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水猶寒
這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鎮(zhèn)。川黔公路穿過深深的峽谷,在鎮(zhèn)中心形成三岔路口,一條公路直達重慶,一條向鄰鎮(zhèn)出發(fā)。公路兩旁居住著100來戶小鎮(zhèn)人家和政府機關(guān)單位,學(xué)校,醫(yī)院等。我的家地處小鎮(zhèn)場口,靠東坐落。早晨太陽從東方的山腳下升起,對照著西面的山頂;下午,又從西方的山頂落下,映照著我的家門。
每逢臘月年關(guān),小鎮(zhèn)都顯得特別的熱鬧。一,四,七是小鎮(zhèn)的趕場天,小鎮(zhèn)的商販們在臘月的最后幾個趕集天都會特別的忙碌。年關(guān)對于生意人來說,這是一年生意最為興旺時期,大家都在絞盡腦汁的尋找過年新商機,以各種新鮮年貨來吸引人們并最終掏空他們的腰包,讓自己在年底也贏個金盆滿貫。而對于小鎮(zhèn)的居民和周邊村落的人們來說,忙碌了一年,也勞累了一年,過年就是花錢買快樂,以此來慰勞一年的辛苦,給大人孩子一點盼頭,吃好穿好玩好才是過年的宗旨。為了過好這個喜慶的日子,所以每個人都花錢花得喜滋滋的,不一會就鞭炮,香燭,年食的買滿了大背小背,興高采烈的滿載而歸。
我的家里是一個有著12口人的大家庭,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嬸嬸和兄弟姐妹們。爺爺是退休的工人,在場口的路邊搭了個臨時的店鋪,賣些煙,酒,糖等副食。時值年關(guān),也會弄些鞭炮,煙花以及自己寫點春聯(lián)賣賣。因為年紀(jì)大了,也不可能像別的商販那樣能在年關(guān)發(fā)點小財,也就是賺點家用??爝^年了,生意是比平常好些,趕集天忙不過來時,我們也會前去小店,給顧客稱貨拿貨的忙上一陣子。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爺爺不忙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寫家里要的春聯(lián),胡子了。爺爺曾經(jīng)做過舊時的教書先生,他寫的毛筆字筆鋒瀟灑,剛勁有力。我站在旁邊給他牽紙,他每一筆,每一劃都寫得揮灑自如,游刃有余。讓我在一旁看著都羨慕不已。其實爺爺也常常教我們學(xué)寫毛筆字,他總是讓我們寫“永”字,他說永字點,橫,橫折勾,撇,捺都有,只要寫好這個字,其他的就容易些了。但是因為自己偷懶,最終也沒寫好。
家里的幾副對聯(lián),爺爺很快就寫完了。接下來就是寫胡子,胡子是給逝去的親人和祖輩寫的,大年三十在飯前燒給他們,喻示邀請他們回來吃年夜飯。爺爺邊寫邊給我講了寫法和格式,然后剩下的就讓我來寫,寫胡子主要是講究稱謂,比如說春節(jié)日期不能就寫除夕或春節(jié),要寫上元之期,元宵寫下元之期,月半寫中元之期,胡子就像是寫給先祖的郵件,從右到左寫,今逢上元之期虔備信袱多少封,敬獻某某老大人,某某老孺人(如果是夫妻二人,就寫雙魂,一人就寫單魂)名下收用。如果是子女,后邊寫孝男或孝女某某,如果其他的就按古人的稱謂規(guī)矩寫就可以了。我家要寫的胡子一共有60多封,這些都必須在年三十前準(zhǔn)備好,過年還有很多繁瑣雜事要做,會忙不過來的。
天剛擦亮,叔叔就在壩子的邊上挖了地灶,大鍋里燒滿了滾燙滾燙的熱水,父親則早早的就去叫鎮(zhèn)上的屠夫。這些天殺年豬的人家特別多,不早點怕是輪不上。還好,一會殺豬的屠夫就提著工具跟在父親身后來了。進門前到豬圈里看了看要宰殺的年豬,然后才進屋坐了會,喝了口水抽了支煙。等父親找好了幫忙殺豬的人,就一同朝豬圈走去。今年的年豬因為母親的精心喂養(yǎng),特別的光潤肥大。父親,叔叔和兩個鄰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從圈里拉到殺豬凳上,幾個壯勞力前后死死的壓著,任憑豬在凳子上嘶叫掙扎。屠夫等母親放好了接血盆,把亮晃晃的殺豬刀在臟兮兮的圍腰上擦了擦,猛一用力,豬哼哼一會就血流如注,看這樣的場面我的心總是會揪得很緊,不忍目睹,可年少又好熱鬧,和一大群小孩站在檐階擠來擠去??磶讉€大人一陣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忙過后,一頭大肥豬就白生生的懸掛起來了,屠夫到底是利索,一陣破肚理腸,掏心掏肺的忙碌完,就抬到了早已經(jīng)鋪好的木板上,手腳麻利的宰成一塊一塊的鮮肉。
