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茜草科植物鉤藤及其同屬多種植物的干燥帶鉤莖枝。
【別名】鉤鉤、雙鉤藤。
【處方用名】鉤藤、雙鉤。
【用法用量】常用量10~15克,入湯劑,不宜久煎(或后下)。外用適量。
【產地采收】主產于長江以南至福建、廣東等省及廣西北族自治區(qū)等。秋、冬二季采收,去葉,切段,曬干。以梗細、鉤多、色紫紅、無枯鉤枝者為佳。
【性味歸經】甘、涼。歸肝、心包經。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息風定驚。主治驚癇抽搐、眩暈、頭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子癇等證。
【現(xiàn)代研究】鉤藤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堿,其生物堿的主要成分有鉤藤堿、異鉤藤堿等。具有鎮(zhèn)靜、抗驚厥、抑制癲癇、降壓作用。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并有刺激免疫系統(tǒng)和肝保護的作用。
【妙用單方】
【方一】
組成:鉤藤30克
【用法】取上藥,加水100毫升,水煎10分鐘。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平肝降壓。主治高血壓病
【療效】應用本方治療高血壓病175例,用藥30天,顯效86例,有效49例,無效40例,總有效率為77,1%。
【來源】林連榮等,遼寧中醫(yī)雜志,1988,13(2):23.
【方二】
組成:鉤藤20克
【用法】取上藥,剪碎布包(加少許冰片),于每天晨起和晚睡前放入盆或桶內,加溫水浴腳,每次30~40分鐘,可不斷加水,以保持水溫。每包藥用1天,10天1個療程。見效后繼續(xù)2~3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功能主治】平肝降壓。主治高血壓病
【療效】應用本方治療50例,顯效27例,有效14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2%。
【來源】李增林等,遼寧中醫(yī)雜志,1989,13(8):23.
【方三】
組成:鉤藤18克,炙全蝎18克,紫河車18克。
【用法】取上藥共研成細末裝膠囊(每粒含生藥0.3克),每次服0.9克。
【功能主治】息風定痛。主治偏頭痛
【療效】共治療26例,服藥后12小時內頭痛漸趨緩解,48小時后疼痛明顯減輕,繼則消失,一年后隨訪18例。除1例復發(fā)2次(繼服原藥依然有效)外,其余均未復發(fā)。
【來源】江蘇中醫(yī),1988,(4):10.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