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下)

  第36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博學鴻詞一科唐、宋乃至清代均有之,其意義則大不同,特別是清代。

  清初,不少明朝遺老以民族氣節(jié)自恃不肯與清廷合作,更不屑入考場同普通儒生在八股文上一競短長,清廷為了籠絡(luò)這批學者而特地開設(shè)了博學鴻詞的特科,只考詩賦,不考八股,對不肯前來者,還委派官吏登門去請,或拉夫,硬逼他們進京應(yīng)考??贾兄螅m委以高官,卻又將其事跡納入貳臣傳中,但對于那些拒不參加考試的大名士,卻也沒有強加迫害。

  宋代最初也以進士、明經(jīng)等科取士。宋神宗時王安石建議廢明經(jīng)等科,只保留進士科。進士科不考詩賦而改試經(jīng)義,此外仍考論策(后來也間或兼考詩賦)。禮部考試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試復(fù)審,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職。

  元朝的科舉考試分左右兩榜。

  當時天下人共分四等,依次分別為:蒙古人、色目人(西部各少數(shù)民族)、漢人(北方漢族)及南人(南方漢族及其他族人)。不同等級的人分開考試,蒙古人和色目人是考兩場;漢人和南人要考三場。其內(nèi)容則蒙古人、色目人較易,而漢人、南人較難??贾械拿麊?,蒙古人、色目人列一榜叫右榜;漢人、南人另列一榜,叫左榜。錄取名額兩榜相等,但派起官來,蒙古進士比色目人高一等,色目人又比漢人、南人高一些,如果蒙古人、色目人愿參加漢人、南人的科目考試,考中之后,再加一等派給官職。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舉制度加以簡單的敘述。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后稱為生員[11],又稱為庠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fā)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12]。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xiāng)試,(2)會試,(3)殿試。

  鄉(xiāng)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xiāng)試的是秀才(庠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xiāng)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yōu)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xiāng)試[13]。鄉(xiāng)試取中后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后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后一般要舉行復(fù)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jīng),略仿宋代的經(jīng)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圣賢立言。結(jié)構(gòu)有一定的程式,字數(shù)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第37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后統(tǒng)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余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余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14]。庶吉士在翰林院內(nèi)特設(shè)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yè)三年期滿后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yōu)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15],其余分發(fā)各部任主事,或分發(fā)到各省任知縣。

  附帶說一說貢生。清代有歲貢、恩貢、拔貢、副貢。每一年或兩三年由地方選送年資長久的廩生入國子監(jiān)肄業(yè)的,稱為歲貢。逢國家慶典進貢的生員,稱為恩貢。每三年各省學政就本省生員擇優(yōu)保送國子監(jiān)的,稱為優(yōu)貢。每十二年各省學政考選本省生員擇優(yōu)保送中央?yún)⒓映己细竦模Q為拔貢。鄉(xiāng)試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國子監(jiān)的,稱為副貢。

  科舉還有武科一類。唐朝武則天時代就開始有武舉了,后代相沿,直到清代還有武科考試,這里不細說了。

  科舉是封建時代最高統(tǒng)治階級收買士人為之服務(wù)的一種手段,漢代的察舉也是同樣的性質(zhì)。封建皇帝并不隱諱這一點。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下詔說: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16]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詔說:夫泛駕之馬,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17]《唐摭言》記載唐太宗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8]知識分子熱衷于功名利祿者,把科舉當作入仕的途徑,因此也就甘心受人收買和籠絡(luò),雖老死于科場亦無所恨。--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19],一千多年以前,早就有人揭露了科舉制度的實質(zhì)了。

  科舉的創(chuàng)辦人是6世紀初的隋煬帝楊廣。與此同時,楊廣還進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當屬把全國重心從西北向東南轉(zhuǎn)移。他的這些舉措,大約一百年后,在武則天、李隆基等人手中得到了實施,并被后世繼承,左右了此后一千多年里中國社會的格局。

  注釋:

  [1]《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張守節(jié)《正義》引應(yīng)劭云:避光武改茂才也。[2]見《抱樸子·審舉》。秀才本應(yīng)賢良,而連字都不認得;孝廉本應(yīng)孝廉,而察舉的卻是與父不同居的不孝之子。

  [3]見《漢書·晉望之傳》顏師古注,《唐摭言》卷一。但是《文心雕龍·議對》說,射策是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這是對射策的另一種解釋。

  第38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4]《文選》著錄了王融、任所擬的策秀才文共十三首。

  [5]秀才,也是由地方推舉的人才,由州推舉。注意:晉時所謂秀才與后代所謂秀才的含義不同。

  [6]見李肇《唐國史補》卷下。

  [7]唐初考官由吏部考功員外郎擔任,開元中改由禮部侍郎擔任。禮部侍郎缺人,由他官主考,稱為權(quán)知貢舉。

  [8]《新唐書·選舉志》:選未滿而試文三篇謂之宏辭,試判三條謂之拔萃,中者即授官。[9]正字掌管校讎典籍、刊正文字的工作。

  [10]參看徐松《登科記考》凡例、卷五、卷七。

  [11]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tǒng)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后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xùn)導(dǎo))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yè),有月課和季考,后來變成有名無實了。

  [12]廩生是廩膳生員的簡稱,明初生員每人每月皆由公家給糧食,所以稱為廩生。后來名額增廣,在增廣名額中的生員稱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增生不廩糧。明代府學縣學之外還有附學生員,簡稱為附生,清代沿用明代的舊稱。

  [13]由捐納而取得監(jiān)生(國子監(jiān)生員)資格的(所謂例監(jiān)),也可以參加鄉(xiāng)試。

  [14]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jīng)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

  [15]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

  [16]見《漢書·高帝紀》。

  [17]見《漢書·武帝紀》。

  (tuò)弛,放任無檢束。

  [18]見《唐摭言》卷一《述進士上篇》。

  [19]見《唐摭言》卷一《散序進士》。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這暗示先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母權(quán)社會。后來由于子孫繁衍,一族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個特殊的稱號作為標志,這就是氏。例如舊說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來分為殷、時、來、宋、空同等氏。這樣,姓就成了舊有的族號,氏就成了后起的族號了?!锻ㄨb外紀》說: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可見姓和氏是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聯(lián)系。貴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沒有姓氏。貴族中女子稱姓,男子稱氏,這是因為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正因如此,上古時的百姓即百官?!渡袝?#183;堯典》: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

  《詩·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為爾德。

  就都以百姓(百官)與黎民對稱。

  第39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民亦有姓,百姓一詞的含義也就相應(yīng)地產(chǎn)生了變化?!盾髯?#183;強國篇》曰:入境,觀其風俗,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挑。

  即是明證。

  周王室及其同姓封國如魯、晉、鄭、衛(wèi)、虞、虢、吳、燕等國都是姬姓;異姓封國如齊是姜姓,秦是嬴姓,楚是羋(mǐ)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上古同姓不婚,貴族婦女的姓比名更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區(qū)別,則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例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羋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區(qū)別,就采用下列幾種方法: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國名或氏。例如:齊姜晉姬秦嬴陳媯國姜(國,氏。)2.嫁給別國的國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國名。例如:秦姬芮姜息媯江羋3.嫁給別國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趙姬(趙衰妻)

  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

  棠姜(棠公妻;棠,邑名。)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謚號[1],例如:武姜(鄭武公妻)

  昭姬(齊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

  敬嬴(魯文公妃)文姜(魯桓公妻)

  齊歸(魯昭公母)氏的情況比較復(fù)雜。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2]。例如:鄭捷(鄭文公)

  蔡甲午(蔡莊公)齊環(huán)(齊靈公)

  宋王臣(宋成公)卿大夫及其后裔則以受封的邑名為氏。例如:屈完知羊舌赤解狐或以所居的地名為氏。例如:東門襄仲北郭佐南宮敬叔百里孟明視或以官名為氏。例如:卜偃祝司馬牛樂正克古人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謚號為氏的。例如:孔丘(宋公孫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孫閱(魯公子慶父之后,慶父字仲)叔孫得臣(魯公子牙之后,牙字叔)季孫肥(魯公子友之后,友字季)莊辛(楚莊王之后)此外還有以技為氏的。如巫、陶、甄等。

  姓氏的產(chǎn)生與血緣姻親關(guān)系十分密切。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發(fā)現(xiàn),血緣關(guān)系相近的婚姻家庭產(chǎn)生出的子女中間比較容易出現(xiàn)白癡、畸形等心理或生理缺陷。為了減少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人們便制定了姓氏,并且產(chǎn)生了同姓不通婚的社會習慣。既然生育是全人類都共同要面對的問題,所以姓氏也就是全人類共同的現(xiàn)象。

  關(guān)于姓氏,還有幾點需要提出來說一說。

  第一,上古稱呼婦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例如武姜被稱為姜氏,敬嬴被稱為嬴氏,驪姬被稱為姬氏,等等。

  第二,在某些情況下,族和氏是同義詞?!洞呵?#183;成公十四年》:叔孫僑如如齊逆女?!蹲髠鳌氛f:稱族,尊君命也。《春秋》在下文說: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左傳》說:舍族,尊夫人也。這里所謂稱族,舍族,指的是稱叔孫,不稱叔孫,可見族就是氏?!稇?zhàn)國策·秦策》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這里的族也就是氏的意思。

  第40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第三,戰(zhàn)國以后,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合而為一,漢代則通謂之姓[3],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第四,后世有非漢族的復(fù)姓。例如長孫、萬俟、宇文、慕容、賀蘭、獨孤、拓跋、尉遲、呼延、禿發(fā)、乞伏、仆固、歌舒,等等。

  漢族人口眾多,來源復(fù)雜,故而古有百姓之稱,其他人口少、發(fā)展落后的少數(shù)民族,姓的種類和名目就少得多了。鮮卑是北方大族,但也只有宇文、慕容、拓跋、乞伏……十姓;至于小族,如契丹,則全其民族也只有蕭、耶律二姓而已。

  古人有名有字。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月后由父親命名。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結(jié)發(fā)加冠)時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結(jié)發(fā)加笄)時取字。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釋地》:廣平曰原。)又如顏回,字子淵。(《說文》:淵,回水也?;厥切D(zhuǎn)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同義詞,例如宰予,字子我;樊須,字子遲。(須和遲都有待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是反義詞,例如曾點,字皙。(《說文》:點,小黑也。引申為污的意思。又:皙,人色白也。)有時候我們看不出名和字的聯(lián)系,這主要是因為語義變遷的緣故。

  周代貴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別,這樣構(gòu)成男子字的全稱。例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叔興父有時候省去父(甫)字,例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有時候省去排行,例如:禽父尼父羽父有時候以排行為字,例如管夷吾字仲,范雎字叔,魯公子友字季,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實際上,這一傳統(tǒng)一直保留到了現(xiàn)代社會,今日,我們依然習慣于稱呼自己父親的兄長為伯,而稱呼父親的弟弟為叔,這正說明了我國古代社會的早熟性。相比較英文中uncle一詞,不僅thebrotherofonesfatherormother(叔父、伯父、舅父)不分,而且還可以指thehusbandofonesaunt(姑丈、姨丈),其早熟性一目了然。

  周代貴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別,這樣構(gòu)成女子字的全稱。例如孟妊車母[4],中義母[5],等等。有時候省去母字,例如季姬牙[6];有時候省去排行,例如姬原母[7];有時候單稱某母或某女,例如壽母[8],帛女[9]。但是最常見的是在姓上冠以排行,例如孟姜、叔姬、季羋,等等(見前)。

  春秋時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這是因為子是男子的尊稱。例如:子產(chǎn)(公孫僑)子犯(狐偃)子胥(伍員)子淵(顏回)子有(冉求)子夏(卜商)子我(宰予)子貢(端木賜)這個子字常常省去,直接稱顏淵、冉有、宰我,等等。

  第41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附帶說一說,古人名字連著說的時候,通常是先稱字,后稱名[10]。例如孟明(字)視(名)、孔父(字)嘉(名)、叔梁(字)紇(名),等等。

  古人尊對卑稱名,卑自稱也稱名;對平輩或尊輩則稱字[11]。試以《論語》為例??鬃幼苑Q為丘,這是謙稱??鬃訉Φ茏臃Q名,例如:求,爾何如?(《論語·先進》)赤,爾何如?(同上)弟子自稱也稱名,例如:由也為之,比及三年,……(《論語·先進》)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同上)弟子當著老師稱呼其他弟子也稱名,例如:夫子何哂由也?(《論語·先進》)記錄《論語》的人對孔門弟子一般都稱字,例如:顏淵、季路侍。(《論語·公冶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先進》)只有對曾子稱子不稱字,對有若也有一次稱子不稱字,所以有人推想《論語》是曾子和有若的門人所記的。直到后代稱名、稱字基本上還是依照這個標準。

