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草》1卷,記載其臨床辨治疑難病證的醫(yī)案60余例,以議論析理見長,頗具啟發(fā)作用,在醫(yī)案著作中獨樹一幟。
喻氏的學術成就表現(xiàn)在多方面。在傷寒學術研究方面,喻氏是繼明代方有執(zhí)之后極力倡言“錯簡重訂”論的主要代表醫(yī)家,旗幟鮮明地批評王叔和、成無己,將方有執(zhí)的“衛(wèi)中風、營傷寒、營衛(wèi)俱中傷風寒”說發(fā)揮為“風傷衛(wèi)、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wèi)”的“三綱鼎立”學說,并以此三綱重訂《傷寒論》,頗獲成功。其影響所及,竟形成傷寒學說研究中錯簡重訂一派。其重視臨證醫(yī)案的記錄整理工作,主張臨證“先議病,后用藥”,在其醫(yī)案著作<寓意草》中列有“與門人定議病式”一篇,文中規(guī)定了醫(yī)案書寫的規(guī)范格式,其內(nèi)容已包括了現(xiàn)代病案所具備的基本要素,成為中醫(yī)醫(yī)案書寫格式研究的先行者之一。此外,其學術成就之影響較大者是其“秋燥論”和“大氣論”,茲分述如下。
一、秋燥論
喻氏在其《醫(yī)門法律}中著有“秋燥論”一篇,專論秋傷于燥,及燥氣致病的病機與辨治,頗有發(fā)明,自成一家言,對后世影響很大。
喻氏的秋燥論首先辨正《內(nèi)經(jīng)》“秋傷于濕”之誤?!秲?nèi)經(jīng)》中多次論述到四時四氣所傷,皆謂“秋傷于濕”,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痃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素問·生氣通天論》亦云:“秋傷于濕,上逆而咳。”可見,(內(nèi)經(jīng)》所論四氣所傷,春、夏、冬三時皆傷于當令之主氣,唯獨秋令是個例外。喻氏對此提出異議,他說:“《內(nèi)經(jīng)》病機十九條獨遺燥氣,它凡秋傷于燥,皆謂秋傷于濕。歷代諸賢,隨文作解,弗察其訛。”喻氏認為,經(jīng)文。秋傷于濕”是訛誤,應為.“秋傷于燥”。他指出:“燥之與濕,有天壤之殊。燥者,天氣也,濕者,地氣也。水流濕,火就燥,各從其類,此勝彼負,兩不相謀。春月地氣動而濕勝,斯草木繁茂;秋月天氣肅而燥勝,斯草木黃落。故春分以后之濕,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今指秋月之燥為時,是必指夏月之熱為寒而后可。叼故應將,“秋傷于濕”改為“秋傷于燥”,這樣一來,“春傷于風,夏傷于暑,長夏傷于濕,秋傷于燥,冬傷于寒,覺六氣配四時之旨與五運不相背戾。
四時六氣各有所主,四時所傷,多傷于其主令之氣,這是符合自然氣候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和臨床實際的。喻氏之論頗有創(chuàng)見。
喻氏在其秋燥論中對燥氣致病的病證病機進行了深入的闡發(fā)。其引證《內(nèi)經(jīng)》“燥勝則干”之淪,說明燥氣致病以干燥為特點。其臨床表現(xiàn),在外皮膚干燥皴揭;在內(nèi)則津液耗竭,精血枯涸,肉爍而皮著于骨。究其所以然之故,皆因于燥氣所傷,所謂“燥之所勝,亦云空格矣。論其病機,則謂燥氣過甚,則自戕肺金。肺主氣而司治節(jié),肺金為燥氣所傷,則治節(jié)無權,清肅之令不行,諸氣朋郁、諸痿喘嘔之證生矣。因此,喻氏認為《內(nèi)經(jīng)》病機十九條所說“諸氣胺郁皆屬于肺”、“諸痿喘嘔皆屬于上”,都屬于燥氣傷肺所致。他進一步指出:“諸氣贖郁之屬于肺者,屬于肺之燥,非屬于肺之濕也。茍肺氣不燥,則諸氣稟清肅之令,而周身四達,抑胡致朋郁耶?諸痿喘嘔之屬于上者,上亦指肺,惟肺燥甚,則肺葉痿而不用,肺氣逆而喘鳴,食難過膈而嘔出,三者皆燥證之甚者也。經(jīng)文原有‘逆秋氣則太陽不收,肺氣焦?jié)M’之文,其可稱為濕病乎?說明燥之為病,病位在肺,肺失治節(jié)是其主要病機。
