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蘇東坡的飲食世界

老饕東坡的飲食世界

日期:2012-05-01 作者:王仁湘 來源:《人物》

  蘇東坡是北宋時代詩文書畫無所不能、聰敏異常的奇才,也是一位美食之地眉州眉山走出來的美食家。雖然他的為官之路非常坎坷,但為食之道卻非常用心,這在一定程度上舒緩了他的人生旅程。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為誰甜

  東坡到過許多地方,一方水土,一方風物,各地的飲食風尚都能引起他濃厚的興趣。東坡最初的為官之地是陜西風翔,那時遇到大旱,他在旱情解除后,命人宰羊做湯與民同慶,并寫下“隴饌有熊臘,秦烹惟羊羹”的詩句。后來他調任杭州通判,又與茶結緣。有一次生病了,孤山寺的惠勤禪師教他一日飲濃茶數(shù)碗,痊愈后東坡在禪寺粉壁上題七絕云:“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焙髞硭謱懗觥皬膩砑衍萍讶恕钡拿滟澝啦?,品茶的境界,似乎再沒有超過他的了。

  宋人在茶中尋趣,士大夫們以品茶為樂,比試茶品的高下。唐庚有一篇《斗茶記》,記幾個相知帶來自家擁有的好茶,在一起比試高低,以為樂事。東坡大約也是體驗過這類游戲的,當然誰要真的得了絕品好茶,卻又不會輕易取出斗試,因為舍它不得,所以東坡的《月兔茶》這樣寫道:

  環(huán)非環(huán),塊非塊,中有迷離月兔兒,一似佳人裙上月。

  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

  君不見,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不論是茶是酒是食,到了東坡那里,滋味都有些特別。曾經(jīng)有人饋送東坡六壺酒,結果送酒人在半路跌了一跤,全都灑光。東坡雖然一滴酒沒嘗到,卻風趣地以詩相謝。詩云:“不謂青州六從事,翻成烏有一先生”,“青州從事”是美酒的代名。東坡早年起就不喜飲酒,自稱是個看見酒盞就會醉倒的人。后來雖也喜飲,而飲亦不多。他寫過一篇《書東皋子傳后》的文字,十分生動地描述了自己對飲酒所取的態(tài)度,大意如下:我雖有時整日飲酒,但加起來也不過五合而已。不過我倒是極愿欣賞別人飲酒,一看到人們高高舉起酒杯,緩緩將美酒傾入口腔,自己心中便有如波濤泛起,浩浩蕩蕩,我所體味到的舒適,自以為遠遠超過了那飲酒之人。我一直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身無病而心無憂,我就是一個既無病且無憂的人。我常儲備一些優(yōu)良藥品,而且也善于釀酒。有人說,你這人既無病又不善飲,備藥釀酒又是為何?我笑著對他說:病者得藥,我也隨之體輕;飲者醉倒,我也一樣酣適。

  東坡體驗飲酒的樂趣,還表現(xiàn)在一些文會游藝活動上。古人以荷葉為杯,以簪刺透葉柄,以荷柄為管吸飲,稱為“碧筒飲”。東坡亦好此戲,并有《泛舟城南》詩記其趣,言“碧筒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暑月泛舟,風薰日熾,暢飲碧筒,真佳適也。

  東坡雖不是太愛飲酒,但卻極愛食肉。有人燒好豬肉邀他去吃,等他到場時,肉已被人偷吃,他戲作小詩記其事:“遠公沽酒飲陶潛,佛印燒豬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為誰甜”。瞧瞧,上一回是酒沒飲到,這一次是肉沒吃著,對東坡而言,能賦詩調侃一番仍不失為一種享受。

  

拼死吃河豚

  東坡一生多次遭貶謫,在第一次謫居地黃州,他在城外的東坡開荒種地,自號“東坡居士”,自此也就得了“東坡”的別號。黃州給了東坡安身之所,也給了他美食,他在《初到黃州》一詩中寫出“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的句子,一開始就歌頌了那里的美食。還有“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的詩句,表明他對筍燜豬肉的偏好。東坡自己也會烹肉,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說,“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焙笕藢⑺麆?chuàng)制的這道菜名為“東坡肉”,現(xiàn)在不少南北飯館都能見到。

  黃州的飲食,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東坡那顆狂放的心。他喜歡吃油酥食品,當?shù)厝藢ⅰ扒佑退诛灐狈Q為“東坡餅”。他也愛豆腐,當?shù)貍饔小皷|坡豆腐”。宋人林洪記在《山家清供》中說,東坡豆腐的制作要點是將豆腐放入調好的面粉、雞蛋和鹽糊中掛糊,入五成熱的油鍋里炸過瀝油,再與筍片和香菇合烹。東坡曾寫下“煮豆為乳脂為酥”的詩句,正是為贊美這有滋有味的豆腐。

  豬肉烹之得法,可以味美誘人,江鮮更是如此。宋時在江南流行“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東坡先生雖不是江南人,也不怕冒此風險。宋人孫奕的《示兒編》記有這樣一事:東坡謫居常州時,極好吃河豚,有一士人家烹河豚極妙,準備讓東坡來嘗嘗他們的手藝。東坡入席后,這士人的家眷都藏在屏風后面,想聽聽他究竟如何品評。只見這客人只顧埋頭大嚼,并無一句話出口,大家都十分失望。失望之中,忽聽東坡大聲贊道:“也值得一死呀!”“拼死吃河豚”,正是河豚誘惑力極大的證據(jù)。東坡“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七言絕句,更是寫出了他對河豚美味的期待。