  后人通常用兩個字為字,例如諸葛亮字孔明,陸機字士衡,鮑照字明遠,等等。除名和字外,還有別號(別字)。別號和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三個字以上的別號,例如葛洪自號抱樸子,陶潛自號五柳先生,蘇軾自號東坡居士;第二類是兩個字的別號,例如王安石字介甫,別號半山,陸游字務(wù)觀,別號放翁。兩個字的別號和字在應(yīng)用上沒有什么顯著的區(qū)別,甚至不大稱字,反而以稱號為常(如陸放翁)。三個字以上的別號有時候也可以壓縮為兩個字,例如蘇東坡。

  后來有人以為稱字稱號還不夠尊敬,于是稱官爵,稱地望(出生地或住地),例如杜甫被稱為杜工部,王安石被稱為王臨川。

  這種稱呼,可以至很長很長。現(xiàn)代研究,把這種現(xiàn)象稱做稱呼鋪張。并認為:在看似繁縟的表面下,實際上有一種儀式樣的效果,在社會的方方面面貫徹這種儀式樣,惠而不費地起到了穩(wěn)定社會的作用。

  斯謂之禮。而且,是禮文明的精神內(nèi)核的顯現(xiàn)。

  此外,唐代詩文還常常見到以排行相稱,或以排行和官職連稱,例如白居易被稱為白二十二,李紳被稱為李二十侍郎。唐代女子也有被稱為廿幾娘的。這種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長幼次序來排算的,并不是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這是值得注意的。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或謚號。據(jù)說謚號是死者生前事跡和品德的概括,其實,這往往是虛偽的,不符合事實的。但是一個人有了謚,就等于在名字之外又多了一個別名了。

  第42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謚法是給予謚號的標準。謚號是固定的一些字,這些字被賦予特定的涵義,用來指稱死者的美德、惡德等。謚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表揚的,例如:經(jīng)緯天地曰文布義行剛曰景威強睿德曰武柔質(zhì)慈民曰惠圣聞周達曰昭圣善聞周曰宣行義悅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綱治紀曰平照臨四方曰明辟土服遠曰桓聰明睿智曰獻溫柔好樂曰康布德執(zhí)義曰穆2.批評的,例如:亂而不損曰靈[12]好內(nèi)遠禮曰煬殺戮無辜曰厲3.同情的,例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國遭憂曰愍慈仁短折曰懷上古謚號多用一個字,也有用兩三個字的,例如:周平王鄭武公齊桓公秦穆公魏安厘王趙孝成王貞惠文子后世謚號除皇帝外,大多用兩個字,例如: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諸葛亮)文忠公(歐陽修)武穆王(岳飛)此外還有私謚,這是有名望的學者死后其親友門人所加的謚號。例如東漢時陳死后,海內(nèi)赴吊者三萬余人,謚為文范先生;晉代陶淵明死后,顏延年為他作誄,謚號靖節(jié)徵士;宋代張載死后,門人謚號明誠夫子。

  封建皇帝在謚號前面還有廟號。從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則稱為太宗、世宗等等[13]。舉例來說,漢高祖的全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的全號是太宗孝文皇帝[14],漢武帝的全號是世宗孝武皇帝,魏文帝的全號是世祖文皇帝,隋文帝的全號是高祖文皇帝,等等。

  從唐代起,皇帝還有尊號,這是生前奉上的[15]。例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開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受尊號為應(yīng)天廣運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號可以上好幾次,都是尊崇褒美之詞,實際上是阿諛奉承[16]。也有死后上尊號的,例如唐高宗死后,到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上尊號為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這種死后所加的尊號也可以說是謚號,這樣,謚號的字數(shù)就加多了。

  這個看似簡單的現(xiàn)象給我們傳遞出下面的信息:正是這時(中唐,具體而言是中宗、武后乃至玄宗一朝)華夏文明發(fā)生了一場非常深刻的變革。中唐以前的貴族性社會結(jié)束了,此后是漫長的庶族社會時期。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不再是貴族集團的一員,而是成了高高在上,手握絕對權(quán)力-至少在理論上如此-的人間之神。像魏晉時期那樣能夠強有力地鉗制皇權(quán)的門閥制度一去不復(fù)返,再也不會有誰會為了避免貴族集團的反對呼聲,而舉行一幕幕禪讓的儀式了。誰擁有了帝位,誰就擁有了絕對的權(quán)力,誰就成了神,成了主宰。

  唐以前對歿世的皇帝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不稱廟號;唐以后由于謚號加長,不便稱呼,所以改稱廟號(如唐玄宗、宋太祖)。

  第43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年號,是封建皇帝紀年的名號。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漢武帝即位的一年(公元前140年)稱為建元元年,第二年稱為建元二年,等等。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例如漢武帝曾經(jīng)改元為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17]等。明清兩代的皇帝基本不改元,因此有可能用年號來稱謂皇帝,例如明世宗被稱為嘉靖皇帝,清高宗被稱為乾隆皇帝,等等。

  皇帝在位時,改元是有其政治意義的,一次改元往往代表著一次政治斗爭。改元是皇帝用來向臣子表明其進行政治變革決心已定的手段。改元越頻繁的時期,就是政治斗爭越激烈的時期,也就是權(quán)力集中相對較弱的時期。明清兩代的一帝一年號現(xiàn)象,本身就說明了此時國家權(quán)力高度地集中到了皇帝手中,皇帝再也不用靠改元向臣子表明其進行政治變革的決心了。

  最后簡單地談?wù)劚苤M的問題。

  所謂避諱就是不直稱君主或尊長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長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則用改字、缺筆等辦法來回避,其結(jié)果往往造成語文上的若干混亂。試舉一些例子:漢高祖名邦,邦改為國。《論語·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漢石經(jīng)殘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國。

  漢文帝名恒,恒改為常。恒山被改為常山。

  唐太宗名世民,世改為代或改為系,民改為人。三世稱為三代,《世本》改稱《系本》,柳宗元《捕蛇者說》把民風寫成人風。

  唐高宗名治,治改為理,或改為持或化。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把治亂不知寫成理亂不知,李賢把《后漢書·曹褒傳》治慶氏禮改成持慶氏禮,把《后漢書·王符傳》治國之日舒以長改成化國之日舒以長。

  清圣祖(康熙)名玄燁,玄改為元,燁改為煜。我們讀清人著作或清刻的古書時應(yīng)該注意,許多地方本來應(yīng)該是玄字的,如玄鳥、玄武、玄黃等,都寫成了元。

  以上是避君諱的例子。此外,文人還避家諱。例如:淮南王安的父親名長,長改為修?!独献印烽L短相形,《淮南子·齊俗訓(xùn)》引改為短修相形。

  蘇軾的祖父名序,蘇洵文章改序作引,蘇軾為人作序又改用敘字。

  上古不諱嫌名。所謂嫌名是指和君主或尊長的名字音同或音近似的字。例如漢和帝名肇,肇兆同音,由于不諱嫌名,所以不改變京兆字。三國以后漸漸避嫌名了,隋文帝的父親名忠,因為忠中同音,所以連帶避中字,中改為內(nèi),官名中書改為內(nèi)史,就是諱嫌名的例子。

  第44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由于避諱,甚至改變別人的名或姓。漢文帝名恒,春秋時的田恒被改稱田常;漢景帝名啟,微子啟被改稱微子開;漢武帝名徹,蒯徹被改稱蒯通;漢明帝名莊,莊助被改稱嚴助。劉知幾著《史通》,后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諱(基幾同音),改為劉子玄所著(子玄是劉知幾的字)。到了清代,為了避清圣祖諱,又恢復(fù)劉知幾著,但是當提到劉子玄的時候,則改稱劉子元,地名官名等也有不少由于避諱而改變的,這里不一一舉例了。

  以上說的是避諱改字,至于避諱缺筆,則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諱,世字作;避宋真宗趙恒諱,恒字作;避清世宗諱,胤字作;避清宣宗諱,寧字作;避孔子諱,丘字作,等等。

  現(xiàn)代的人類社會學研究認為,避諱是一種儀式樣的社會穩(wěn)定機制。它對社會所起的作用非常復(fù)雜,至少可以舉出以下幾點:

  一、有近乎于今天注冊一個公司,名稱不能與已有公司犯重之作用。

  二、行避諱是對被避諱者一種特殊意義上的心理認可。尤其是避家諱,可以說純粹是出于自愿。這種心理認可保證了固有秩序的穩(wěn)定性。

  三、在每一次行避諱之時,都是對社會固有秩序的一次鞏固與加強。

  總之,歷史學家建議我們,應(yīng)該從當時人、當時社會的角度出發(fā),多考慮那些當時社會的現(xiàn)象中合理性的一面,而不應(yīng)以一種現(xiàn)代人的傲慢,率意批評否定。

  注釋:

  [1]謚號,下文就要講到。

  [2]此從舊說。顧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篇認為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

  [3]參看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三。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十二姓氏條則認為蓋三代以前,姓與氏分;漢魏以后,姓與氏合。

  [4]見《鑄公》。

  [5]見《仲》,中即仲字。

  [6]見《魯大宰原父盤》。

  [7]見《應(yīng)侯簋》。

  [8]見《魯生鼎》。

  [9]見《帛女鬲》。

  [10]漢代以后,也可以名在前,字在后。例如《漢書》卷七十二有唐林(名)子高(字)、唐尊(名)伯高(字);又王安石《游褒禪山記》有蕭君圭(名)君玉(字)等。

  [11]稱字不是最尊敬的方式,最尊敬的方式是不稱名也不稱字。例如孔子,在《論語》二十篇中只有《子張》篇稱孔子為仲尼。

  [12]靈是無道昏君的謚號,所謂亂而不損,只是帶著隱諱的說法。晉靈公不君,所以謚為靈公。

  [13]嗣君也有稱世祖、太祖的,這有別的原因,這里沒有必要敘述。又,漢代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要有功有德的才被稱為祖宗。南北朝時稱宗已濫,到唐代就無帝不宗了。

  第45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14]漢惠帝以后一律加一個孝字,算是謚號的一部分。

  [15]尊號起于唐武后中宗之世。見司馬光《司馬文正集》二十六,《請不受尊號札子》。

  [16]帝后也有尊號,后來稱為徽號。例如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圣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禧?;仗柨梢悦糠陸c典累加,所以那拉氏的徽號積累有慈禧等十六個字。

  [17]有人說征和當作延和,形近而誤。

  禮俗是社會的上層建筑,它是和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chǔ)相適應(yīng)的。奴隸社會有奴隸社會的禮俗,封建社會有封建社會的禮俗。在古代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所提倡的禮俗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的,在今天看來,許多不合理的繁瑣的禮俗和吃人的禮教,在當時都是為了鞏固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的。

  周公制禮作樂為此后的中國文化定下了禮樂文明的基調(diào)?!抖Y經(jīng)正義序》: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頒度昌于天下,所制之禮則《周官儀禮》也。

  這當然不是說周公之前便沒有禮樂。禮樂早已有之。周公制禮作樂是對夏、殷禮樂加以損益,從而改變了禮樂的性質(zhì)和社會功能。這樣一來,有周一代的文化呈現(xiàn)出了與殷商文化不同的特質(zhì),中國從此走出了原始信仰,走上了非宗教的人文道路。

  在這個題目下,我們不能全面敘述上古的禮俗,只能談?wù)剮讉€重要的方面。

  一階級、階層

  堯舜禪讓的傳說與原始公社制的階段相符合;夏禹不傳賢而傳子,可以認為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夏代是否已經(jīng)達到奴隸制,還不得而知。至于殷代,可以確實斷定是奴隸社會了。

  依照古代史的研究者的一般結(jié)論,最初所謂眾、奚、仆、臣、妾都是奴隸。臣是男奴隸,妾是女奴隸。周初的社會還存在著大量的奴隸,周天子常常拿奴隸賞賜給他的大臣。奴隸有在室內(nèi)勞動的,但是他們的主要勞動還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人說《詩經(jīng)·周頌·噫嘻》說的亦服爾耕,十千維耦指的就是兩萬奴隸在那里耕田?!渡袝?#183;牧誓》說到臣妾逋逃是指的奴隸逃亡。

  近些年來,隨著大量地下文獻的出土,尤其是江陵張家山兩批漢律竹簡的出土,一些傳統(tǒng)的說法可能會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著名學者李學勤說:我老勸人不要急于討論什么隸臣妾,最好稍微等一下。因為我們的材料太多了,如果你說錯了的話,馬上沒法辦。張家山簡數(shù)量很大……涉及各種不同的情況,各種不同的對象,以及親屬的關(guān)系,非常非常細。周代的奴隸還可以像牛馬一樣在市場上販賣?!吨芏Y·地官·質(zhì)人》:質(zhì)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鄭玄注:人民,奴婢也。販賣成交后,要訂立合同。這種合同叫做質(zhì)劑。依鄭玄說:人民、牛馬的合同叫質(zhì),兵器、珍異的合同叫劑。

