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奇石做假與辯偽
目前奇石收藏日益普及,流通市場日益繁榮, 奇石具有很高的科學 、藝術(shù)、文化、歷史、經(jīng)濟、收藏、價值,具有自然美、藝術(shù)美、唯一 美、永恒美,又是不可再生物,因此一些利欲熏心者便做起了造假勾當 ,致使初玩者時常上當受騙,就連玩石多年者,一不注意也有受騙可能 ,直接影響收藏者的利益,破壞了石文化的健康發(fā)展。為了維護收藏者 的正當利益,推進石文化的發(fā)展,收藏者必須掌握有關(guān)奇石造假辯偽的 知識。下面就奇石做假的歷史、類別、識別方法,談談自己的點滴看法 ,供石友們參考。
一、觀賞石做假,古已有之
據(jù)南宋杜公館的《云林石譜》就有相關(guān)記載。美國已故的中國傳統(tǒng)石收 藏家理查德-羅森布魯姆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古代供石是動過手的, 留有加工的痕跡。不過古代供石的加工,并不是刻意追求那種狀況形象 物的俗套,而是使之更加接近于抽象的藝術(shù)雕塑,其主要對象是針對太 湖石、靈璧石、英石之類的造型山石,原則上是只減不增,只作局部的 改動,不完全改變其原來的觀賞效果。隨著歲月的漫漶和人們的長久把 玩,其加工的部位形成了風化層或包漿,已與整個石頭融為一體。二、奇石做假類型
1、低質(zhì)品種冒充優(yōu)質(zhì)品種
石頭本無所謂真假,但是,供石具有觀賞、收藏、流傳價值,可以為商 品流通,各個石種之間又有價值高低,數(shù)量多寡的區(qū)別,因此也出現(xiàn)了 此類石冒充彼類石以牟利的問題。這類問題早在宋代就已產(chǎn)生,古人根 據(jù)實踐經(jīng)驗,曾采取過有效的檢驗措施。其冒充類型有:
A.有的太湖石形態(tài)與靈璧石類似,叩擊亦微有聲,有人就將太湖石染黑 冒充靈璧石。怎樣分辯?由于靈璧石硬度較高太湖石高,檢驗時可以用 利刀輕輕削刮石之底座,若是刮出石屑,即假靈璧石。另外,太湖石雖 有白脈,但遠不如靈璧石黑中映白的條紋清晰而眾多,這也是辯別方法 之一?! ?B.太湖石因有水旱之分,水石因久經(jīng)波浪沖擊,石面嶙峋有“靨”,俗 稱“彈子窩”,且石性溫潤。旱石久生岸山,石面較平坦、枯槁,不足 貴。于是石商將旱石鑿出條痕坑洞,爾后以網(wǎng)盛之沉入湖水中,過一二 年乃至數(shù)年再撈起,以充水出售。分辯水石、旱石,主要看石之坑洞自 然與否,動態(tài)平衡一肌是否圓潤有光澤。
C.墨石冒充靈璧石
墨石石表灰黑多洞,敲擊也有聲音,有人冒充黑靈璧。但只要細心觀察 ,聽聲音也不難識別。黑石音悶,石質(zhì)干燥,洞圓滑,色黑微綠,而靈 璧石音質(zhì)悠揚有余音,質(zhì)如玉,黑潤。
2、造型石做假改變原貌造型石類的做假大多集中于傳統(tǒng)賞石類。太湖石、靈璧石之類的造型山 石,由于大多屬碳酸鹽類巖石,質(zhì)地較為疏松,硬度不很高(5度左右) ,而且不耐酸類腐蝕,故極易做假。其做假表現(xiàn)出的內(nèi)容大致多為符合 傳統(tǒng)瘦、漏、透、皺審美觀的山子型,往往有許多通透的孔洞,但其孔 洞大多前后對穿,中心線成直線,少見自然形成的孔洞那種迂回曲折感 。此外便是狀形象的形類,尤其是動物類居多,這類做假的石頭大多完 全改變發(fā)其原來的面貌,通常要經(jīng)過鹽酸(硫酸)的浸泡,使之加工部 位與原來石質(zhì)渾然一體,由此也將石頭本身的皮殼風化完全破壞了,使 之體無完膚,渾然一色,手感圓滑有余,棱角不足。
