風
為退肝經(jīng)邪熱,除下焦?jié)駸嶂[,瀉膀胱火。
苦參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
清熱燥濕、
祛風殺蟲止癢、利尿通淋。
具有抗陰道滴蟲之良效。治心經(jīng)之火與黃連相近,但去心俯小腸之火較黃連為長。
清熱涼血藥
犀角
苦、咸、寒。歸心、肝、胃經(jīng)。
涼血止血、瀉火解毒
安神定驚
以鎮(zhèn)心神、解大熱、散風毒。主疾熱如火,煩悶,毒入心中,狂言妄語。
生地黃
甘、苦、寒。歸心肝、腎經(jīng)。
涼血止血
清熱養(yǎng)陰、生津
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
玄參
甘、苦、咸,寒。歸肺、胃、腎經(jīng)。
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癰。
涼血養(yǎng)陰
主寒熱積聚,女人產(chǎn)乳余疾。解斑毒,利咽喉,散頸下核及癰腫。
牡丹皮
辛、苦、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退虛熱,消癰。
主腸胃積血,吐血、衄血、無汗骨蒸。血中伏火,除煩熱。
赤芍
辛、苦、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
清熱涼血,祛瘀止痛
散腫消癰
主治瀉肝脾火、行血破淤散血塊。
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甘,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治痢
主外感風熱或溫熱病初起,邪熱在衛(wèi)分。
連翹
苦,微寒。歸肺,心,膽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癰散結(jié)
善清熱解毒透邪,清心而上焦之熱。瘡家圣藥
蒲公英
甘,苦,寒。歸肝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清肝明目、利尿除濕
主婦人乳癰,消惡腫結(jié)核疔毒,亦為通淋妙品。
紫花地丁
辛,苦,寒。歸心,肝經(jīng)。
清熱解毒
主一切癰疽,發(fā)背,疔毒,無名腫毒。
大青葉
苦,大寒。歸心,肺,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消斑
凡以大熱兼毒均用,板藍根以解毒散結(jié)見長。
青黛
咸,寒。歸肝,肺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散腫,消痰止嗽。
善清肝膽郁火,外用主熱瘡惡腫,蛇犬等毒。
穿心連
苦,寒。歸肺、胃、大小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燥濕,消腫。
治肺熱咳喘,濕熱瀉痢,熱淋。
牛黃
苦,涼。歸肝,心經(jīng)。
清熱解毒
息風止痙,豁痰開竅
以清肝解毒,息風止痙見長。
蚤休
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jīng)。
清熱解毒
熄風定驚,消腫止痛
主驚癇,癲癇疾病,去蛇毒,癰疽。
半邊蓮
辛,寒。歸心,肺,小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利尿消腫
主疔瘡,蜂毒,蛇毒。
垂盆草
甘,淡,微酸,涼。歸肝膽,小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癰散腫,利濕退黃
對急性黃疸型肝炎和無黃疸型肝炎有療疾。
魚腥草
辛,微寒。歸肺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癰排膿,利尿除濕
主治痰熱雍肺為肺癰吐膿血之要藥。
射干
苦,寒。歸肺經(jīng)。
清熱解毒
祛痰利咽
長于化痰。
山豆根
苦,寒。歸肺經(jīng)。
清熱解毒
利咽喉,散結(jié)止痛。
為咽喉腫痛要藥。
馬勃
辛,平。歸肺經(jīng)。
清熱解毒
清肺利咽,外用止血。
主治喉痹咽痛。
白頭翁
苦,寒。歸大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止痢
為治熱毒血痢要藥。
秦皮
苦,寒。歸肝膽,大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清肝明目
主熱痢下重。
紅藤
苦,平。歸大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活血止痛
為腸癰腹痛要藥。
敗醬草
辛,苦,微寒。歸胃,肝,大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癰排膿,祛瘀止痛。
為熱度癰腫,善治內(nèi)癰,多用腸癰。
白花蛇草
甘,微苦,寒。歸胃,大小腸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癰散結(jié),利尿除濕。
有較強的解毒消癰作用,現(xiàn)代對消化系統(tǒng)多種巖證有一定療效。
白鮮皮
苦,寒。歸脾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利尿除濕,殺蟲止癢。
主解熱黃,酒黃,急黃,谷黃,勞黃。
白蘞
辛,苦,微寒。歸心胃,肝經(jīng)。
清熱解毒
外用斂瘡生肌
同地膚子治淋濁失精,同白及治金瘡失血,同甘草解狼毒之毒。
漏蘆
苦,寒。歸胃經(jīng)。
清熱解毒
消癰腫,下乳汁。
多用于乳癰。
四季青
苦,澀,寒。歸心,肺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斂瘡。
長于療燒湯傷。
清退虛熱藥
青蒿
苦,辛,寒。歸肝膽,腎經(jīng)。
退虛熱
清熱涼血,解暑,截瘧。
主瘧疾兼感暑邪多用之。
白薇
苦,咸,寒。歸胃,肝經(jīng)。
清熱解毒
涼血,利尿通淋,療瘡
清實熱,尤以退虛熱見長。婦科實熱證要藥。
地骨皮
甘,淡,寒。歸肺腎經(jīng)。
清瀉肺熱
涼血退蒸
為有汗骨蒸要藥。
銀柴胡
甘,微寒。歸肝胃經(jīng)。
退虛熱
清疳熱
主小兒五疳贏熱。
胡黃連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jīng)。
退虛熱
清疳熱,清濕熱。
主久痢成疳,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煩熱。
瀉下藥
大黃
苦,寒。歸脾胃,大腸,心肝經(jīng)。
攻下積滯,逐瘀通經(jīng)
涼血解毒,利膽退黃,
為熱結(jié)便秘首選藥。淤血證常用藥。
芒硝
苦,寒,咸。歸胃,大腸經(jīng)。
軟堅瀉下
清熱瀉火
主洗滌場中宿垢,破堅積熱快,去實熱,外用消乳癰及回乳。
番瀉葉
苦,寒,甘。歸大腸經(jīng)。
通便利水
泄熱行滯。
對實熱便秘適宜。
蘆薈
苦,寒。歸肝,大腸經(jīng)。
瀉下
清肝,殺蟲
主涼肝殺蟲。
潤下藥
火麻仁
甘,平。歸脾,大腸經(jīng)。
潤腸通便
滋養(yǎng)補虛
主病后及體虛津虧患者。
郁李仁
辛,平,苦。歸大小腸經(jīng)。
潤腸通便
利水消腫
主大腹水腫,面目四肢浮腫,利小便通道。
峻下逐水藥
甘遂
甘,苦,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
泄水逐飲
消腫散結(jié)
為泄水圣藥。
大戟
辛,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
泄水逐飲
消腫散結(jié)
京大戟泄水作用強,紅大戟解毒消腫強。
芫花
辛,苦,溫。歸肺,腎,大腸經(jīng)。
泄水逐飲
祛痰止咳,外用殺蟲療瘡。
反甘草。
巴豆
辛,熱,有大毒。歸胃,肺,大腸經(jīng)。
峻下積滯,逐水消腫
豁痰利咽,外用蝕瘡。
寒積便秘專用藥
牽牛子
苦,寒,有毒。歸腎,肺,大腸經(jīng)。
瀉水通便,消痰滌飲
殺蟲攻積
少則動大便,多則下水。
商陸