  第46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奴隸還可以被當做牲畜來屠殺,這表現(xiàn)在上古的殉葬制度上。《墨子·節(jié)葬下》:天子殺殉,眾者數(shù)百,寡者數(shù)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shù)十,寡者數(shù)人。在殷代,這話完全合乎事實。到了周代,雖然此風稍衰(這不是由于仁慈,而是由于人力可貴),但是在某些國度仍然是盛行的。例如秦國,據(jù)《史記·秦本紀》所載,秦武公葬時,從死者六十六人,秦穆公葬時,從死者一百七十七人(包括《詩經(jīng)·秦風·黃鳥》所悼念的三良在內(nèi))。又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秦始皇葬時,秦二世令后宮(妃嬪等)無子者一律從死,死者甚眾。而且把工匠都關(guān)閉在陵墓里。古代統(tǒng)治階級的這種淫威,至今還令人發(fā)指。

  奴隸和奴隸主是兩個相對抗的階級。商代的奴隸主是貴族,總稱為百姓[1],商王是貴族最高的代表,自稱為余一人[2]?!墩撜Z·堯曰》引《尚書·泰誓》的話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梢娭艹踹€這樣稱呼。后來百姓成為民的同義詞。民在古代又稱為黎民,秦國則稱為黔首。

  商代王位的繼承是兄終弟及,無弟然后傳子。周代王位由嫡長子世襲,余子分封為諸侯(也有異姓功臣封為諸侯的)。諸侯的君位也由嫡長子繼承,余子分封為卿大夫。諸侯受封國于天子,卿大夫受采邑于諸侯。卿大夫下面是士(大體是大夫的宗族),士受祿田于卿大夫。周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統(tǒng)治的區(qū)域,擔任家的官職的通常是士,稱為家臣。孔子的學生冉有、季路就擔任過季康子的家臣。

  《左傳·昭公七年》說: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這樣,形成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各級階層。春秋以前士是武士,有義務(wù)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春秋以后士是文士,士逐漸成了統(tǒng)治階級知識分子的通稱。

  士的下面是庶人,又稱庶民。西周時庶人雖然還是用來封賜的對象,但是庶人的身份比奴隸為高,以后庶人就逐漸成為個體農(nóng)民了?!盾髯?#183;王制》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可見庶人的向背直接關(guān)系到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安危。

  君子、小人也是兩個相對的概念。最初君子是貴族統(tǒng)治階級的通稱,小人是被統(tǒng)治階級的通稱,后來以所謂有德無德來區(qū)別君子和小人。統(tǒng)治階級的階級偏見影響到詞義的發(fā)展。

  在這里,我們不妨把《論語》里記載的孔子對小人與君子的對比、分類羅列如下:

  在行事原則上: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在待人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在立身上: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在心態(tài)上: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在操守上: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可見,孔子思想的本意是:君子應(yīng)居于上位,無德者(小人)應(yīng)居于下位??鬃酉氚焉鐣腥伺c人的統(tǒng)治和被統(tǒng)治關(guān)系,建立在他認為更合理的道德關(guān)系上。這套理論在后世所起的作用主要不是粉飾現(xiàn)實的不合理;相反,卻是批判小人在高位,而道德高潔者受小人欺凌的不合理現(xiàn)實的武器。

  第47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二冠禮

  據(jù)近人研究,氏族社會的男女青年到達成熟期后必須參加成丁禮才能成為氏族公社的正式成員,才能享受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和履行應(yīng)盡的義務(wù)。周代的冠禮(加冠儀式)就是由這種成丁禮變化來的。

  中國歷代人口登記中的丁數(shù),是今天了解古代人口時最重要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是,如何理解丁的實質(zhì)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問題。官方的定義是:丁是16歲到60歲的納丁稅的成年男子。這一簡單的,但是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的定義流行了很長時間?,F(xiàn)在,何炳棣先生的研究改變了這一看法。何先生指出,丁統(tǒng)計數(shù)既不是人口數(shù),也不是戶數(shù)或納稅的成年男子數(shù),而只不過是賦稅單位。這樣,我們就不會再為《保寧府志》中當?shù)囟?shù)為15232.16894604丁,《邛州志》中某年增丁七升八合一勺九撮等記載大惑不解了。

  周代貴族男子二十歲時由父親在宗廟里主持冠禮。行禮前先筮日(選定加冠的日期)、筮賓(選定加冠的來賓)。行禮時由來賓加冠三次:先加緇布冠,表示從此有治人的特權(quán);次加皮弁,表示從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從此有權(quán)參加祭祀[3]。來賓敬酒后,去見母親,又由來賓取字,然后去見兄弟姑姊,最后戴禮帽穿禮服帶禮品去見國君卿大夫和鄉(xiāng)先生。主人向來賓敬酒贈禮品后,禮成。

  貴族男子二十歲結(jié)發(fā)加冠后可以娶妻,貴族女子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后結(jié)發(fā)加笄。所謂結(jié)發(fā),就是在頭頂上盤成發(fā)髻(區(qū)別于童年的發(fā)式),表示年屆成人,可以結(jié)婚了?!段倪x》卷二十九蘇武詩說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可見這種風俗流傳很久。

  冠禮是與婚禮、喪祭禮、朝聘禮、射鄉(xiāng)禮并重的五項大禮之一。

  具體而言,則正如《禮記·昏義》所言:夫禮,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喪祭,尊于朝聘,和于射鄉(xiāng)。此禮之大體也。

  鄭玄進一步解釋道:始,猶根也;本,猶干也。這五種禮,反映了當時個人、家庭、宗族、國家政治、社會交往的全部。

  三婚姻

  春秋時代,諸侯娶一國之女為妻(嫡夫人),女方以(兄弟之女)娣(妹妹)隨嫁,此外還有兩個和女方同姓的國家送女兒陪嫁,亦各以娣相從,這統(tǒng)稱為媵。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認為是賤妾,是嬖人,而媵的身份還是比較尊貴的。戰(zhàn)國時代就沒有媵的制度了。

  第48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女子出嫁曰歸?!墩f文》說:歸,女嫁也?!对娊?jīng)·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梢姵黾薜呐右阅屑覟榧??!栋谆⑼?#183;嫁娶》說:嫁者,家也??梢娂拮直旧砭鸵馕吨屑??!栋谆⑼?#183;嫁娶》又說:娶者,取也。《說文》也說:娶,取婦也?!吨芤住泛汀对娊?jīng)》就寫成取,這表示男子把別家的女兒取到自己家里來。男尊女卑的風俗,由嫁娶兩字就可以證明。嫁對于女子來說是被動的,古代只說嫁女或嫁妹,不說嫁夫,可見嫁的權(quán)操在父兄之手。娶,對于男子來說是主動的,所以古代常說娶妻娶婦(婦就是妻)。

  《詩經(jīng)》兩次歌詠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4]。媒在古代婚姻中的作用非常大,多少青年男女的命運掌握在媒人的手里。

  古代的婚姻,據(jù)說要經(jīng)過六道手續(xù),叫做六禮。第一是納采,男家向女家送一點小禮物(一只雁),表示求親的意思;第二是問名,男家問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兇;第三是納吉,在祖廟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報喜,在問名納吉時當然也要送禮;第四是納征,這等于宣告訂婚,所以要送比較重的聘禮,即致送幣帛;第五是請期,這是擇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親迎,也就是迎親。

  六禮之中,納征和親迎最為重要?!对娊?jīng)·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于渭,舊說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納征訂婚后,親迎太姒于渭濱,后世以文定作為訂婚的代稱?!抖Y記·昏義》談到親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巹而[5],后世夫婦成婚稱為合巹就是從這里來的。

  以上所說的六禮當然只是為貴族士大夫規(guī)定的,一般庶民對這六禮往往精簡合并。

  婚姻在任何時代都是件大事,上古之時尤其如此?;?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君子重之。而且,古人認為,男女有別,而后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上古時代,部落眾多,宗法嚴格,兩姓之間,往往通過婚姻關(guān)系而相結(jié)好。但是兩姓之間文化不盡相同,所以要經(jīng)過培訓(xùn),以期婚后能和諧地共同生活?!抖Y記·昏義》: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于公宮;祖廟既毀,教于宗室。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成祭之。

  如實地記載了當時的風尚。

  四喪葬

  人將死時叫做屬纊(《禮記·喪大記》)。屬是放置的意思,纊是新絮。新絮很輕,據(jù)說古人把新絮放在臨終的人的口鼻上,試看是否斷氣。這不一定成為風俗,至多也只是個別地方的風俗罷了,但是屬纊卻成為臨終的代稱。

  第49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為死者招魂,這叫做復(fù),意思是招喚死者的靈魂回復(fù)到身體。復(fù)而不醒,然后辦理喪事。

  招魂原是民間的一種習俗,世界各地均有盛行,我國亦不例外?!吨芤住分杏袣w魂卦,《楚辭》錄有《招魂》篇,可知當時人們普遍相信魂是可以歸的。

  魂雖可歸卻不能自歸,所以需要招,《楚辭·招魂》有工祝招君、乃下招曰等語,可知《招魂》、《大招》等篇本即楚地流傳用以招魂的巫辭,再經(jīng)屈原、宋玉等人潤色而成文的。長沙馬王堆墓出土的帛畫,帷幕上掛著谷璧玉璜,正是《招魂》篇中掛曲瓊些……結(jié)琦璜些的繪畫記載,對我們了解當時招魂的實際方法幫助不小。

  又,據(jù)饒宗頤先生考察,今天在蘇門答臘的baffaks山區(qū)生活的土人招魂的詞句,居然全與《楚辭》中魂兮歸來,反故居些意思完全相同,亦可見此風俗流行之廣。

  古人死后,要給他沐浴。這在《禮記·喪大記》里有記載。這個風俗持續(xù)到后世。《晉書·王祥傳》記載王祥將死戒其子曰:氣絕但洗手足,不須沐浴??梢娨话闳怂篮笫且逶〉?。

  死后有斂(殮)的儀式。有小斂,有大斂。小斂是給尸體裹上衣衾,越是貴族,衣衾越多。大斂則是把尸體裝進棺材。斂時死人口里須飯含,所以《戰(zhàn)國策·趙策》講到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yǎng),死則不得飯含[6]。

  入殮后,停喪待葬叫做殯?!墩撜Z·鄉(xiāng)黨》:朋友死,無所歸,曰:于我殯。孔子的意思是說:就在我家里停柩吧!《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這是說把晉文公的靈柩送到曲沃停喪,還不是葬。據(jù)《春秋》、《左傳》,次年四月才葬晉文公的。后世所謂出殯是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

  貴族出葬時還有許多排場,這里沒有必要敘述。

  送葬的規(guī)矩是白衣執(zhí)紼。紼是拉柩車的繩子。執(zhí)紼的原意是親友們幫助拉車,實際上只有形式。后來出殯,在送殯人的行列兩旁拉兩根帶子,那就是執(zhí)紼的遺制。

  挽歌據(jù)說最初是挽柩的人唱的。古樂府相和曲中的《薤露》、《蒿里》都是挽歌,陶淵明有《挽歌詩》三首,后世的挽聯(lián)(聯(lián))就是從挽歌演變來的。

  挽歌起源甚早,據(jù)說最初時是挽柩者所唱之歌,但很早就被移至別處而作他用?!蹲髠?#183;哀公十一年》:將戰(zhàn),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陳子行命其徒含玉。

  含玉是葬禮,表示必死之決心,那么,《虞殯》當然也就是送葬歌曲(杜預(yù)語)了。

  至于《資治通鑒·漢紀四十四·孝順皇帝上》:大將軍商大會賓客,燕于雒水;酒闌,繼以《薤露》之歌。

  第50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挽歌更成了娛賓的節(jié)目。而文人亦學作挽歌,上文中提及的陶潛《挽歌詩》三首,早已成為千古之名篇。

  下面說到葬。

  上文說過,殷代奴隸主有人殉的制度。后世知道人力可貴,改以俑來代替。俑是人偶,有木俑、土俑。后來孔子還反對用俑,孟子說: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從殷代到戰(zhàn)國,統(tǒng)治階級還把生前使用的車馬帶到墓里去。其他隨葬的物品是多方面的,包括青銅制的飲食器、兵器、樂器等,玉制、骨制的裝飾品以及其他什物。越是貴族,隨葬品就越多越精美。也有一些專為隨葬而做的明器(伴葬的器物)。漢代日常生活中的東西被仿制成陶土模型隨葬,明器的象征性就更加明顯了。

  上古貴族統(tǒng)治階級的墓里大多有槨,槨是外棺,主要是用來保護棺材的,有的竟有三四重之多?!墩撜Z·先進》說,孔子的兒子孔鯉死后,有棺而無槨,可見槨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在棺木外加以外棺(槨)以保護棺木的習俗一直保存了下來,并被佛教徒們移植到了保護釋迦牟尼的靈骨一事上,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佛祖釋迦牟尼靈骨時,金、銀、八寶之棺槨,內(nèi)外竟多達八層之多,足見當時佛教徒對此事之重視。

  至于孔鯉無槨一案,《論語》原文如下:顏淵死,顏路(顏淵的父親)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孔子的兒子)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相關(guān)的記載還有: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子)曰:有慟乎?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即顏淵)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這些圍繞顏淵之死的記載共成一聚,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孔子處理問題的尺度--禮。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禮當貧富有宜,顏淵貧而門人欲厚葬之,故子曰不可。