  河豚的烹調,是專門的技藝,東坡未必親自掌過廚,但他在烹魚一技,確是一把好手。在杭州,東坡烹西湖鯉魚,采用單邊煎法,澆咸蘿卜汁與黃酒燒成,好事者稱為“東坡魚”。

  東坡先生愛豬肉、愛河豚,但他并不是一個一心追求美味的人。他曾捶蘿卜為玉糝羹,不用多的佐料,只以白米粉為糝,以為味道超過醍醐,吃了一半,放下筷子贊嘆道:“若非天竺酥酡,人間決無此味”,當下寫詩記其事,云“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南海金齏膾,輕比東坡玉糝羹”。

  

從“皛飯”到“毳飯”

  在飲食里做做游戲,說說戲語,也是東坡的強項。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卷五十一“奇謔類”,收錄了一個例子,可算是絕妙的飲食幽默:

  錢穆父嘗請東坡食皛飯,子瞻以為必精潔之物,至則飯一盂、蘿卜一碟、白湯一盞。坡笑曰:“此三白為皛耶?”相對哄然。

  “三白”之事,蘇東坡一人就曾兩度經(jīng)歷過,一次是與錢勰(穆父)共享,一次是與劉斂(貢父)合餐。明代張鼎思《瑯琊代醉編》有較詳細的敘說。事情是這樣的:

  東坡有一次對劉貢父說:從前我曾有幸與人(當是指錢穆父)共享“三白”,覺得十分香美,當時簡直不再相信世間有什么“八珍”之饌。貢父問這“三白”究竟是什么美味,東坡答道:“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飯?!痹瓉硎怯蒙}卜就鹽佐飯,逗得貢父大笑不止。

  此后過了許久,劉貢父下了一帖請柬,請?zhí)K東坡吃“皛飯”。東坡沒加思索,以為劉貢父讀書多,學問大,皛飯一定出自什么典故,于是欣然前往。到了劉家一瞧,看到食案上只擺有蘿卜、白鹽、米飯,這才明白貢父是以“三白”的舊事開玩笑,于是端碗掄筷,幾乎一掃而光。東坡起駕回府時,對貢父也發(fā)出了一個邀請,“明日請到我家來,當準備毳飯招待?!?

  貢父明知這是戲言,只是不解毳飯究竟為何物,次日還是興沖沖地到了蘇府。二人見面,談笑許久,過了中午,還不見設食。貢父餓得不行了,張口要飯吃,東坡不動聲色,讓他再等一會兒。如此再三,東坡回答如故。貢父急了,說是餓得實在受不了,這時只聽東坡站起來慢慢地說:“鹽也毛,蘿卜也毛,飯也毛,這不是毳飯是什么?”毛之意,“無”也,三無謂之“三毛”,也就成了毳飯了。貢父聽了,捧腹大笑。不過,玩笑之后,東坡還是擺了實實在在的筵席,劉貢父飲到很晚才離去。

  “三白”早在唐代便是貧苦人家清淡飲食的代稱,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說:“蘿卜,貧寒之家與鹽、飯偕行,號為‘三白’?!彼未娜艘浴叭住毕鄳?,為的是讓飲食生活增加一點色彩,多得一種興味,并非真想追求那種清苦的生活。

  

晚年節(jié)食制欲力倡蔬食養(yǎng)生

  東坡先生晚年力倡蔬食養(yǎng)生的學說。他的《送喬仝寄賀君》詩里這樣寫道:“狂吟醉舞知無益,栗飯藜羹問養(yǎng)神”,拿自己的經(jīng)驗勸說別人。東坡到惠州,豐富的瓜果菜蔬主導了素食口味。他看著自己耕種收獲的蔬菜,高興地賦詩一首:“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彼€有詩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東坡先生還寫過一篇《菜羹賦》,非常真實地表達了他倡導蔬食的主張,其中說道:

  東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芥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

  東坡先生的飲食觀,還體現(xiàn)在《東坡志林·養(yǎng)生說》中。他說:“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坐臥自便,惟在攝生,使如木偶?!币诟箍諘r安靜地待在室內,數(shù)它四萬八千下,這樣就能“諸病自除,諸障漸滅。”東坡先生提倡止欲養(yǎng)生法,在另一篇小記中,題目即為《養(yǎng)生難在去欲》。在《贈張鶚》一箋中,東坡開列了養(yǎng)生“四味藥”:“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夫已饑而食,蔬食有過于八珍。而既飽之余,雖魚鲞滿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睆娬{清心寡欲,做適量運動以養(yǎng)生。

  東坡先生還有一篇《記三養(yǎng)》文說:

  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養(yǎng)福,二曰寬胃以養(yǎng)氣,三曰省費以養(yǎng)財。

  看來,到了晚年,東坡先生越發(fā)感到養(yǎng)生的重要,下決心在平日一頓不過一杯酒一盤肉,來了客人盛饌不過三盎,可少不可多。有人邀請,先將自己的用餐標準告訴主人,主人不聽而筵宴過于豐盛,寧可罷宴。東坡先生養(yǎng)福、養(yǎng)氣、養(yǎng)財?shù)娜B(yǎng)論,是他64歲時才悟出的道理。他的這個節(jié)食制欲的決心不知是否下得晚了一點,他在次年便于常州去世了。

  摘自《人物》2012年第2期 作者:王仁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蘇東坡受邀品嘗“西施乳”后的四字評語
《山家清供》:舌尖上的宋代,感受飲食烹飪哲學
蘇東坡受邀品嘗“西施乳”后發(fā)表的四字評語
蘇東坡:古時的大腕
吃貨的文藝:宋代文人的飲食文化
人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