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
逐水消腫
通利二便,外用解毒散結(jié)
祛風濕藥
獨活
辛,苦,溫。歸肝腎,膀胱經(jīng)。
祛風除濕
通痹止痛,解表。
主寒濕痛痹尤以下肢為適宜。解表發(fā)散力不及羌活。
威靈仙
辛,咸,溫。歸膀胱經(jīng)。
祛風除濕
通痹止痛,痛經(jīng)活絡(luò),治骨鯁。
主腰腎,腳膝,積聚,腸內(nèi)諸冷痛。止痛作用強。治骨鯁量要30克。
防己
辛,苦寒。歸腎膀胱,脾經(jīng)。
祛風除濕
消腫止痛,利尿。
主治下焦血分
秦艽
苦,微寒,辛。歸肝胃,膽經(jīng)。
祛風除濕
舒經(jīng)活絡(luò),止痛,清濕熱,退虛熱,
主痹證熱象及陰虛骨蒸潮熱常用藥。
豨薟草
苦,寒。歸肝腎經(jīng)。
祛風除濕
舒經(jīng)活絡(luò),生用清熱解毒。
現(xiàn)代具有降血壓作用。
木瓜
酸,溫。歸肝脾經(jīng)。
舒經(jīng)活絡(luò)
化濕和胃,消食。
主風濕痹證,筋脈拘攣者常用。
絡(luò)石藤
苦,微寒。歸心肝經(jīng)。
祛風通絡(luò)
涼血消腫
專于舒經(jīng)活絡(luò),對痛痹偏熱像證適宜。
桑枝
平,苦,歸肝經(jīng)。
祛風通絡(luò)
除濕利關(guān)節(jié)
功專于去風濕拘攣,得桂枝治肩臂痹痛。
桑寄生
苦,平。歸肝腎經(jīng)。
祛風濕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長于補肝腎,強筋骨。
徐長卿
辛,溫。歸肝,胃經(jīng)。
祛風止痛
止癢
近年來用于手術(shù)后及巖證疼痛。止痛強。
五加皮
辛,苦,溫。歸肝腎經(jīng)。
祛風濕
補肝腎,強筋骨,利水消腫。
宜下焦風濕之緩證。南五加無毒,補肝腎,強筋骨。北五加皮強心利尿,有毒。
白花蛇
甘,咸,溫。有毒,歸肝經(jīng)。
祛風通絡(luò)
止癢,止痙。
祛風通絡(luò)強,具有“透骨搜風”美稱。
烏梢蛇
甘,平。歸肝經(jīng)。
祛風通絡(luò)
止癢,止痙。
與白花蛇相近,但藥力緩。
海桐皮
辛,苦,平。歸肝經(jīng)。
祛風通絡(luò)
殺蟲止癢
蠶沙
甘,辛,溫。歸肝脾經(jīng),
祛風除濕
和胃化濁。
海風藤
辛,苦,微溫。歸肝經(jīng)。
祛風通絡(luò)
芳香化濕藥
蒼術(shù)
辛,苦,溫。歸脾胃經(jīng)。
燥濕健脾
祛風勝濕,發(fā)汗解表
燥濕健脾作用強。凡是濕阻中焦,運化失司脘腹脹滿,惡心,食欲差,倦怠無力,苔濁均為本品要藥。
厚樸
辛,苦,溫。歸脾胃,肺,大腸經(jīng)。
燥濕健脾
行氣消積,降逆平喘
長于行氣,消積,燥濕,為消除脹滿之要藥。
藿香
辛,微溫。歸脾胃,肺經(jīng)。
芳香化濕
開胃止嘔,發(fā)表解暑
為脾胃濕濁引起的嘔吐最為適宜。為脾胃吐逆之要藥。
佩蘭
辛,平,歸脾胃經(jīng)。
芳香化濕
醒脾開胃,發(fā)表解暑
本品性平而不溫燥。
砂仁
辛,溫。歸脾胃經(jīng)。
化濕開胃
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辛散溫通,善于化濕行氣,為醒脾和胃之良藥。對脾寒泄瀉適宜。
白豆蔻
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
溫中化濕
行氣止嘔。
以胃寒嘔吐適宜。
草豆蔻
辛,溫。歸脾胃經(jīng)。
燥濕,溫中。
行氣
比砂仁燥濕溫中力強,故對脾胃寒濕偏甚適宜。
草果
辛,溫。歸脾胃經(jīng)。
燥濕,溫中,
截瘧
燥濕散寒力強。
利水滲濕藥
茯苓
甘,淡,平。歸心脾、腎經(jīng)。
利水滲濕
健脾,寧心安神,利水消腫。
本品味甘而淡,甘能補,淡能滲,藥性平和,即可驅(qū)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消腫之要藥。善滲泄水濕,使?jié)駸o所聚,痰無所生為治痰主藥。
豬苓
甘,淡,平。歸腎,膀胱經(jīng)。
利水滲濕,消腫。
本品利水作用強,用于水濕停滯的各種水腫,于茯苓相比,無補益之功。
澤瀉
甘,寒。歸腎,膀胱經(jīng)。
利水滲濕,消腫。
泄熱。
本品利水作用較強,既能清膀胱之熱,又能瀉腎經(jīng)之虛火,尤對下焦?jié)駸徇m宜。
薏苡仁
甘,淡,涼。歸脾胃,肺經(jīng)。
利水滲濕
健脾。除痹,清熱排膿,利水消腫。
本品既能利水消腫,又能健脾補種。尤治脾虛濕盛之泄瀉、濕痹而筋脈攣急疼痛者。善清肺腸之熱。與茯苓功能相近,本品性涼清熱排膿消癰擅除痹,茯苓補益心脾,寧心安神。
冬瓜皮
甘,涼。歸脾、小腸經(jīng)。
利水消腫
清熱解暑
藥性平和,善利水消腫。
冬瓜仁
甘,平,涼。歸肺,腸經(jīng)。
清肺化痰
利濕排膿。
善治肺熱咳嗽,腸癰。
玉米須
甘,平。歸肝膽,膀胱經(jīng)。
利水消腫
利濕退黃。
功專利水滲濕消腫和利濕退黃,陰黃、陽黃均可用。
葫蘆
甘,平。歸肺,腎經(jīng)。
利水消腫
利濕退黃
現(xiàn)代研究可降低血糖。
北五加皮
辛,苦,溫。有毒,歸肝腎,心經(jīng)。
利水消腫
祛風除濕,強筋骨。
為利水藥藥中最強悍的藥,也是治風濕痹癥常用藥。
利尿通淋藥
車前子
甘,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jīng)。
利尿通淋
滲濕止瀉,明目,祛痰。
本品善通利水道,治濕熱下注膀胱疾病。利小便以實大便,尤以小便不利之水瀉。善清肝熱而明目。車前草僅主清熱解毒。
滑石
甘,淡,寒。歸膀胱,肺,胃經(jīng)。
利尿通淋
清熱解暑,外用收濕斂瘡
善清膀胱濕熱而利水道,治淋證,暑濕常用。
木通
苦,寒。有毒,歸心,膀胱,小腸經(jīng)。
利尿通淋
清心火,通經(jīng)下乳。
善清心經(jīng)之火,下泄小腸之熱。利尿通淋多配伍。
通草
甘,淡,微寒。歸肺,胃經(jīng)。
利尿通淋
通氣下乳
本品氣寒味淡而體輕,入太陰肺經(jīng),引熱下降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腫,治療各種熱淋常用配伍藥。入胃經(jīng),使胃氣上達而下乳汁。
瞿麥
苦,寒。歸心,小腸經(jīng)。
利尿通淋
破血通經(jīng)
降心火,利小便,逐膀胱邪熱,為治淋要藥。
萹蓄
苦,微寒。歸膀胱經(jīng)。
利尿消腫
殺蟲止癢
本品清利下焦?jié)駸?,通小便之藥,善“殺三蟲”
地膚子
辛,苦,寒。歸腎,膀胱經(jīng)。
利尿通淋
清熱利濕,止癢
治皮膚之熱,療婦人諸經(jīng)客熱,清利胎熱,濕熱帶下用之良。
海金沙
甘,咸,寒。歸膀胱,小腸經(jīng)。
利尿通淋
止痛
治諸淋澀痛之要藥,尤以石淋,善止尿道疼痛。
石韋
甘,苦,微寒。歸肺,膀胱經(jīng)。
利尿通淋
清肺止咳,涼血止血。
本品清利膀胱而通淋,兼可止血,尤以血淋。
冬葵子
甘,澀,涼。歸大腸,小腸,膀胱經(jīng)。
利尿通淋
下乳,潤腸
治熱淋,血淋,妊娠子淋,通乳,通便。
燈芯草
甘,淡,微寒。歸心,肺,小腸經(jīng),
利尿通淋
清心降火
治療五淋及清心降火用于小兒心熱夜啼。
萆薢
苦,平。歸腎,胃經(jīng)。
利濕去濁
祛風除痹
善治膏淋也可治婦女白帶屬濕盛者,善治風寒濕腰膝痹痛,筋脈屈伸不利。
利濕退黃藥
茵陳
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jīng)。
利濕退黃
解毒療瘡(外洗)
善清利脾胃肝膽濕熱,為治黃疸要藥。
金錢草
甘,咸,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jīng)。
利濕退黃
利尿通淋,解毒消腫
善消結(jié)石,清肝膽之火,除下焦?jié)駸幔ㄊ埽?div style="height:15px;">
虎杖
微苦,微寒。歸肝膽,肺經(jīng)。
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泄熱通便
善治男女諸般淋疾。
垂盆草
甘,淡,微寒。歸心,肝膽經(jīng)。
利濕退黃
清熱解毒,消癰散腫
治諸毒及湯烙傷,療癰,蟲蛇蟄傷。
雞骨草、珍珠草,地耳草
利濕退黃
