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愧于祖國,我有愧于中國舉重隊,有愧于所有關(guān)心我的人。對不起大家!”在北京時間30日舉行的舉重比賽,只獲得一枚銀牌的吳景彪在賽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情緒激動,對著攝像機連鞠三個躬,并發(fā)出悔恨的哭吼。
從電視上看了這場比賽,面對屏幕上失聲哽咽再三鞠躬道歉的吳景彪,我心里也覺得沉甸甸的。在奧運會上發(fā)揮失常,運動員心情之沉痛可想而知;但問題的關(guān)鍵是:吳景彪真應(yīng)這么悲情嗎?
中國在舉重領(lǐng)域具有相當強的優(yōu)勢,因此這枚金牌被很多人視為囊中之物。然而,在競技體育賽場上,有各種不可測和不可控的突發(fā)因素,不是說具有優(yōu)勢就一定能收獲金牌。尤其是在奧運會這種重大比賽中,強者一敗涂地、弱者后來居上的大逆轉(zhuǎn)比比皆是——郭文珺在氣手槍比賽中的“一波三折”即可為證。運動員不論資格挑戰(zhàn)自身極限,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本就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賽場上沒有常勝將軍,關(guān)羽竟能敗走麥城,吳景彪的失利也屬于正常。
吳景彪與冠軍無緣、電視直播的評論員們一口一個“痛惜”、互聯(lián)網(wǎng)上“吳金彪痛失金牌”的報道鋪天蓋地。這幾乎成了某種慣例。還記得四年前杜麗在北京奧運會上首戰(zhàn)失利,痛失首金的杜麗也是淚灑賽場。這些年,“痛失金牌”的非吳景彪一人,但幾無例外,凡是“痛失金牌”的運動員都會當眾道歉,痛哭流涕者不乏其人。
為什么要用“痛失金牌”這樣的字眼,我們參加奧運會的目的只是為了奪取金牌?拿到銀牌銅牌就不值得欣喜?得了就歡喜鼓舞,拿不到就“悲痛萬分”,這是何等的功利心態(tài)?由此所暴露出的其實不僅僅是體育領(lǐng)域的“唯金牌至上”,還有社會性的“以金牌論英雄”的狹隘情結(jié)。而與之延伸下來的,正是奧運冠軍的“贏者通吃”與奧運失敗者的“無人問津”——金牌得主名利雙收,而與金牌無緣的運動員連落淚道歉都很難再有鏡頭面對。
奧運盛會,重在參與?!巴词Ы鹋啤钡谋殇秩咀寠W運變了味,讓奧運精神黯然無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