  二、同是拒絕厚葬的請求,面對喪子之顏路時態(tài)度要和緩,面對門人二三子,態(tài)度要嚴峻。

  三、在喪禮中,槨并不重要,當視其財力之大小而為之,反對不顧一切的厚葬。

  以上所說的只是貴族士大夫的喪葬,至于庶人的喪葬,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即使是最節(jié)儉的喪葬,對于匹夫賤人來說,已經(jīng)是殆竭家室。庶人死了至多只能稿葬(草草安葬),如果遇著饑荒的年頭,就只好餓死以填溝壑了。

  《禮記·檀弓上》說:古也墓而不墳。根據(jù)現(xiàn)代田野考古工作報告,我們知道殷代和西周的墓都還沒有墳堆,后來在墓上筑起墳堆,主要是作為墓的標志,其次是為了增加盜墓的困難。

  第51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先秦文獻有合葬的記載。例如《詩經(jīng)·王風·大車》說:死則同穴。《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將其父母合葬于防?,F(xiàn)代田野考古發(fā)現(xiàn)一座戰(zhàn)國墓中有一槨兩棺的結(jié)構(gòu),考古工作者認為,夫婦合葬的普遍流行是西漢中葉以后的事?!犊兹笘|南飛》說: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仲長統(tǒng)《昌言》說: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識墳也。這風俗也流傳很久。

  關(guān)于喪服,留到下文宗法里討論。

  這些便是中國古代禮文化的部分主要內(nèi)容。但是我們要注意,周公之后的禮與周公之前的禮大大不同?!渡袝吩?殷禮涉配天,多歷年所?!抖Y記》說:殷人尊神,稟民傳神,先鬼而后禮??梢姸Y的本來意義是事神致福(《說文》)。

  但是經(jīng)過周公的改造,周禮不再是事神致福的宗教儀式而成了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所以《禮記》說: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之,近人而忠焉。比參而研,憑誰都不難看出周公制禮對后世影響是多么巨大。

  注釋:

  [1]百姓,金文寫作百生。后來周人稱商的貴族為殷多士。

  [2]余一人見于甲骨文,古書上寫作予一人。

  [3]緇布冠是用黑麻布做的冠,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爵弁是赤黑色的平頂帽子,是祭祀時戴的。

  [4]見《齊風·南山》,《豳風·伐柯》。后者少一個之字。

  [5]以一瓠分為兩瓢謂之巹(jǐn),新郎新娘各執(zhí)一瓢而(yǐn,用酒漱口),稱為合巹。后代合巹變?yōu)榻槐?,新郎新娘換杯對飲(只做個樣子)。

  [6]極言鄒魯之貧弱。飯是把米放在死者口里。含又寫作,是把玉放在死者口里。

  宗法是以家族為中心、根據(jù)血統(tǒng)遠近區(qū)分嫡庶親疏的一種等級制度。這種制度鞏固了統(tǒng)治階級的世襲統(tǒng)治,在封建社會中長期被保存下來,為封建制度服務(wù)。

  學術(shù)界有不少人據(jù)近代中國社會仍殘留有宗法組織的事實,把直至近代的中國社會一概稱為宗法社會。而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宗法社會只存在于秦以前的時代里。宗法在三代乃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生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秩序等等都是按宗法編制起來的。宗族領(lǐng)袖也就是行政長官、經(jīng)濟管理者和軍事首領(lǐng)。秦以后的宗法組織雖仍存在,但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西周時已不可同日而語,郡縣制、君主直接委派地方官吏、土地制度和兵制的改革,都使宗法組織和宗族領(lǐng)袖失去了昔日的輝煌。

  下面把有關(guān)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一些主要的知識分四方面加以敘述。

  第52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一族、昭、穆族,表示親屬關(guān)系。

  《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依舊說,九族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孫、曾孫、玄孫[1],這是同姓的族。九族之外,有所謂三族。三族有三說:(甲)父子孫為三族;(乙)父母、兄弟、妻子為三族;(丙)父族、母族、妻族為三族。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牽連到親屬也被殺戮。《史記·秦本紀》載,秦文公二十年(公元前746年)法初有三族之罪,依張晏說,這里的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2]?!妒酚?#183;魏其武安侯列傳》:使武安侯在者,族矣!族是族誅的意思。后世所謂誅九族,包括從高祖到玄孫的直系親屬,以及旁系親屬中的兄弟、堂兄弟等,這是專制時代最慘無人道的刑法。

  周代貴族把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為昭、穆兩輩,這是周代宗法和后世不同的一點。試從大王(古公父)算起,大王的下一代是大伯、虞仲和王季,這是昭輩;王季既屬昭輩,則王季的下一代文王、虢仲和虢叔就是穆輩。以后各代依此類推,文王的下一代是武王,又是昭輩;武王的下一代是成王,又是穆輩。由此可見周代貴族用昭、穆字樣來區(qū)別父子兩代,隔代的字輩相同。這種昭穆的分別,也體現(xiàn)在宗廟、墓冢和祭祀上,始祖居中,昭的位次在左,穆的位次在右。了解到這一點,就會知道《左傳·僖公五年》所說的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3],不過是說大伯、虞仲是大王的下一代,虢仲、虢叔是王季的下一代。《左傳·定公四年》說:曹,文之昭也;晉,武之穆也。曹、晉都是姬姓封國,這是說曹國的祖先是文王的兒子,晉國的祖先是武王的兒子。

  二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上有大宗、小宗的分別。嫡長子孫這一系是大宗,其余的子孫是小宗。周天子自稱是上帝的長子,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這是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為諸侯,對天子來說是小宗。諸侯的君位也由嫡長子世襲,在本國是大宗;余子分封為卿大夫,對諸侯來說是小宗。卿大夫在本族是大宗;余子為士,對卿大夫來說是小宗。士和庶人的關(guān)系也是這樣。

  在宗法上,大宗比小宗為尊,嫡長子比其余諸子為尊。嫡長子被認為是繼承始祖的,稱為宗子。只有宗子才有主祭始祖的特權(quán),才能繼承特別多的財產(chǎn),應(yīng)該受到小宗的尊敬?!抖Y記·大傳》說: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這樣,嫡長子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高貴,對其余諸子來說,在家族上是以兄統(tǒng)弟,在政治上是以君統(tǒng)臣,這就抑止了統(tǒng)治階層的內(nèi)訌,鞏固了貴族的世襲統(tǒng)治,所以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都努力保存宗法制度。

  第53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嫡長子繼承制只在統(tǒng)治階層貴族社會里實行。廣大的庶族,則實行分家制。這是為了防止民間力量積累過于強大,終至不可收拾,聚集出足以對抗貴族社會的力量而有意識地采取的措施。中唐以后,伴隨著貴族社會的消匿,只有皇帝家才可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他一切人家都要分家。分家制下的財產(chǎn)永遠無法集中,從而也就不能產(chǎn)生出資本主義革命所必需的力量。這是中國很早就有了高度繁榮的商品交換,卻遲遲不能發(fā)展出資本主義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三親屬

  中國宗法的特點是:(甲)親屬關(guān)系拉得遠;(乙)親屬名稱分得細,特別是先生后生要有不同的名稱,如兄弟姊妹等。

  父之父為祖,古稱王父;父之母為祖母,古稱王母。祖之父母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為高祖父、高祖母。

  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

  父之兄為世父(伯父),父之弟為叔父,簡稱為伯叔。世父叔父之妻稱為世母(伯母)叔母(后來稱為嬸)。伯叔之子(堂兄弟)稱為從父弟,又稱為從兄弟,這是同祖父的兄弟。父之姊妹為姑。

  父之伯叔稱為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其妻稱為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其子稱為從祖父,俗稱堂伯、堂叔,這是同曾祖的伯叔,其妻稱為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堂伯叔之子稱為從祖弟,又稱為再從兄弟(從堂兄弟),這是同曾祖的兄弟。

  祖父的伯叔是族曾祖父,稱為族曾王父;其妻是族曾祖母,稱為族曾王母。族曾祖父之子是族祖父,稱為族祖王父。族祖父之子為族父。族父之子為族兄弟,這是同高祖的兄弟。

  兄之妻為嫂,弟之妻為弟婦。兄弟之子為從子,又稱為侄;兄弟之女為從女,后來又稱侄女?!稜栄?#183;釋親》:女子謂弟之子為侄?!秲x禮·喪服傳》:謂吾姑者,吾謂之侄??梢娚瞎殴弥秾ΨQ。兄弟之孫為從孫。

  姊妹之子為甥,后來又稱外甥。女之夫為女婿或子婿[4],后來省稱為婿。

  父之姊妹之子女稱為中表(表兄、表弟、表姊、表妹),中表是晉代以后才有的稱呼。

  母之父為外祖父,古稱外王父,母之母為外祖母,古稱外王母,外祖父之父母為外曾王父與外曾王母。母之兄弟為舅,母之姊妹為從母,母之從兄弟為從舅。母之兄弟姊妹之子女為從母兄弟與從母姊妹,后來也稱為中表。

  妻又稱為婦。妻之父為外舅(岳父),妻之母為外姑(岳母)。妻之姊妹為姨。

  夫又稱為婿。夫之父為舅,又稱為嫜。夫之母為姑。連稱為舅姑或姑嫜。夫之妹為小姑(中古以后的稱呼)。夫之弟婦為娣婦,夫之嫂為姒婦,簡稱為娣姒,又叫妯娌。

  第54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婦之父母與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分開來說,則婦之父為婚,婿之父為姻。兩婿相謂為婭,后代俗稱為連襟(襟兄、襟弟)。

  在重視宗法的封建社會里,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要求婦女講究婦道。實際上,統(tǒng)治階級自己并不遵守這些道德。弒父、殺兄等事,史不絕書。

  嫡庶之分,在中國宗法社會里也是非常嚴格的。正妻稱為嫡妻,嫡妻之子為嫡子。妾之子稱為庶子。這是一種區(qū)別。長子為嫡子,非長子為眾子,這又是一種區(qū)別。當然,所謂長子為嫡子,也必須是正妻之子。嫡庶之分,關(guān)系到承襲制度?!豆騻?#183;隱公元年》: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根據(jù)這個原則,正妻所生的長子才合乎承襲的資格,妾媵所生的子即使年長,如果正妻有子,仍應(yīng)由正妻的子承襲。這樣做法,據(jù)說可以不引起爭端。但是由于爭奪利益,統(tǒng)治階級殺嫡立庶的事情也是史不絕書的。

  古代最重要的文獻體系有兩套,一套叫經(jīng),一套叫史。經(jīng)是理想,是標準,是用來匡正現(xiàn)實社會的根據(jù)。史才是現(xiàn)實社會的記錄,它一定不會與經(jīng)完全相吻合,因為人都是父母所生養(yǎng)而成長于現(xiàn)實社會中的,而不是按照經(jīng)的模型制造出來的。

  這里提到的《公羊傳》,就是經(jīng)系統(tǒng)中很重要的一部著作,而那些記載殺嫡立庶的文獻多屬于史系統(tǒng)。

  四喪服

  喪服是居喪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親屬關(guān)系有親疏遠近的不同,喪服和居喪的期限也各有不同。喪服分為五個等級,叫做五服。五服的名稱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下面根據(jù)《儀禮·喪服》所記,分別加以敘述。

  斬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種。凡喪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邊不縫邊,所以叫做斬衰,斬就是不縫緝的意思。子為父、父為長子都是斬衰[5],妻妾為夫、未嫁的女子為父,除服斬衰外還有喪髻,這叫(zhuā)衰。斬衰都是三年喪(實際上是兩周年)。

  齊衰次于斬衰,這是用熟麻布做的。因為縫邊整齊,所以叫做齊衰?!秲x禮·喪服》載齊衰分為四等:(甲)齊衰三年,這是父卒為母、母為長子的喪服;(乙)齊衰一年,用杖(喪禮中所執(zhí)的),這叫杖期(jī),這是父在為母、夫為妻的喪服;(丙)齊衰一年,不用杖,這叫不杖期,這是男子為伯叔父母、為兄弟的喪服,已嫁的女子為父母,媳婦為舅姑(公婆)、孫和孫女為祖父母也是不杖期;(丁)齊衰三月,這是為曾祖父母的喪服。

  大功次于齊衰,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齊衰精細些。功,指織布的工作。大功是九個月的喪服,男子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姊妹都是大功,女子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為自己的兄弟也是大功。

  第55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小功又次于大功,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細,是五個月的喪服。男子為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從祖父(堂伯、堂叔)、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從祖弟(再從兄弟)、從父姊妹(堂姊妹)、外祖父母都是小功,女子為丈夫的姑母姊妹,為娣婦姒婦也是小功。

  緦麻是五服中最輕的一種,比小功服更精細,喪期是三個月。男子為族曾祖父、族曾祖母、族祖父、族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為外孫(女之子)、外甥、婿、妻之父母、舅父等都是緦麻。

  以上是禮經(jīng)上所記的一套喪服制度。這套制度在當時雖然不見得全部實行,后世的喪服喪期雖然也有所改變,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三點:第一,在喪期中可以看出重男輕女的情況。妻為夫居喪三年,夫為妻服喪只有期年。明代以前,如果父親還在,兒子為母親居喪也只是齊衰而不是斬衰。