溫里藥
附子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脾,腎經(jīng)。
散寒止痛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
本品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凡腎,脾,心諸臟陽氣衰弱均可用。凡風寒濕痹周身骨節(jié)疼痛者均可用,尤善治寒痹劇痛證。為12經(jīng)純陽之要藥。
干姜
辛,熱。歸脾胃,心腎,肺經(jīng)。
溫中散寒,溫肺化飲
回陽通脈
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為溫暖中焦之主藥。大熱無毒,守而不走,凡胃中需冷,元陽欲絕,合以附子,故有“附子無干姜不熱“。
肉桂
辛,甘,大熱。歸腎,心脾肝經(jīng)。
散寒止痛
補火助陽,溫經(jīng)通脈,引火歸原。
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善去痼冷沉寒。尤善治寒痹腰痛。大熱入肝腎能引火歸原。
吳茱萸
辛,苦,熱。有小毒,歸脾胃,肝腎經(jīng)。
散寒止痛
降逆止嘔,助陽止瀉
治肝寒氣滯諸痛之主藥。為脾腎陽虛,五更泄瀉之常用藥。
小茴香
辛,溫。歸脾胃,肝腎經(jīng)。
散寒止痛
理氣和胃
主溫中散寒,立行諸氣及小腹少腹至陰之分之要藥。善理脾胃之氣而止嘔。
丁香
辛,溫。歸脾胃,腎,肺經(jīng)。
散寒止痛
溫中降逆,溫腎助陽
尤善降逆為胃寒嘔逆之要藥。入腎經(jīng)有溫腎助陽起痿之功。
高良姜
辛,熱。歸脾胃經(jīng)。
散寒止痛
溫中止嘔
為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藥。此藥辛熱純陽,除一切沉寒痼冷,功與桂、附同等。
胡椒
辛,熱。歸胃,大腸經(jīng)。
溫中散寒
下氣消痰,開胃
治胃寒脘腹冷痛,嘔吐。治痰氣郁滯,蒙蔽清竅的癲癇痰多證。
花椒
辛,溫。歸脾胃,腎經(jīng)。
溫中止痛
殺蟲止癢(外煎湯洗)
長于溫中燥濕,散寒止痛,止嘔,止瀉。
蓽撥
辛,熱。歸胃,大腸經(jīng)。
溫中散寒
下氣止痛
為頭痛,吞酸,鼻淵,牙痛要藥。
蓽澄茄
辛,溫。歸脾胃,腎,膀胱經(jīng)。
溫中散寒
行氣止痛
為暖脾胃,止嘔吐。
理氣藥
陳皮
辛,苦,溫。歸脾,肺經(jīng)。
理氣健脾
燥濕化痰
為寒濕阻中之氣滯最宜。治痰之要藥。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青皮
辛,苦,溫。歸肝膽,胃經(jīng)。
疏肝破氣
消積化滯
尤宜治肝郁氣滯之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房腫痛。為削堅積之藥。
枳實
辛,苦,酸,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
破氣除痞
化痰消積
善破氣除痞,消積導(dǎo)滯。枳殼較緩和,長于行氣開胸,寬中除脹。
木香
辛,苦,溫。歸脾胃,大腸,膽,三焦經(jīng)。
行氣止痛
健脾消食
善通行脾胃之滯氣,既為行氣止痛之要藥,又為健脾消食之佳品。善行大腸之滯氣,為濕熱瀉痢里急后重之要藥。為三焦氣分要藥,三焦宣滯要劑。
沉香
辛,苦,微寒。歸脾胃,腎經(jīng)。
行氣止痛
溫中止嘔,納氣平喘
善散胸腹陰寒,行氣止痛。善溫胃降氣而止嘔。為治冷氣,逆氣,氣結(jié),殊為要藥。
檀香
辛,溫。歸脾胃,心肺經(jīng)。
行氣止痛
散寒調(diào)中
調(diào)脾肺,利胸膈,為理氣要藥。
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歸肝胃,小腸,膀胱經(jīng)。
行氣止痛
殺蟲
本品苦寒降泄,清肝火,泄郁熱,行氣止痛。引心包相火下行,治心腹痛及疝氣為要藥。
烏藥
辛,溫。歸肺,脾,腎,膀胱經(jīng)。
行氣止痛
溫腎散寒,縮尿止遺
凡一切病之屬于氣逆,而見胸腹不快者,故為胸腹逆邪要藥。木香苦溫,入脾爽滯,每于食積則宜;香附辛苦入肝膽二經(jīng),開郁散結(jié),每于憂郁則妙;
青木香
辛,苦,寒。歸肝胃經(jīng)。
行氣止痛
解毒消腫
木香主脾胃,通理三焦,善調(diào)中宣滯,脾胃氣滯有寒者用之宜。青木香主肝胃,兼解毒消腫祛濕,肝胃氣滯有熱者宜。
荔枝核
辛,微苦,溫。歸肝胃經(jīng)。
行氣止痛
散寒散結(jié)
治寒疝氣滯之疝氣痛,睪丸腫痛。
香附
辛,微苦,微甘。歸肝脾,三焦經(jīng)。
疏肝解郁
調(diào)經(jīng)止痛,理氣調(diào)中
為疏肝解郁,行氣止痛要藥。婦科調(diào)經(jīng)要藥。專治氣結(jié)為病。
佛手
辛,苦溫。歸肝脾胃,肺經(jīng)。
疏肝解郁
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
善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為肝脾氣滯不和要藥。
香櫞
辛,微苦,酸,溫。歸肝脾胃,肺經(jīng)。
疏肝解郁
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
功同佛手,但效力較遜。
玫瑰花
甘,微苦,溫。歸肝脾經(jīng)。
疏肝解郁
活血止痛
本品香氣最濃,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氣活血為氣分藥之中,最有捷效而最馴良。
薤白
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
行氣導(dǎo)滯
通陽散結(jié)
善散陰寒之凝滯痛胸陽之閉結(jié),為胸痹要藥。
天仙藤
苦,溫。歸肝脾經(jīng)。
理氣止痛
活血,祛濕
治肝胃不和胃脘痛,產(chǎn)后腹痛,善治妊娠水腫。
大腹皮
辛,微溫。歸脾胃,大小腸經(jīng)。
行氣寬中
利水消腫
為寬中利氣之捷藥,開宣肺氣而利水消腫。檳榔性沉重,泄有形積滯;本品性輕浮,散無形滯氣。
甘松
辛,甘,溫。歸脾胃經(jīng)。
行氣止痛
開郁醒脾
大有扶脾順氣,開消食之功。
九香蟲,刀豆
咸,溫。歸肝脾腎經(jīng)。
理氣止痛
溫腎助陽
為治隔脘滯氣,脾腎虧損,壯元陽。
柿蒂
苦,澀,平。歸胃經(jīng)。
降氣止呃
為止呃要藥。與丁香辛熱兼得,寒熱兼濟。
消食藥
山楂
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
消食化積
行氣散瘀
功善消食化積,尤對消化道膩肉食積滯之要藥。炒止瀉。
神曲
甘,辛,溫。歸脾胃經(jīng)。
消食和胃
解表
本品有解表退熱,對外感表證兼食滯者常用。
麥芽
甘,平。歸脾胃,肝經(jīng)。
消食健胃
回乳消脹(炒)
主治米面薯芋類積滯不化。
稻芽
甘,溫。歸脾胃經(jīng)。
消食和中
健脾開胃
長于麥芽相須。
萊菔子
辛,甘,平。歸肺,脾胃經(jīng)。
消食除脹
降氣化痰
尤善消食行氣消脹。
雞內(nèi)金
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jīng)。
消食健胃
澀精止遺,化堅消石
廣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種食積證。
雞屎藤
甘,苦,微寒。歸脾胃,肝,肺經(jīng)。
消食健胃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痛
對胃腸,膽,腎絞痛效果好。
隔山消
甘,苦,平。歸脾胃,肝經(jīng)。
消食健胃
理氣止痛,催乳
消食健脾作用強。消食積,下乳,補虛弱。
驅(qū)蟲藥
使君子
甘,溫。歸脾胃經(jīng)。
殺蟲消積
健脾消疳
主小兒五疳,驅(qū)蛔要藥,為小兒諸病要藥。
苦楝皮
苦,寒,有毒。歸脾胃,肝經(jīng)。
殺蟲
療癬(外用)
為廣譜驅(qū)蟲藥
檳榔
苦,辛,溫。歸胃,大腸經(jīng)。
殺蟲消積
行氣利水,截瘧。
廣譜瀉下驅(qū)蟲藥。
南瓜子
甘,平。歸胃,大腸經(jīng)。
