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艷羨范蠡,原因有三:其一,助越滅吳、位極人臣;其二,治產(chǎn)積居、富甲天下;其三,泛舟江海、美人相隨。換成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在做官、生意和家庭上都達到了極致。那么,范蠡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他又有什么過人之處呢?
(范蠡與西施)
關(guān)于范蠡早年的經(jīng)歷,我們知之甚少。他一登場就是在吳越爭霸的緊張環(huán)境之中——吳王闔閭在與勾踐的戰(zhàn)斗中受箭傷而死,其子夫差日夜練兵以圖復(fù)仇;勾踐聽說之后,按耐不住,打算先下手為強。
于是范蠡出來勸誡:兵甲是引起禍端的不祥之物,打仗是違背道德的事,爭斗是最糟糕的做法,這樣做是難以成功的。這一觀點與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常相近,認為戰(zhàn)爭應(yīng)該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不該主動使用。
可是勾踐不聽,帶領(lǐng)大軍伐吳。繼而被夫差率領(lǐng)的精兵強將打得大敗,幾乎喪失了全部國土,僅剩五千人困守在會稽山上。這時勾踐慌了神,才反過來向范蠡請教該怎么辦。
范蠡再次以道家思想勸越王:誰順應(yīng)天的運行規(guī)律,天就幫助他;誰體察人心,人就幫助他;誰勤耕節(jié)儉,地就幫助他。這時就應(yīng)該低聲下氣向夫差求和,如果再不行就自己卑躬屈膝為奴。
(勾踐臥薪嘗膽)
所謂“曲則全,枉則直”。勾踐于是派文種帶貴重的禮物去求和,夫差本來想答應(yīng),卻被伍子胥所勸阻;文種又賄賂夫差的另一重臣太宰嚭,終于使夫差放過了越國。
一行回到國都,勾踐想把國政托付給范蠡,派文種等人去吳國做人質(zhì)。范蠡卻知人善任地建議道:謀略打仗的事情,我比文種強;但治國撫民,我就比不上文種了。于是,勾踐就派范蠡等人前往吳國做人質(zhì)。兩年后,吳國放回了范蠡。
文種有治國的才能,卻與大夫逢同一樣長于陰謀。賄賂太宰嚭是其一,通過借糧食試探吳國是其二,通過太宰嚭讒害伍子胥是其三。所以二人最終也死于陰禍。
夫差賜死了伍子胥,身邊都只剩下勢利小人。勾踐非常高興,問范蠡:“我們臥薪嘗膽了這么久,可以向吳國報仇了嗎?”范蠡說:“不可以”。他明白,成事光靠陰謀是不夠的,還得有因勢利導(dǎo)的陽謀才行,伍子胥雖死,但吳國的強大軍隊還在。
(賜死伍子胥)
等到夫差率軍北上與中原諸侯爭奪霸權(quán)的時候,范蠡才建議勾踐伐吳。于是三戰(zhàn)滅掉吳國,逼夫差自殺,又殺太宰嚭和逢同。勾踐封范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上大夫,揮軍北上稱霸于諸侯。
“大名之下,難以久居?!痹絿Q霸本是好事,范蠡卻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他看出勾踐身上有一股狠勁,無法共享安樂,便請求辭官。勾踐回復(fù)說:如果你不和我共享國家,我就殺了你。
范蠡暗自琢磨:文種當年出的七條策略,越國只用了五條就已如此強大;如果把這些都用在興辦家業(yè)上,想必也是效果非凡。于是,連夜收拾細軟,輕裝出海北上,又給文種留下一封信勸其離開勾踐。
文種看了信,覺得有道理,便稱病在家,但并不逃走。勾踐本就疑心重,又聽信讒言,就給文種送去一把劍,說:“你當年給我的七條計策,我只用了三個就打敗了吳國;剩下四條還在你那里,你就到地下去讓我的父親允常也試試吧?!蔽姆N認出這就是當年夫差賜死伍子胥的劍,便自殺了。