母親拿了塊帶肋的鮮肉到了廚房。灶上,嬸嬸正在忙著切菜做飯,豬肝,豬肉的弄得滿屋皆是血肉。按照我們家鄉(xiāng)的規(guī)矩,殺年豬是要請親戚和幫忙的人以及鄰里長輩吃飯的,我家年年都要請兩桌。上午,母親和嬸嬸在灶上忙碌了好幾個小時,總算做好請客吃的飯菜。叔叔這次去請了姑婆和表叔一家人,還有十來個鄰里,吃殺豬飯也是要互請的,前幾天我們家已經(jīng)吃過幾家人的飯了,今天該我家邀請。親戚朋友們一陣猜拳勸酒的吃了好久,才算送走了歡快吃飯的客人。下午,母親和嬸嬸就選好了幾塊送后親和姑姑家的鮮肉,說是送,其實就是提來提去的,誰也不虧。其余的肉她們都放到大盆子里鹽好,過幾天掛到灶上方的梁上熏著就可以了。
還有一天就過年了,母親和嬸嬸忙不停地磨豆腐,推灰粑,做米膏,蒸米團。米粑和米團是正月里有人來家拜年,回送口袋時用的,粑粑的好壞關(guān)系到這個家庭的家風(fēng),所以要做得既好吃也好看。不然敗了門風(fēng),爺爺會生氣的。母親和嬸嬸這兩天一直都在灶臺上轉(zhuǎn)悠,生怕落下什么沒做,母親來來回回的在自己做得年食前翻看,酥肉炸好了,扣肉蒸了,鹵肉做好了……,還有什么呢?那年頭,家鄉(xiāng)過年真是太繁瑣也太鄭重了。我們呢,也忙,爺爺早已經(jīng)安排了,打掃房前屋后的衛(wèi)生,清理周邊的雜草,過年前必須要把屋里屋外弄得利利索索,窗明幾凈。做完這些,還得洗好疊好自己的衣服,整理好房間被子。因為正月是有親戚朋友來家拜年的,家里的衛(wèi)生情況可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盼了好久的年三十終于到了,這天我起得特別的早,不等母親來叫,我就已經(jīng)翻身起床,找出幾天前就準(zhǔn)備好的衣服穿上。爺爺和奶奶也早早的從雜貨店上來,爺爺手里拿著幾天前就寫好的春聯(lián),大聲的叫我從廚房找點米湯來。米湯端來了,父親站在凳子上刷米湯貼春聯(lián)。堂屋的門上,上聯(lián)是向陽門第風(fēng)光好,下聯(lián)是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幸福人家。爺爺寫的“門”字總是喜歡把門上的一點寫成兩點(;),他說書法講究好看,門字太單調(diào)了,這樣寫飽滿些,整體感覺豐潤。我看了看,的確是這樣。
下午,除了母親和嬸嬸做飯留在家里外,其余的所有人都在爺爺?shù)膸ьI(lǐng)下,拿著香燭紙錢,鞭炮到逝去的祖輩親人墳地上墳。延著山路走了很遠,一座墳一座墳的跪拜,鞭炮響切在山間,發(fā)出清脆的山谷回音,作為韋氏家族的子孫,我們跟在爺爺身后,虔誠的敬請先輩回家過年。爺爺說,逢年過節(jié)祭拜先祖,不是迷信,是用這樣的紀(jì)念方式,讓我們知道我們生命的根源,我們家族的歷史。他還說希望有一天他不在了,我們也能這樣來懷念他,我們都默默的銘記,并用心說道:“爺爺,我們一定會的”。
從墳地回來,爺爺讓叔叔從廚房要了塊刀頭豆腐(就是刀放在豆腐上),用茶盆端放在豬圈牛圈前,并燒了香燭紙錢。說是這樣做,來年牛羊平安,家畜順撞。我們做孫輩的不懂事,常常還會作嘻笑狀。爺爺就會怒恕我們,說是我們不夠莊重。
忙完這些,母親和嬸嬸把年夜飯已經(jīng)做好了,我們幾姐妹幫忙著端菜端飯,爸爸在門外放了大團的鞭炮,預(yù)示著我家要吃年夜飯了。我們一開始端的都是一小碗一小碗的飯菜,這是給先祖和逝去親人獻飯用的,也就是做做樣子,過世的人怎么會回來吃年夜飯呢,不過是禮節(jié)和風(fēng)俗罷了。擺好這些飯菜,酒杯,爺爺把幾十封胡子也順放桌上,用生蘿卜插了三炷香點上,然后才從長輩到小輩的依序在桌前跪拜,祭拜完畢,才將大碗的肉和魚等年飯擺滿一桌。有爺爺在的年月,過年坐席可不是隨便亂坐的。
爺爺奶奶坐靠東墻的上席,叔叔嬸嬸,爸爸媽媽坐左右兩邊,我們這些孫輩就坐在爺爺奶奶的對面,也就是下席。吃飯時,孝順的爸爸或叔叔一般都是把雞腿夾到爺爺奶奶碗里,奶奶總是笑呵呵的說:你們自己吃就是。父親逐一為家人斟酒,母親或嬸嬸邊吃邊為家人添菜添飯。一家家人熱熱鬧鬧吃著年夜飯,喜笑顏開的談?wù)撝埐说目煽谛?。離席前,爺爺總是會安排好來年的打算,提示我們兄弟姐妹學(xué)習(xí)任務(wù)的重要性。每當(dāng)這時,我們常常會有著不耐煩的情緒?,F(xiàn)在想來,才知道爺爺治理一個大家庭的不易和苦心,明白爺爺是多么的看重一個家庭的和睦和發(fā)展。每每想起家鄉(xiāng)的年景,總是由衷的想念爺爺在世時吃年夜飯的熱鬧場面,以及那一去不復(fù)返的歡樂祥和。
如今社會飛速發(fā)展,經(jīng)濟快步向前。人們早已經(jīng)吃慣了大魚大肉,過年不再是一種向往。新春當(dāng)近,周圍卻沒有往昔的熱鬧場景,人們依然與平日無別。在此之際,家鄉(xiāng)的年景重由劃過眼前,不由得寫下這篇小文,懷念那遠去的家鄉(xiāng)年味,寄托我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span>
聯(lián)系客服