至于燥氣為病的治療,喻氏主張清燥救肺,以甘柔滋潤之品組方,使肺氣得潤,治節(jié)有權,清肅之令得行,則諸氣之顱郁自解,諸痿及喘鳴皆愈。其所創(chuàng)制的清燥救肺湯,以霜桑葉清潤肺金為君,配伍麥冬、阿膠、胡麻仁滋肺潤燥;石膏清肅肺熱,枇杷葉潤肺下氣,并以人參、生甘草養(yǎng)肺胃之氣津,而收培土生金之效。全方用藥大旨以潤制燥,治重在肺,并寓培土生金于甘柔滋潤之中,清燥救肺,療效顯著,名不虛傳,為后世醫(yī)家所推崇。其所舉加減法,燥郁痰多者,加貝母、瓜蔞,燥傷血枯者,加生地黃,均體現(xiàn)了治燥以潤的用藥原則。其用藥禁忌,主張忌用辛香行氣之品,以免傷津助燥;若苦寒之品,易傷胃滯氣助痰,如天門冬、知母之屬,亦在禁用之列。
二、大氣論
“大氣”一詞,首見于《內(nèi)經(jīng)》。歷代醫(yī)家詳淪大氣而成一家言者除喻氏外,實不多見。喻氏的大氣論是從《內(nèi)經(jīng)》中有關大氣的論述悟出的。《素問·五運行大論》云:“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馮(音義通‘憑’)乎?大氣舉之也。”喻氏從中體會到天地間萬事萬物的生成及其運動變化皆源于大氣,即大氣的升舉作用和運動不息是自然界一切運動變化的根源,諸如自然界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的變化,有生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生、長、化、收、藏的發(fā)展過程,都是運動不息的大氣作用的結果。他特別強調(diào)有形之物對于無形之氣的依賴作用。指出:“惟氣以成形,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而人與天地相應,人的生命活動及其生、長、壯、老、已的過程都與人自身的大氣有密切關系。他指出; “五臟六腑,大經(jīng)小絡,晝夜循環(huán)不息,必賴胸中大氣斡旋其間。大氣一衰,則出入廢,升降息,神機化滅,氣立孤危矣。”說明人的氣血循行環(huán)流,及一切生命活動無不依賴于胸中大氣的推動和維持。
胸中大氣是喻氏作為特定的概念提出來的,它為人身的大氣作了明確的定位。喻氏認為大氣摶聚于胸中,包舉于心肺周圍。胸中大氣既不同于膻中之氣,也有別于宗氣、營氣和衛(wèi)氣。喻氏詳細論述了胸中大氣和諸氣之間的區(qū)別。他認為膻中之氣為“臣使之官”,既為臣 使之官,其作用就有了局限,即“參之天運,膻中臣使但可盡寒、暑、燥、濕、風、火六氣之職,未可言大氣也”。宗氣為氣之宗主,似可稱之為大氣,但《內(nèi)經(jīng)》中已明確指出宗氣與營氣、衛(wèi)氣“分為三隧”,既有隧可言,就不可能是鴻蒙無際的大氣了。至于營氣、衛(wèi)氣,二者各司其職,各行其道,更與大氣無涉。因此,大氣是位于胸中,獨立于諸氣之外,凌駕于諸氣之上,具有統(tǒng)攝和推動作用的磅礴之氣。他指出:“身形之中,有營氣,有衛(wèi)氣,有宗氣,有臟腑之氣,有經(jīng)絡之氣,各為區(qū)分。其所以統(tǒng)攝營衛(wèi)、臟腑、經(jīng)絡,而令充周無間,環(huán)流不息,通體節(jié)節(jié)皆靈,全賴胸中大氣為之主持。” 說明胸中大氣是諸氣之總司,具有統(tǒng)攝和推動之功。