3、畫面石做假
畫面石的做假,大多是取意于動植物,日、月、星辰之類象形圖案,其 表現(xiàn)形式大致可分為二類。 一類是經(jīng)過切割打磨的紋理巖石,根據(jù)基原有的不同色彩有層面,依樣 磨琢成淺浮雕式的畫面。如云南的大理石、廣西的彩霞石等。觸手都有 凹凸感。也有的是在原來平面的圖案上補添其不中之處,甚至是直接新 添畫上云的圖案,須仔細觀察其紋彩與底色的邊緣是否清晰、自然,其 正反二面的紋彩是否契合。 另一類是未經(jīng)加工的礫石或是卵石,其做假手法林林總總,或用化 學染料,染烙成各種圖紋,或有激光在石面上打出圖案,或在石面上用 濕布貼出圖案后,把石頭煙熏火燒,或用顏料染石頭后再加熱蒸煮而成 ,或在石表刻出溝紋填以石漿再打磨平整,等等。這類石頭大都體積不 大,表面大多涂上油蠟乃至透明漆,圖案形象過于逼真,色彩不夠厚自 然,感覺上是浮于石表面,沒有深入肌里,有的紋彩表面沒有巖石特色 的細粒或微粒結(jié)構(gòu)。
三、做假識別方法
市場上主要的造偽手段是在自然上作假,即人為加工,冒充自然天 成,貫用的手法是“加法”和“減法”而以“減法”為多,現(xiàn)流行時尚 的名詞曰“瘦身”。其識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粘綴。粘綴的目的往往是為增加供石奇巧程度。宋代畫家兼 石商李正臣家中奇石眾多,“然石之諸峰,間有外來奇巧者相粘綴,以 增險怪,此種在李氏家中奇石眾多,(見云林石譜)”。粘綴象形石時就 注意突出部分(如手、足、翅、五官等),看其是否與主體渾然一體 有 否膠粘痕跡。 其二,斧鑿、切面、鋸底對于大多數(shù)供石說是不適宜的(除嶗山綠石、 大理石等特殊石種之外)。古人用斧鑿鋼鋸作假,分辯因痕跡明顯,而 現(xiàn)代人利用鹽酸來模糊作假痕跡,分辯比較困難。現(xiàn)在還有些人為了使 奇石增值,使用更為巧妙的電鉆、電銼法。因為鉆頭、砂輪的型號多種 ,可以任意在需要處鉆洞、磨峰。而且加工者在鉆洞磨峰后,經(jīng)過這樣 加工,就有凹凸、峰巒疊起,洞谷幽深。而且加工者在鉆洞磨峰后,往 往還要細致地砂磨,鹽酸漬。不經(jīng)意者往往難辯真假。其三,供石造型的人為加工與否須細細辯別。若肉眼不行,可以用放大 鏡仔細觀察之特別處。一看其紋理有無突然改變走向,然后看其色澤是 不有微妙的濃淡之變化。經(jīng)驗老到者往往能憑感覺分辯真?zhèn)?,因此加?過的石頭在行家眼中往往難循其跡。
總而言之,辯別供石真?zhèn)尾⒎歉卟豢膳剩灰粩喾e累經(jīng)驗,一般是可 識別的。也會總結(jié)出;一看石皮是否破壞;二看石紋是否突然改向;三 看色澤是否有濃淡變化;四看石面是否“暴斑”、“鉆花”、“鑿印” 、“鋸絲”、“粘痕”等,四看辯偽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