殺蟲
治血吸蟲。本品殺蟲而不傷正氣。
鶴草芽
苦,澀,涼。歸肝,大小腸經(jīng)。
殺蟲
為治絳蟲病新藥。及外用滴蟲性陰道炎。
雷丸
胃苦,寒。有毒,歸胃,大腸經(jīng)。
殺蟲消積
導(dǎo)滯消疳
以殺絳蟲主。
鶴虱
苦,辛,平。有毒,歸脾胃經(jīng)。
殺蟲消積
多種腸道寄生病。
涼血止血藥
小薊
甘苦,涼。歸心肝經(jīng)。
涼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癰
治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屬于血熱妄行證。
大薊
甘,涼,苦。歸心肝經(jīng)。
涼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癰
大薊散瘀力強止血作用廣泛,小薊兼能利尿通淋,治血尿,血淋效果好。
地榆
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
涼血止血
解毒斂瘡
治血痢不止,下焦出血證。外用治水火燙傷要藥。
槐花
苦,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
涼血止血
清肝瀉火
善清大腸火熱出血證,治便血,痔血。
側(cè)柏葉
苦,澀,寒。歸肺,肝脾經(jīng)。
涼血止血
化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外涂)
各種出血證之要藥。尤以血熱者。
白茅根
甘,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
涼血止血
清熱利尿,清肺胃熱。利濕退黃
和蘆根相比,均能清肺胃熱而利尿,治療肺熱咳嗽,胃熱嘔吐和小便淋痛相須用。本品偏血分,以涼血止血見長,而蘆根騙氣分以清熱生津為優(yōu)。
苧麻根
甘,寒。歸心肝經(jīng)。
涼血止血
清熱解毒,安胎
為安胎之要藥。
羊蹄
苦,澀,寒。歸心肝,大腸經(jīng)。
涼血止血
解毒殺蟲,泄熱通便
素有“土大黃”之稱。
化瘀止血藥
三七
甘,微苦,溫。歸肝胃經(jīng)。
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淤,化瘀不傷正。對各種出血尤以淤滯者為宜。為傷科之要藥。
茜草
苦,寒。歸肝經(jīng)。
化瘀止血
涼血,痛經(jīng)。
對血熱夾淤各種出血。尤為婦科調(diào)經(jīng)要藥。
蒲黃
甘,平。歸心包,肝經(jīng)。
止血(多炒用)化瘀
利尿通淋
為止血化瘀良藥,對出血無論寒熱、淤滯均可用。
花蕊石
酸,澀,平。歸肝經(jīng)。
化瘀止血
下胎
各種兼有淤滯的出血證。
降香
辛,溫。歸肝脾經(jīng)。
化瘀止血
理氣止痛
本品辛散溫通,尤宜跌打損傷內(nèi)外出血證。為外科常用藥。
收斂止血
白及
苦,甘,澀,寒。歸肺,胃,肝經(jīng)。
收斂止血
消腫生肌
為收斂止血要藥。也為外瘍消腫生肌常用藥。
仙鶴草
苦,澀,平。歸心肝經(jīng)。
收斂止血
止痢,截瘧,補需。
對血痢,久病泄痢尤宜。及脫力勞傷。
紫珠
苦,澀,涼。歸肝,肺,胃經(jīng)。
收斂止血
涼血解毒
多用于肺胃出血。燒燙傷(外用)
棕櫚炭
苦,澀,平。歸肝,肺,大腸經(jīng)。
收斂止血
為收斂止血要藥,對出血無淤滯者宜。
血余炭
苦,平。歸肝胃經(jīng)。
收斂止血
化瘀利尿
有止血不留淤。對各種出血證。
藕節(jié)
甘,澀,平。歸肝肺,胃經(jīng)。
收斂止血
散一切淤血,生一切新血,產(chǎn)后及吐血者尤宜。
溫經(jīng)止血藥
艾葉
辛,苦,溫。歸肝脾腎經(jīng)。有小毒。
溫經(jīng)止血(炒炭用)
散寒調(diào)經(jīng),安胎
為溫經(jīng)止血之要藥,尤宜崩漏。善調(diào)經(jīng),為婦科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為婦科安胎之要藥。
炮姜
苦,澀,溫。歸脾,肝經(jīng)。
溫經(jīng)止血
溫中止痛
生姜長于散表寒又為嘔家圣藥:干姜偏祛里寒,為溫中散寒之至藥:本品善走血分,長于溫經(jīng)止血。
灶心土
辛,溫。歸脾胃經(jīng)。
溫中止血
止嘔,止瀉。
為溫經(jīng)止血之要藥。尤宜對吐血,便血療效佳。長于溫中和胃而降逆止嘔。暖脾胃,澀腸止瀉。
活血化瘀—活血止痛藥
川芎
辛,溫。歸肝,膽,心包經(jīng)。
活血止痛
行氣,祛風通絡(luò)
為“血中之氣藥”具有通達氣血故對氣滯血瘀之胸脅,腹部諸痛。具有“下調(diào)經(jīng)水,中開郁結(jié)”為婦科要藥,治多種婦科疾病?!吧闲蓄^目”為頭痛要藥。
延胡索
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
活血止痛
行氣
為“活血行氣止痛”良藥。專治一身上下諸痛。常用的止痛藥。
郁金
辛,苦,寒。歸肝膽,心經(jīng)。
活血止痛
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
香附與本品均疏肝解郁,然香附偏溫,專入氣分,善治肝郁氣滯之月經(jīng)失調(diào);本品偏寒,入血分與氣分,善活血止痛,解郁治肝郁氣滯之淤血痛證。
姜黃
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
活血止痛
痛經(jīng)止痛
善于行行肢臂而處痹痛。入血分與氣分。郁金入心治血,姜黃兼入脾,兼治氣,莪術(shù)入肝。
乳香
辛,苦,溫。歸心肝,脾經(jīng)。
活血行氣止痛
消腫生肌
本品既能散瘀止痛,又能活血消癰,去腐生肌為外傷科要藥。治一切氣滯血瘀痛證。
沒藥
辛,苦,平。歸心肝,脾經(jīng)。
活血止痛
消腫生肌
乳香沒藥常配伍,為流通經(jīng)絡(luò)之要藥。乳香偏入氣分,伸筋,治療痹證多用。本品偏于散血化瘀,治療氣滯血瘀較重之胃痛。
五靈脂
苦,咸,甘,溫。歸肝經(jīng)。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善于活血化瘀止痛,為治療淤滯疼痛之要藥。
夏天無
苦,微辛,溫。歸肝經(jīng)。
活血止痛
舒筋通絡(luò),祛風除濕,平抑肝陽
專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腦血管引起的偏癱。
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丹參
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jīng)。
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止痛
涼血消癰,除煩安神
善活血祛瘀,善調(diào)經(jīng)水為婦科調(diào)經(jīng)常用藥。廣泛用于各種瘀血證。
紅花
辛,溫。歸心肝經(jīng)。
活血痛經(jīng),祛瘀止痛
化滯消斑
為活血祛瘀,通經(jīng)止痛之要藥。是婦產(chǎn)科血瘀證常用藥。善治淤阻心腹脅痛。是跌打損傷,淤滯腫痛要藥。可治回乳,淤熱郁滯之斑疹。
桃仁
苦,甘,平。有小毒,歸心肝,大腸經(jīng)。
活血祛瘀
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善泄血滯,祛瘀力強,泄而無補,又稱破血藥,治療多種瘀血證。
益母草
辛,苦,微寒。歸心肝,膀胱經(jīng)。
活血調(diào)經(jīng)
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善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止痛為婦產(chǎn)科要藥。治水淤互阻的水腫。善調(diào)女人胎產(chǎn)諸證。
澤蘭
苦,辛,微溫。歸肝脾經(jīng)。
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淤消癰
利水消腫