至于胸中大氣的性質,實際上是指胸中陽氣而言。喻氏例舉了《金匱要略》中的水分病“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以此作為胸中大氣為病的典型病證進行分析,認為水飲等陰邪之所以凝聚不散,是因為胸中陽氣不布之故。因此,治療上必須宣通胸中陽氣,以散陰邪之凝結。他說:“水飲久結胸中不散,傷其咽組之氣,乃至心下堅,大如盤,遮蔽大氣,不得透過,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以通胸中陽氣。”此論不但明確指出了胸中大氣就是胸中陽氣,而且也為臨床治療胸中大氣為病提供了正確的思路。此外,喻氏特別強調(diào)臨床治病要注意保護胸中大氣·,用藥不可誤傷胸中大氣,以免痹痛痞塞之患。對于臨床治療用藥有一定的指導意義?!?/p>
三、臨床經(jīng)驗
喻氏臨床經(jīng)驗十分豐富,對許多病證的辨治均有創(chuàng)見,其中最為后人所稱道的有治療單腹脹三法、治痢的逆流挽舟法和以介類鎮(zhèn)潛治療脫證的經(jīng)驗。
1.治療單腹脹三法
喻氏對單腹脹一證的病因病機有獨到的認識。他指出:“凡有癥瘕痞塊,即是脹病之根,腹大如甕,是名單腹脹。”單腹脹可表現(xiàn)為水裹、氣結、血凝,這是邪實的一方面,但其根本原因是正虛,即脾氣衰微。他說:“單腹脹,則中州之地久滯其四遠之軸,而清者不升,濁者不降,互相結聚,牢不可破,實因脾氣之衰微所致。”清楚地說明了脾氣衰微是單腹脹病機的關鍵所在。
對于單腹脹的治療,喻氏倡用培養(yǎng)、招納、解散之法,可稱為治療單腹脹三法。所謂培養(yǎng),是指補益元氣以固本元;所謂招納,是指升舉陽氣以運脾氣;所謂解散,是指開鬼門、潔凈府,即疏表利小便,以逐邪外出。此三法扶正固本為主,兼以疏通道路,使邪氣外出有路,是寓瀉于補之法。故喻氏稱:“三法雖不言瀉,而瀉在其中,無余蘊矣。”
喻氏三法的要點全在益氣健脾,完全不用攻劫之晶,以免元氣受損,脾胃受傷。喻氏堅決反對濫用悍毒攻劫之晶治療單腹脹。他認為,使用攻劫之品治療單腹脹,開始時未嘗不效,但腹脹轉消轉增,以至再用攻伐也無效果,反復攻伐的結果,使得腹脹有增無減,最后堅硬如同鐵石,而成不治之證。這都是濫用攻伐,耗傷正氣之過。喻氏的這些見解比較符合臨床實際。單腹脹一證,病深日久,正虛邪實,治療時切不可貪圖一時之快,而濫用攻伐之劑。治療此證理當以扶正為主,兼以驅邪,緩以圖之,方為萬全之策。
2.治痢的逆流挽舟法
痢疾一證,治療成法頗多。喻氏于此證的治療不循舊法,獨辟蹊徑,創(chuàng)立了逆流挽舟法,用以治療因外感表邪人里所致的痢疾,效果甚佳。喻氏認為:“夏秋熱暑濕三氣交蒸,互結之熱十倍于冬月矣。外感三氣之熱而成下痢。”這種痢疾的發(fā)生,是由于外邪內(nèi)陷所致。外感六淫之邪,其邪在表,治當從表而解,今外邪不從表解,反而內(nèi)陷入里為痢,其病機為逆。凡在表之邪失于表散而成痢疾,或久利邪人陰分,或利久而致陽氣下陷,凡此種種,皆稱為“逆流”,皆是逆流挽舟法的適應證。