  第二,在喪服中又可以看出嫡庶的分別甚嚴。庶子為嫡母服喪三年(明代以后,庶子為自己的母親也服喪三年),但是嫡子不為庶母服喪,后來改為期年喪。長子、長孫在服喪中很重要。在喪制中有所謂承重孫,就是由于嫡長子已死,應(yīng)由嫡長子的兒子承擔喪祭(和宗廟)的重任。又有所謂承重曾孫,承重孫或承重曾孫在訃聞(訃告)中名字是列第一位的。

  第三,在喪服中明顯地表現(xiàn)了血統(tǒng)親疏的等級。因此,習慣上以五服以內(nèi)為親,五服以外為疏?!稜栄?#183;釋親》:族父之子相謂為族弟,族弟之子相謂為親同姓。注:同姓之親無服屬。這就是說,族兄或族弟的兒子相互間已經(jīng)沒有喪服的關(guān)系,只有同姓的關(guān)系了。

  話雖這么說,但在古代過度服喪的事情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尤其是在被司馬光贊為三代之后,風化未有若東漢之盛者也的洛陽一朝。

  原來東漢時期,社會上對士人品格的要求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一個人只要被視為高節(jié)之士,便會擁有一切,而若被視為節(jié)行低劣之人,或是弄虛作假釣采華名之徒,則也會被全社會所唾棄。所以,出于畏懼,也出于遵循,東漢一代,士人之中,異行異操,數(shù)不勝數(shù)。而過度服喪即是其中之一大異行異操。

  過度服喪又可分二種:一種是久喪,別人服三年我服九年;另一種則是服族喪、服師喪、服名人喪等等,即同族之長輩,或是老師,甚或是一些社會名人,過世之后,一般人不會服喪,而我卻要服喪。像這樣的所謂異行異操當然不止于過度服喪一種,錢穆即概括出了八大類若干小項。至于這些異行異操人士大量進入社會上層主流的后果,則是傳統(tǒng)社會基礎(chǔ)的瓦解和三國魏晉南北朝數(shù)百年的大混亂。

  第56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古人講到親戚關(guān)系時,常常用喪服來表示親疏遠近。例如李密《陳情表》:外無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6]又如杜甫《遣興》:共指親戚大,緦麻百夫行。在這種情況下,期功緦麻并不指的是喪服,而指的是親戚了。

  注釋:

  [1]九族還有別的說法,這里不討論。

  [2]如淳認為指父族、母族、妻族。

  [3]虢仲、虢叔,虢的開國祖,王季的次子和三子,文王的弟弟。王季于周為昭,昭生穆,故虢仲、虢叔為王季之穆。

  [4]婿的本意是夫,女婿是女之夫。子在上古兼指兒子和女兒,子婿也是指女之夫。

  [5]諸侯為天子、臣為君也是斬衰。

  [6]外,家外。

  (jī)、功,都是古代喪服名稱。

  ,即服喪一年。功,指大功、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強(qiǎng)近,勉強接近。應(yīng)門,指管客來開門的事。僮,同童。

  《爾雅·釋宮》:宮謂之室,室謂之宮。宮和室是同義詞。區(qū)別開來說,宮是總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圍墻包著,室只是其中的一個居住單位[1]。

  考世界各國的建筑,宗教建筑必是最先發(fā)達的一類。這是與上古為神靈崇拜時代的歷史事實緊密相聯(lián)的。那時候的人類,在經(jīng)營自己的居室之前,多先要竭力建筑神祠。唯獨中國例外,最先即竭力建筑宮室住宅,而對于宗教建筑少有顧及。直至后世,各國的宗教建筑,都有特別之式樣,與普通人家的住宅相比,一見而可區(qū)別得出來,唯中國的佛寺道觀與普通宮室無異。這叫做中國建筑史上的宮室本位。

  上古時代,宮指一般的房屋住宅,無貴賤之分。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說: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2]秦漢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稱為宮。

  古代宮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內(nèi)部空間分為堂、室、房。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兇大禮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東西兩側(cè)是東房和西房。整幢房子是建筑在一個高出地面的臺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階。要進入堂屋必須升階,所以古人常說升堂?!墩撜Z·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重視階基是中國建筑外部輪廓的重要特征之一,與之相應(yīng)的另一重要特征則是龐大的屋頂。二者一以法天,一以法地,有上有天頂下有地基之稱,加上中間住人,是天、地、人三才在中國建筑上的具體象征。大屋頂?shù)牧曀纂S著時代的發(fā)展,一直保存到了二十世紀,而對階基的重視卻自東漢之后便日趨于扁平,僅成一文弱之襯托,非若當年之臺榭,居高臨下,有雄視山河的態(tài)勢。到了唐代之后,階基更是成了一象征性的部件,反到是在日本保存下來不少高階基的建筑實體。

  第57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上古堂前沒有門,堂上東西有兩根楹柱。堂東西兩壁的墻叫序,堂內(nèi)靠近序的地方也就稱為東序、西序。堂后有墻和室房隔開,室和房各有戶和堂相通。古書上所說的戶通常指室的戶。東房后部有階通往后庭。

  室戶偏東。戶西相應(yīng)的位置有一個窗口叫牖?!墩撜Z·雍也》說: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室還有一個朝北的窗口叫向,《說文》說:向,北出牖也。《詩經(jīng)·豳風·七月》說:塞向戶。[3]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坐位以室的戶牖之間朝南的方向為尊,所以古書上常說南面。室內(nèi)的坐位則以朝東的方向為尊?!妒酚?#183;項羽本記》說:項王、項伯東向坐。又《魏其武安侯列傳》說,田嘗召客飲,坐其兄蓋侯南鄉(xiāng),自坐東鄉(xiāng),以為漢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橈[4],可見漢代還是這種習俗。

  漢代文獻上常常提到閣和廂,這是堂的東西兩側(cè)和堂毗連平行的房子,和后世閣廂的概念不盡相同。上文說,堂東西有墻叫序。序外東西各有一個小夾室,叫東夾、西夾,這就是閣[5]。東夾、西夾前面的空間叫東堂、西堂,這就是廂。閣和廂有戶相通,廂前也有階。樂府詩《雞鳴》:鳴聲何啾啾,聞我殿東廂。東廂就是東堂,殿就是前面所說的堂屋?!墩f文》說:堂,殿也。秦漢以前叫堂不叫殿,漢代雖叫殿,但不限于帝王受朝理事的處所,后來殿才專用于宮廷和廟宇里的主要建筑。

  以上所說的大致可以代表上古宮室主體建筑的基本法式。當然,從帝王宮殿到小康之家,宮室的豐儉崇卑是各不相同的,歷代宮室制度也有變化發(fā)展,這里不能一一敘述。

  中國建筑之平面布置,不問其建筑種類如何,多取左右勻齊之勢。此一喜愛,實達極端:不獨各屋之配置左右勻齊;一排上之房屋,亦左右勻齊。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花園建筑:如北京頤和園,杭州西子湖等地,皆是為庭園之風致計,力避勻齊的典型。這種勻齊與不勻齊之間,內(nèi)蘊了深刻的人文理論特征,如果進一步探究,當能于社會歷史問題而有所發(fā)現(xiàn)。

  漢代帝王宮殿和將相之家還有廊廡。《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說,孝景帝拜竇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竇嬰把所賜金陳之廊廡下。顏師古說:廊,堂下周屋也?!墩f文》說:廡,堂下周屋。廊廡似乎沒有多少分別[6]。一般人家大約是沒有廊廡的。

  臺榭觀闕都是統(tǒng)治者的建筑。臺高而平,便于望。榭是臺上的木構(gòu)建筑,特點是只有楹柱沒有墻壁。觀是宗廟或?qū)m廷大門外兩旁的高建筑物,兩觀之間有一個豁口,所以叫做闕。漢宮中有白虎觀,這種觀卻是獨立的建筑物,至于道教的廟宇叫觀,更是后起的意義了。

  第58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附帶說一說,先秦文獻很少看見樓字?!睹献?#183;告子下》: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趙歧注:岑樓,山之銳嶺者。據(jù)此則不是樓房的樓?!墩f文》:樓,重屋也。又:層,重屋也?!犊脊び洝飞弦仓v到殷人重屋,重屋指的是復(fù)屋(棟上加棟),而復(fù)屋是不可以住人的(段玉裁說)?!盾髯?#183;賦》:志愛公利,重樓疏堂。可見戰(zhàn)國晚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樓房。但是窮人的房子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的住房是篳門圭竇,甕牖繩樞。

  我國建筑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勞動人民和匠師們在不斷地改進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shù)。根據(jù)田野考古報告,我們知道殷代一般住房是在地面上挖一個地穴,穴周加培低墻,然后立柱蓋頂,出入口有斜坡或土階。這種形式的住房,考古工作者認為就是?!对娊?jīng)·大雅·綿》說:古公父,陶復(fù)陶穴,未有家室。復(fù)就是字的假借。帝王的宮室是建筑在地面上的,現(xiàn)在還看到當時的基礎(chǔ)?;呛煌炼傻呐_基或地基,礎(chǔ)是柱子底部的墊石。后世建筑一直很講究基礎(chǔ)。

  殷代遺址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瓦,屋頂大概是茅草蓋的。據(jù)推測至遲周初已發(fā)明瓦,但是大多數(shù)的房子仍然是茅草屋,所以古人說茅茨土階、茅茨不翦?!对娊?jīng)·豳風·七月》說:晝爾于茅,宵爾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7]可見瓦屋是挨不著農(nóng)民住的。

  磚的發(fā)明比瓦要晚些。戰(zhàn)國遺址發(fā)現(xiàn)過空心磚,那是用于墓中的。但是《詩經(jīng)·陳風·防有鵲巢》已經(jīng)說中唐有甓,唐指堂涂,是堂下通過中庭通往前門去的一條路,甓,舊說是瓴(一作令適),也就是磚[8]。但是用磚砌墻是比較后起的事。

  中國古代的建筑材料十分豐富,可純用可混用,例如:泥土:北方多用泥土,尤以長城以北之民家為甚。

  純木:長江流域及西南住房多用純木材建造。

  純磚:各地的城堡、磚塔及無梁殿之類。

  木與磚混用:最為普遍。

  磚與石混用:牌坊等類。

  石:墓及橋梁等。

  銅:特殊的堂宇及塔。

  鐵:特殊的塔。

  古人筑墻很早就運用版筑技術(shù)。《孟子·告子下》:傳說舉于版筑之間。所謂版筑是說筑土墻用兩塊木板相夾,兩版中間的寬度等于墻的厚度,板外用木柱襯住,裝滿泥土,用杵搗緊,筑畢拆除木柱木板,就成了一座墻了。版筑技術(shù)在古代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到現(xiàn)在有的地方還用這種筑墻技術(shù)。后來又用土坯砌墻,土坯叫做墼(jī)[9]。

  斗拱是我國古代高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里的重要構(gòu)件,同時有裝飾的作用?!墩撜Z·公冶長》說臧文仲山節(jié)藻(zhuó),舊說是梁上短柱,節(jié)就是斗拱。我們從戰(zhàn)國銅器圖案上可以見到類似斗拱的結(jié)構(gòu)構(gòu)件。

  第59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關(guān)于古代宮室,我們就說到這里。

  中國古代建筑還有一個應(yīng)引起我們注意的特點。那就是往往有許多堂、室、廊、觀互相連絡(luò)成為一個整體,大小高低各異,形式、位置亦不同。非但于變化之中有一脈的統(tǒng)趣,構(gòu)成了渾然雄大的規(guī)模,而且還各有其象征意義。如歷代的皇宮,成千上萬的建筑單體,選擇在何處行何事,都各有其規(guī)矩。所以,在書上如果看到記載了有關(guān)某事發(fā)生在某一建筑單體的文字,就應(yīng)該留心一下,說不定能讀出文字之外的信息來。

  注釋:

  [1]上古宗廟也稱宮室,這里不討論。

  [2]陶,燒制陶器。冶,冶煉鐵器。陶、冶在這里指制造釜甑和鐵制農(nóng)具的匠人。舍,止(只)。宮,室。(一切東西)都只從自己家里拿來用。

  [3]向,朝北的窗戶。冬天把它堵住,以免寒風吹入。

  (jìn),涂。農(nóng)民編柴竹做門,冬天涂上泥。

  [4]橈(náo),屈,使相位的尊嚴受屈。

  [5]漢代閣又指小門。

  [6]顏師古說:廡,門屋也。王先謙認為廡是廊下之屋,而廊但是東西廂之上有周檐、下無墻壁者,蓋今所謂游廊,《說文》新附以為東西序,是也。此說不同。

  [7]于,往。茅,草名,這里用如動詞,指采取茅。宵,夜里。索,繩索,這里用如動詞,絞,搓。

  (tāo),繩。亟,急。乘,升,登。乘屋,指登上屋頂去修屋頂。其始,指歲始,即春初。

  [8]晉代陶侃有運甓的故事,也是指運磚。

  [9]墼和磚在很多方面相近,所以東漢時也有稱磚為墼的,不少漢磚上面有墼字。

  古書上常見車馬并舉。例如《詩經(jīng)·唐風·山有樞》說:子有車馬,弗馳弗驅(qū)?!墩撜Z·公冶長》說: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1]戰(zhàn)國以前,車馬是相連的。一般地說,沒有無馬的車[2],也沒有無車的馬。因此,古人所謂御車也就是御馬,所謂乘馬也就是乘車。《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這是說乘肥馬駕的車。古代駕二馬為駢,駕三馬為驂,駕四馬為駟?!墩撜Z·季氏》:齊景公有馬千駟。這不在于說他有四千匹馬,而在于說他有一千乘車。

