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3800幅古代繪畫圖庫,1200幅齊白石作品圖庫,27G歷代經(jīng)典書法套裝,4100幅西方大師經(jīng)典油畫,臨摹學習絕佳素材!
古人沒有“畫家書法”一說。
書與畫究競是同源還是不同源,書畫界曾經(jīng)討論過一陣,后來不了了之。
其實討論的題外并不在“源”字上,而是為了各立山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自從書法家協(xié)會從美術(shù)家協(xié)會分轄出來,看似書畫繁榮了,然而門戶之見也越拉越大,越走越遠,各自設(shè)立各自的審美標準,這樣畫家就真的是“畫家”了,書家也就真的是“書家”了。
要說畫家書法就不得不說到文人畫,文人畫的特色是將詩書畫姊妹藝術(shù)融會在一起,與“民間繪畫”,“畫家畫”拉開了距離,強調(diào)自我,使筆墨隨心。
他的要素是崇尚人品、學問、才情,而藝術(shù)上的工夫又不僅僅是繪畫,所以要把握好這一整套的東西,集于畫家一人身上,豈非易事,傾一輩子精力恐怕都難做好。
人稱鄭板橋詩、書、畫三絕。
而他自已說:“學詩不成,去而學寫,學寫不成,去而學畫?!?/span>
徐文長說:“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齊白石是從民間畫工走出來的,最終在文人畫上立住了腳,他自認為:“詩第一,印第二,畫第三,字第四?!?/span>
不管他們各自的感覺程度次第怎樣,有一點是相同的,即畫畫離不開詩文和書法。
他們都不是把畫孤立起來看的,他們著力工夫在畫外,其書法當是必修之事。
那時的畫家?guī)缀跻捕际菚?,吳昌碩、趙子謙、金農(nóng)、董其昌、傅山、八大、趙子昂、蘇東坡、米芾,我們看他們的書法,從未說過畫家書法。
不提畫家書法,而書法自在。
一提到顯得外了。
我琢磨今天“畫家書法”的提出,究競是褒義還是貶義?理論界好分類,早些年還將書法分出“偉人書法”、“老干部書法”、“作家書法”等等,言下之意都不當行,只有專業(yè)的“書家書法”才是正宗,這樣一分,其實是把“書家書法”狹隘化了,古人哪個是純專業(yè)書法家?如果有那也是書匠了。
王羲之、顏真卿都是大將軍;王覺斯、傅青主、康有為、于右任也不是什么專業(yè)書家,后人稱他們?yōu)闀?,只是體現(xiàn)了他們的書法造詣,而非指職業(yè)。
書法只有好壞之分,雅俗之分,美丑之分,隔與不隔之分,與畫畫是一個道理。
唐·張彥遠說:“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睍埠?,畫也好,用筆是關(guān)鍵。
所謂“畫家書法”或許是今天的一個現(xiàn)象,能夠看看的畫家書法已實在不多了,一定要將“畫家書法”與“書家書法”相比較,不同處似在“寫”與“畫”上。
一幅字,橫、豎、撇、捺、點,在書家來說可能更看重“法”,碑意或帖意的出處,而畫家多輕視這法,畫家多重趣和節(jié)奏,若換位來實踐一下,便都會有所體會了。
漢·左中郎將蔡邕有《筆論》說:“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書家、畫家,不妨共同玩味其意。
所謂“畫家書法”,顧名思義是一種破體,有點夾生的東西在里面,這在顏魯公書裴將軍詩,王覺斯書中任意墨化成團的字,和板橋體的雨夾雪仿佛可見。
只是今天的畫家大多尚未進入就想出了,因此只見其形而不見筆力。
“書,心畫也”。但心到了而手不到,也是白想。趙子昂《論畫詩》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如果書與畫不貫通,書家寫到最后,越寫越熟,越寫越滑,以至格式化,就少了生氣。
看館閣體就如看仿宋字了。
而畫家不猜摹用筆也始終體會不到“綿里插針”、“屋漏痕”、“入木三分”的趣味。
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畫家書法如何書的問題,而是畫家不書法,或不重視書法。
其原因大致有:一,就是剛才說的畫家自認是“畫家”,那些上全國大展和獲獎的作品根本不要求書法功夫,即使畫上要寫上幾個字,找人代寫也無所謂。
二,市場經(jīng)濟下,畫要比書法好賣錢,再好的字也賣不過一般的畫,重實惠的畫家就不會把時間再投入到書法上,自以為像鋼筆字一樣的字也是書法。
三,字不像畫畫三年五年就看見效果了,寫字又必需要讀詩文,又必需要研究字,比如:云與雲(yún),幾與幾,己與已,壺與壸,弄不清就要出笑話,露馬腳。
四,以為電腦信息時代,毛筆作書法只是傳統(tǒng)保留項目,游戲而已,于是以拖把代筆,以頭發(fā)代筆,大喊大叫,發(fā)發(fā)神經(jīng)。
書法修養(yǎng)與畫家已是不相干的事。
今天已是雅俗不分的時代,用物質(zhì)來代替精神,用表象的浮華來代替內(nèi)心的空虛。
致使有著千年傳統(tǒng)的文人畫至今一直萎糜不振。任何游戲是有游戲規(guī)則的。
我們口頭一直在說,要宏揚中華文化,要推出精英藝術(shù)。
要是明天要拿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中國畫到世界上去,你拿什么呢?你不能把中國畫的難度都取消了,還有什么特色呢。
我們應該保留什么?放棄什么?什么時候我們意識到中國文人畫的價值之時,“畫家書法”就自動會上去了。
劉二剛,筆名二剛。1947年生于江蘇鎮(zhèn)江。祖籍山東省寧津縣?,F(xiàn)為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南京書畫院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1959年開始從事美術(shù)工作。畫廣告、布景,油畫像等;1966始,投入宣傳畫、連環(huán)畫、漫畫、文學插圖創(chuàng)作;1978年進鎮(zhèn)江中國畫院從事專業(yè)國畫創(chuàng)作;1986年起,研究中國畫論,比較中西文化,基本形成以簡約、浪漫、自由、古樸的個人畫風;1992-1999年結(jié)業(yè)于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畫名家研修班,任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江蘇畫刊》編輯。
原題|且說“畫家書法” 來源:020藝術(shù)觀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