喻氏所謂的“逆流挽舟”法治療痢疾,是指使用表散之劑,使下陷入里之外邪由表而出,就好比在水中挽舟楫逆流而上,使內(nèi)陷之邪從外而解。喻氏認為:“下痢必從汗解,先解其外,后調(diào)其內(nèi)。”這一治法不僅對于痢疾初起兼有表證者適用,而且對于那些因失于解表,致外邪人里成痢,遷延日久而不愈者,仍然可以逆流挽舟之法提出其邪由表而出。逆流挽舟法的代表方劑是《活人書》的敗毒散。喻氏用此法“經(jīng)治千人,成效歷歷可紀”,只要用之得法,“死證可治,危證可安”??梢姡魇洗朔ㄊ菑拇罅康呐R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經(jīng)得起實踐檢驗的。
其實,早在金元時期,就有張從正以汗法治飧泄,李東垣用風藥治療泄瀉的先例,與喻氏逆流挽舟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喻氏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上升為
理論,豐富了中醫(yī)的治療方法。 ·
3.辨治脫證的經(jīng)驗
脫證,即陰陽將要離決之候,為急、危、重證。辨治脫證,必須首先明確其病因病機。喻氏認為,人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陰陽二氣相抱而不脫;若攝生不慎,如“大醉大勞,亂其常度”,則陰陽二氣就會乘機脫離,而成為脫證。陰陽脫離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或為真陽亡越,此為上脫;或為真陰耗竭,此為下脫。二者的臨床表現(xiàn)有所不同。上脫者,身輕快而汗多淋漓,或妄見妄聞,有如神靈所作;下脫者,身重著而肉多青紫,不見不聞,有如聾憤之狀。
對于脫證的治療,喻氏根據(jù)“人身之陰陽相抱而不脫”的原理,提出了“陽欲上脫,陰下吸之:陰欲下脫,陽上吸之”的觀點。在治療用藥方面,他以《內(nèi)經(jīng)》“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理論為指導,主張“上脫者,用七分陽藥,三分陰藥而夜服,從陰以引其陽;下脫者,用七分陰藥,三分陽藥而晝服,從陽而引其陰”。此外,治療上脫,須加入介類藥物以潛陽。因為上脫證的病機是真陽浮越于上,只有加入介類潛陽之晶,才能使真陽歸其位;與真陰相守,才能達到陰平陽秘。加入介類潛陽之品是喻氏治療脫證的一個顯著特點。在具體用藥上,還須根據(jù)患者陰陽相失之多少,來決定滋陰和益陽藥物的配伍比例。還要考慮病證的新久緩急,以定治法。如新病者,陰陽相乖,其勢急,治宜重劑,以補偏救弊;久病者,身體己衰,其勢緩,藥用平劑,以扶正養(yǎng)元。所有這些,對于臨床辨治脫證均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結語
喻昌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醫(yī)家。其治醫(yī)重經(jīng)典,而又不園子成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傷寒學術研究上,倡言三綱鼎立之說,成為錯簡重訂派的代表醫(yī)家。他所闡發(fā)的秋燥論,發(fā)展了對燥邪致病的認識,豐富了對燥病的辨治方法。他的大氣論從“氣”的角度探討了人身生命活動的動力機制,深化了對胸中大氣的認識,為后世繼續(xù)探討“胸中大氣”的奧秘奠定了基礎。其在臨床治療方面所提出的治療單腹脹三法、治療痢疾的逆流挽舟法和辨治脫證酌經(jīng)驗,均來自臨床實踐,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