  車馬、建筑、飲食等等物質(zhì)文明是最流行的研究課題。近幾十年來,歷史學界有一種說法是,與傳統(tǒng)史學關(guān)注英雄相比,現(xiàn)代史學更關(guān)注社會底層,包括所謂物質(zhì)文明、草根階層等等。丁文江先生形象地比喻道:面對錢塘江的潮水,小孩子總是注意著在浪尖上弄潮的健兒,大人們卻知道更重要的是大潮本身。這意味著成熟。

  第60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古人說服牛乘馬,可見馬車之外還有牛車。馬車古名小車,是供貴族出行和作戰(zhàn)用的;牛車古名大車,一般只用來載運貨物。

  古代馬車的車廂叫輿,這是乘人的部分[3]。輿的前面和兩旁以木板為屏蔽,乘車的人從輿的后面上車[4]?!墩撜Z·鄉(xiāng)黨》說:孔子升車必正立執(zhí)綏,綏是車上的繩子,供人上車時拉手用的。

  古人乘車是站在車輿里的,叫做立乘[5]。輿兩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體,叫做。輿前部的橫木可以憑倚扶手,叫做式(軾)。古人在行車途中用扶式俯首的姿勢表示敬禮,這種致敬的動作也叫做式[6]。所以《檀弓》說:夫子式而聽之。[7]一般車輿上有活動裝置的車蓋,主要是用來遮雨的,像一把大傘。

  車輪的邊框叫輞(wǎng),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叫轂(孔是穿軸的),輞和轂成為兩個同心圓?!独献印氛f:三十輻共一轂。[8]輻是一根一根的木條,一端接輞,一端接轂。四周的輻條都向車轂集中,叫做輻輳,后來輻輳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稘h書·叔孫通傳》說:四方輻輳。車軸是一根橫梁,上面駕著車輿,兩端套上車輪。軸的兩端露在轂外,上面插著一個三四寸長的銷子,叫做轄,不讓車輪外脫。轄是個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人間》上提到夫車之所以能轉(zhuǎn)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轄。后來引申為管轄的意思。露在轂外的車軸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稱叫(wèi,又寫作),又叫軌?!对娊?jīng)·邶風·匏有苦葉》說:濟盈不濡軌。古人常乘車渡水,這是說濟水雖滿并沒有濕到車軸頭,意思是水位不到半輪高。軌的另一個意義是指一車兩輪之間的距離,引申為兩輪在泥道上碾出來的痕跡,又叫做轍。《禮記·中庸》所謂今天下車同軌,并不是有人把天下的車轍大小都規(guī)定下來,而是規(guī)定了車子的統(tǒng)一尺寸,車輪的軌轍就自然一致了。

  附帶說一說軔(rèn)。軔不是車子的組成部分,而是阻止車輪轉(zhuǎn)動的一塊木頭。行車時先要把軔移開,所以啟程稱為發(fā)軔。引申開來,事情的開端也叫發(fā)軔。

  轅是駕車用的車杠,后端和車軸相連。轅和是同義詞。區(qū)別開來說,夾在牲畜兩旁的兩根直木叫轅,適用于大車;駕在當中的單根曲木叫,適用于小車[9]。所以《左傳·隱公十一年》說: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以走。車轅前端駕在牲口脖子上的橫木叫做軛。軛和衡是同義詞。區(qū)別開來說,軛用于大車,衡用于小車。所以《論語·衛(wèi)靈公》說: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車轅前端插上銷子和軛相連,叫做。和是同義詞。區(qū)別開來說,用于大車,用于小車,所以《論語·為政》說: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10]古人乘車尚左(以左方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驂乘,又叫車右。所以《左傳·宣公二年》說:其右提彌明知之。[11]兵車情況不同。主帥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護主帥,叫做車右。一般兵車則是御者居中,左邊甲士一人持弓,右邊甲士一人持矛。

  第61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駕車的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則有驂服之分。兩旁的馬叫驂,中間的馬叫服。一說服之左曰驂,右曰。籠統(tǒng)地說,則驂和是同義詞。所以《楚辭·九章·國殤》:左驂殪兮右刃傷。[12]王勃《滕王閣序》說:儼驂于上路。[13]古代貴族的車馬還有若干裝飾附件,不一一敘述。

  上文說過,戰(zhàn)國以前馬是專為拉車用的?!蹲髠?#183;昭公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乘馬而歸??资?古者服牛乘馬,馬以駕車,不單騎也。至六國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云車千乘,騎萬匹是也。但是孔疏又引劉炫的話,以為左師展欲共公單騎而歸,這是騎馬之漸(開端)。我們認為春秋時代可能有騎馬的事,但那只是極個別的情況。到了戰(zhàn)國時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從匈奴學來了騎馬。后來騎馬之風才漸漸盛行起來的。

  注釋:

  [1]裘,皮衣。唐石經(jīng)初刻本無輕字(見阮元《論語注疏校勘記》)。

  [2]當然,馬車之外還有牛車等。

  [3]所以后世轎子也叫肩輿。

  [4]此據(jù)古書所記。近來考古發(fā)掘,知道上古車輿有的是方形,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六角形,有的周圍是高起的欄干,后面留有缺口,以便乘者升降。

  [5]但是婦人不立乘,見《禮記·曲禮上》。

  [6]但是兵車不式,見《禮記·曲禮上》。

  [7]式,通軾,車前橫木,這里用如動詞,扶軾。

  [8]輻,車的輻條。轂(gǔ),車輪中心有圓孔的圓木,里邊貫軸,外邊承輻。

  [9]此據(jù)古書所記。近來考古發(fā)掘,知道上古乘人的馬車多為獨轅直木。又,漢代乘人的車,種類復(fù)雜化,車轅成雙,駕車的馬以一匹為常,這里不細說。

  [10](ní),連接牛車轅端與軛(橫木)的關(guān)鍵。

  (yuè),連接馬車轅端與衡(橫木)的關(guān)鍵。

  [11]右,車右,又稱驂乘。古制,一車乘三人,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驂乘居右;但君王或戰(zhàn)爭時的主帥居中,御者在左。車右都是有勇力之士,任務(wù)是執(zhí)干戈以御敵,并負責戰(zhàn)爭中的力役之事。提彌明,人名。

  [12]殪(yì),死。右,指右驂。刃傷,為兵刃所傷。

  [13]儼,整肅的樣子。驂,駕在車轅兩旁的馬,這里指車馬。上路,地勢高的路。

  上古的糧食作物有所謂五谷、六谷和百谷。按照一般的說法,五谷是稷、黍、麥、菽、麻;六谷是稻、稷、黍、麥、菽、麻。六谷比起五谷來只多了一種稻,這顯然是因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來才傳到北方來的[1]。至于百谷,不是說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糧食品種,而是多種谷物的意思。

  第62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稷是小米,又叫谷子[2]。稷在古代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是最重要的糧食。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稱為社稷,并以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由此可見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黍是現(xiàn)代北方所說的黍子,又叫黃米。《詩經(jīng)》里常見黍稷連稱,可見黍在上古也很重要。上古時代,黍被認為比較好吃的糧食,所以《論語·微子》說:殺雞為黍而食之。[3]麥有大麥、小麥之分。古代大麥叫,又名來牟。

  菽就是豆。上古只稱菽,漢以后叫豆。

  麻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后世還有吃麻粥的?!对娊?jīng)·豳風·七月》:九月叔苴。苴就是麻子。麻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古代以絲麻或桑麻并稱,那是指大麻的纖維。

  現(xiàn)在說一說谷、禾、粟、粱。

  谷是百谷的總稱。禾本來專指稷,后來逐漸變?yōu)橐话慵Z食作物的通稱。粟本來是禾黍的籽粒,后來也用作糧食的通稱。粱是稷的良種,古人常以稻粱并稱,認為這兩種谷物好吃;又以膏粱或粱肉并稱,認為是精美的膳食。

  糧食炒成干糧叫糗,也叫糇糧。《詩經(jīng)·大雅·公劉》:乃裹糇糧。[4]糧字本身也指的是干糧,行軍或旅行時才吃糧。所以《莊子·逍遙游》說:適千里者,三月聚糧。[5]古人以牛羊豕為三牲。祭祀時三牲齊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牛最珍貴,只有統(tǒng)治階級吃得起,比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饈)等字從羊,羹字從羔從美。古人也吃狗肉,并有以屠狗為職業(yè)的,漢代樊噲還以屠狗為事?!稘h書·樊噲傳》顏師古注:時人食狗,亦與羊豕同,故噲專屠以賣??梢娞迫艘呀?jīng)不吃狗了。

  上古干肉叫脯(fǔ),叫,肉醬叫醢(hǎi)。本來醢有多種:(tǎn)醢(肉醬)外,還有魚醢、蜃醢(蛤蜊醬)等。但一般所謂醢則指肉醬而言。上古已有醋,叫做醯(xī)。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菹(zū)。細切的瓜菜做成的叫齏(jī)。腌肉腌魚也叫菹,所以有鹿菹、魚菹等。在這個意義上,菹與醢相近。

  除了干肉(脯)和肉醬(醢)以外,上古還吃羹。據(jù)說有兩種羹,一種是不調(diào)五味不和菜蔬的純?nèi)庵@是飲的。《左傳·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所謂大(太)羹,就是這種羹。另一種是肉羹,把肉放進烹飪器里,加上五味煮爛。所謂五味,據(jù)說是醯、醢、鹽、梅和一種菜。這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蔥,可以是韭。另一說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苦菜),豕羹用薇。《尚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可見咸與酸是羹的主要的味道?!睹献印匪^一簞食,一豆羹,大概就是這種羹?!蹲髠?#183;隱公元年》載鄭莊公賜潁考叔食,潁考叔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6]大概也是這一類的肉羹。

  第63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上古家禽有雞、鵝、鴨。鵝又叫做雁(有野雁,有舒雁,舒雁就是鵝)。鴨字是后起的字,戰(zhàn)國時代叫做鶩,所以《楚辭·卜居》說:將與雞鶩爭食乎?[7]鴨又叫做舒鳧,和野鳧(野鴨)區(qū)別開來。

  上古人們所吃的糖只是麥芽糖之類,叫做飴。飴加上糯米粉(馓),可以熬成餳(xíng)。飴是軟的,餳是硬的。餳是古代的糖。但當時的糖并不是后代的沙糖。沙糖(甘蔗糖)不是中原所舊有。白沙糖叫做石蜜,也是外國進貢的東西。一般人所吃的飴或餳是麥芽糖。宋初宋祁《寒食》詩簫聲吹暖賣餳天,賣的就是麥芽糖。

  古人很早就知道釀酒。殷人好酒是有名的,出土的觚爵等酒器之多,可以說明當時飲酒之盛。不過古代一般所謂酒都是以黍為糜(煮爛的黍),加上曲(酒母)釀成的,不是燒酒。燒酒是后起的。

  酒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代的區(qū)別非常大。讀古書時看到某人飲了多少酒,應(yīng)該加以分別。舉例而言:地區(qū)的差異如中國與印度。印度文明很早就傳入了中國,古印度一些修煉人士戒酒的傳統(tǒng)也就隨之融進了華夏社會的生活習慣之中。但實際上,印度所戒之物是以蘇摩藥草釀成之漿,此物中國古來稀見,直到近世才有少許進口,中國僧侶出于本國國情,取傳統(tǒng)之酒為其替代品而戒之雖無不可,但卻失去了此事在印度的本旨。

  燒酒是元代由外國引進的,始見于忽思慧《飲膳正要》。

  茶是我國主要的特產(chǎn)之一?!稜栄?#183;釋木》:,苦荼。茶、荼本是同一個字。但是上古沒有關(guān)于飲茶的記載。王褒《僮約》里說到烹茶、買茶,可見茶在漢代某些地區(qū)不但是一種飲料,而且是一種商品。《三國志·吳書·韋曜傳》載,孫皓密賜韋曜茶以當酒[8],《續(xù)博物志》說南人好飲茶,大概飲茶的風氣是從江南傳開的。南北朝時飲茶風氣漸盛。唐宋以后,茶更成為一般文人的飲料了。