善活血調(diào)經(jīng),為婦產(chǎn)科經(jīng)產(chǎn)瘀血證常用藥。治水淤互阻的水腫。
牛膝
甘,苦,酸,平。歸肝腎經(jīng)。
活血調(diào)經(jīng)
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本品活血祛瘀力強,長于婦科經(jīng)產(chǎn)諸疾以及跌打損傷痛。治療肝腎虧虛腰痛。性善下行,利水通淋,活血祛瘀。
雞血藤
苦,微甘,溫。歸肝腎經(jīng)。
行血調(diào)經(jīng)
舒筋活絡(luò),補血。
為治經(jīng)脈不暢,絡(luò)脈不和病證常用藥。為強壯補血藥,宜用于貧血性神經(jīng)麻痹癥。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等。
王不留行
苦,平。歸肝胃經(jīng)。
活血痛經(jīng)
下乳消癰,利尿通淋
本品活血利尿通淋善治各種淋證。治療產(chǎn)后乳汁不下常用藥。
月季花
甘,淡,微苦,平。歸肝經(jīng)。
活血調(diào)經(jīng)
疏肝解郁,消腫解毒
善治肝血郁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閉經(jīng)。
活血療傷藥
土鱉蟲
咸,寒。有小毒,歸肝經(jīng)。
破血逐淤
續(xù)筋接骨
性善走竄,活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療傷為傷科常用藥。
馬錢子
苦,寒。有大毒,歸肝脾經(jīng)。
散結(jié)消腫
通絡(luò)止痛
善散結(jié)消腫,為傷科療傷止痛之佳品。善搜筋骨間風濕,治風濕頑痹,拘攣疼痛,麻木癱瘓常用藥。
自然銅
辛,平。歸肝經(jīng)。
散瘀止痛
接骨療傷
活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療傷,長于促進骨折的愈合,為傷科要藥。
蘇木
甘,咸,辛,平。歸心肝經(jīng)。
活血療傷
祛淤通經(jīng)
本品少用和血,多用破血。為婦科淤滯經(jīng)產(chǎn)諸證及其他淤滯病證的常用藥。
骨碎補
苦,溫。歸肝腎經(jīng)。
活血續(xù)傷
補腎強骨
本品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為傷科要藥。治腎虛腰痛及久瀉。
血竭
甘,咸,平。歸肝經(jīng)。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
斂瘡生肌(外用)
本品入血分而散淤止痛為傷科及其他淤證。
劉寄奴
苦,溫。歸心肝,脾經(jīng)。
散瘀止痛
破血通經(jīng),消食化積,療傷止血。
善活血止血,散瘀止痛而療傷。
破血消癥藥
莪術(shù)
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
破血行氣
消積止痛
適宜氣滯血瘀,食積日久而成的癥瘕積聚及諸般痛證。
三棱
辛,苦,平。歸肝脾經(jīng)。
破血行氣
消積止痛
本品善于破血,莪術(shù)偏于破氣。常相須使用。
水蛭
咸,苦,平。有小毒,歸肝經(jīng)。
破血通經(jīng)
逐瘀消癥
破血逐淤力強,主要用于血滯經(jīng)閉,癥瘕積聚等證。常與虻蟲相須。
虻蟲
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jīng)。
破血逐瘀
散積消癥
同水蛭
斑蝥
辛,熱;有大毒,歸肝腎,胃經(jīng)。
破血逐瘀
散結(jié)消癥,攻毒蝕瘡。
現(xiàn)代治療多種癌癥,以肝癌為優(yōu)。
穿山甲
咸,微寒。歸肝胃經(jīng)。
活血消癥,通經(jīng)
下乳,消腫排膿。
為產(chǎn)后乳汁不下之要藥。可使膿未成者消散,已成膿者速潰為瘡瘍腫痛之要藥。治中風癱瘓,手足不舉。
化痰止咳平喘藥-----溫化寒痰藥
半夏
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
燥濕化痰
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外用消腫止痛。
本品辛溫而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為止嘔要藥尤對痰飲或胃寒所致的胃氣上逆嘔吐佳。
天南星
苦,辛,溫。歸肝脾,肺經(jīng)。
燥濕化痰
驅(qū)風解痙,外用散結(jié)消腫。
常與半夏相須治療濕痰阻肺肺,咳喘痰多,胸膈脹悶。善治濕痰,寒痰,炮制后治療熱痰,風痰。半夏重臟腑濕痰,并止嘔;本品偏經(jīng)絡(luò),治風痰,解痙。
禹白附
辛,甘,溫。有毒,歸肝胃經(jīng)。
祛風痰
止痙,止痛,解毒散結(jié)。
善祛風痰而解痙。善治頭面部諸風痰疾病。
白芥子
辛,溫。歸肺,胃經(jīng)。
溫肺化痰
利氣,散結(jié)消腫。
善散“皮里膜外”之痰,又能消腫散結(jié)。痰在四肢兩脅,非此不通。
皂莢
辛,咸,溫。有小毒,歸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
祛頑痰
通竅開閉,祛風殺蟲
善治頑痰膠阻于肺。
旋復(fù)花
苦,辛,咸。歸肺胃經(jīng)。
降氣化痰,行水。
降逆止嘔
善解胃氣而止嘔噫。
白前
辛,苦,微溫。歸肺經(jīng)。
降氣化痰
長于祛痰,降肺氣平喘。為治咳降氣之要藥。
清化熱痰藥
川貝母
苦,甘,微寒。歸肺,心經(jīng)。
清熱化痰
潤肺止咳,散結(jié)消腫
善治內(nèi)傷久咳,燥咳。熱咳證。具有開郁,下氣,化痰之功。
浙貝母
苦,寒。歸肺,心經(jīng)。
清熱化痰
散結(jié)消癰
功似川貝母而偏苦泄,長于清熱化痰,降泄肺氣,散結(jié)消癰。
瓜蔞
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
清熱化痰
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
善清肺熱潤肺燥而化熱痰燥痰。其皮重在清熱化痰,寬胸理氣。仁重在潤燥化痰及通便。
竹茹
甘,微寒。歸肺,胃經(jīng)。
清熱化痰
除煩止嘔
善清化熱痰,及為熱性嘔逆要藥。
竹瀝
甘,寒。歸心,肺,肝經(jīng)。
清熱豁痰
定驚利竅
為痰熱難咯,頑痰膠結(jié)者最宜。善滌痰邪熱而開竅定驚。
天竺黃
甘,寒。歸心肝經(jīng)。
清熱化痰
清心定驚
竹茹,竹瀝,天竺黃均來源竹,本品定驚力強,竹瀝祛痰力強,竹茹長于清心除煩。
前胡
苦,辛,微寒。歸肺經(jīng)。
降氣化痰
疏散風熱
白前性溫,多用于內(nèi)傷寒痰咳喘,本品偏寒多用于外感風熱,痰熱咳喘。
桔梗
苦,辛,平。歸肺經(jīng)。
宣肺利咽
祛痰排膿
治咽痛利膈氣,為諸藥之舟楫,肺經(jīng)引藥。
胖大海
甘,寒。歸肺,大腸經(jīng)。
清肺化痰
利咽開音,潤腸通便
善化痰利咽開音
海藻
咸,寒。歸肝腎經(jīng)。
消痰軟堅
利水消腫
治瘰疬,癭瘤。
昆布
咸,寒。歸肝腎經(jīng)。
消痰軟堅
利水消腫
長于海藻配伍
黃藥子
苦,寒,有小毒。歸肺,肝經(jīng)。
化痰散結(jié)消癭
清熱解毒
海蛤殼
咸,寒。歸肺,胃經(jīng)。
清肺化痰
軟堅散結(jié)
治療熱痰咳喘,癭瘤,瘰疬。
海浮石
咸,寒。歸肺胃經(jīng)。
清肺化痰
軟堅散結(jié),利尿通淋
治痰熱咳喘,癭瘤,瘰疬,血淋,石淋。
瓦楞子
咸,平。歸肺胃經(jīng)。
消痰軟堅
化瘀散結(jié),制酸止痛
治癭瘤,瘰疬,癥瘕痞塊,胃酸。
礞石
咸,平。歸肺,胃經(jīng)。
墜痰下氣
平肝鎮(zhèn)驚
善消痰下氣,治頑痰,老痰膠固證。為治驚癇之良藥。
止咳平喘藥
苦杏仁
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jīng)。
止咳平喘
潤腸通便
咳喘之要藥。
紫蘇子
辛,溫。歸肺,大腸經(jīng)。
降氣化痰
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長于降肺氣,化痰涎。
百部
甘,苦,微溫。歸肺經(jīng)。
潤肺止咳