范蠡離開越國之后,從水路抵達齊國,在海邊安了家,隱姓埋名做起了生意。父子同甘共苦,很快就發(fā)家致富。再加上為人樂善好施,喜歡結(jié)交品行端正的朋友,他的名聲很快就傳到了國外。
當時,孔子到齊國訪問,與晏子相談。臨走時,就向晏子推薦這位齊國的賢人。后者也早有耳聞,屢次派人請范蠡出仕。范蠡看齊國田氏的勢力過于強大,連晏嬰也沒有辦法,這樣下去遲早要發(fā)生內(nèi)亂,便散盡家財離開齊國,來到宋國的陶地。
范蠡看見陶地是各國商旅交通往來的樞紐,便在此安家,自稱“陶朱公”。按之前的方式,父子一起做生意,再次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他的成功并非偶然,不僅是因為他能夠吃苦,更是因為他能夠看穿形勢、揣摩人性。有一件軼事為例。
范蠡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出生在越地,二兒子出生在齊地,小兒子出生在陶。一次,二兒子在楚國殺了人,這是死罪。為了救兒子,范蠡打算派自己的小兒子攜千金去楚國托友人莊生救子。大兒子不高興,非要自己去,家人也都不理解為什么要派小兒子去。范蠡熬不過,只好派大兒子去,臨行囑咐千萬:去了放下錢就走,別管別的。
大兒子到了莊生那里,雖然一切照辦,卻擔(dān)心莊生貧窮不能把事情辦妥,便另用自己的錢去賄賂楚國貴族。誰知這莊生雖窮,卻以廉潔正直聞名于楚國,他收下范蠡的錢也只是打算日后奉還。莊生只是向楚王提了個建議,楚王就大赦天下。
范蠡的大兒子一直在楚國等消息。他從貴族那里聽說楚王大赦,不知是莊生所為,去把錢要了回來。這下莊生可不樂意了,就回去楚王那里進言,結(jié)果楚國依然大赦卻單單殺了范蠡的二兒子。
眼看事情即將辦成卻功虧一簣,家人都感到十分悲痛。范蠡這才說不想派大兒子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兒子和自己吃過苦,比較珍惜錢財,因此恐怕會出岔子;而小兒子從小富貴,肯定不會在乎這些錢的。
范蠡之所以能如此籌劃,正是因為他清楚其中形勢與人性:其一,清楚莊生在楚國的地位,能夠影響事情的發(fā)展;其二,知道小兒子不吝惜錢財,能夠完成這個簡單的任務(wù);其三,了解大兒子節(jié)儉謹慎,反而會畫蛇添足、節(jié)外生枝。
(范蠡救子)
縱觀范蠡一生,前半生謀于廟堂,助越國崛起;后半生泛舟江湖、自富甲一方。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四點:其一,了解事物發(fā)展的道理,陰謀為下、陽謀為上;其二,了解人性、知足而止,不強求功名;其三,善于學(xué)習(xí),巧用文種治國之策;其四,不求大成、但求不敗。
以上四點,最后一條不僅是前三者的前提,而且也最難做到。古往今來,世人都以功成名就為目標;只有范蠡、張良這類人能夠功成身退、安保晚節(jié)。這不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成功,而是因為他們清楚別人為什么會失敗,能夠看出失敗的征兆。這就使得他們不同于文種、韓信這類人。
今天的社會,成功之學(xué)受到追捧。人人都在研究如何成功,卻很少有人研究如何避免失敗。以至于成功一時的人非常眾多,卻難以長久。因此,相對于各種成功之學(xué),恐怕人們更需要一門“失敗學(xué)”。
至于西施,諸多史書中大都沒有記載,更多的也是自縊或沉江之說。民間有西施與范蠡一同離開越地的說法,恐怕是后人因不忍紅顏薄命,附會而成?!罢芊虺沙?,哲婦傾城”。在所謂“傾國之美”上,周天子和諸侯們倒是沒少摔跟頭,范蠡不也該有所警醒么?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