  茶的功用和飲用方法也在不停地變化。唐代陸羽《茶經(jīng)》引《本草》說:茶,味甘苦,微寒而無毒,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令人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氣消食。而同時期的陳藏器亦稱茶為萬病之藥,可見當時強調(diào)的是茶的藥用功能。中唐以后,茶成為家常飲料,宋代的宮廷中更是盛行斗茶、挑茶之事,但那卻是將茶葉磨成粉,團成茶餅,煮之百沸,與明清以后通行的散葉茶區(qū)別甚大。而唐宋之前的飲茶樣式則只保留在日本茶道功夫之中了。

  古代漢族不吃乳類的飲料和食品?!妒酚?#183;匈奴列傳》:得漢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dòng)酪之便美也。是牛馬乳。酪有干濕兩種。依《史記》看來,飲食乳酪都不是漢族的習慣。酥油古稱為酥,本來也是胡人的食品,所以唐玄宗嘲安祿山說:堪笑胡兒但識酥。醍醐是上等的乳酪,依《涅經(jīng)》說,牛乳成酪,酪成生酥,生酥成熟酥,熟酥成醍醐,醍醐是最上品。凡此都可證明,飲食乳類的習慣是從少數(shù)民族傳來的。韓愈《初春小雨》詩:天街小雨潤如酥??梢娞茣r漢人已逐漸習慣于酥酪了。

  第64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注釋:

  [1]五谷還有別的說法,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谷。趙歧注:五谷為稻黍稷麥菽。六谷也有別的說法,這里不列舉。

  [2]有人說稷和黍是一類,黍的籽粒黃色,有黏性,稷的籽粒白色,沒有黏性。

  [3]為黍,作黃米飯。

  [4]裹,包。糇(hóu)糧,干糧。

  [5]出發(fā)前三個月就聚集糧食。

  [6]遺(wèi),給,這里指留給。之,指其母。

  [7]鶩(wù),鴨。

  [8]韋曜就是韋昭,史為避晉文帝諱改。《爾雅》郭注:今呼早采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chuǎn)。衣有廣狹二義。廣義的衣指一切蔽體的織品,包括頭衣、脛衣、足衣等。狹義的衣指身上所穿的;當衣和裳并舉的時候,就只指上衣而言。下面分別敘述。

  上古的頭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種。

  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樣式和用途與后世所謂的帽子不同?!墩f文》說:冠,也,所以發(fā)。(juàn,束縛。)古人蓄長發(fā)[1],用發(fā)笄綰住發(fā)髻后再用冠束住。據(jù)說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寬,有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戴起來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從前到后覆在頭發(fā)上。由此可以想見,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樣把頭頂全部蓋住。冠圈兩旁有纓,這是兩根小絲帶,可以在頷下打結(jié)?!妒酚?#183;滑稽列傳》記載:淳于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纓和(ruí)是同義詞。區(qū)別開來說,是結(jié)余下垂的部分,有裝飾的作用。

  古代冠不止一種,質(zhì)料和顏色也不盡相同。秦漢以后,冠梁逐漸加寬,和冠圈連成覆杯的樣子。冠的名目和形制也愈益復(fù)雜化了。

  冠又是冕和弁的總名。冕,黑色,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最初天子、諸侯、大夫在祭祀時都戴冕,所以后來有冠冕堂皇這個成語。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它又被用來比喻居于首位。冕的形制和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長方形的版,叫延(),下面戴在頭上。延的前沿掛著一串串的小圓玉,叫做旒。據(jù)說天子十二旒[2],諸侯以下旒數(shù)各有等差。后來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作帝王的代稱。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萬國衣冠拜冕旒。弁也是一種比較尊貴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據(jù)說就是沒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頂,類似后世的瓜皮帽。鹿皮各個縫合的地方綴有一行行閃閃發(fā)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樣,所以《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說會弁如星。

  冕弁加在發(fā)髻上時都要橫插一根較長的笄(不同于發(fā)笄),笄穿過發(fā)髻,把冕弁別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絲帶,從頷下繞過,再系到笄的另一端。這根帶子不叫纓而叫(hóng),此外,笄的兩端各用一條名叫(dǎn)的絲繩垂下一顆玉來,名叫(zhèn)。因為兩正當左右兩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对娊?jīng)·衛(wèi)風·淇奧》說充耳瑩,就是指說的。

  第65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附帶說一說,古時貴族才能戴冠乘車,車有車蓋,所以古人以冠蓋為貴人的代稱。冠蓋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車蓋,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稱。

  庶人的頭衣和統(tǒng)治階級不同。他們不但沒有財力制置冠弁,而且統(tǒng)治階級還不讓他們有戴冠弁的權(quán)利?!夺屆?#183;釋首飾》:士冠,庶人巾。可見庶人只能戴巾?!队衿?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頭??梢娛说慕泶蠹s就是勞動時擦汗的布,一物兩用,也可以當作帽子裹在頭上。直到漢代,頭巾仍用于庶人和隱士。

  幘(zé),就是包發(fā)的巾。蔡邕《獨斷》:幘者,古之卑賤執(zhí)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庶人的幘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許戴冠,只許戴巾幘,在頭衣的制度上就有深刻的階級內(nèi)容。所以秦稱人民為黔首(黔,黑色),漢稱仆隸為蒼頭(蒼,青色),都是從頭衣上區(qū)別的(依陶宗儀《輟耕錄》說)。

  幘有壓發(fā)定冠的作用,所以后來貴族也戴幘,那是幘上再加冠。這種幘,前面高些,后面低些,中間露出頭發(fā)?,F(xiàn)在戲臺上王侯將相冠下也都有幘,免冠后就露出幘來了。此外還有一種比較正式的幘,即幘之有屋(帽頂)者。戴這種幘可以不再戴冠。幘本覆額,戴幘而露出前額,古人叫做岸幘(岸是顯露的意思),這表示灑脫不拘禮節(jié)。《晉書·謝奕傳》:岸幘笑詠,無異常日。帽,據(jù)說是沒有冠冕以前的頭衣,《荀子·哀公》:哀公問舜冠于孔子,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wù)而拘領(lǐng)者矣,楊注務(wù)讀為冒,意思是說務(wù)就是帽?!墩f文》說,是小兒及蠻夷的頭衣,是古帽字。但是上古文獻中很少談及帽。魏晉以前漢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種便帽,《世說新語·任誕》說,謝尚脫幘著帽,酣飲于桓子野家,可見當時的帽還是一種便帽。后來帽成為正式的頭衣,杜甫《飲中八仙歌》說,張旭脫帽露頂王公前,脫帽沒有禮貌,可見戴帽就有禮貌了。

  上文說過,古代衣裳并舉時,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对娊?jīng)·邶風·綠衣》說:綠衣黃裳?!对娊?jīng)·齊風·東方未明》說:顛倒衣裳。但是裳并不是褲而是裙[3]。《說文》說:常(裳),下(裙)也。衣裳連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絳系結(jié),然后在腰間束帶?!墩撜Z·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fā)左衽矣。[4]可見左衽不是中原的習俗[5]。帶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大帶,一種是皮做的革帶。大帶是用來束衣的,叫做紳,紳又特指束余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說紳,意思是把上朝時所執(zhí)的手版(笏)插在帶間[6]。這樣,紳就成了仕宦的代稱,而紳士的意義也由此發(fā)展而來。革帶叫做(pán),這是用來懸佩玉飾等物的。

  第66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古人非常珍視玉。玉器不但用于祭祀、外交和社交等方面,而且用于服飾。《禮記·玉藻》說: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梢娕逵袷琴F族很看重的衣飾。據(jù)說禮服有兩套相同的佩玉,腰的左右各佩一套。每套佩玉都用絲繩系聯(lián)著。上端是一枚弧形的玉叫珩(衡),珩的兩端各懸著一枚半圓形的玉叫璜,中間綴有兩片玉,叫做琚和(yǔ),兩璜之間懸著一枚玉叫做沖牙。走起路來沖牙和兩璜相觸,發(fā)出鏗鏘悅耳的聲音。《詩經(jīng)·鄭風·女曰雞鳴》說:雜佩以贈之。據(jù)舊注,雜佩就是這套佩玉。此外,古書上還常常談到佩環(huán)、佩(jué是有缺口的佩環(huán))。婦女也有環(huán)佩。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对娊?jīng)·檜風·羔裘》說: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对娊?jīng)·小雅·都人士》說:彼都人士,狐裘黃黃??梢姽湃舜茫窍蛲獾?,否則不容易看見裘毛的色澤。在行禮或接見賓客時,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xī)衣,否則被認為不敬。裼衣和裘,顏色要相配,所以《論語·鄉(xiāng)黨》說:緇衣,羔裘;素衣,裘;黃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長襖,據(jù)說里面鋪的是亂麻()[7]。一般說來,窮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墩撜Z·子罕》:衣敝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可見穿袍穿裘有貧富的差別。漢以后有絳紗袍、皂紗袍,袍成了朝服了。

  袞,這是天子和最高級的官吏的禮服。據(jù)說袞上繡有蜷曲形的龍,后代所謂龍袍就是袞的遺制。

  上古時代還不懂得種棉花。所謂絮,所謂綿,都只是絲棉[8]。因此,上古所謂布并不是棉織品,而是麻織品或葛織品。帛則是絲織品的總稱。布與帛也形成了低級衣服與高級衣服的對比,貧賤的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穿麻織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稱。最粗劣的一種衣服稱為褐,這是用粗毛編織的,所以貧苦的人被稱為褐夫?!睹献?#183;滕文公上》說,許行之徒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9],這是說過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揚雄《解嘲》說或釋褐而傅[10],這是說脫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舉新進士及第授官,也沿稱釋褐。

  上古時代,男女服裝的差別似乎不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裝也還不是嚴格分開的。試舉襦裙為例[11],樂府詩《陌上?!?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里襦和裙是婦女的服裝。但是《莊子·外物》未解裙襦,并非專指婦女?!赌鲜?#183;張譏傳》載梁武帝以裙襦賜給張譏,可見男人也是穿著裙襦的。只有(guī)被解釋為婦女的上衣[12]。這大概是可信的。宋玉《神女賦》被裳,曹植《洛神賦》揚輕之綺靡,可以為證。唐宋以后,婦女著裙之風大盛,男以袍為常服,女以裙為常服。

  第67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上古有裳無褲。上古文獻中有個绔字,又寫作,按字音說,也就是后代的褲字。但是上古所說的褲(绔),并不等于今天所謂褲?!墩f文》:绔,脛衣也??梢姰敃r所說的,很像今天的套褲[13],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褲子外面的。

  的作用是御寒,《太平御覽》引《列士傳》馮援(馮諼)經(jīng)冬無,面有饑色,又引《高士傳》孫略冬日見貧士,脫遺之,都可為證。

  有襠的褲子叫(kūn),又寫作?!夺屆?#183;釋衣服》說:,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種,類似后世的短褲叉,形似犢鼻,叫犢鼻[14],穿起來便于勞動操作?!妒酚?#183;司馬相如列傳》說,司馬相如在臨邛身自著犢鼻,和奴婢們一起洗滌食具。

  古人用一塊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蹲髠?#183;桓公二年》:帶裳幅舄。《詩經(jīng)·小雅·采菽》:邪幅在下。鄭玄注:邪幅,如今行也;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上古的邪幅如同漢代的行,相當于后世的裹腿。

  上古的鞋叫屨,有麻屨、葛屨等。據(jù)說葛屨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屨。一般的屨是用麻繩編成的。編時要邊編邊砸,使之結(jié)實。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說捆屨織席。[15]舄(xì)是屨的別名。區(qū)別開來說,單底叫屨,復(fù)底叫舄?!斗窖浴氛f,屨中有木者叫復(fù)舄,可以走到泥地里去,不怕泥濕。

  履字本是動詞,是踐的意思?!对娊?jīng)·魏風·葛屨》說: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戰(zhàn)國以后履字漸漸用為名詞?!盾髯?#183;正名》:(粗)布之衣,(xún,鞋帶)之履,而可以養(yǎng)體。《史記·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古人的草鞋叫(、屣xǐ)[16],又叫(jué)。

  《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也。敝就是破草鞋。《史記·虞卿列傳》說虞卿躡檐簦說趙孝成王[17],就是穿著草鞋,掮著長柄笠(相當于后世的雨傘)去游說趙孝成王。

  屐是木頭鞋。屐和舄不同,舄的底下只襯一塊薄板,甚至只是復(fù)底,而屐底下是厚板,而且前后有齒。《宋書·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后齒??梢婂焓怯旋X的。戰(zhàn)國時代就開始有屐。《莊子·天下》提到墨子之徒以為服,就是屐字。但不知當時的屐有沒有齒。

  古書上用皮屨、革舄、革履、韋履等詞來指用皮做的鞋子。皮鞋比較貴重,一般人穿不起?!墩f文》:,革履也,胡人履連脛謂之絡(luò)(dī)。絡(luò)就是后代所謂靴,可見靴是由少數(shù)民族傳入的。

  鞋字古作?!墩f文》:,生革也。可見鞋是的一種。后來鞋字變成了鞋類的總稱,所以有麻鞋、草鞋、芒鞋、絲鞋等。

  第68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最后說一說(襪)?!墩f文》說是足衣。大約是用皮做的,所以寫作。古人以跣足為至敬,登席必須脫?!蹲髠?#183;哀公二十五年》:褚?guī)熉曌佣窍_@是對人君無禮。