殺蟲滅虱
無論外感,內(nèi)傷,暴咳,久嗽皆用。
紫菀
苦,辛,甘。歸肺經(jīng)。
潤肺化痰
止咳
長于潤肺下氣,開肺郁,化痰濁。
款冬花
辛,微苦,溫。歸肺經(jīng)。
潤肺下氣
止咳化痰
款冬重在止咳,紫菀重在祛痰。
馬兜鈴
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jīng)。
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清腸消痔
善清肺熱,降肺氣,又能化痰。長于桑白皮同用。
枇杷葉
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
清肺止咳
降逆止嘔
桑白皮
甘,寒。歸肺經(jīng)。
瀉肺平喘
利水消腫
長于利風水,皮水等陽水實證。
葶藶子
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jīng)。
瀉肺平喘
利水消腫
專瀉肺中水飲及痰火而平喘咳。桑白皮長于清肺熱,本品重在瀉肺中水氣,痰涎邪甚不得臥。
白果
甘,苦,澀,平。有小毒,歸肺經(jīng)。
斂肺化痰定喘
止帶縮尿
上斂肺金除咳逆,下行濕濁化痰。
羅漢果
甘,涼。歸肺,大腸經(jīng)。
清肺利咽
化痰止咳,潤腸通便
善清肺熱,化痰飲。
安神藥----重鎮(zhèn)安神藥
朱砂
甘,微寒。有毒,歸心經(jīng)。
鎮(zhèn)驚安神
清心解毒
為鎮(zhèn)心,清火,安神定志之藥。
磁石
咸,寒。歸心肝腎經(jīng)。
鎮(zhèn)驚安神,平肝潛陽
聰耳明目,納氣平喘
本品與朱砂相比,本品益腎陰,潛肝陽。朱砂清心安神。
龍骨
甘,澀,平。歸心肝腎經(jīng)。
鎮(zhèn)驚安神,平肝潛陽
收斂固澀
為重鎮(zhèn)安神常用藥。
琥珀
甘,平。歸心肝,膀胱經(jīng)。
鎮(zhèn)驚安神
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養(yǎng)心安神藥
酸棗仁
甘,酸,平。歸心肝,膽經(jīng)。
養(yǎng)心安神
斂汗
養(yǎng)心安神要藥。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生用療膽熱好眠。
柏子仁
甘,平。歸心腎,大腸經(jīng)。
養(yǎng)心安神
潤腸通便
較酸棗仁安神差。
靈芝
甘,平。歸心肺,肝腎經(jīng)。
補氣安神
止咳平喘
對痰濕或虛寒證療效好。
首烏藤
甘,平。歸心肝經(jīng)。
養(yǎng)血安神
祛風通絡(luò)
宜陰虛血少失眠,血虛身痛。
合歡皮
甘,平。歸心肝,肺經(jīng)。
解郁安神
活血消腫
安神解郁要藥。
遠志
苦,辛,溫。歸心腎,肺經(jīng)。
安神益智
祛痰開竅,消散癰腫
為交通心腎,安定神志,益智之佳品。
平肝熄風藥---平抑肝陽
石決明
咸,寒。歸肝經(jīng)。
平肝潛陽
清肝明目
清泄肝熱,鎮(zhèn)肝潛陽,利頭目,為涼肝、鎮(zhèn)肝之要藥。本品無論虛實目疾均可用。決明子功偏清瀉肝火,常治肝經(jīng)實火之目赤腫痛。
珍珠母
咸,寒。歸肝心經(jīng)。
平肝潛陽
安神,定驚明目。
本品與石決明均治肝陽上亢證,但石決明清肝明目作用強,又有滋養(yǎng)肝陰之功。本品入心經(jīng)。有鎮(zhèn)驚安神之效。
牡蠣
咸,微寒。歸肝膽腎經(jīng)。
重鎮(zhèn)安神,潛陽補陰
軟堅散結(jié)
本品與龍骨均治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及各種滑脫證。龍骨長鎮(zhèn)驚安神及收斂固澀優(yōu)于本品,本品平肝潛陽顯著,又軟堅散結(jié)之功。
代赭石
苦,寒。歸肝心經(jīng)。
平肝潛陽
重鎮(zhèn)降逆,涼血止血
為重鎮(zhèn)潛陽常用品。為重鎮(zhèn)降逆要藥,尤善降上逆之胃氣而具止嘔止噫止呃。善治氣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出血證
刺蒺藜
辛,苦,微溫,有小毒。歸肝經(jīng)。
平肝疏肝
祛風明目
為祛風明目要藥。凡因風盛而見目赤腫翳,全身白癜瘙癢難當者。
羅布麻
甘,苦,涼。有小毒,歸肝經(jīng)。
平抑肝陽
清熱利尿(根)
生鐵落
辛,涼。歸肝心經(jīng)。
平肝鎮(zhèn)驚
善平肝,常用與肝郁火盛之怒狂陽厥。
息風止痙
羚羊角
咸,寒。歸心肝經(jīng)。
平肝熄風
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善清瀉肝熱,平肝熄風,鎮(zhèn)驚解痙,為驚癇抽蓄之要藥。尤宜熱極生風者。善清瀉肝火而明目。
牛黃
甘,涼。歸心肝經(jīng)。
化痰開竅,涼肝熄風
清熱解毒
為清熱解毒之良藥。治療驚癇搐搦煩熱之疾。
珍珠
甘,咸,寒。歸心肝經(jīng)。
安神定驚
明目消翳,解毒生肌
善清肝明目,消翳治多種眼疾。驚風,癲癇,心神不寧等。
鉤藤
甘,涼。歸心肝,心包經(jīng)。
清熱平肝
熄風定驚
本品清肝熱,平肝陽。善治熱極生風,小兒高熱驚風證。
天麻
甘,平。歸肝經(jīng)。
熄風止痙
平抑肝陽,祛風通絡(luò)
為眩暈,頭痛要藥。
地龍
咸,寒。歸肝脾膀胱經(jīng)。
清熱定驚
利尿平喘,通絡(luò)
善清熱定驚,治熱極生風諸證。善痛經(jīng)絡(luò)止痛,尤以熱痹。長于清肺平喘。
全蝎
辛,平。有毒,歸肝經(jīng)。
熄風鎮(zhèn)驚
攻毒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
有良好的搜風通絡(luò),息風止痙為痙攣抽蓄之要藥。對風寒濕痹久治不愈,筋脈拘攣甚至關(guān)節(jié)變形頑痹佳。
蜈蚣
辛,溫,有毒。歸肝經(jīng)。
熄風鎮(zhèn)驚
攻毒散結(jié),通絡(luò)止痛
長于全蝎同用治各種原因引起的痙攣抽蓄。蜈蚣力猛性燥。
僵蠶
咸,辛,平。歸肝胃,肺經(jīng)。
祛風定驚
化痰散結(jié)
對驚風癲癇夾痰熱者宜。有祛風,散風熱,止痛,止癢之功。
開竅藥
麝香
辛,溫。歸心,脾經(jīng)。
開竅醒神
活血通絡(luò),消腫止痛
有很強的開竅通閉,辟穢化濁為醒神回蘇之要藥。用于各種閉證。對瘡瘍腫毒,瘰疬痰核,咽喉腫痛均良效。有為傷科要藥。
冰片
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jīng)。
開竅醒神
清熱止痛
功弱麝香,但相須使用。有清熱止痛,瀉火解毒,明目退翳消腫之功為五官科常用藥。
蘇合香
辛,溫。歸心脾經(jīng)。
開竅醒神
辟穢,止痛。
作用于麝香相似而力遜,長于溫通,辟穢。對面青,身涼,苔白,脈遲之寒閉是要藥。
石菖蒲
辛,苦,溫。歸心胃經(jīng)。
開竅醒神
化濕和胃,寧神益智。
善治痰濕穢濁之邪蒙蔽清竅致神智昏亂。善化濕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善開心竅,宜心智。
補虛藥---補氣藥
人參
甘,微苦,平。歸心脾,肺經(jīng)。
大補元氣
補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為拯危救脫之要藥。為補肺,補脾,補心氣,腎氣之要藥。
西洋參
甘,微苦,涼。歸心脾,肺。腎經(jīng)。
補氣養(yǎng)陰
清熱生津
本品補氣弱于人參,但清火養(yǎng)陰生津強。
黨參
甘,平。歸脾肺經(jīng)。
補脾肺氣
補血,生津。
主要補脾肺之氣,但弱于人參。不具有益氣救脫及益智之功。
太子參
甘,微苦,平。歸脾肺經(jīng)。
補氣健脾
生津潤肺
其藥性偏寒涼,屬補氣藥中的清補之品。凡氣陰不足之輕證,火不盛者及小兒宜用本品。氣陰兩傷而火較盛者用西洋參。
黃芪
甘,微溫。歸脾肺經(jīng)。
健脾補中,升陽舉陷
益衛(wèi)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善補脾胃,為補中益氣要藥。氣虛水腫之要藥。人參為補氣第一要藥,黨參次之,本品長于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瘡生機,利水消腫。
