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名夷吾,是穎上人。管仲年少時常與鮑叔牙往來,鮑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因為家貧,常常騙取鮑叔牙的財物,鮑叔牙卻一直好好待他,不提這些事。后來鮑叔牙跟隨齊國的公子小白,而管仲跟隨了公子糾。等到小白立為齊桓公時,殺了公子糾,管仲也被囚禁起來。鮑叔牙于是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重用管仲,讓他執(zhí)掌齊國之政。齊桓公之稱霸,九次會合天下諸侯,匡扶天下正道,這都是用了管仲之謀。
管仲說: “當初我貧窮時,曾與鮑叔牙一起做買賣,分財利時我常常多占,鮑叔牙卻不以此認為我貪,因為他知道我家貧。我曾經(jīng)為鮑叔牙謀事,結(jié)果卻使他更窘迫,鮑叔牙不因此認為我這個人很愚蠢,因為他知道時機有時有利有時不利。我曾經(jīng)幾次出仕,卻屢次被國君罷免,鮑叔牙不據(jù)此認為我無能,因為他知道我沒有碰到好時機。我曾幾次帶兵打仗,卻屢戰(zhàn)屢敗,鮑叔牙不因此以為我這個人膽小,因為他知道我家有老母需要供養(yǎng)。公子糾與小白爭位失敗后,召忽自殺,我被囚禁起來,忍受侮辱,鮑叔牙不因此認為我這個人不知羞恥,因為他知道我不以小事為恥,而只恥功名不顯揚于天下。所以說,生我的是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先生。 ”
鮑叔牙推薦管仲后,他的職位在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代都在齊國享受俸祿,其中有封邑的有十多代,子孫中有許多人都成為有名的大夫。相比之下,天下人很少稱道管仲之才能而常常稱道鮑叔牙有知人之明。
管仲擔(dān)任齊國宰相、 執(zhí)掌齊國之政之后,因為看到齊國占地狹小,又靠近海邊,便重視通商,積累財富,使國家富裕,軍隊強大,并順從百姓的好惡意愿。所以他說: “只有倉庫里的糧食堆滿了老百姓才會重視禮節(jié),只有老百姓豐衣足食了他們才會知榮辱。在上位的人遵守禮度,親屬內(nèi)部才會團結(jié)。不講禮義廉恥,國家必然滅亡。上面發(fā)下的政令好比是流水的源頭一樣,一定要使它順乎民心。 ” 所以他的言論通俗而易于推行。老百姓所需要的,就給他們;老百姓不需要的,就廢掉它。
管仲執(zhí)政時,善于把壞事變?yōu)楹檬?,把失敗轉(zhuǎn)化為成功。并且注意處理事情的輕重緩急,謹慎地權(quán)衡事情的利弊得失?;腹緛硪驗椴碳е掳l(fā)怒,要南下襲擊蔡國,管仲卻勸桓公討伐楚國,譴責(zé)楚國不向周室朝貢包茅。桓公實際上是想往北征討山戎,而管仲卻借此勸燕國修改召公時的國政。在柯地會盟時,齊桓公想背棄跟曹沫簽訂之約,管仲卻勸齊桓公守信,使天下諸侯歸心于齊。所以說: “知道了給與就是取得,是為政的法寶。 ”
管仲富比國君,擁有三歸臺和反坫(諸侯們舉行宴會時用來放置酒杯的土臺) ,但齊國人不認為他奢侈。管仲死后,齊國仍然遵循管仲立下的政令,使齊國強于諸侯。一百多年后,齊國又出了個晏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