  字后來又寫作,這暗示的質(zhì)料改變了。

  談服飾便要談到顏色。古時常見有五色之說:青相當于溫和的春天,為草木萌芽之色,為日出時;赤相當于炎熱的夏天,為火燃之色,其方位為南,為正午時;黃相當于四季交替的季節(jié),為土色,其方位為中央;白相當于清涼的秋天,為金屬光澤之顯色,其方位為西,為日沒時;黑相當于寒冷的冬天,為水,為深淵之色,其方位為北,為深夜時。

  此五色又各有特殊意義。

  青:永久,平和;赤:幸福,喜;黃:力,富,皇帝;白:悲哀,和平;黑:破壞。

  注釋:

  [1]《左傳·哀公七年》說吳人斷發(fā)文身,《左傳·哀公十一年》說吳發(fā)短,《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也說越人文身斷發(fā),可見剪短頭發(fā)在上古被認為是所謂蠻夷的風俗。至于剃光頭,那是一種相當重的刑罰,叫做髡。

  [2]一說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

  [3]古代男女都著裙,見下文。

  [4]微,(如果)沒有。被(pī),通披。衽(rèn),衣襟。左衽,衣襟左掩。被發(fā)左衽,指當時所謂夷狄(四方外族)的風俗,意思是說中原被夷狄所占。

  [5]上古殮死者才左衽。

  [6]笏是古代君臣朝見時所執(zhí)的狹長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子制的,用來指畫或在上面記事。

  紳又作縉紳、薦紳?!妒酚?#183;五帝本紀》:薦紳先生難言之。[7]現(xiàn)在單袍也叫袍,上古沒有這種說法。一說袍里面鋪的新綿和舊絮。

  [8]依《廣韻》,精的叫綿,粗的叫絮。其實上古一般都叫絮。

  [9]褐(hè),粗毛編織的衣服,是當時貧苦人的衣服。

  [10]釋,指脫掉。釋褐,脫去粗毛衣服,指登仕。傅,太傅,三公之一。這里指傅說的故事,相傳傅說曾在傅巖(地名)為人筑墻,殷武丁訪得,任為相。

  [11]襦,短襖(依段玉裁說)。

  [12]見《釋名·釋衣服》。今天的褂字大約是字的音變。

  [13]依段玉裁說。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二十二《胡服考》認為與今時褲制無異。

  [14]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四犢鼻條說,無襠者謂之,突犢聲相近,重言為犢鼻,單言為突,后人加衣旁作。這是另一種解釋。

  [15]捆,砸。屨,鞋。捆屨,即做鞋。以為食,即是以此為生。

  [16]《說文》說,是舞履,字亦作、屣。

  第69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17]檐,當作(擔)。

  什物很多,不可能一一加以敘述?,F(xiàn)在只選主要的而且古今差別較大的談一談。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登堂必先脫屨。席長短不一,長的可坐數(shù)人,短的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義詞,區(qū)別開來說,筵比席長些,是鋪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來筵字用來表示宴飲的陳設(shè)。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金樽對綺筵。近代筵席成為一個詞,用作酒饌的代稱。

  古代床有兩用,既可以用作臥具,又可以用作坐具?!对娊?jīng)·小雅·斯干》載寢之床,那是用作臥具;《孟子·萬章上》舜在床琴[1],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腳后跟上[2],坐時可以憑幾。幾是長方形的,不高,類似今天北方的炕幾?!睹献?#183;公孫丑上》說孟子隱幾而臥?!肚f子·齊物論》說南郭子綦隱機而坐,機就是幾。幾通常是老年人憑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幾杖并舉,作為養(yǎng)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進送食物用的托盤叫做案,有長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前者四足,后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這是食案。食案形體不大,足很矮,所以《后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妻舉案齊眉。此外還有書案,長方形,兩端有寬足向內(nèi)曲成弧形,不很高。后世因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樣子,所以才有較高的案幾和桌椅。

  先秦已有燭字,但是上古的燭并不是后世所指的蠟燭?!墩f文》說:燭,庭燎大燭也。燭和庭燎是一樣的東西,都是火炬。細分起來,拿在手上叫燭,大燭立在地上叫庭燎。據(jù)說大燭是用葦薪做的,小燭是用麻蒸做的[3]。

  戰(zhàn)國時代就有照明用的鐙(燈)了,當時的鐙和后世的燈不同。因為形狀類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鐙[4]。古代點鐙用膏,膏是獸類的脂肪,《楚辭·招魂》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5]點燈用植物油,是后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墩f文》說: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后來知道揉木為耒。耒和耜本來是兩種農(nóng)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則是一塊圓頭的平板,后來嵌入青銅或鐵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并舉,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說: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6]古代注家往往認為耒耜是一種農(nóng)具的兩個不同部位的名稱,認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圓木或金屬刃片,可見耒耜混淆由來已久了。后來耒耜用作一般農(nóng)具的代稱。

  (zhì)是一種短小的鐮刀,錢和(bó)是耘草挖土的鏟形農(nóng)具。在上古時代,錢大約曾經(jīng)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的貨幣模仿錢的形狀,稱為錢或布(布和古音相同)。

  第70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上古的烹飪器有鼎、鬲(lì)、(yǎn)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銅制的。

  鼎是用來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圓腹三足[7],也有長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鉉,鉉是抬鼎用的杠子[8]。鼎足的下面可以燒火,有幾種肉食就分幾個鼎來煮,煮熟后就在鼎內(nèi)取食,所以說列鼎而食。鐘鳴鼎食是貴族奢侈生活的一個方面。王勃《滕王閣序》說: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9]古人用匕從鼎內(nèi)把肉取出來后,放在俎上用刀割著吃。所以古書上常以刀匕并舉、刀俎并舉。匕是長柄湯匙,俎是一塊長方形的小板,兩端有足支撐著,一般是木制的,銅俎很少。

  銅俎的出土是很晚的事情。這是因為俎本來就是多以木而為之的。木材歲久腐朽,當然保存不下來。所以,直至清末,學者們還在根據(jù)文字學的理論推測俎的具體形狀。

  現(xiàn)在這個問題隨著銅俎的出土已經(jīng)徹底解決了,但古代學者利用文字學理論研討推測俎的具體形狀的文章,卻是魅力永存的。

  上古煮飯用鬲,蒸飯用。鬲似鼎,有三只空心的短足,下面舉火炊煮。分為上下兩層。下層似鬲,里面盛水,燒火煮水使蒸氣上升到上層。上層似甑(底部有孔的蒸器),里面放米谷之類。上下兩層之間有個帶著許多孔的橫隔(箅bì子),既便于透過蒸氣,又免得米谷漏到下層。

  古書上常見釜甑并舉?!睹献?#183;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10]《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釜甑是配合起來用的。釜似鍋,它的用途相當于的下層;甑似盆,底部有細孔,放在釜上,相當于的上層。釜甑之間也有箅子。

  古人盛飯盛菜不用(碗)。《說文》雖有字,那是小盂(水器)。傳世古器自銘為的,實際上是一個小盂旁邊加上一個柄,那是用來舀水的[11]。上古盛飯用簋(guǐ),一般圓腹圈足(足在腹底,成圈狀),兩旁有耳,是青銅或陶制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又有一種(fǔ),長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書上常以簋并舉。上古的盛食器還有豆,像今天的高腳盤,有的有蓋。豆本來是盛黍稷的,后來逐漸變?yōu)槭⑷忉u、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籩,瓦豆叫做登()。《詩經(jīng)·大雅·生民》:于豆于。銅豆還有別的名稱,這里沒有必要細說。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時代,吃飯一般不用筷子。《禮記·曲禮上》:毋摶飯。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飯弄成一團來吃,可見當時是用手送飯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況下則用筷子?!抖Y記·曲禮上》:羹之有菜者用??资?以其菜交橫,非不可。就是一種筷子。大約到漢代才普遍用筷子。《漢書·張良傳》說:請借前箸以籌之。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壺等?!对娊?jīng)·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我姑酌彼兕觥,那是盛酒器。觥,同時又是飲酒器,所以《詩經(jīng)·豳風·七月》說:稱彼兕觥,萬壽無疆。[12]壺除了盛酒外,還用來盛水。古人用斗勺來舀酒、舀水。舀叫做挹,舀后倒到飲器中叫做注。所以《詩經(jīng)·小雅·大東》說:不可以挹酒漿?!对娊?jīng)·大雅·酌》說:挹彼注茲。尊不僅是一種盛酒器皿的專名,而且還常常被用作禮器之總名。古人作器,皆稱為寶尊彝,或是寶尊。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總名使用時,尊也有兩種不同用法:第一種是大共名之尊,即全部禮器皆可曰尊。另一種是小共名之尊,即壺、卣、等之總稱。

  第71節(jié):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這些都應(yīng)予以注意,否則有時便會覺得書中內(nèi)容無法理解。

  爵是古代飲酒器的通稱。但是作為專名,爵是用來溫酒的,它有三只腳,下面可以舉火。上古常用的飲酒器是觚(gū)和觶(zhì),觶比較輕小,所以古人說揚觶。戰(zhàn)國以后出現(xiàn)了一種橢圓形的杯(),兩側(cè)有弧形的耳,后人稱為耳杯,又叫羽觴[13]。杯可以用來飲酒,也可以盛羹?!妒酚?#183;項羽本紀》說: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羹。杯的質(zhì)料有玉、銀、銅、漆等,漢代很流行。

  古書上常見(盤)(yí)并舉,二者是配合起來用的盥洗器。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蓋?!蹲髠?#183;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懷嬴為晉公子重耳奉沃盥,可見是用來澆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饗有沃盥的禮節(jié),用澆水洗手時,下面用接住水,所以《說文》說是承。上古又用于飲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饋盤飧,《史記·滑稽列傳》提到杯盤狼藉,但還不是現(xiàn)代所謂的盤子。現(xiàn)代的盤子是瓷器發(fā)達以后才出現(xiàn)的。

  以上所說的飲食用具,大多數(shù)是貴族所享用的,平民則用陶制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自宋以來,人們都認為有兩種。

  一種是面積較大近乎矩形而深度較淺,有足而無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細狹,但卻可以持續(xù)較長的時間。另一種面積稍小而深度較深,大抵無足,卻都有牛形狀的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猛,而持續(xù)時間就非常短了。

  到了民國時期,不少學者提出,后一種并非是而是兕觥,并說是生活用具,無蓋,而兕觥是禮祭用器,有蓋。

  古禮器的名稱,大多是宋代人所定。然此中又有兩種情形。

  像鐘、鼎、鬲、、敦、、簋、尊、壺、、盤、等等,都是古器自載其名而宋人因以名之者,屬第一種情形。像爵、觚、觶、角、等則在古器銘辭中并沒有明確的記載,是宋人根據(jù)其大小、差異等而定的名稱,屬第二種情形。

  19世紀以來以甲骨文為代表的地下文物的大量出土,為我們了解三代禮器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人們卻吃驚地發(fā)現(xiàn),無緣見到這些資料的宋人所定的名稱,至今仍無以易其說,可見當時學術(shù)水平普遍是很高的。

  注釋:

  [1]琴,用如動詞,彈琴。

  [2]古人坐著要起身時,先把腰挺直,這叫長跪。長跪可以表示敬意,《戰(zhàn)國策·魏策》說秦王長跪而謝。又,箕踞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不恭敬的坐式,所謂箕踞,是說坐時臀部著地,兩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狀如箕。《戰(zhàn)國策·燕策》說荊軻刺秦王不中,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正表現(xiàn)了蔑視敵人的氣概。

  [3]依朱駿聲說。麻蒸是去掉皮的麻秸。

  [4]后來鐙的形制多樣化了。

  [5]蘭膏,加蘭香煉的膏,燃起來有香味。燭,動詞,照耀。錯,錯鏤。些,語氣詞。

  [6]耒耜(lěisì),犁。鏵叫耜,犁柄叫耒。

  [7]所以古人用鼎足鼎立等詞語來譬喻三方并峙的情況。《史記·淮陰侯列傳》:三分天下,鼎足而居。[8]鉉是木制的杠子,以金為飾。

  [9]鐘鳴鼎食之家,鳴鐘列鼎而食的人家,指富貴人家。

  [10]釜(fǔ),鍋。甑(zèng),瓦做的蒸東西的炊具。爨(cuàn),炊,燒火做飯。鐵,指鐵制的農(nóng)具。

  [11]但是這并不等于說上古沒有和現(xiàn)代碗形大致類似的器物,不過它們的名稱用途和現(xiàn)代所謂的碗不同。

  [12](léi),盛酒器。觥(gōng),飲酒器。兕(sì)觥,形似兕頭的觥。

  [13]《漢書·外戚傳》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此外還有別的說法,這里不列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高中語文復(fù)習資料:古代文化常識
朱自清:《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jīng)》《禮》《春秋》三傳
稱情而立文:喪服(下)
【百科】看好了,這些字千萬不要讀錯哦!【文化常識】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復(fù)習試題40道 (宗法禮俗部分)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精講第五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