白術(shù)
甘,苦,溫。歸脾胃經(jīng)。
健脾益氣,燥濕利尿
止汗,安胎。
為“脾藏補氣健脾第一要藥”。長于補氣復(fù)脾土,燥濕,善治脾氣虛弱,表虛自汗,其作用弱于黃芪。白術(shù)治脾虛濕困之虛證,蒼術(shù)治濕濁內(nèi)阻之實證。
山藥
甘,平。歸脾肺,腎經(jīng)。
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
補腎澀精
氣輕性緩,非堪專任。補脾必主參,術(shù);補腎水必君茱,地;澀帶濁必破故;固遺泄必菟絲濟。
白扁豆
甘,微溫。歸脾胃經(jīng)。
補脾和中
化濕
味輕氣薄,單用無功。治脾虛濕滯必須同補氣之藥共用。
甘草
甘,平。歸心脾肺胃經(jīng)。
補脾益氣,緩急止痛
祛痰止咳,清熱解毒,調(diào)和諸藥。
大棗
甘,溫。歸脾胃心經(jīng)。
補中益氣
養(yǎng)血安神
為治心失充養(yǎng),心神無主而臟躁的要藥。
刺五加
甘,微苦,溫。歸心脾,肺,腎經(jīng)。
益氣健脾
補腎安神
紅景天
甘,寒。歸脾肺經(jīng)。
健脾益氣
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善治脾氣虛弱,倦怠乏力。
沙棘
甘,酸,溫。歸脾胃,肺,心經(jīng)。
健脾消食
止咳化痰,活血祛瘀
為藏醫(yī),蒙醫(yī)治療咳喘痰多之常用藥。
飴糖
甘,溫。歸脾肺,胃經(jīng)。
補中益氣
緩急止痛,潤肺止咳
具有營養(yǎng)作用的補脾益氣藥,常用語脾胃虛寒之脘腹不適。
蜂蜜
甘,平。歸肺,脾,大腸經(jīng)。
補中益氣
潤肺,緩急止痛,解毒
補陽藥
鹿茸
甘,咸,溫。歸肝腎經(jīng)。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調(diào)沖任,托瘡毒。
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善治陽痿。
紫河車
甘,咸,溫。歸肝腎,肺經(jīng)。
補腎益精
養(yǎng)血益氣
本品與鹿茸相比,均為補腎陽,益精血為滋補強壯要藥。鹿茸補陽力強,為峻補品,使陽生陰長。本品養(yǎng)陰力強,使陰長陽生,兼補氣血。
淫羊藿
辛,甘,溫。歸肝腎經(jīng)。
補腎壯陽
祛風除濕
善治丈夫絕陽不起,女子絕陰無子。
巴戟天
辛,甘,微溫。歸肝腎經(jīng)。
補腎助陽
祛風除濕
仙茅
辛,熱,有毒。歸肝腎經(jīng)。
溫腎壯陽
祛寒除濕
善補命門而興陽道。
杜仲
甘,溫。歸肝腎經(jīng)。
補肝腎
強筋骨,安胎
善治腎虛腰痛。
續(xù)斷
苦,辛微溫。歸肝腎經(jīng)。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止血安胎,療傷續(xù)傷。
為治胎產(chǎn),續(xù)絕傷,補不足,療金瘡,理腰腎之要藥。
肉蓯蓉
甘,咸,溫。歸腎,大腸經(jīng)。
補腎助陽
潤腸通便
為補腎陽,益精血之良藥。治丈夫絕陽不起,女子絕陰無子。
鎖陽
甘,溫。歸肝腎,大腸經(jīng)。
補腎助陽
潤腸通便
較弱肉蓯蓉益精血。
補骨脂
苦,辛,溫。歸腎,脾經(jīng)。
補腎助陽,固精縮尿
溫脾止瀉,納氣平喘
善壯腎陽,暖水臟,固精縮尿,為壯火益土之要藥。
益智仁
辛,溫。歸脾腎經(jīng)。
暖腎,固精縮尿
溫脾,開胃攝唾
本品常與補骨脂配,伍但本品助陽之力弱于補骨脂,作用偏于脾,長于溫脾開胃攝唾。
菟絲子
辛,甘,平。歸肝脾腎經(jīng)。
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
止瀉安胎
為平補陰陽之品。
沙苑子
甘,溫。歸肝腎經(jīng)。
補腎固精,養(yǎng)肝明目
為補腎澀精之藥。
蛤蚧
咸,平。歸腎,肺經(jīng)。
補肺益腎
納氣平喘,助陽益精。
長于補肺氣,助腎陽,定喘咳為治多種虛證咳喘證。
核桃仁
甘,溫。歸肺腎,大腸經(jīng)。
補腎溫肺
潤腸通便
長于補肺腎,定喘咳。
冬蟲夏草
甘,溫。歸腎肺經(jīng)。
補腎益肺
止血化痰
本品與蛤蚧,核桃仁皆入肺腎經(jīng)補肺益腎而定咳喘。但蛤蚧功偏補肺氣尤善納氣平喘;核桃仁補益力緩,偏助腎陽;本品為諸癆虛損調(diào)補之要藥。
葫蘆巴
苦,溫。歸腎經(jīng)。
溫腎助陽
散寒止痛
本品苦溫純陽。
韭菜子
辛,甘,溫。歸肝腎經(jīng)。
溫補肝腎
壯陽固精
本品補肝及命名,治小便頻數(shù),遺尿,女人白淫白帶。
陽起石
咸,溫。歸腎經(jīng)。
溫腎壯陽
治女子宮冷不孕,男子陽痿遺精,崩漏及腰膝冷痛。
紫石英
甘,溫。歸心肺腎經(jīng)。
溫腎助陽
鎮(zhèn)心安神,溫肺平喘。
海狗腎
咸,熱。歸腎經(jīng)。
暖腎壯陽
益精補髓
長于補腎壯陽。
海馬
甘,溫。歸肝腎經(jīng)。
補腎壯陽
調(diào)氣活血
專擅興陽,功不亞于海狗腎。陽虛多用之,可代蛤蚧。
補血藥
當歸
甘,辛,溫。歸心肝脾經(jīng)。
補血調(diào)經(jīng)
活血止痛,潤腸通便
長于補血,為補血之圣藥。為活血行氣之要藥。
熟地黃
甘,微溫。歸肝腎經(jīng)。
補血養(yǎng)陰
填精益髓
為養(yǎng)血補陰之要藥。善補腎陰,為補腎陰之要藥。古人:大補五臟真陰。鮮地黃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生地黃涼血力弱,但長于養(yǎng)心腎之陰。本品功專養(yǎng)血滋陰。
白芍
苦,酸,微寒。歸肝脾經(jīng)。
養(yǎng)血斂陰
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本品與赤芍相比,本品長于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赤芍長于活血祛瘀,涼血。
阿膠
甘,平。歸肝腎肺經(jīng)。
補血滋陰
潤肺止血
為補血要藥,善治出血而致血虛為佳。為止血要藥。
何首烏
苦,甘,澀。微溫。歸肝腎經(jīng)。
制用:補益精血
生用:解毒,截瘧,潤腸通便。
本品養(yǎng)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鬢發(fā),為滋補良藥,補寒不燥,功在地黃,天冬諸藥之上。
龍眼肉
甘,溫。歸心脾經(jīng)。
補益心脾
養(yǎng)血安神
為益脾長智,養(yǎng)心保血之心脾要藥。
楮(zhu)實子
甘,寒。歸肝腎經(jīng)。
滋腎,清肝
明目,利尿。
善補肝腎之陰。
補陰藥
北沙參
甘,微苦寒。歸肺胃經(jīng)。
養(yǎng)陰清肺
益胃生津
專補肺陰,治一切陰虛
南沙參
甘,微寒。歸肺,胃經(jīng)。
養(yǎng)陰清肺
清胃生津,補氣,化痰。
清肺之力弱于北沙參,但有一定祛痰作用。北沙參主要治肺胃陰虛有熱,南沙參主要用于氣陰兩傷及燥痰難咳者。
百合
甘,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
養(yǎng)陰潤肺
清心安神
潤肺之力不及北沙參,但具止咳祛痰作用。
麥冬
甘,微苦寒。歸心肺,胃經(jīng)。
養(yǎng)陰生津
潤肺清心
長于滋養(yǎng)胃陰,生津止渴,兼清胃熱。又善養(yǎng)肺陰,還能養(yǎng)心陰,清心熱。
天冬
甘,苦寒。歸肺腎胃經(jīng)。
養(yǎng)陰潤燥
清肺生津
本品養(yǎng)肺陰,清肺熱作用強于麥冬等同類藥并入腎經(jīng)。常與麥冬配伍。
石斛
甘,微寒。歸胃,腎經(jīng)。
益胃生津
滋陰清熱
長于滋養(yǎng)胃陰,生津止渴,兼清胃熱主治熱病傷津,煩渴,舌干苔黑之證。
玉竹
甘,微寒。歸肺,胃經(jīng)。
養(yǎng)陰潤燥
生津止渴
胃火炙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饑尤佳。
黃精
甘,平。歸脾腎,肺經(jīng)。
補氣養(yǎng)陰
健脾,潤肺,益腎。
有補土生金,補后天養(yǎng)先天之效。滋腎之力強于山藥,而山藥長于健脾并兼有澀性。
明黨參
甘,微苦寒。歸肺脾肝經(jīng)。
潤肺化痰
養(yǎng)陰和胃,平肝。
枸杞子
甘,平。歸肝腎經(jīng)。
滋補肝腎
益精明目
為平補腎精肝血之平。為益精明目之上品。
墨旱蓮
甘,酸,寒。歸肝腎經(jīng)。
滋補肝腎
涼血止血
長于補益肝腎之陰,涼血止血。
女貞子
甘,苦,涼。歸肝腎經(jīng)。
滋補肝腎
烏須明目
桑椹
甘,酸,寒。歸肝腎經(jīng)。
滋陰補血
生津潤燥
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
黑芝麻
甘,平。歸肝腎,大腸經(jīng)。
不肝腎
潤腸燥
為具有營養(yǎng)的益精養(yǎng)血藥,為滋養(yǎng)佳品。
龜甲
甘,寒。歸肝腎,心經(jīng)。
滋陰潛陽
益腎健骨,養(yǎng)血補心。
長于滋腎養(yǎng)肝,對陰虛陽亢虛風內(nèi)動,腎虛骨痿,囟門不合等證。
鱉甲
甘,咸,寒。歸肝腎經(jīng)。
滋陰潛陽
退熱除蒸,軟堅散結(jié)
龜甲長于滋腎,鱉甲長于退虛熱,還能軟堅散結(jié),用于肝脾腫大,癥瘕積聚。
收澀藥---固表止汗藥
麻黃根
甘,澀平。歸肺經(jīng)。
固表止汗
為固表斂汗之要藥。
浮小麥
甘,涼。歸心經(jīng)。
固表止汗
益氣,除煩
為養(yǎng)心斂液,固表止汗之佳品。
糯稻根須
甘,平。歸心肝經(jīng)。
固表止汗
益胃生津,退虛熱。
對各種虛汗兼有口渴者尤宜。
斂肺澀腸藥
五味子
酸,甘,溫。歸肺,心,腎經(jīng)。
收斂固澀
益氣生津,補腎寧心。
為久咳虛喘之要藥。善能斂肺止汗。為腎虛精關(guān)不固遺精,滑精之常用藥。
烏梅
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jīng)。
斂肺止咳,澀腸止瀉
安蛔止痛,生津止咳。
宜治肺虛久咳,少痰及干咳無痰證。為久瀉,久痢之常用藥。為安蛔之良藥。
五倍子
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jīng)。
斂肺降火,止咳止汗
澀腸止瀉,固精止遺,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適宜久咳及肺熱咳嗽尤宜咳嗽咯血者。五味子多用于肺腎兩虛之虛喘及腎虛精關(guān)不固之遺精滑精。
罌粟殼
酸,澀,平。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
澀腸止瀉,斂肺止咳
止痛
為“澀腸止血之圣藥”對胃痛,筋骨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訶子
苦,酸,澀,平。歸肺大腸經(jīng)。
澀腸止瀉,斂肺止咳
利咽開音
善能澀腸止瀉,為治久瀉久痢常用藥。又為治失音之要藥。
石榴皮
酸,澀,溫。歸大腸經(jīng)。
澀腸止瀉
殺蟲,收斂止血
為久瀉久痢常用藥。有殺蟲效果,長于檳榔,使君子等同用。
肉豆蔻
辛,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
澀腸止瀉
溫中行氣
為治虛寒性瀉痢之要藥。
赤石脂
甘,澀,溫。歸大腸,胃經(jīng)。
澀腸止瀉
收斂止血,斂瘡生肌
為久瀉,久痢,下痢膿血之常用藥。
固精縮尿止帶藥
山茱萸
酸,澀,微溫。歸肝腎經(jīng)。
補益 肝腎
收斂固澀
補益肝腎,又可助陽,為平補陰陽之要藥。又為固精止遺之要藥。更為防止元氣虛脫之要藥。
覆盆子
甘,酸,微溫。入肝腎經(jīng)。
固精縮尿
益肝腎,明目。
起陽痿,縮小便。為滋養(yǎng)真陰藥。
桑螵蛸
甘,咸,平。歸肝腎經(jīng)。
固精縮尿
補腎助陽
為治腎虛不固之遺精滑精,遺尿尿頻,白濁之良藥。
金櫻子
酸澀平。歸腎膀胱大腸
固精縮尿
止帶,澀腸止瀉。
善理夢遺崩帶遺尿,常于芡實配伍。
海螵蛸
咸,澀,微溫。歸肝腎經(jīng)。
固精止帶,收斂止血
制酸止痛,收濕斂瘡。
為治胃脘胃酸過多之佳品。常與元胡、白及、貝母、瓦愣子同用。本品固澀力教桑螵蛸強。桑螵蛸固澀之中補腎陽。
蓮子
甘,澀,平。歸心脾腎經(jīng)。
固精止帶
補脾止瀉,益腎養(yǎng)心。
為脾虛,腎虛帶下之常用藥。交通心腎而安神。
芡實
甘澀平。歸脾腎經(jīng)。
益腎固精
健脾止瀉,除濕止帶。
為治療帶下證之佳品。
刺猬皮
苦澀平。歸腎,胃大腸經(jīng)。
固精縮尿
收斂止血,化瘀止痛
長于固精縮尿。治療便血及胃痛日久,氣血淤滯者。
椿皮
苦澀寒。歸大腸,肝經(jīng)。
清熱燥濕,收斂止帶
止血,止瀉
為清熱燥濕,收斂止帶之常用藥。治崩漏主要用于血熱崩漏,便血者。
雞冠花
甘澀涼。歸肝大腸經(jīng)。
收斂止帶
止血,止痢。
為治療帶下證常用藥。
涌吐藥
常山
苦辛寒。有毒,歸心肝肺經(jīng)。
涌吐痰涎
截瘧
為治瘧之要藥。
瓜蒂
苦,寒。有毒,歸胃經(jīng)。
涌吐痰食
祛濕退黃
本品研末吹鼻,令鼻中黃水出達到祛濕退黃作用。
攻毒殺蟲止癢藥
雄黃
辛,溫,有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
解毒
殺蟲
本品內(nèi)服宜慎。外用面積不易大及長期用。
硫磺
酸,溫。有毒,歸腎,大腸經(jīng)。
外用:解毒殺蟲療瘡
內(nèi)服:補火助陽通便
為治疥瘡之要藥。本品殺蟲止癢力較雄黃強。雄黃解毒療瘡力強。
白礬
酸,澀,寒。歸肺肝脾大腸經(jīng)。
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內(nèi)服:止血止瀉,化痰。
善收濕止癢,尤治創(chuàng)面濕爛或瘙癢。
蛇床子
苦辛溫,有小毒,歸腎經(jīng)。
殺蟲止癢
燥濕,溫腎壯陽。
為皮膚及婦科病常用藥。尤宜寒濕兼腎虛腰痛的帶下病。
蟾酥
辛溫。有毒,歸心經(jīng)。
解毒止痛
開竅醒神
有良好的解毒消腫,麻醉止痛作用,可內(nèi)服外用。
樟腦
辛,熱有毒。歸心脾經(jīng)。
除濕殺蟲
溫散止痛,開竅辟穢。
內(nèi)服0.1-0.2克。
土荊皮
辛,溫。有毒,歸肺脾經(jīng)。
殺蟲
止癢
只供外用,不可內(nèi)服。
蜂房
甘,平。歸胃經(jīng)。
攻毒殺蟲
祛風止痛
為外科常用品。
大蒜
辛,溫。歸脾胃肺經(jīng)。
解毒殺蟲
消腫,止痢
可以防止流感、流腦、乙腦等流行性疾病。
拔毒化腐生肌藥
升藥
辛熱。有大毒,歸肺脾經(jīng)。
拔毒祛腐
只供外用的外科常用藥。
輕粉
辛,寒。歸大小腸經(jīng)。
外用:攻毒殺蟲,斂瘡。
內(nèi)服:逐水通便。
爐甘石
甘,平。歸肝胃經(jīng)。
解毒明目退翳
收濕斂瘡止癢
為眼科外用常用藥。
硼砂
甘咸涼。歸肺,胃經(jīng)。
外用:清熱解毒
內(nèi)服:清肺化痰
為喉科及眼科常用外用藥。
1、中藥配伍禁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地道藥材歌訣(自編):甘當寧杞青海將,內(nèi)蒙的黃芪東北參。山西黨參河南地(地黃)。
2、現(xiàn)存最早的本草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被奉為四大經(jīng)典之一。成書于西漢末至東漢初。
3、南朝劉宋時代雷敩(XIAO)----雷公炮制論,是我國第一部炮制專著。
4、隋唐時期由長孫無忌等編制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公開頒布最早的藥典。
5、單行,相須(A=B)A+B,相使(A>B)A+B,相偎(一種藥物的毒性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相殺(一種藥物能夠消除另一種的毒副作用),相惡(破壞份子),相反(A+B毒性強)。
2012年9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常用中藥劑量
中藥分類、性味、功效
常用中藥氣味歸經(jīng)、臨床運用、用量禁忌簡解(上)
466種中藥總結(jié)
藥食兩用食物性味歸經(jīng)與功效
132種常用中藥性味歸經(jīng)劑量功效簡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